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堵管腹腔鏡吸引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防堵管腹腔鏡吸引器。包括管體、閥門、控制閥門開合的手柄,所述管體包括吸液管和出液管,所述吸液管和出液管通過閥門相連通;所述閥門包括閥門座和閥門塞,所述閥門塞上設置有用于液體流通的通孔;所述手柄包括固定手柄和活動手柄,所述活動手柄與所述閥門塞固定連接;所述通孔在朝向吸液管一側開口大,在朝向出液管一側開口小。本實用新型的防堵管腹腔鏡吸引器,使用方便、操作簡單、吸力好、吸力可控、放液快、不易堵管,手柄可靈活控制吸液速度與吸液量,且手柄能實現出液孔主動關閉;可防止負壓造成的吸液口堵塞、吸液管不易取出等問題;方便手術過程中對病患處的面積作出估量,方便醫生準確無誤地進行手術,避免失誤。
【專利說明】防堵管腹腔鏡吸引器【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特別是一種防堵管腹腔鏡吸引器。
【背景技術】
[0002]以腹腔鏡技術為代表的微創手術已經成為醫學發展的重要方向,而手術過程中由于切割、分離組織引起脂肪液化及小血管損傷而會產生滲血和滲液,這就需要防堵管腹腔鏡吸引器將其吸取出來。目前的防堵管腹腔鏡吸引器存在一定的問題:1.閥門處的出液孔為內徑一致的直通孔,這就致使腹腔鏡吸引器對液體的吸力不好控制、且放液慢、容易堵管;2.閥門處的手柄不易控制,不能靈活控制吸液速度與吸液量,這些問題會導致吸液慢、吸不凈進而影響病人的病情;閥門處的手柄不能實現腹腔鏡吸引器的出液孔的主動關閉,這也給醫生的手術過程增加了不便,有可能會延誤手術的進程,甚至造成失誤,影響患者的生命健康。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使用方便、操作簡單、吸力好、吸力可控、放液快、不易堵管,手柄可靈活控制吸液速度與吸液量,且手柄能實現出液孔主動關閉的防堵管腹腔鏡吸引器。
[0004]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
[0005]本實用新型 的防堵管腹腔鏡吸引器,包括管體、閥門、控制閥門開合的手柄,所述管體包括吸液管和出液管,所述吸液管和出液管通過所述閥門相連通;所述閥門包括閥門座和閥門塞,所述閥門塞上設置有用于液體流通的通孔;所述手柄包括固定手柄和活動手柄,所述活動手柄與所述閥門塞固定連接;所述通孔在朝向吸液管一側開口大,在朝向出液
管一側開口小。
[0006]通孔設置為在朝向吸液管一側開口大,在朝向出液管一側開口小,使得本實用新型的防堵管腹腔鏡吸引器吸力好、放液快、不易堵管。
[0007]本實用新型的防堵管腹腔鏡吸引器,所述固定手柄和所述活動手柄之間設置有彈力裝置;
[0008]使用時,扳動所述活動手柄使其向固定手柄處運動,進而帶動所述閥門塞轉動至使通孔開放的位置,期間所述彈力裝置處于不斷壓縮的狀態;
[0009]不使用時,處于壓縮狀態的所述彈力裝置將活動手柄從固定手柄彈開至原來位置,進而帶動閥門塞轉動至使通孔閉合的位置,實現所述通孔的主動關閉。
[0010]彈力裝置的設置可以實現吸引器通孔的主動關閉,給醫生的手術過程提供了很大的方便,避免了手術過程中不必要的失誤,使手術可以順利進行,有效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
[0011]本實用新型的防堵管腹腔鏡吸引器,所述彈力裝置為彈片裝置,所述彈片裝置包括彈片I和彈片2 ;[0012]所述彈片I包括底部、彈性部、彎折部,所述底部通過固定裝置固定在所述固定手柄上,所述彎折部的端部設有凹槽;
[0013]所述彈片2包括底部、彈性部、彎折部,所述底部通過固定裝置固定在所述活動手柄上,所述彎折部的端部設有可配合插入所述凹槽的凸起。
[0014]使用彈片裝置為彈力裝置,易清洗,避免感染。
[0015]本實用新型的防堵管腹腔鏡吸引器,所述固定裝置可以采用螺絲釘、螺栓、螺母等,也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將底部固定在手柄上。
[0016]本實用新型的防堵管腹腔鏡吸引器,所述底部與所述彎折部呈100-170°夾角;所述底部與所述彎折部形成的夾角,與所述底部與所述彎折部形成的夾角相同。
[0017]二者夾角相同可以在施力時受力均勻,進而容易控制,且彈片2不容易從彈片I中滑脫。
[0018]本實用新型的防堵管腹腔鏡吸引器,所述底部與所述彎折部呈130-160°夾角。
[0019]夾角在130-160°范圍內時,使用最省力,彈片2不易從彈片I中滑脫,好操作。
[0020]本實用新型的防堵管腹腔鏡吸引器,所述彈力裝置為彈簧,所述彈簧的一端與所述固定手柄相連,另一端與所述活動手柄相連。
[0021]本實用新型的防堵管腹腔鏡吸引器,所述吸液管的吸液端管體上,設有側孔。
[0022]吸液管的吸液端管體開設側孔,可以防止負壓造成的吸液口堵塞、及吸液管不易取出等問題。
[0023]本實用新型的防堵管腹腔鏡吸引器,所述側孔為4排,每排3個。
[0024]側孔設置為4排,不僅能解決負壓造成的吸液口堵塞、及吸液管不易取出等問題,還可以實現加工方便。
[0025]本實用新型的防堵管腹腔鏡吸引器,所述吸液管的吸液端管體上,設有刻度,所述刻度的長度為10cm。
[0026]在吸液管的吸液端管體上設置刻度,可以方便手術過程中對病患處的面積作出估量,方便醫生準確無誤地進行手術,避免失誤。
[0027]本實用新型的防堵管腹腔鏡吸引器,所述活動手柄背向所述固定手柄的一側,設有與手指相對應的凹紋。
[0028]活動手柄上設置凹紋可以讓使用者不會因為手打滑而降低吸液的可控性,操作靈活。
[002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方便、操作簡單、吸力好、吸力可控、放液快、不易堵管,手柄可靈活控制吸液速度與吸液量,且手柄能實現出液孔主動關閉,給醫生的手術過程提供方便,避免手術過程中不必要的失誤;可以防止負壓造成的吸液口堵塞、及吸液管不易取出等問題;可以方便手術過程中對病患處的面積作出估量,方便醫生準確無誤地進行手術,避免失誤。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0]圖1是實施例1的防堵管腹腔鏡吸引器的關閉狀態示意圖;
[0031]圖2是實施例1的防堵管腹腔鏡吸引器的開啟狀態示意圖;
[0032]圖3是實施例1的防堵管腹腔鏡吸引器的彈片裝置示意圖;[0033]圖3 (a)是實施例1的防堵管腹腔鏡吸引器的彈片裝置組合圖;
[0034]圖3(b)是實施例1的防堵管腹腔鏡吸引器的彈片I示意圖;
[0035]圖3(c)是實施例1的防堵管腹腔鏡吸引器的彈片2示意圖;
[0036]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防堵管腹腔鏡吸引器的右視剖面圖;
[0037]圖5是實施例2的防堵管腹腔鏡吸引器的關閉狀態示意圖;
[0038]圖6是實施例2的防堵管腹腔鏡吸引器的開啟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9]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0040]實施例1
[0041]如附圖1?4所示,I為本實用新型的防堵管腹腔鏡吸引器的閥門,2手柄,3為吸液管,4為出液管,5為閥門座,6為閥門塞,7為通孔,8為固定手柄,9為活動手柄;彈力裝置為彈片裝置,彈片裝置包括彈片I和彈片2 ;10為彈片I的底部,11為彈片I的彈性部,12為彈片I的彎折部,10’為彈片2的底部,11’為彈片2的彈性部,12’為彈片2的彎折部,13為彈片I上的凹槽,14為彈片2上的凸起,15為固定裝置,16為側孔,17為刻度。
[0042]本實用新型的防堵管腹腔鏡吸引器,包括管體、閥門1、控制閥門I開合的手柄2,管體包括吸液管3和出液管4,吸液管3和出液管4通過閥門I相連通;閥門I包括閥門座5和閥門塞6,閥門塞6上設置有用于液體流通的通孔7 ;手柄2包括固定手柄8和活動手柄9,二者之間設置有彈片裝置;彈片裝置包括彈片I和彈片2 ;述彈片I包括底部10、彈性部11、彎折部12,所述底部10通過固定裝置15固定在固定手柄8上,彎折部12的端部設有凹槽13 ;彈片2包括底部10’、彈性部11’、彎折部12’,底部10’通過固定裝置15固定在活動手柄9上,彎折部12’的端部設有可配合插入凹槽13的凸起14 ;底部10與彎折部12呈130°夾角;底部10’與彎折部12’呈130°夾角;活動手柄9與閥門塞6固定連接;活動手柄9背向固定手柄8的一側,設有與手指相對應的凹紋;通孔7在朝向吸液管3 —側開口大,在朝向出液管4 一側開口小;吸液管3的吸液端管體上,設有側孔16 ;側孔16為4排,每排3個;吸液管3的吸液端管體上,設有IOcm長度的刻度17。
[0043]使用時,扳動活動手柄9使其向固定手柄8處運動,進而帶動所述閥門塞6轉動至使通孔7開放的位置,如圖2,期間所述彈片裝置處于不斷壓縮的狀態;
[0044]不使用時,處于壓縮狀態的彈片裝置將活動手柄9從固定手柄8彈開至原來位置,進而帶動閥門塞6轉動至使通孔7閉合的位置,實現通孔7的主動關閉,如圖1。
[0045]實施例2
[0046]如附圖4?6所示,I為閥門,2手柄,3為吸液管,4為出液管,5為閥門座,6為閥門塞,7為通孔,8為固定手柄,9為活動手柄,16為側孔,17為刻度;彈力裝置為彈簧。
[0047]本實用新型的防堵管腹腔鏡吸引器,包括管體、閥門1、控制閥門I開合的手柄2,管體包括吸液管3和出液管4,吸液管3和出液管4通過閥門I相連通;閥門I包括閥門座5和閥門塞6,閥門塞6上設置有用于液體流通的通孔7 ;手柄2包括固定手柄8和活動手柄9,二者之間設置有彈簧,彈簧的一端與固定手柄8相連,另一端與活動手柄9相連;活動手柄9與閥門塞6固定連接;活動手柄9背向固定手柄8的一側,設有與手指相對應的凹紋;通孔7在朝向吸液管3 —側開口大,在朝向出液管4 一側開口小;吸液管3的吸液端管體上,設有側孔16 ;側孔16為3排,每排3個;吸液管3的吸液端管體上,設有IOcm長度的刻度17。
[0048]使用時,扳動活動手柄9使其向固定手柄8處運動,進而帶動所述閥門塞6轉動至使通孔7開放的位置,如圖6,期間所述彈簧處于不斷壓縮的狀態;
[0049]不使用時,處于壓縮狀態的彈簧將活動手柄9從固定手柄8彈開至原來位置,進而帶動閥門塞6轉動至使通孔7閉合的位置,實現通孔7的主動關閉,如圖5。
[0050]本實用新型的防堵管腹腔鏡吸引器,使用方便、操作簡單、吸力好、吸力可控、放液快、不易堵管,手柄可靈活控制吸液速度與吸液量,且手柄能實現出液孔主動關閉,給醫生的手術過程提供方便,避免手術過程中不必要的失誤;可以防止負壓造成的吸液口堵塞、及吸液管不易取出等問題;可以方便手術過程中對病患處的面積作出估量,方便醫生準確無誤地進行手術,避免失誤。
[0051]以上所述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發明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發明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發明的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防堵管腹腔鏡吸引器,包括管體、閥門(I)、控制閥門(I)開合的手柄(2),所述管體包括吸液管(3)和出液管(4),所述吸液管(3)和出液管(4)通過所述閥門(I)相連通;所述閥門(I)包括閥門座(5)和閥門塞(6),所述閥門塞(6)上設置有用于液體流通的通孔(7);所述手柄(2)包括固定手柄(8)和活動手柄(9),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動手柄(9)與所述閥門塞(6)固定連接;所述通孔(7)在朝向吸液管(3)—側開口大,在朝向出液管(4) 一側開口小。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管腹腔鏡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手柄(8)和所述活動手柄(9)之間設置有彈力裝置; 使用時,扳動所述活動手柄(9)使其向固定手柄(8)處運動,進而帶動所述閥門塞(6)轉動至使通孔(7)開放的位置,期間所述彈力裝置處于不斷壓縮的狀態; 不使用時,處于壓縮狀態的所述彈力裝置將活動手柄(9)從固定手柄(8)彈開至原來位置,進而帶動閥門塞(6)轉動至使通孔(7)閉合的位置,實現所述通孔(7)的主動關閉。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防堵管腹腔鏡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彈力裝置為彈片裝置,所述彈片裝置包括彈片I和彈片2 ; 所述彈片I包括底部(10)、彈性部(11)、彎折部(12),所述底部(10)通過固定裝置(15)固定在所述固定手柄(8)上,所述彎折部(12)的端部設有凹槽(13); 所述彈片2包括底部(10’)、彈性部(11’)、彎折部(12’),所述底部(10’)通過固定裝置(15)固定在所述活動手柄(9)上,所述彎折部(12’)的端部設有可配合插入所述凹槽(13)的凸起(14)。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防堵管腹腔鏡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10)與所述彎折部(12)呈100-170°夾角;所述底部(10’)與所述彎折部(12’)形成的夾角,與所述底部(10)與所述彎折部(12)形成的夾角相同。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防堵管腹腔鏡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10)與所述彎折部(12)呈 130-160。夾角。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防堵管腹腔鏡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彈力裝置為彈簧,所述彈簧的一端與所述固定手柄(8)相連,另一端與所述活動手柄(9)相連。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管腹腔鏡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管(3)的吸液端管體上,設有側孔(16)。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防堵管腹腔鏡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側孔(16)為4排,每排3個。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管腹腔鏡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管(3)的吸液端管體上,設有刻度(17),所述刻度(17)的長度為10cm。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堵管腹腔鏡吸引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動手柄(9)背向所述固定手柄(8)的一側,設有與手指相對應的凹紋。
【文檔編號】A61M27/00GK203577119SQ201320765561
【公開日】2014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7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7日
【發明者】王士平 申請人:王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