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鏡下剝脫式標本取出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腹腔鏡下剝脫式標本取出袋,包括內層和外層,所述的外層貼附在內層的外側,且內層的邊緣不高于外層的邊緣;所述外層的中部設有開口,外層的邊緣安裝有牽引線;所述外層的邊緣設有槽,所述的牽引線安裝在槽中;所述的牽引線通過膠水粘合在外層的邊緣;所述的內層外側涂有潤滑劑,所述的外層通過潤滑劑貼附在內層的外側;所述的外層通過靜電貼附在內層的外側。本實用新型內層取物袋與腹腔沒有任何接觸,絕對無菌,對切口沒有任何污染。而且,內層附著的潤滑劑更加有利于標本取出,人體的切口不會因此受到感染,操作簡便,且安全性能高。
【專利說明】腹腔鏡下剝脫式標本取出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腹腔鏡下剝脫式標本取出袋,屬于醫療器械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傳統的腹腔鏡下標本取出袋是將標本完全放入標本袋中,并將袋封閉,在取出標本的過程中,很好的做到了標本與手術切口( tiOca孔)的隔離,避免切口的污染。但是在臨床實踐中,我們往往忽視了一點:對于有腹腔污染的手術,如化膿性膽囊炎,尤其是化膿性闌尾炎,其標本周圍本身就是有感染的區域,如化膿性闌尾炎回盲部周圍腹腔被膿液污染,化膿性膽囊炎膽囊周圍腹腔被炎性滲液污染。在將切下的標本放入標本袋的過程中(包括操作中標本與標本袋外側面的接觸,標本袋外側面與污染腹腔的接觸),標本袋的外側面本身已被污染。當標本袋取出手術切口( tiOca孔)時,標本袋的外側面摩擦擠壓切口組織,導致切口污染,術后并發切口感染機會大大增加。
[0003]基于此,提出本實用新型。
實用新型內容
[0004]為解決上述標本袋外側面污染切口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腹腔鏡下剝脫式標本取出袋,在取出標本的過程中避免標本袋外側污染切口,保護病人的身體健康。
[0005]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6]一種腹腔鏡下剝脫式標本取出袋,包括內層和外層,所述的外層貼附在內層的外偵牝且外層的邊緣不低于內層的邊緣;所述外層的中部設有開口,外層的邊緣安裝有牽引線。
[0007]所述的開口高于從外層底部起的一半位置。
[0008]所述的外層的端部設有向外的折角。
[0009]所述外層的邊緣設有槽,所述的牽引線安裝在槽中。
[0010]所述的牽弓I線通過膠水粘合在外層的槽中。
[0011]所述的內層外側涂有潤滑劑,所述的外層通過潤滑劑貼附在內層的外側。
[0012]所述的外層通過靜電貼附在內層的外側。
[0013]所述的內層為三角形、四邊形、圓形或橢圓形;所述的外層為三角形、四邊形、圓形或橢圓形。
[0014]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本實用新型的標本取出袋分為內外緊密結合但易于分離的兩層,兩層之間還涂有潤滑作用的潤滑劑,如石蠟油。當放入標本結束,在腹腔內抬起標本取出器后。先牽拉取出器操作桿外側端牽引線兩端,將受污染的外層通過牽引線完全剝脫,并通過取出器操作桿孔取出或完全拉入操作桿內即可,再收緊內層標本袋,由切口取出。由于內層取物袋與腹腔沒有任何接觸,理論上做到了絕對無菌,對切口沒有任何污染。而且,內層附著的潤滑劑更加有利于標本取出,人體的切口不會因此受到感染,操作簡便,且安全性能高。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外層的結構示意圖;
[0018]其中,I為內層、2為外層、3為開口、4為牽引線。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限于此。
[0020]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腹腔鏡下剝脫式標本取出袋,包括內層I和外層2,外層2貼附在內層I的外側,且外層I的邊緣不低于內層I的邊緣;外層2的中部設有開口 3,為使外層2更加容易的剝離內層I中,本實用新型中的開口 3高于從外層2底部起的一半位置,甚至可以更長,具體的長度可以根據實際的需要設置。
[0021]外層2的邊緣安裝有牽引線4,通過對牽引線的用力使得外層2從內層I上剝離,因此,牽引線4必須牢固的安裝在外層2的邊緣,如在外層2的邊緣設有槽,牽引線4安裝在槽中,或者將牽引線4通過膠水粘合在外層2的邊緣。
[0022]為使外層2更加容易的從內層I上剝離,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措施是外層2的端部設有向外的折角。在內層I外側涂有潤滑劑,如石蠟油,外層2通過潤滑劑貼附在內層I的外側,或者將外層2通過靜電貼附在內層I的外側,或者其它可以使外層2從內層I中剝離的方式。
[0023]本實用新型中內層I可以為三角形、四邊形、圓形或橢圓形;外層2可以為三角形、四邊形、圓形或橢圓形。可以根據具體的手術需要選擇形狀和大小。
[0024]本實用新型的腹腔鏡下剝脫式標本取出袋,使用時安裝在腹腔鏡下標本取出器的操作桿上,牽引線4通過標本取出器操作桿孔置于外側,具體的安裝方式不是本實用新型的保護內容,本實用新型中不作贅述。
[0025]當放入標本結束,在腹腔內抬起標本取出器后,先將受污染的外層2完全剝脫,并通過取出器操作桿孔取出,再收緊內層I標本袋,由切口取出。由于內層I取物袋與腹腔沒有任何接觸,絕對無菌,對切口沒有任何污染。而且,內層I附著的潤滑劑更加有利于標本取出,人體的切口不會因此受到感染,操作簡便,且安全性能高。
[0026]上述實施例僅用于解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發明構思,而非對本實用新型權利保護的限定,凡利用此構思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非實質性的改動,均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腹腔鏡下剝脫式標本取出袋,其特征在于:包括內層和外層,所述的外層貼附在內層的外側,且外層的邊緣不低于內層的邊緣;所述外層的中部設有開口,外層的邊緣安裝有牽引線。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鏡下剝脫式標本取出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開口高于從外層底部起的一半位置。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腹腔鏡下剝脫式標本取出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層的端部設有向外的折角。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腹腔鏡下剝脫式標本取出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層的邊緣設有槽,所述的牽引線安裝在槽中。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腹腔鏡下剝脫式標本取出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牽引線通過膠水粘合在外層的邊緣。
6.如權利要求4或5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腹腔鏡下剝脫式標本取出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層外側涂有潤滑劑,所述的外層通過潤滑劑貼附在內層的外側。
7.如權利要求4或5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腹腔鏡下剝脫式標本取出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層通過靜電貼附在內層的外側。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腹腔鏡下剝脫式標本取出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層為三角形、四邊形、圓形或橢圓形;所述的外層為三角形、四邊形、圓形或橢圓形。
【文檔編號】A61B10/00GK203619592SQ201320723409
【公開日】2014年6月4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13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13日
【發明者】邵惠江 申請人:紹興市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