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導尿管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81645閱讀:223來源:國知局
一種導尿管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的導尿管,包括頭部、尾部、注藥管、注水管、水囊,頭部上開設有排尿口和出藥口,尾部上設置有注藥口、出尿口和注水口,特征在于:注藥管和注水管與人體的尿道壁之間形成與排尿口和出尿口相通的排尿通道,靠近尾部的一端設置有尿液收集端,尿液收集端通過伸縮軟管固定于尾部上,注水口通過注水管與水囊的內部空腔相連通。本實用新型的導尿管,不僅實現了患者在排尿過程中對尿道的沖刷作用,避免了致病微生物由尿道外口逆行感染所導致的炎癥的發生,延長了導尿管的使用時間,而且還使得導尿管的橫截面積大為減小,對尿道刺激小,減輕了病人的不適感。本實用新型的導尿管,具有結構新穎、有益效果顯著和便于應用推廣的優點。
【專利說明】一種導尿管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導尿管,更具體的說,尤其涉及一種患者排出的尿液可對尿道進行沖刷的導尿管。
【背景技術】
[0002]導尿管,是以天然橡膠、硅橡膠或聚氯乙烯(PVC)制成的管路,可以經由尿道插入膀胱以便引流尿液出來,導尿管插入膀胱后,靠近導尿管頭端有一個氣囊(亦可稱為水囊)固定導尿管留在膀胱內,而不宜脫出,且引流管連接尿袋收集尿液。傳統導尿管,基本上是在直徑較大的橡膠管內設置注藥管、注水管,橡膠管內的空腔作為尿液流出的通道。
[0003]傳統的導尿管存在兩大弊端:(1)使用傳統導尿管導尿時,尿液直接經導尿管內腔由膀胱排出體外,缺少了尿液對尿道的沖刷作用,致病微生物容易由尿道外口逆行感染,容易造成尿道、膀胱等組織的炎癥。為了避免炎癥的發生,需要勤換導尿管,一般至少兩周更換一次。(2)使用傳統導尿管時,管路占據尿道大部分容積,會刺激尿道使患者持續產生尿意;而此時膀胱是被導尿管排空的,并不是尿液到達一定量給人體帶來的尿意,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為了克服上述技術問題的缺點,提供了一種患者排出的尿液可對尿道進行沖刷的導尿管。
[0005]本實用新型的導尿管,包括用于伸入人體膀胱內部的頭部以及置于外界的尾部,所述頭部上開設有排尿口和出藥口,頭部的后端設置有起固定作用的水囊,所述尾部上設置有注藥口、出尿口和注水口,注藥口通過注藥管與出藥口相連通,注水口通過注水管與水囊的內部空腔相連通;其特別之處在于:所述注藥管和注水管與人體的尿道壁之間形成與排尿口和出尿口相通的排尿通道,靠近尾部的一端設置有用于插入尿道外口處的尿液收集端,尿液收集端通過伸縮軟管固定于尾部上;尿液收集端、伸縮軟管的內部為連通排尿通道與出尿口的空腔。
[0006]頭部用于伸入人體膀胱內,排尿口用于將膀胱內的尿液排出,從注藥口注入的藥物或沖洗液經注藥管后,由出藥口進入膀胱內。通過注水口、注水管可向水囊中注射水體,膨脹后的水囊使得頭部留在膀胱內部。注水管、注藥管與尿道壁之間形成排尿通道,伸縮軟管會迫使尿液收集端插入尿道外口,以避免尿液從外部流出。具有這種結構的導尿管,在排尿的過程中不僅可對尿道進行沖刷,而且由于只有注水管、注藥管留在尿道內,使得整個導尿管在尿道內所占的空間大為減小,減小了病人的痛苦。
[0007]本實用新型的導尿管,包括導尿管插入時置于注藥管中的尼龍導絲。由于注藥管和注水管組成的導尿管比較柔軟,不易經由尿道插入,借助尼龍導絲的支撐作用,可保證導尿管的順利插入。
[0008]本實用新型的導尿管,所述水囊的后端為支撐尿道內口的支撐部,支撐部內為連通排尿口與排尿通道的空腔。只有把尿道內口處撐開,才可保證尿液的順利流出。
[0009]本實用新型的導尿管,所述尿液收集端的外圍設置有防止尿液滲出的傘狀部,傘狀部的開口朝向尿液收集端一側;所述傘狀部的內表面上設置有條狀褶皺或環狀褶皺。在伸縮軟管的支撐作用下,可迫使傘狀部的開口壓向尿道口外圍組織處,使得尿液收集端的密封性更佳。
[0010]本實用新型的導尿管,所述注藥管與注水管通過多個間隔分布的連接塊相連接。注藥管與注水管之間通過連接塊相連接之后,不僅在注藥管與注水管之間形成便于尿液流出的空腔,而且還可實現對尿道的支撐作用,形成便于尿液流出的空腔。
[0011]本實用新型的導尿管,所述連接塊為一個或兩個弧形連接塊。
[0012]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導尿管,中間部位只保留了注藥管和注水管,摒棄了現有直徑較大導尿管的采用,注藥管、注水管與尿道壁之間作為排尿通道,不僅實現了患者在排尿過程中對尿道的沖刷作用,避免了致病微生物由尿道外口逆行感染所導致的炎癥的發生,延長了導尿管的使用時間,而且還使得導尿管的橫截面積大為減小,對尿道刺激小,減輕了病人的不適感。本實用新型的導尿管,具有結構新穎、有益效果顯著和便于應用推廣的優點。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導尿管的結構示意圖;
[0014]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導尿管使用時的結構示意圖;
[0015]圖3為圖1中A-A截面的第一種剖視圖;
[0016]圖4為圖1中A-A截面的第二種剖視圖;
[0017]圖5、圖6為注藥管與注水管兩種不同的連接方式。
[0018]圖中:1頭部,2尾部,3注藥口,4出尿口,5注水口,6注藥管,7注水管,8水囊,9排尿口,10出藥口,11尿液收集端,12傘狀部,13伸縮軟管,14尼龍導絲,15支撐部,16連接塊,17膀胱內部,18尿道壁,19條狀褶皺,20環狀褶皺,21弧形連接塊,22排尿通道。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附圖與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20]如圖1和圖2所示,分別給出了本實用新型的導尿管的結構示意圖和使用時的示意圖,本實用新型的導尿管包括頭部1、尾部2、注藥管6、注水管7、水囊8、尿液收集端11、伸縮軟管13、尼龍導絲14 ;所示的頭部1用于伸入人體膀胱內部17中,頭部1上開有排尿口 9和出藥口 10,排尿口 9可以為多個,排尿口 9用于將膀胱內的尿液排出,通過出藥口 10可向膀胱內注入藥物或沖洗液。水囊8設置于頭部1的后端,水囊8充起后,起到將頭部1限位在膀胱內部的作用。
[0021]所示的尾部2上設置有注藥口 3、出尿口 4和注水口 5,注藥口 3通過注藥管6與出藥口 10相連通,以便通過注藥口向膀胱內注射藥物或沖洗液。注水口 5通過注水管7與水囊8的內部空腔相連通,以便通過注水口 5向水囊8中注水,使水囊8充起。將導尿管置入尿道之后,注藥管6、注水管7與尿道壁18之間就形成了排尿通道22,這種形式還是利用尿道自身的空腔進行排尿,與傳統的利用導尿管內部空腔進行排尿的形式不同。[0022]尿液收集端11和伸縮軟管13設置于靠近尾部2的一端,尿液收集端11通過伸縮軟管13固定于尾部2上,尿液收集端11、伸縮軟管13內部為連通排尿通道22與出尿口 4的空腔。尿液收集端11用于插入尿道外口處,用于保證尿液經出尿口 4流出,而不會從外部流出。伸縮軟管13經一定程度的壓縮之后,可產生迫使尿液收集管11插入尿道入口的作用力,使得尿液收集管11對尿液的收集作用更佳。為了保證導尿管可順利插入人體尿道中,還設置有尼龍導絲14,在導尿管插入的過程中,將尼龍導絲14從注藥口 3伸入注藥管4中,實現對整個導尿管的支撐作用,可順利插入導尿管。
[0023]為了保證膀胱內部17中的尿液可順利排出,在水囊8的后部設置有支撐部15,支撐部15用于實現對尿道內口的支撐作用,支撐部15的內部為連通排尿口 9與排尿通道22的空腔。尿液收集端11的外圍還設置有傘狀部12,傘狀部12的開口朝向尿液收集端11 一偵牝用于與尿道外口處的組織緊密貼合,進一步防止尿液從外部流出。如圖3、圖4所示,均給出了圖1中A-A截面的剖視圖,由圖中可以看出,傘狀部12的內表面上可以設置如圖3所示的條狀褶皺19,也可設置為如圖4中所示的環狀褶皺20,均可進一步實現尿道口處的密封作用。
[0024]圖1中所示的注藥管6與注水管7可通過連接塊16相連接,連接塊16間隔設置。注藥管6與注水管7通過連接塊16相連接后,不僅對尿具有一定的支撐作用,增大排尿通道22的空間,有利于排尿,而且注藥管6與注水管7之間的空隙也可供尿液經過。如圖5、圖6所示,給出了注藥管與注水管兩種不同的連接方式,注藥管6與注水管7上的連接塊16可采用圖5所示一個弧形連接塊21,也可采用圖6所示的兩個弧形連接塊21。
[0025]本實用新型的導尿管,不僅實現了患者在排尿過程中對尿道的沖刷作用,避免了致病微生物由尿道外口逆行感染所導致的炎癥的發生,延長了導尿管的使用時間,而且還使得導尿管的橫截面積大為減小,對尿道刺激小,減輕了病人的不適感。
【權利要求】
1.一種導尿管,包括用于伸入人體膀胱內部(17)的頭部以及置于外界的尾部(2),所述頭部上開設有排尿口(9)和出藥口(10),頭部的后端設置有起固定作用的水囊(8),所述尾部上設置有注藥口(3)、出尿口(4)和注水口(5),注藥口通過注藥管(6)與出藥口相連通,注水口通過注水管(7)與水囊的內部空腔相連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藥管和注水管與人體的尿道壁(18)之間形成與排尿口和出尿口相通的排尿通道(22),靠近尾部的一端設置有用于插入尿道外口處的尿液收集端(11),尿液收集端通過伸縮軟管(13)固定于尾部上;尿液收集端、伸縮軟管的內部為連通排尿通道與出尿口的空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導尿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導尿管插入時置于注藥管(6)中的尼龍導絲(14)。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導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囊(8)的后端為支撐尿道內口的支撐部(15),支撐部內為連通排尿口(9)與排尿通道(22)的空腔。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導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尿液收集端(11)的外圍設置有防止尿液滲出的傘狀部(12),傘狀部的開口朝向尿液收集端一側;所述傘狀部的內表面上設置有條狀裙皺(19)或環狀裙皺(20)。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導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注藥管(6)與注水管(7)通過多個間隔分布的連接塊(16)相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導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塊(16)為一個或兩個弧形連接塊(21)。
【文檔編號】A61M25/10GK203507296SQ201320552477
【公開日】2014年4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6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6日
【發明者】孫勇, 蘆昌慧, 劉圣鑫, 蓋佳琪, 崔明峰, 韓紹芹, 劉青 申請人:山東大學齊魯醫院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