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橋式肌瓣血管蒂動靜脈血流阻斷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下肢橋式肌瓣血管蒂動靜脈血流阻斷器,以解決現有皮瓣斷蒂訓練用血流阻斷器中彈簧的壓縮程度對血流阻斷效果不佳的問題。它包括外管、橡皮筋,所述外管中設有活塞桿,所述橡皮筋位于所述外管與所述活塞桿之間。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方便使用,制作容易,成本低,易于觀察,使斷蒂省時省力。
【專利說明】下肢橋式肌瓣血管蒂動靜脈血流阻斷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外科醫療器械領域,具體提供一種下肢橋式肌瓣血管蒂動靜脈血流阻斷器。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高能量導致的外傷日趨嚴重,當身體肌肉嚴重創傷后,軟組織大面積受損,當伴有主要血管受損,難以用局部帶蒂皮瓣或吻合血管的皮瓣修復,只能利用健側肌肉帶動靜脈血管的肌瓣橋式移植修復,即將健側帶動靜脈血管的肌肉肌瓣移植在患側軟組織缺損處。術后根據移植肌瓣成活情況,通過一定的方法阻斷動靜脈血流斷蒂,因此斷蒂也是手術治療成功的關鍵步驟。
[0003]現有皮瓣斷蒂訓練用血流阻斷器,由外套管、內套管、彈簧和橡皮條組成,彈簧的壓縮程度對橡皮條的松緊程度沒有本質作用,還需要用血管鉗夾住橡皮條來維持張力,不方便醫護工作者使用。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下肢橋式肌瓣血管蒂動靜脈血流阻斷器,以解決現有皮瓣斷蒂訓練用血流阻斷器中彈簧的壓縮程度對血流阻斷效果不佳的問題。
[0005]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下肢橋式肌瓣血管蒂動靜脈血流阻斷器,包括外管、橡皮筋,所述外管中設有活塞桿,所述橡皮筋位于所述外管與所述活塞桿之間。
[0006]本實用新型優點如下:1.下肢橋式肌瓣血管蒂動靜脈血流阻斷器使血管受力面積小,間接輕便,能最大限度減少對下肢橋式肌瓣血管蒂的牽拉和刺激;2.下肢橋式肌瓣血管蒂動靜脈血流阻斷器能根據活塞與橡皮筋的推拉方式和力度,觀察控制血管蒂的血運情況,操作簡單、調節方便、易于觀察,使斷蒂省時省力;3.下肢橋式肌瓣血管蒂動靜脈血流阻斷器制作簡單,成本低,原材料來源容易。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為一種下肢橋式肌瓣血管蒂動靜脈血流阻斷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8]一種下肢橋式肌瓣血管蒂動靜脈血流阻斷器,包括外管1、橡皮筋2,外管I中設有活塞桿3,橡皮筋2位于外管I與活塞桿3之間,為了達到更好的效果,本實施方式中橡皮筋2的長度為18 — 22cm。
[0009]使用時,對橡皮筋和血管蒂局部消毒后,用橡皮筋2的中部纏繞血管蒂后,把橡皮筋2的兩端頭穿入外管I內,拉緊橡皮筋2的尾端使血管蒂收縮,將活塞桿3插入外管I中,使橡皮筋夾在外管I與活塞桿3之間,拉住橡皮筋2的尾端,同時推活塞桿,持續15分鐘,觀察觸摸血管蒂遠端仍有動脈搏動,皮瓣出現紫色為止,放松橡皮筋5-6分鐘,皮瓣顏色恢復紅潤,拉緊放松鍛煉1-2天,根據皮瓣顏色調整拉緊放松訓練時間。反復上述步驟循環鍛煉5-6天后,拉住橡皮筋2的尾端,同時推活塞桿,當皮瓣無顏色變化且動脈搏動消失時,即可確定斷蒂。
【權利要求】
1.一種下肢橋式肌瓣血管蒂動靜脈血流阻斷器,包括外管、橡皮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I)中設有活塞桿(3 ),所述橡皮筋(2 )位于所述外管(I)與所述活塞桿(3 )之間。
2.如權利要求1所述下肢橋式肌瓣血管蒂動靜脈血流阻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橡皮筋(2)的長度為18 — 22cm。
【文檔編號】A61B17/12GK203493689SQ201320596921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6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26日
【發明者】林藹云, 王惠萍, 何金月 申請人:林藹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