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內科使用的人工呼吸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呼吸內科使用的人工呼吸器,包括氣囊、通氣軟管和嘴罩,所述氣囊通過通氣軟管連接嘴罩,所述嘴罩為錐形,小口徑端部與所述通氣軟管的一端連接;所述人工呼吸器還包括一進氣軟管,該進氣軟管連接氣囊;所述人工呼吸器還包括一換位夾,該換位夾的第一夾位設置在所述通氣軟管上;該換位夾的第二夾位設置在所述進氣軟管上。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能夠避免施救者與被救治者之間嘴與嘴的接觸,還能很好的達到了救治效果。同時,又不需人工吹氣,方便使用,不費力。
【專利說明】 呼吸內科使用的人工呼吸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具,尤其涉及一種呼吸內科使用的人工呼吸器。
【背景技術】
[0002]人工呼吸需要施救者與被救治者之間嘴與嘴接觸,然后在吹氣等一系列動作,最終達到救治的效果。但嘴與嘴之間接觸難免可能會帶來一定程度上的傳染。
實用新型內容
[0003]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呼吸內科使用的人工呼吸器。
[0004]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述一種呼吸內科使用的人工呼吸器,包括氣囊、通氣軟管和嘴罩,所述氣囊通過通氣軟管連接嘴罩,所述嘴罩為錐形,小口徑端部與所述通氣軟管的一端連接;
[0005]所述人工呼吸器還包括一進氣軟管,該進氣軟管連接氣囊;
[0006]所述人工呼吸器還包括一換位夾,該換位夾的第一夾位設置在所述通氣軟管上;該換位夾的第二夾位設置在所述進氣軟管上;
[0007]在所述嘴罩內設置有進氣嘴,所述進氣嘴為圓筒形。
[000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0009]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能夠避免施救者與被救治者之間嘴與嘴的接觸,還能很好的達到了救治效果。同時,又不需人工吹氣,方便使用,不費力。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呼吸內科使用的人工呼吸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描述。
[0012]如圖1所示為實施例所述一種呼吸內科使用的人工呼吸器,包括氣囊1、通氣軟管2和嘴罩3,所述氣囊通過通氣軟管連接嘴罩,所述嘴罩為錐形,小口徑端部與所述通氣軟管的一端連接;
[0013]所述人工呼吸器還包括一進氣軟管4,該進氣軟管連接氣囊;
[0014]所述人工呼吸器還包括一換位夾5,該換位夾的第一夾位6設置在所述通氣軟管上;該換位夾的第二夾位7設置在所述進氣軟管上;
[0015]在所述嘴罩內設置有進氣嘴8,所述進氣嘴為圓筒形,用于撐開被救治者的嘴。
[0016]使用時,向被救治者吹氣時,第二夾位閉合,反之,第一夾位閉合。
[0017]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所界定的保護范圍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呼吸內科使用的人工呼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氣囊、通氣軟管和嘴罩,所述氣囊通過通氣軟管連接嘴罩,所述嘴罩為錐形,小口徑端部與所述通氣軟管的一端連接;所述人工呼吸器還包括一進氣軟管,該進氣軟管連接氣囊; 所述人工呼吸器還包括一換位夾,該換位夾的第一夾位設置在所述通氣軟管上;該換位夾的第二夾位設置在所述進氣軟管上; 在所述嘴罩內設置有進氣嘴,所述進氣嘴為圓筒形。
【文檔編號】A61M16/00GK203556027SQ201320696384
【公開日】2014年4月23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5日
【發明者】解治平 申請人:解治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