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肉摘除器械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息肉摘除器械,它包括電凝頭組件,電凝頭組件包括電凝頭、電凝頭導管和電極,電凝頭固定安裝在電凝頭導管的頭部,電極與電凝頭相電性連接,還包括外管和注射針組件,外管內開有通道孔,并且通道孔的頭端部分為息肉定位腔,注射針組件包括注射針頭和中空的注射針導管,注射針頭固定插裝在注射針導管的頭部,電凝頭導管插裝在外管的通道孔內并可相對于外管軸向移動,注射針導管插裝在電凝頭導管內并可相對于電凝頭導管軸向移動。本實用新型能夠提高息肉定位的準確度從而能夠避免由于胃腸道蠕動難以定位造成的胃腸壁燒灼穿孔現象。
【專利說明】息肉摘除器械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息肉摘除器械,屬于醫療器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胃腸道息肉為消化科常見疾病,針對直接較小的息肉,常規使用的方法是采用電凝燒灼法去除,常用的器械有熱活檢鉗、球型電凝頭等。但是由于胃腸道蠕動,電凝器械很難準確定位,由于腸壁很薄容易燒灼穿孔,造成醫療事故。因此臨床急需要研究一種新的手術方法和相關的器械來替代現有的方法和器械。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息肉摘除器械,它能夠提高息肉定位的準確度從而能夠避免由于胃腸道蠕動難以定位造成的胃腸壁燒灼穿孔現象。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息肉摘除器械,它包括電凝頭組件,電凝頭組件包括電凝頭、電凝頭導管和電極,電凝頭固定安裝在電凝頭導管的頭部,電極與電凝頭相電性連接,還包括外管和注射針組件,外管內開有通道孔,并且通道孔的頭端部分為息肉定位腔,注射針組件包括注射針頭和中空的注射針導管,注射針頭固定插裝在注射針導管的頭部,電凝頭導管插裝在外管的通道孔內并可相對于外管軸向移動,注射針導管插裝在電凝頭導管內并可相對于電凝頭導管軸向移動。
[0005]進一步,所述的外管上還開有與通道孔相連通的負壓連接孔,所述的外管的尾部套裝有外管手柄,所述的外管手柄上開有負壓吸引接口,并且該負壓吸引接口與外管的負壓連接孔相連通。
[0006]進一步,所述的外管手柄上通過螺紋連接有密封帽,所述的外管的尾端與電凝頭導管的接觸部位設置有密封圈,所述的密封帽抵壓密封圈以便固定密封圈。
[0007]進一步,所述的電凝頭導管的尾部上套裝有電凝頭手柄,所述的電極設置在電凝頭手柄上。
[0008]更進一步,所述的注射針組件還包括固定連接在注射針導管尾端的注射針手柄,該注射針手柄上開有注射口,并且注射口與注射針導管的內通道相連通。
[0009]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息肉摘除器械的息肉摘除方法,該方法的工藝步驟如下:
[0010]a)配合內窺鏡直視下操作,找到息肉位置;
[0011]b)將息肉摘除器械插入內窺鏡,用外管套在息肉外面并用力頂住以防止其移動;
[0012]c)推出電凝頭緊靠息肉,接通高頻電燒灼,息肉清除完畢后,從內窺鏡中撤回息肉摘除器械。
[0013]進一步,在所述的步驟b)和步驟c)中,還包括以下步驟:推出注射針頭向息肉基層注射生理鹽水以便息肉從組織上分離,分離結束后,撤出注射針組件;[0014]進一步,所述的步驟b)中,向外管的通道孔內通入負壓以便息肉緊貼在息肉定位腔內。
[0015]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實用新型的外管能夠先固定住息肉,然后采用電凝頭進行燒灼,定位精準,電凝頭能夠很容易找準燒灼位置,避免了息肉定位不準,使電凝頭來回的甚至是多次的燒灼造成的胃腸壁燒灼穿孔現象;另外,本實用新型還設置了注射針組件,使用生理鹽水對息肉在燒灼之前進行先前處理使息肉從組織上一部分分離,減少了電凝頭燒灼的難度和時間,加快了手術進程;本實用新型還設置了采用負壓吸引息肉使息肉牢牢地固定在息肉定位腔內,進一步加強了息肉的定位精度。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息肉摘除器械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圖1的A部放大示意圖;
[0018]圖3為圖2的B部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內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據具體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0020]如圖f 3所示,一種息肉摘除器械,它包括電凝頭組件,電凝頭組件包括電凝頭2、電凝頭導管6和電極11,電凝頭2固定安裝在電凝頭導管6的頭部,電極11通過電源線4與電凝頭2相電性連接,還包括外管3和注射針組件,外管3內開有通道孔3-1,并且通道孔3-1的頭端部分為息肉定位腔,注射針組件包括注射針頭I和中空的注射針導管5,注射針頭I固定插裝在注射針導管5的頭部,電凝頭導管6插裝在外管3的通道孔3-1內并可相對于外管3軸向移動,注射針導管5插裝在電凝頭導管6內并可相對于電凝頭導管6軸向移動。本實用新型的外管3能夠先固定住息肉,然后采用電凝頭2進行燒灼,定位精準,電凝頭2能夠很容易找準燒灼位置,避免了息肉定位不準,使電凝頭2來回的甚至是多次的燒灼造成的胃腸壁燒灼穿孔現象。
[0021]如圖1所示,外管3上還開有與通道孔3-1相連通的負壓連接孔3-2,外管3的尾部套裝有外管手柄8,外管手柄8上開有負壓吸引接口 7,并且該負壓吸引接口 7與外管3的負壓連接孔3-2相連通。該結構采用負壓吸引息肉使息肉牢牢地固定在息肉定位腔內,進一步加強了息肉的定位精度。
[0022]如圖3所示,外管手柄8上通過螺紋連接有密封帽9,外管3的尾端與電凝頭導管6的接觸部位設置有密封圈10,密封帽9抵壓密封圈10以便固定密封圈10。
[0023]電凝頭導管6的尾部上套裝有電凝頭手柄12,電極11設置在電凝頭手柄12上。
[0024]為了方便注射生理鹽水,如圖1所示,注射針組件還包括固定連接在注射針導管5尾端的注射針手柄13,該注射針手柄13上開有注射口 14,并且注射口 14與注射針導管5的內通道相連通。
[0025]一種息肉摘除器械的息肉摘除方法,該方法的工藝步驟如下:
[0026]a)配合內窺鏡直視下操作,找到息肉位置;
[0027]b)將息肉摘除器械插入內窺鏡,用外管3套在息肉外面并用力頂住以防止其移動;
[0028]c)推出電凝頭2緊靠息肉,接通高頻電燒灼,息肉清除完畢后,從內窺鏡中撤回息肉摘除器械。
[0029]在步驟b)和步驟c)中,還可以包括以下步驟:推出注射針頭I向息肉基層注射生理鹽水以便息肉從組織上分離,分離結束后,撤出注射針組件;
[0030]步驟b)中,還可以向外管3的通道孔3-1內通入負壓以便息肉緊貼在息肉定位腔內。
[0031]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息肉摘除器械,它包括電凝頭組件,電凝頭組件包括電凝頭(2)、電凝頭導管(6)和電極(11),電凝頭(2)固定安裝在電凝頭導管(6)的頭部,電極(11)與電凝頭(2)相電性連接,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外管(3)和注射針組件,外管(3)內開有通道孔(3-1),并且通道孔(3-1)的頭端部分為息肉定位腔,注射針組件包括注射針頭(I)和中空的注射針導管(5),注射針頭(I)固定連接在注射針導管(5)的頭端,電凝頭導管(6)插裝在外管(3)的通道孔(3-1)內并可相對于外管(3)軸向移動,注射針導管(5)插裝在電凝頭導管(6)內并可相對于電凝頭導管(6)軸向移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息肉摘除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管(3)上還開有與通道孔(3-1)相連通的負壓連接孔(3-2),所述的外管(3)的尾部套裝有外管手柄(8),所述的外管手柄(8)上開有負壓吸引接口(7),并且該負壓吸引接口(7)與外管(3)的負壓連接孔(3-2)相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息肉摘除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管手柄(8)上通過螺紋連接有密封帽(9),所述的外管(3)的尾端與電凝頭導管(6)的接觸部位設置有密封圈(10),所述的密封帽(9)抵壓密封圈(10)以便固定密封圈(10)。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息肉摘除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凝頭導管(6)的尾部上套裝有電凝頭手柄(12 ),所述的電極(11)設置在電凝頭手柄(12 )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息肉摘除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射針組件還包括固定連接在注射針導管(5)尾端的注射針手柄(13),該注射針手柄(13)上開有注射口(14),并且注射口( 14)與注射針導管(5)的內通道相連通。
【文檔編號】A61B18/12GK203555825SQ201320604077
【公開日】2014年4月23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9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29日
【發明者】王東 申請人:王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