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負壓式創可貼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86593閱讀:323來源:國知局
一種負壓式創可貼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負壓式創可貼,包括負壓支撐罩、排氣孔、彈簧、醫用吸水敷料、載藥基體、黏貼邊緣。負壓支撐罩頂端為硬質體,硬質體四周通過軟質透明薄膜與黏貼邊緣連接,支撐罩頂端硬質體與一彈簧上端嵌合,彈簧自然長時填充于支撐罩內,下端穿過吸水敷料,止于載藥基體,支撐罩硬質體外設有一帶活塞和單向彈性瓣膜的排氣孔。本實用新型結合創可貼自身優點和負壓治療,一方面起到抗感染、消炎、止痛、止血、藥物促愈的作用,另一方面通過負壓促進創面愈合,從而達到藥物和負壓雙重愈創的效果。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能促進創面∕傷口快速愈合。
【專利說明】一種負壓式創可貼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創傷、修復、手術切口的醫療器具,特別是一種能滿足促愈,抗感染,消炎,止痛、止血,吸水的負壓式創可貼。
【背景技術】
[0002]現臨床上或家中使用的傳統創可貼,僅有載藥基體作用于傷口 /創面,當傷口 /創面滲夜較多時,易致創可貼黏貼邊緣因浸濕而滑脫。且其結構單一,并不能完全隔絕外界環境而保持創周清潔,消炎促愈效果不佳。現代醫學已認識到負壓能刺激傷口 /創面毛細血管增生,增加傷口 /創面血運,刺激組織細胞快速增值,減少傷口 /創面毒素吸收,吸除組織中多余液體,降低組織間壓,減輕組織水腫,從而促進傷口 /創面快速愈合。因此改進傳統創可貼,研制一種新型創可貼,引入負壓技術是關鍵。

【發明內容】

[0003]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根據排出密閉容器空氣同時增大其容積以產生負壓的方法,提供了一種負壓式創可貼。由于負壓技術的引入,當其作用于傷口 /創面時,藥物和負壓同時啟動機體創面修復,從而加速了傷口 /創面愈合。
[0004]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5]一種負壓式創可貼,包括負壓支撐罩、醫用吸水敷料、載藥基體、黏貼邊緣、彈簧、排氣孔,負壓支撐罩用于封閉傷口 /創面,所述的負壓支撐罩頂端由醫用硬質材料構成,硬質體下端為醫用軟質透明薄膜,軟質體下端連接于黏貼邊緣,黏貼邊緣上附有醫用3M膠或其它對皮膚無毒無刺激醫用膠。
[0006]所述的彈簧由金屬材料制成,彈簧呈自然長時填充于支撐罩內,上端嵌合于負壓支撐罩硬質體,下穿過醫用吸水輔料止于載藥基體。
[0007]所述的醫用吸水敷料位于負壓支撐罩內,四周黏貼于負壓支撐罩內壁,下與載藥基體相連,為普通醫用敷料、醫用泡沫輔料或醫用海綿敷料。
[0008]所述的排氣孔位于負壓支撐罩硬質體上,呈漏斗狀,下設有兩片微朝上的彈性瓣膜,外設有能與內腔嵌合的圓臺形彈性活塞。
[0009]本實用新型由于引用了負壓技術,當創可貼作用于已消毒創面時,載藥基體可直接作用于傷口 /創面起到抗感染、消炎、止痛、止血、促愈作用,再當支撐罩中有負壓形成時,負壓作用于無炎癥反應的傷口 /創面能進一步促進傷口 /創面愈合。尤其對經久不愈的慢性創面促愈作用效果更佳。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以下是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1]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2是本實用新型另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0013]圖3是本實用新型排氣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4]如圖1所示,負壓式創可貼,包括負壓支撐罩硬質體1、排氣孔2、彈簧3、負壓支撐罩軟質體4、吸水敷料5、載藥基體6、黏貼邊緣7,硬質體位于負壓支撐罩的頂端,硬質體外設有一上大下小的漏斗狀排氣孔,下設有兩片微朝上的彈性瓣膜8,控制負壓罩內氣體只出不進,另固定一比排氣孔內徑略大的圓臺形活塞9,活塞用于緊密封閉排氣孔,硬質體內嵌合于彈簧的一端,彈簧呈自然長時填充于支撐罩內,下端穿過醫用吸水敷料,另一端連接固定于帶孔載藥基體,支撐罩硬質體下四周通過軟質透明薄膜與黏貼邊緣連接。傷口 /創面經消毒清創,周邊正常皮膚用酒精擦拭以清潔皮膚處理后,將負壓式創可貼黏貼邊緣貼于傷口 /創面正常皮膚,同時打開排氣孔彈性活塞,按壓硬質體使彈簧壓縮,排出支撐罩內空氣,支撐罩內空氣通過彈性瓣膜向外排出,此時支撐罩腔內空間變小,彈性瓣膜回縮暫時封閉負壓罩內腔,再用彈性活塞牢牢塞住漏斗狀排氣孔以密閉負壓罩。壓縮后的彈簧向兩端產生彈力,在向下的彈力作用下,載藥基體緊貼于傷口 /創面;在向上的彈力作用下,支撐罩恢復原來形狀,從而使腔內體積又變大,空氣變稀薄而產生負壓。若傷口 /創面有滲液,液體可通過載藥基體孔隙進入吸水敷料,從而避免滲液殘留于創面,引發創面感染,炎癥加重,起到傷口 /創面引流作用。藥療、負壓、引流三管齊下,相輔相成,從而促進傷口 /創面快速愈合。
[0015]需要說明的是,在本說明書的范圍內本領域技術人員所作出的任何等同方式,或明顯變型方式均應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負壓式創可貼,包括負壓支撐罩、醫用吸水敷料、載藥基體、黏貼邊緣、彈簧、排氣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負壓支撐罩頂端由醫用硬質材料構成,硬質體下端為醫用軟質透明薄膜,軟質體下端連接于黏貼邊緣,黏貼邊緣上附有醫用3M膠或其它對皮膚無毒無刺激醫用膠。
2.根據權利要求1的負壓式創可貼,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彈簧由金屬材料制成,彈簧呈自然長時填充于支撐罩內,上端嵌合于負壓支撐罩硬質體,下穿過醫用吸水輔料止于載藥基體。
3.根據權利要求1的負壓式創可貼,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醫用吸水敷料位于負壓支撐罩內,四周黏貼于負壓支撐罩內壁,下與載藥基體相連,為普通醫用敷料、醫用泡沫輔料或醫用海綿敷料。
4.根據權利要求1的負壓式創可貼,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氣孔位于負壓支撐罩硬質體上,呈漏斗狀,下設有兩片微朝上的彈性瓣膜,外設有能與內腔嵌合的圓臺形彈性活塞。
【文檔編號】A61L15/44GK203802675SQ201320722078
【公開日】2014年9月3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6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16日
【發明者】熊武, 周建大, 蘇紅輝, 王娜 申請人: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