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方便懸掛的安全醫用引流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材,具體是一種方便懸掛的安全引流袋,包括袋體,與袋體相連通的引流管和引流袋底部的放流口,袋體上端設有掛帶,袋體的外部還設有液位檢測報警裝置,所述袋體的掛帶處還設有兩端帶按扣的固定帶;所述固定帶的一端固定在袋體上部,另一端為自由端。本實用新型設置安裝使用簡單,不僅減輕了醫護人員的工作強度,而且還能保護患者的人身安全,具有積極的有益效果。
【專利說明】—種方便懸掛的安全醫用引流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材,具體是一種方便懸掛的安全引流袋。
【背景技術】
[0002]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尤其是在手術室、急診室或者病房等病人需要排放體液或者尿液時,需將液體通過管路收集于引流袋中。目前的病床的床沿上均設有掛鉤,可穿過引流袋的懸掛孔將引流袋固定,但是仍在使用的老式病床上未設有掛鉤,引流袋固定起來非常麻煩。而且排出的液體裝滿袋體時,不能及時的提醒患者家屬及醫務人員。造成液體溢流從而使廢液接觸人體粘膜造成感染,威脅患者生命,同時也給患者家屬及醫務人員造成負擔。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而設計了一種方便懸掛的安全引流袋,方便懸掛,并且能實現超量自動排出保證引流的安全。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方便懸掛的安全醫用引流袋,包括袋體,與袋體相連通的引流管和引流袋底部的放流口,袋體上端設有掛帶,袋體的外部還設有液位檢測報警裝置,所述袋體的掛帶處還設有兩端帶按扣的固定帶;所述固定帶的一端固定在袋體上部,另一端為自由端。
[0005]所述液位檢測報警裝置包括設置在袋體內部的檢測內管,檢測內管的上端連接有
溢流管。
[0006]所述檢測內管的上部設有紅、黃、綠三種警示燈。
[0007]所述警示燈電連有電池和蜂鳴器。
[0008]所述溢流管上連接有除味過濾器。
[0009]所述固定帶的兩端為粘扣帶。
[001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通過上述方案得出:由于袋體上端設有掛帶,以及在袋體的掛帶處還設有兩端帶按扣的固定帶,方便掛在各種病床上,使用范圍廣。而且袋體的外部還設有液位檢測報警裝置,可提醒守護人員及時處理引流液體。液位檢測報警裝置包括設置在袋體內部的檢測內管,檢測內管的上端連接有溢流管,能有效保護病人的引流液不出現漲包的現象,保護了病人的身體不收損害,而且在溢流管的管口設有除味包,可有效降低對病房空氣的污染。本實用新型設置安裝使用簡單,不僅減輕了醫護人員的工作強度,而且還能保護患者的人身安全,具有積極的有益效果。
[0011]由此可見,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其實施的有益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
[0012]【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4]其中,I為引流管,2為掛帶,3為袋體,4為放流口,5為固定帶,6為溢流管,7為過濾器,8為警示燈。[0015]【具體實施方式】:
[0016]為了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下面結合附圖來詳細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
[0017]【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一種方便懸掛的安全醫用引流袋,包括袋體3,與袋體3相連通的引流管I和引流袋底部的放流口 4,袋體上端設有掛帶2,袋體3的外部還設有液位檢測報警裝置,所述袋體的掛帶3處還設有兩端帶按扣的固定帶5 ;所述固定帶5的一端固定在袋體3上部,另一端為自由端。所述液位檢測報警裝置包括設置在袋體3內部的檢測內管,檢測內管的上端連接有溢流管6。所述檢測內管的上部設有紅、黃、綠三種警示燈
8。所述警示燈8電連有電池和蜂鳴器。所述溢流管6上連接有除味過濾器7。
[0018]上述說明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也并不僅限于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范圍內所做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也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方便懸掛的安全醫用引流袋,包括袋體,與袋體相連通的引流管和引流袋底部的放流口,袋體上端設有掛帶,袋體的外部還設有液位檢測報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袋體的掛帶處還設有兩端帶按扣的固定帶;所述固定帶的一端固定在袋體上部,另一端為自由端。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懸掛的安全醫用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檢測報警裝置包括設置在袋體內部的檢測內管,檢測內管的上端連接有溢流管。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便懸掛的安全醫用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內管的上部設有紅、黃、綠三種警示燈。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便懸掛的安全醫用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燈電連有電池和蜂鳴器。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便懸掛的安全醫用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管上連接有除味過濾器。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便懸掛的安全醫用引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帶的兩端為粘扣帶。
【文檔編號】A61M1/00GK203458632SQ201320593420
【公開日】2014年3月5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5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25日
【發明者】曲愛華, 王瑋, 李青波, 宋永 , 李秀梅, 李進 申請人:曲愛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