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型一次性采血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透明型一次性采血器,包括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為透明塑件。本實用新型這種透明型一次性采血器在生產制作或使用時,生產和使用者可直接觀察采血針的內部結構是否完整合理,能夠及時剔除不合格品,有效提高采血器的生產效能。
【專利說明】 透明型一次性采血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采血器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透明型一次性采血器。
【背景技術】
[0002]血液檢驗時經常需要進行采集血樣程序;目前進行血液采樣經常采用注射器采血針或一次性采血針。一次性采血針在防止患者或人群的相互感染,使用方便等方面具有較大的優勢,目前在臨床使用中較為普遍,特別對特殊人群如兒童等進行采血采樣。自動采血針使用時只需將采血針貼近使用者的皮膚進行采血即可,可進行單手操作。采用自動采血針采血比注射器采血法采血時間平均縮短了 1.5min,提高了工作效率,減輕了病人的心理負擔。而且,自動采血針小巧、便捷,易于攜帶,方便在各種環境下進行采血檢驗。
[0003]由于自動采血針的這些優點,現實生活中自動采血針的采用越來越廣泛。目前一次性采血針的形式多種多樣,這類采血針一般由殼體、采血針、壓簧和導向結構形成,一般壓簧設置在采血針后端,所述采血針一般采用限位結構夾持使采血針后端壓簧保持壓縮狀態而蓄能,這樣就形成采血針的彈射機構,導向機構一般由殼體內側設置導向槽以及在采血針針芯上設置導向塊配合形成射擊導向結構。
[0004]現有技術中,中國專利ZL03221437.5于2004年6月9日公開了一種自鎖型一次性安全自動采血針,包含外殼、端蓋、針芯、壓簧、推發器和蓋帽,端蓋上在殼內有一對彈性爪,該彈性爪利用卡鉤和夾持力將針芯兩側的側耳卡住;推發器一方面采用斜面迎擊兩個彈性爪迫使其脫鉤,另一方面通過長腳內側的導向槽與針芯上的導向鍵配合形成射擊導向結構,該導向結構與彈性夾結構呈十字形交叉布置;針芯上所設的自鎖面在射擊后與卡鉤底部形成一防止針芯上行復位的結構。然而,在使用過程中發現,由于導向鍵和導向槽的配合設置,使得采血針在彈射行程中會受到摩擦力的影響,影響彈射效果;另外,當后端壓簧釋放時采血針的彈射方向不是和導向槽和導向鍵的方向一致時,會導致采血針卡死不能使用,更為嚴重的后果有可能造成對被采血者的傷害;另外,該專利中采用的蓋帽與采血針針芯進行自然扣合,其與針芯的結合部沒有進行密封配合,導致在采血作業前該采血針易被細菌污染,影響采血檢驗的結果。
[0005]另外,由于現實生活中自動采血針的采用越來越多,特別是對糖尿病患者進行血糖監測時使用,即測量患者血液中血糖水平(BGL),記錄BGL的結果有助于發現其規律,以便確定胰島素劑量、以及為各種活動和成長的不同階段作出調節。血糖及酮體檢測需要刺破指尖等皮膚末梢取少許血液。一般需要一個附有采血針的刺指器。當使用時,用采血針刺破毛細血管,待血液自然流出后,用微量吸管吸取所需量的血液備用。
[0006]現有技術中2002年3月26日公開的中國專利ZL01244520.7公開了一種蓋帽式安全自動采血針,包括殼體、采血針以及壓簧,殼體中設有彈射腔,采血針和壓簧置于彈射腔內并在彈射方向上連接成彈性滑動結構,殼體上設有與彈射方向一致的出針孔,采血針與殼體側向之間在壓簧壓縮路徑上設有卡射結構,采血針的頭部設有保護柄套,保護柄套的一端套接在采血針頭部,另一端從出針孔中伸出。該發明進行采血時血管局部受壓采血效果不理想,而且該發明中采血針和保護柄套與采血針分置,使用時,通過拔除保護柄套,才能進行有效的采血。
[0007]另外,由于采血針采用保護柄套進行保護,采血針針芯處于空氣環境中,會使采血針針芯沾染較多的細菌,采血時給患者帶來感染,甚至影響到血糖、酮體值。如采血前對采血針芯進行清潔或消毒工作,會大大增加醫護人員的工作量,在現實生活中也帶來諸多不便。而很多的自動采血針為一次性,其針芯部位隱藏于自動采血針結構內,難以對針芯做較為徹底的消毒,保證針芯的無菌操作。
[0008]另外,現有采血針的外殼都是不透明的塑料材質,其在生產制作或使用時,生產和使用者不能夠直接觀察采血針的內部結構是否完整合理,這樣就不能夠及時剔除不合格品,不利于采血器生產效能的提高。
[0009]本發明由此而來。
【發明內容】
[0010]本實用新型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具有較高生產效能的透明型一次性采血器。
[0011]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所述的透明型一次性采血器,包括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為透明塑件。
[0012]作為優選,所述殼體內具有前后貫通的通孔;所述殼體的后端固定有伸入所述通孔內的夾持件,所述夾持件上具有夾持口,且該夾持口中夾持有向前伸出的采血針;所述采血針包括針座以及固定在該針座前端的針芯,所述采血針與夾持件之間夾設有壓簧,且該壓簧向采血針施加向前的彈力;所述殼體的通孔中還設有能夠將所述夾持口張開以讓采血針從夾持口中釋放出來的夾持口張開件,所述夾持口張開件位于夾持件的前側且其內部制有供采血針彈射運行的彈射腔;所述夾持口張開件的前端伸出殼體外,且設有與所述彈射腔相連通的、以供采血針針芯出入的彈射孔;所述針芯上設有套在其外的針芯套筒,該針芯套筒與針座之間通過易扭斷材料固定連接,針芯套筒的前端連有伸出殼體外的扭斷驅動塊。
[0013]作為優選,所述夾持件包括固定底座,該固定底座的前端固定設置兩片向前伸出的彈性夾片,這兩片彈性夾片共同形成所述夾持口 ;所述采血針的針座位于所述兩彈性夾片之間,所述壓簧夾設在針座和固定底座之間并向針座施加向前的彈力;所述兩彈性夾片的前端設有向內凸出的限位凸耳,所述針座上設有限位塊,所述限位凸耳抵在所述限位塊前側以阻止針座在壓簧的彈力作用下向前滑出夾持口外。
[0014]作為優選,所述兩彈性夾片的后端均制有向外凸出的卡扣,所述殼體的通孔孔壁上制有與所述卡扣相配合的鎖塊,所述夾持件與所述殼體之間通過所述卡扣和鎖塊配合固定。
[0015]作為優選,所述針座上設有位于所述限位塊前側的導向塊,所述導向塊與所述彈射腔相配合以定位所述采血針的彈射方向。
[0016]作為優選,所述彈性夾片的前端制有斜面,所述夾持口張開件包括與所述斜面相配合的兩楔形板、以及連在兩楔形板之間的兩連接板,所述兩楔形板和兩連接板共同形成所述彈射腔。[0017]作為優選,所述斜面上制有垂直于采血針彈射方向的限位凸棱。
[0018]作為優選,所述針芯套筒包括套在針芯外的套接部、以及與扭斷驅動塊固定連接的連接部;所述套接部為中空圓管結構,其一端與所述連接部連為一體,另一端與采血針針座通過所述易扭斷材料密閉固定連接。
[0019]作為優選,所述連接部上設有卡塊;所述扭斷驅動塊一端設置連接套頭,另一端設置操持部,連接套頭上開設有卡孔;所述連接部插入所述連接套頭中,且連接部上的卡塊卡入連接套頭上的卡孔中。
[0020]作為優選,所述易扭斷材料為PE材料。
[0021]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
[0022]1、本實用新型這種一次性采血器的殼體為透明塑件,這樣該采血器在生產制造時,就能夠實時檢查該采血器的功能和質量,如果在生產時再配以全自動識別的影像品檢系統,就能夠使該采血器的生產效能成倍增加。
[0023]2、本實用新型這種一次性采血器的采血針上沒有像現有技術中的采血針那樣設置導向鍵和與之相配合的導向槽,避免了鍵槽配合時常見的采血針卡死以及采血針彈射受阻等情況的發生。本設計中采血針的結構與夾持口張開件內的彈射腔相適應,使彈射腔與采血針間隙配合,在保證采血針彈射采血作業的同時,使其在彈射行程中減少周邊因素的影響。
[0024]3、本實用新型這種一次性采血器在夾持件的固定座體與采血針間設置壓簧,使用時采血針由于蓄能壓簧的釋放彈射出彈射孔進行扎破采血部位;當壓簧伸長到最長部位時,由于壓簧彈性恢復的因素,采血針針座前移而脫離夾持口,彈性夾片前端斜面上的限位凸棱位于針座后側從而阻擋了采血針后移再次進入夾持口中,有效地防止了本采血裝置的二次利用。
[0025]4、本實用新型這種一次性采血器的采血針針座上設置導向塊,與現有技術不同的是該導向塊僅與彈射腔間隙配合,甚至導向塊與彈射腔配合的連接處進行倒角處理,減少導向塊與彈射腔間摩擦力,又使其保持良好的導向作用。殼體上鎖塊與彈性夾片上的卡扣配合鎖定采血裝置,使其裝配成整體結構;夾持口張開件向前伸出殼體外且端部開設彈射孔,使得使用者使用時可以較為輕易的驅動夾持口張開件后移。
[0026]5、本實用新型這種一次性采血器通過在針芯上套設針芯套筒,針芯套筒通過易扭斷材料與采血針針座固定連接,從而保證了采血針在使用前、使用時針芯保持無菌環境,防止采血前的細菌污染,減少了檢測誤差。
[0027]6、本實用新型這種一次性采血器的采血針與針芯套筒固定為一體,而容易扭動的扭斷驅動塊與針芯套筒為分體結構。采用分體結構方便進行采血針的工業加工,減少后續組裝工作的繁瑣程度。而且本針芯套筒套接部與連接部相連的那一端密閉,另一端與采血針座體固定連接,減少環境污染針芯的幾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8]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0029]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透明型一次性采血器的結構示意圖;
[0030]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透明型一次性采血器的裝配狀態結構示意圖;[0031]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透明型一次性采血器的另一裝配狀態結構示意圖;
[0032]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透明型一次性采血器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0033]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透明型一次性采血器中針芯套筒和扭斷驅動塊的結構示意圖。
[0034]其中:1_殼體,11-鎖塊,12-限位凸起;
[0035]2-夾持件,21-固定底座,22-彈性夾臂,23-夾持口,24-限位凸耳,25-卡扣,26-斜面,27-限位凸棱;
[0036]3-采血針,31-針座,32-針芯,33-限位塊,34-導向塊;
[0037]4-壓簧;
[0038]5-夾持口張開件,51-彈射腔,52-楔形板,53-連接板,54-彈射孔;
[0039]6-針芯套筒,61-套接部,62-連接部,63-卡塊;
[0040]7-扭斷驅動塊,71-連接套頭,72-操持部,73-卡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41]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本實施例所提供的這種透明型一次性采血器,包括一殼體1,且該殼體I為透明塑件,殼體I內具有前后貫通的通孔,該通孔的截面呈矩形。
[0042]所述殼體I的后端固定有夾持件2,該夾持件2的前部伸入殼體I的通孔內。夾持件2上設置有夾持口 23且該夾持口 23中夾持有向前伸出的采血針3。所述采血針3包括針座31以及固定在該針座前端的針芯32 (針芯32前部的尖端伸出夾持口 23外),而且采血針3與夾持件2之間夾設有壓簧4且該壓簧4向采血針3施加向前的彈力(夾持件2夾住采血針3從而使二者之間的壓簧處于受壓蓄能狀態)。所述殼體I的通孔中還裝有能夠將所述夾持口 23張開以讓采血針3從夾持口中釋放出來的夾持口張開件5,該夾持口張開件5位于夾持件2的前側且其內部制有供采血針3彈射運行的彈射腔51。夾持口張開件5的前端伸出殼體I外,并且夾持口張開件5的前端設有與所述彈射腔51相連通的、以供采血針針芯32出入的彈射孔54,該彈射孔54的尺寸比針座31的尺寸小,從而可將針座31限制在彈射孔54后側而阻止整個采血針完全彈出彈射孔外傷害被采血者。而且,本實施例中,針芯32上設有套在其外的針芯套筒6,該針芯套筒6與針座31之間通過易扭斷材料固定連接,從而使針芯32的尖端處于針芯套筒6和針座31形成的密閉空間內,免受外界環境的污染。為了方便本采血裝置在使用時,使用者能夠非常方便地將針芯套筒6從針座31上扭掉,本例特在針芯套筒6的前端連有伸出殼體I外的扭斷驅動塊7。
[0043]本實施例中所說的“前”、“后”,是以圖1為參照,平行于紙面向上為前,平行于紙面向下為后。
[0044]所述夾持件2的詳細結構可參照圖2和圖3所示,它包括一固定底座21,該固定底座的前端固定設置兩片向前伸出的彈性夾片22,這兩片彈性夾片22共同形成所述夾持口23。所述采血針3的針座31位于所述兩彈性夾片22之間,所述壓簧4夾設在針座31和固定底座21之間并向針座31施加向前的彈力。兩彈性夾片22的前端設有向內凸出的限位凸耳24,所述針座31上設有限位塊33,所述限位凸耳抵在所述限位塊前側以阻止針座31在壓簧4的彈力作用下向前滑出夾持口 23外。
[0045]本實施例中,所述夾持件2與所述殼體I之間的固定方式為卡合固定,具體如下:所述兩彈性夾片22的后端均制有向外凸出的卡扣25,所述殼體I的通孔孔壁上制有與所述卡扣25相配合的鎖塊11,所述夾持件2與所述殼體I之間通過所述卡扣25和鎖塊11配合固定,如圖1。裝配時,將夾持件2前部的彈性夾片22插入殼體I后端孔口內,用力前推,使夾持件2上的卡扣25卡入殼體I的鎖塊11前側,即可將夾持件2與殼體I固定在一起了,裝配完成后,夾持件2的固定底座21裸露于殼體I外。
[0046]此外,本例在所述針座31上還設置有位于所述限位塊33前側的導向塊34,所述導向塊34與所述彈射腔51相配合以定位所述采血針3的彈射方向(導向塊34與彈射腔51間隙配合,二者之間可相對滑動),以避免采血針3的在彈射時運動方向發生偏離從而導致不能采血現象的發生,如圖1。而且,本例在導向塊34與彈射腔51配合的連接處還進行了倒角處理,減少了導向塊與彈射腔間摩擦力,又使其保持良好的導向作用。
[0047]本實施例中,所述彈性夾片22的前端制有斜面26。所述夾持口張開件5的詳細結構如圖1和圖3所述:它包括與所述斜面26相配合的兩楔形板52、以及連在這兩個楔形板之間的兩個連接板53,所述兩楔形板52和兩連接板53共同形成所述彈射腔51。夾持口張開件5可在殼體I內滑動,但由于受到殼體I前端孔口處設置的限位凸起12作用,夾持口張開件5不能整體向前完全滑出殼體I外部(夾持口張開件的前端部分的尺寸較小,僅該部分伸出殼體外),如圖1。而且所述彈性夾片22前端的斜面26上還制有垂直于采血針彈射方向的限位凸棱27,如圖3。
[0048]本實施例中,所述針芯套筒6的詳細結構如圖5所示,它包括套在針芯32外的套接部61、以及與扭斷驅動塊7固定連接的連接部62。所述套接部61為中空圓管結構,其一端與所述連接部62連為一體,另一端與采血針針座31通過所述易扭斷材料密閉固定連接(并成一體),本實施例中,所述易扭斷材料為PE材料。本例中,采血針3與針芯套筒6在生產時制成一體式結構,從而保證了本透明型一次性采血器在裝配之前就始終處于無菌環境中了。而且本例中針芯32前部的尖端帶有很小的折彎、而軸向鉤掛(鉤掛力不大)在套接部61內,使針芯32與套接部61之間緊配,避免了由于意外因素而導致針芯套筒6極易從采血針3上脫落下來情況的發生,如圖2。
[0049]本實施例中,針芯套筒6與扭斷驅動塊7之間的具體連接方式可參照圖4和圖5所示:連接部6上設有卡塊63 ;扭斷驅動塊7 —端設置連接套頭71,另一端設置操持部72,連接套頭71上設有卡孔73。所述連接部62插入所述連接套頭71中,且連接部62上的卡塊63卡入連接套頭71上的卡孔73中,從而將針芯套筒6與扭斷驅動塊7固定連接在一起。
[0050]現結合圖1?圖5,將本實施例這種透明型一次性采血器的工作原理介紹如下:當該透明型一次性采血器處于初始狀態時,針芯套筒6套在采血針針芯32外且與采血針針座31通過易扭斷材料固定連接為一體,從而保護針芯32不被外界污染,而且通過限位塊33與彈性夾片22上限位凸耳24的作用,將采血針3后方的壓簧4進行壓縮限位。當需要采血時,用手握住扭斷驅動塊7旋轉以扭斷針芯套筒6與采血針3的連接部分從而使針芯套筒6與針座31相分離,此時采血針針芯32裸露在殼體I內的空氣環境中而處于可使用狀態。然后將該采血裝置的前端對準需要采血的人體部位(如醫學上經常采用的血管)向前輕壓,輕壓人體時人體會對本采血裝置產生向后的反作用力,這一反作用力向后推動夾持口張開件5裸露在殼體I外側的前端。夾持口張開件5受到人體反作用力后向后移動,向后移動的夾持口張開件5通過斜面配合推動彈性夾片22向兩側張開,從而使采血針針座31不再受到夾持口 23 (限位凸耳24)的限制。處于壓縮蓄能狀態的壓簧4就會推動采血針3沿著彈射腔51向前彈射出去,使采血針3的針芯32尖端伸出彈射孔54外而穿刺人體血管,起到采血的目的,針座31的尺寸比彈射孔54尺寸大,因此針座31被阻擋在彈射孔54后側而處于彈射腔51中。當采血完畢,壓簧4由于彈性恢復,使采血針回復到壓簧松開水平,由于彈性夾片22彈性恢復,采血針針座31前移而脫離夾持口 23,斜面26上的限位凸棱27位于針座31后側從而阻擋了采血針3后移再次進入夾持口 23中,也就防止了本采血裝置的二次利用。
[0051]當然,上述實施例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人們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并據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實用新型主要技術方案的精神實質所做的等效變換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透明型一次性采血器,包括殼體(1),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1)為透明塑件,所述殼體(1)內具有前后貫通的通孔;所述殼體(1)的后端固定有伸入所述通孔內的夾持件(2),所述夾持件(2)上具有夾持口(23),且該夾持口(23)中夾持有向前伸出的采血針(3);所述采血針(3 )包括針座(31)以及固定在該針座前端的針芯(32 ),所述采血針(3 )與夾持件(2)之間夾設有壓簧(4),且該壓簧(4)向采血針(3)施加向前的彈力;所述殼體(1)的通孔中還設有能夠將所述夾持口(23)張開以讓采血針(3)從夾持口中釋放出來的夾持口張開件(5),所述夾持口張開件(5)位于夾持件(2)的前側且其內部制有供采血針(3)彈射運行的彈射腔(51);所述夾持口張開件(5)的前端伸出殼體(1)外,且設有與所述彈射腔(51)相連通的、以供采血針針芯(32)出入的彈射孔(54);所述針芯(32)上設有套在其外的針芯套筒(6 ),該針芯套筒(6 )與針座(31)之間通過易扭斷材料固定連接,針芯套筒(6 )的前端連有伸出殼體(1)外的扭斷驅動塊(7 )。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型一次性采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持件(2)包括固定底座(21),該固定底座的前端固定設置兩片向前伸出的彈性夾片(22),這兩片彈性夾片(22 )共同形成所述夾持口( 23 );所述采血針(3 )的針座(31)位于所述兩彈性夾片(22 )之間,所述壓簧(4)夾設在針座(31)和固定底座(21)之間并向針座(31)施加向前的彈力;所述兩彈性夾片(22)的前端設有向內凸出的限位凸耳(24),所述針座(31)上設有限位塊(33 ),所述限位凸耳抵在所述限位塊前側以阻止針座(31)在壓簧(4 )的彈力作用下向前滑出夾持口(23)外。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透明型一次性采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彈性夾片(22)的后端均制有向外凸出的卡扣(25 ),所述殼體(1)的通孔孔壁上制有與所述卡扣(25 )相配合的鎖塊(11),所述夾持件(2)與所述殼體(1)之間通過所述卡扣(25)和鎖塊(11)配合固定。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透明型一次性采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針座(31)上設有位于所述限位塊(33)前側的導向塊(34),所述導向塊(34)與所述彈射腔(51)相配合以定位所述采血針(3 )的彈射方向。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透明型一次性采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夾片(22)的前端制有斜面(26),所述夾持口張開件(5)包括與所述斜面(26)相配合的兩楔形板(52)、以及連在兩楔形板之間的兩連接板(53 ),所述兩楔形板(52 )和兩連接板(53 )共同形成所述彈射腔(51)。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透明型一次性采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26)上制有垂直于米血針彈射方向的限位凸棱(27 )。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型一次性采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針芯套筒(6)包括套在針芯(32)外的套接部(61)、以及與扭斷驅動塊(7)固定連接的連接部(62);所述套接部(61)為中空圓管結構,其一端與所述連接部(62)連為一體,另一端與采血針針座(31)通過所述易扭斷材料密閉固定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透明型一次性采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部(62)上設有卡塊(63);所述扭斷驅動塊(7)—端設置連接套頭(71),另一端設置操持部(72),連接套頭(71)上開設有卡孔(73);所述連接部(62)插入所述連接套頭(71)中,且連接部(62)上的卡塊(63)卡入連接套頭(71)上的卡孔(73)中。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型一次性采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易扭斷材料為PE材料 。
【文檔編號】A61B5/151GK203647354SQ201320759966
【公開日】2014年6月18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6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6日
【發明者】柳新榮 申請人:柳新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