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氣管插管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氣管插管,包括中空管體,管體的一端設有與呼吸機相連的連接頭,另一端設置有氣囊,管體的管壁一側內嵌有與氣囊相通的充氣管,管壁的另一側內嵌有用于向管體內滴入濕化液的濕化管。本實用新型的氣管插管可同時實施吸痰、吸氧、氣道濕化操作,具有安全性高,臨床效果好,方便護理操作的優點。
【專利說明】一種氣管插管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氣管插管。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氣管插管在臨床上應用非常普遍,其作用就是為了確保患者的呼吸,而將氣管插管插入到被切開的氣管內,另一端與人工呼吸機相連通,用于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改善通氣功能。許多危重患者需要氣管插管建立人工氣道,以解決通氣和排痰的問題,保持氣管導管通暢,及時吸出口腔及氣管內的分泌物,以免堵塞氣道,而氧氣吸入是此類病人必須實施的一項護理措施,人工氣道建立后完全喪失了呼吸道對吸入氣體的加溫與濕化作用,保持氣道內濕潤向氣道內持續滴入濕化液又是一項重要的護理措施。臨床應用的氣管插管只有一個腔,供氧管路和氣道濕化管路只能由直接接在氣管導管外口的銜接接頭處插入氣管導管內,吸痰時,需將供氧管路和氣道濕化管路從氣管插管外口內拿出,才能實施操作,此時就停止了供氧和氣道濕化,影響了肺部的氣體交換,使血氧飽和度下降,出現憋氣,發紺,甚至呼吸暫停,且對實施機械通氣的患者吸痰時,停止供氧及濕化所造成的損害會更大。
【發明內容】
[0003]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氣管插管,能夠提供吸痰、吸氧、氣道濕化操作同時進行,便于護理操作。
[0004]為了實現上述發明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所述的技術方案:
[0005]一種氣管插管,包括中空管體,管體的一端設有與呼吸機相連的連接頭,另一端設置有氣囊,管體的管壁一側內嵌有與氣囊相通的充氣管,管壁的另一側內嵌有用于向管體內滴入濕化液的濕化管。
[0006]進一步地,所述濕化管的滴入端口通過橡皮塞封閉。
[0007]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越性:
[0008]與現有氣管插管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氣管插管可同時實施吸痰、吸氧、氣道濕化操作,具有安全性高,臨床效果好,方便護理操作的優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0]圖中:1-管體;2-氣囊;3_充氣管;4_連接頭;5_濕化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12]如圖1所示,一種氣管插管,包括中空管體1,管體I的一端設有與呼吸機相連的連接頭4,另一端設置有氣囊2,管體I上設置有與氣囊2相通的充氣管3,管體I的管壁內嵌有用于向管體內滴入濕化液的濕化管5。
[0013]所述濕化管5的滴入端口通過橡皮塞封閉。
[0014]在使用時,將管體的另一端插入病人氣管,將管體一端的連接頭與呼吸機相連,通過充氣管向氣囊內充氣,通過濕化管向病人的氣管內滴入濕化液,本實用新型的氣管插管可同時實施吸痰、吸氧、氣道濕化操作,具有安全性高,臨床效果好,方便護理操作的優點。
【權利要求】
1.一種氣管插管,包括中空管體(I),其特征是:管體的一端設有與呼吸機相連的連接頭(4),另一端設置有氣囊(2),管體的管壁一側內嵌有與氣囊相通的充氣管(3),管壁的另一側內嵌有用于向管體內滴入濕化液的濕化管(5 )。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氣管插管,其特征是:所述濕化管(5)的滴入端口通過橡皮塞封閉。
【文檔編號】A61M1/00GK203447602SQ201320446581
【公開日】2014年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25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25日
【發明者】王璟珂, 張開容, 韓新瑞 申請人: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