專利名稱:一種氣體除塵殺菌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氣體殺菌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氣體除塵殺菌裝置。
背景技術:
氣體為實驗室內使用的常見物質,氣體在制備出來之后可能會帶有雜質,若直接運用于實驗中,那么將直接影響了整個實驗的制作條件,導致了實驗結果不準確,這樣造成操作中大量的原材料的浪費,也可能會造成事故的發生。現有技術中一般只是對氣體進行降溫就直接進行下一步驟的運用,而氣體中帶有的微量雜質無法去除,從而影響實驗數據的準確性。因此,急需一種改進的技術來解決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這一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氣體除塵殺菌裝置。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氣體除塵殺菌裝置,包括裝置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本體包括排污室和殺菌室,所述排污室底部一側設有入氣口,所述入氣口上面設有入氣口控制閥門,所述排污室底部遠離入氣口側設有入水口,所述排污室頂部一側入氣口上方設有出水口,所述排污室頂部設有殺菌室,所述殺菌室外周圍設有保溫層,所述殺菌室頂部設有降溫室,所述降溫室頂部連接出氣口。所述排污室底部設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上設有排污閥門。所述殺菌室和排污室之間設有防溢流板。所述降溫室內設有降溫盤管,所述降溫盤管頂部連接出氣口。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在氣體進行殺菌之前先去氣體進行除雜,且對氣體進行高溫殺菌之后通過盤管使氣體的溫度降低,防止放出的氣體過熱而影響周邊事物,整體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適用于不溶于水的氣體的除雜殺菌。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裝置本體,2、排污室,3、殺菌室,4、入氣口,5、入氣口控制閥門,6、入水口,
7、出水口,8、保溫層,9、降溫室,10、出氣口,11、排污口,12、排污閥門,13、防溢流板,14、降
溫盤管。
具體實施方式
如
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氣體除塵殺菌裝置,包括裝置本體1,所述裝置本體I包括排污室2和殺菌室3,所述排污室2底部一側設有入氣口 4,所述入氣口 4上面設有入氣口控制閥門5,所述排污室2底部遠離入氣口 4側設有入水口 6,所述排污室4頂部一側入氣口 4上方設有出水口 7,所述排污室2頂部設有殺菌室3,所述殺菌室3外周圍設有保溫層8,所述殺菌室3頂部設有降溫室9,所述降溫室9頂部連接出氣口 10,所述排污室2底部設有排污口 11,所述排污口 11上設有排污閥門12,所述殺菌室3和排污室2之間設有防溢流板13,所述降溫室9內設有降溫盤管14,所述降溫盤管14頂部連接出氣口 10,在氣體進行殺菌之前先去氣體進行除雜,且對氣體進行高溫殺菌之后通過盤管使氣體的溫度降低,防止放出的氣體過熱而影響周邊事物,整體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適用于不溶于水的氣體的除雜殺菌。
權利要求1.一種氣體除塵殺菌裝置,包括裝置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本體包括排污室和殺菌室,所述排污室底部一側設有入氣口,所述入氣口上面設有入氣口控制閥門,所述排污室底部遠離入氣口側設有入水口,所述排污室頂部一側入氣口上方設有出水口,所述排污室頂部設有殺菌室,所述殺菌室外周圍設有保溫層,所述殺菌室頂部設有降溫室,所述降溫室頂部連接出氣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氣體除塵殺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室底部設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上設有排污閥門。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氣體除塵殺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殺菌室和排污室之間設有防溢流板。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氣體除塵殺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溫室內設有降溫盤管,所述降溫 盤管頂部連接出氣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氣體除塵殺菌裝置,包括裝置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本體包括排污室和殺菌室,所述排污室底部一側設有入氣口,所述入氣口上面設有入氣口控制閥門,所述排污室底部遠離入氣口側設有入水口,所述排污室頂部一側入氣口上方設有出水口,所述排污室頂部設有殺菌室,所述殺菌室外周圍設有保溫層,所述殺菌室頂部設有降溫室,所述降溫室頂部連接出氣口。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在氣體進行殺菌之前先去氣體進行除雜,且對氣體進行高溫殺菌之后通過盤管使氣體的溫度降低,防止放出的氣體過熱而影響周邊事物,整體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適用于不溶于水的氣體的除雜殺菌。
文檔編號A61L9/16GK203155008SQ201320188900
公開日2013年8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16日 優先權日2013年4月16日
發明者莊件付 申請人:莊件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