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移位整體膨脹式椎間融合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防移位整體膨脹式椎間融合裝置,包括有置入器械,置入器械上活動連接有融合器,其特點是:融合器包括有形變外殼及內旋轉桿,置入器械包括有外控制管。同時,外控制管內設置有內連接管,內旋轉桿連接有形變外殼。并且,內旋轉桿連接驅動手柄。由此,滿足融合器發生不同程度膨脹,實現與椎體的下終板和上終板的弧形面形成良好接觸并限位。這樣,既能提供更大的接觸面積及良好的支撐減少下陷,又能防止融合器出現移位,增加該融合器的穩定性及可靠性。再者,本實用新型構造簡單,可以廣泛適用于多種脊柱融合手術。
【專利說明】防移位整體膨脹式椎間融合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融合裝置,尤其涉及一種防移位整體膨脹式椎間融合裝置。【背景技術】
[0002]脊柱融合術是目前治療各種脊柱疾患的主要治療方法之一。近年來,隨著微創脊柱外科的技術迅速發展,各種可形變的膨脹融合器由于具有創傷小、安裝方便等優勢已廣泛應用于臨床,具有代表性的如B-twin膨脹式椎間融合器、臺灣全合椎體支柱塊等,但使用中也暴露出以下不足,如有的膨脹間融合器膨脹后對觸面僅能提供幾處“點支撐”,接觸面積小,易應力集中骨質吸收“下陷”,造成術后遠期椎間高度丟失,可能導致椎間孔狹窄卡壓神經根引起臨床癥狀而影響療效;有的膨脹撐開處強度較差,可能發生斷裂;還有的膨脹融合器僅為前端一端膨脹,前端產生膨脹撐開而后端不能形變,椎體的前后方受力難以均勻一致,融合器在椎間隙內的位置不理想時膨脹撐開后易發生移位,穩定性及可靠性較差。
[0003]有鑒于此,亟待針對上述技術問題,另辟蹊徑設計一種防移位整體膨脹式椎間融合器,既能提供更大的接觸面面積及良好支撐減少下陷,又可增加其穩定性及可靠性,從而保持理想的狀態實現脊柱融合以提高療效。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防移位整體膨脹式椎間融合裝置。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0006]防移位整體膨脹式椎間融合裝置,包括有置入器械,所述的置入器械上活動連接有融合器,其中:所述的融合器包括有形變外殼,所述的形變外殼內連接有內旋轉桿,所述的置入器械包括有外控制管,所述的外控制管內設置有內連接管,所述的外控制管外設置有限位檔管,所述內連接管的一端與形變外殼的尾部相連,所述的內連接管的另一端有平臺,內旋轉桿連接驅動手柄。
[0007]進一步地,上述的防移位整體膨脹式椎間融合裝置,其中:所述的形變外殼包括有前撐開部,所述前撐開部通過中部連接端連接有后形變部,所述前撐開部設有上端面與下端面,所述中部連接端設置有滑槽。
[0008]更進一步地,上述的防移位整體膨脹式椎間融合裝置,其中:所述的形變外殼的尾部設置有凹槽,所述外控制管的前端設置有主凸臺,所述形變外殼與外控制管相接觸時,所述凹槽與主凸臺相連。
[0009]更進一步地,上述的防移位整體膨脹式椎間融合裝置,其中:所述的凹槽內分布有內螺紋孔,所述的內連接管前端設有對應螺紋。
[0010]更進一步地,上述的防移位整體膨脹式椎間融合裝置,其中:所述內旋轉桿的尾端設置有內六方孔,所述驅動手柄的前端為六方形前端。[0011]更進一步地,上述的防移位整體膨脹式椎間融合裝置,其中:所述的驅動手柄尾端連接有把手。
[0012]更進一步地,上述的防移位整體膨脹式椎間融合裝置,其中:所述形變外殼的前撐開部頂端設置有副凸臺,所述內旋轉桿側面設置與副凸臺接觸的平面,所述內旋轉桿前端設置有小凹槽。
[0013]更進一步地,上述的防移位整體膨脹式椎間融合裝置,其中:所述外控制管外分布有螺紋,限位檔管內分布有對應螺紋。
[0014]再進一步地,上述的防移位整體膨脹式椎間融合裝置,其中:所述的內旋轉桿橫截面為矩形。
[0015]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優點主要體現在:該椎間融合器形變外殼前撐開部、中部連接端和后形變部在內旋轉桿轉動后發生不同程度膨脹,實現與椎體的下終板和上終板的弧形面形成良好接觸并限位。這樣,既能提供更大的接觸面積及良好的支撐減少下陷,又能防止融合器出現不必要的移位,增加該融合器的穩定性及可靠性。再者,本實用新型構造簡單,可以廣泛適用于多種脊柱融合手術。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防移位整體膨脹式椎間融合裝置的構造示意圖。
[0017]圖2是融合器端面橫截面示意圖。
[0018]圖3是融合器撐開狀態構造示意圖。
[0019]圖4是融合器的工作狀態示意圖。
[0020]
【權利要求】
1.防移位整體膨脹式椎間融合裝置,包括有置入器械,所述的置入器械上活動連接有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融合器包括有形變外殼,所述的形變外殼內連接有內旋轉桿,所述的置入器械包括有外控制管,所述的外控制管內設置有內連接管,所述內連接管的一端與形變外殼的尾部相連,所述的內連接管的另一端設置有平臺,所述內旋轉桿上連接有驅動手柄。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移位整體膨脹式椎間融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形變外殼包括有前撐開部,所述前撐開部通過中部連接端連接有后形變部,所述前撐開部設有上端面與下端面,所述中部連接端設置有滑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移位整體膨脹式椎間融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形變外殼的尾部設置有凹槽,所述外控制管的前端設置有主凸臺,所述形變外殼與外控制管相接觸時,所述凹槽與主凸臺相連。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防移位整體膨脹式椎間融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內分布有內螺紋孔,所述的內連接管前端設有對應螺紋。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移位整體膨脹式椎間融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旋轉桿的尾端設置有內方孔,所述驅動手柄的前端為方形前端。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移位整體膨脹式椎間融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驅動手柄尾端連接有把手。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移位整體膨脹式椎間融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形變外殼的前撐開部頂端設置有副凸臺,所述內旋轉桿側面設置與副凸臺接觸的平面,所述內旋轉桿前端設置有小凹槽。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移位整體膨脹式椎間融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控制管外分布有螺紋,限位檔管內分布有對應螺紋。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移位整體膨脹式椎間融合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旋轉桿橫截面為矩形。
【文檔編號】A61B17/70GK203609548SQ201320772823
【公開日】2014年5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2日
【發明者】張春霖 申請人:蘇州點合醫療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