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預充式注射器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1287839閱讀:1927來源:國知局
預充式注射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預充式注射器,設計結構是注射器前端必須帶有至少一連通座,注射器筒體內設有一卡式瓶,初始狀態連通座和卡式瓶呈分開狀,使用時可以移動連通座或者卡式瓶,使其連通并完成注射。產品優點是注射或者沖洗時無需進行藥液抽吸,可以直接使用,減少了操作步驟,降低了交叉感染機會;本專利可以利用現有的藥液瓶加裝注射器就可以實現,而其它的預灌封注射器、導管沖洗器、預沖式沖管注射器需要重新建立特殊的生產線才能生產,可大大降低普及使用的門檻。
【專利說明】預充式注射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的【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預充式注射器,特別涉及其機械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0002]對比文件一,專利號:CN201080065717.4,申請日:2010.12.28,申請公布號:CN102821803A,專利權人:泰爾茂株式會社,本案公開了 “一種預充式注射器”,其由預充式注射器主體和柱塞構成,該預充式注射器主體由外筒、以能夠在該外筒內滑動的方式收納在該外筒內的墊片、用于密封上述外筒的前端開口部的密封構件、收納于被形成在上述外筒內的藥劑收納部的藥劑構成,該柱塞已安裝于上述墊片或者能夠安裝于上述墊片,其特征在于,上述墊片是前端封閉且后端開口的筒狀體,并且由具有自后端的開口延伸到前端側的內腔部的墊片主體和安裝于上述墊片主體的柱塞安裝用構件構成,上述墊片主體具有被設于上述內腔部的內表面的柱塞安裝用構件防脫用肋,上述柱塞安裝用構件是具有自前端貫穿到后端的中空部、且能夠收納于上述墊片主體的上述內腔部內的筒狀體,該柱塞安裝用構件包括:外表面突出部,其設于該柱塞安裝用構件的外表面,用于與上述墊片主體的上述柱塞安裝用構件防脫用肋卡合而限制上述柱塞安裝用構件自上述墊片主體脫離;能夠彈性變形的多個內部突出部,其自上述后端側的內側部向上述柱塞安裝用構件的中心方向以及前端方向傾斜地延伸,在未到達上述柱塞安裝用構件的中心的位置處具有自由端;柱塞防脫用卡定部,其形成于上述多個內部突出部各自的自由端部分,上述柱塞包括:推壓部,在向上述墊片安裝上述柱塞時,該推壓部能夠推壓上述墊片主體的后端部;前端部,其自該推壓部向前端側突出,能夠進入上述柱塞安裝用構件內;外表面突起部,其設于該前端部的外表面,用于與上述柱塞安裝用構件的上述柱塞防脫用卡定部卡合,并且,在上述墊片主體的柱塞安裝用構件防脫用肋與上述柱塞安裝用構件的外表面突出部卡合的狀態下安裝上述柱塞安裝用構件,并且,在向上述墊片安裝上述柱塞時,上述柱塞的上述前端部不與上述墊片主體的內表面接觸。
[0003]對比文件二,專利號:CN201080028000.2,申請日:2010.06.23,申請公布號:CN102458515A,專利權人:橢元醫療技術有限公司,本案公開了 一種“預充式注射器或自動注射管”,包括:剛性注射器本體;第一容器,所述第一容器與所述藥物接觸并且包封所述藥物;以及第二容器,所述第二容器包封所述第一容器,所述第二容器比所述第一容器更少透氣,其中,所述第二容器部分或全部形成所述剛性注射器本體或者保持在所述剛性注射器本體內。
[0004]對比文件三,專利號:CN200820027626.1,申請日:2008.08.29,申請公布號:CN201253392,專利權人:山東淄博民康藥業包裝有限公司,本案公開了一種“預充藥液注射器”,包括針頭、針筒和推桿,玻璃針筒底端設有翻邊,其特征在于:針筒為一體式玻璃針筒,玻璃針筒前端的錐體上插裝固定有針頭,針頭針孔與玻璃針筒內腔相通,針頭上配裝有針頭封帽,玻璃針筒內腔配裝有醫用橡膠活塞,活塞與推桿間螺紋連接,玻璃針筒底端翻邊設有雙切邊。
[0005]現有的預灌封注射器、導管沖洗器、預沖式沖管注射器需要重新建立特殊的生產線才能生產,大大提高了使用門檻,不利于推廣普及,不利用降低成本。

【發明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預充式注射器,其使用現有的藥液瓶(如卡式瓶),在注射器內部將藥瓶瓶塞刺穿,并連通注射管路進行臨床注射或者沖洗使用。注射或者沖洗時無需進行藥液抽吸,可以直接使用,減少了操作步驟,降低了交叉感染機會;并且無需重新建立特殊的生產線才能生產,可以利用現有的藥液瓶加裝注射器就可以實現,大大降低了普及使用的門榲,克服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和不足。
[0007]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設計結構是注射器前端必須帶有至少一連通座,注射器筒體內設有一卡式瓶,初始狀態連通座和卡式瓶呈分開狀,使用時可以移動連通座或者卡式瓶,使其連通并完成注射。
[0008]本實用新型的第一技術方案是:預充式注射器,它包括外套筒,所述外套筒內設有卡式瓶,外套筒上端的筒頸處設有螺旋座,螺旋座下部設有穿刺針,該穿刺針尾部貫穿螺旋座下部內腔,并與螺旋座上部的通孔連通,穿刺針頂端突出于螺旋座下部并位于外套筒的筒頸內,外套筒內腔的內壁處設有一固定套,固定套上端抵住卡式瓶下端,芯桿上端的膠塞位于卡式瓶靠近下端的腔體內,卡式瓶上端設有密封塞,密封塞與膠塞之間的卡式瓶腔體內形成封閉狀態。
[0009]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第二技術方案是:預充式注射器,它包括外套筒,所述外套筒內設有卡式瓶,外套筒上端的筒頸處設有螺旋座,螺旋座通過外螺紋旋鈕座與外套筒上端的筒頸連接,外套筒上端的筒頸旋接于外螺紋旋鈕座外部,螺旋座下部設有穿刺針,該穿刺針尾部貫穿螺旋座下部內腔,并與螺旋座上部的通孔連通,穿刺針頂端突出于螺旋座下部并位于外套筒的筒頸內,外套筒內腔的內壁處設有一固定套,固定套上端抵住卡式瓶下端,芯桿上端的膠塞位于卡式瓶靠近下端的腔體內,卡式瓶上端設有密封塞,密封塞與膠塞之間的卡式瓶腔體內形成封閉狀態。
[0010]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第三技術方案是:預充式注射器,它包括外套筒,所述外套筒內設有卡式瓶,外套筒上端的筒頸處設有螺旋座,螺旋座通過內螺紋旋鈕座與外套筒上端的筒頸連接,內螺紋旋鈕座旋接于外套筒上端的筒頸外部,螺旋座下部設有穿刺針,該穿刺針尾部貫穿螺旋座下部內腔,并與螺旋座上部的通孔連通,穿刺針頂端突出于螺旋座下部并位于外套筒筒頸內,外套筒內腔的內壁處設有一固定套,固定套上端抵住卡式瓶下端,芯桿上端的膠塞位于卡式瓶靠近下端的腔體內,卡式瓶上端設有密封塞,密封塞與膠塞之間的卡式瓶腔體內形成封閉狀態。
[0011]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第四技術方案是:預充式注射器,它包括外套筒,所述外套筒內設有卡式瓶,卡式瓶上端與外套筒上端的筒頸下端之間形成間距,外套筒上端的筒頸處設有螺旋座,螺旋座與外套筒固定連接,螺旋座下部設有穿刺針,該穿刺針尾部貫穿螺旋座下部內腔,并與螺旋座上部的通孔連通,穿刺針頂端突出于螺旋座下部并位于外套筒的筒頸內,外套筒內腔的內壁處設有一固定套,固定套上端抵住卡式瓶下端,芯桿上端的膠塞位于卡式瓶靠近下端的腔體內,卡式瓶上端設有密封塞,密封塞與膠塞之間的卡式瓶腔體內形成封閉狀態。
[0012]本實用新型公開了預充式注射器,其優點是注射或者沖洗時無需進行藥液抽吸,可以直接使用,減少了操作步驟,降低了交叉感染機會;本專利可以利用現有的藥液瓶加裝注射器就可以實現,而其它的預灌封注射器、導管沖洗器、預沖式沖管注射器需要重新建立特殊的生產線才能生產,可大大降低了普及使用的門檻。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0014]圖2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原始狀態圖。
[0015]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穿刺針穿透密封塞狀態圖。
[0016]圖4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注射完成時狀態示意圖。
[0017]圖5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0018]圖6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原始狀態圖。
[0019]圖7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穿刺針穿透密封塞狀態圖。
[0020]圖8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注射完成時狀態示意圖。
[0021]圖9為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0022]圖10為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原始狀態圖。
[0023]圖11為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穿刺針穿透密封塞狀態圖。
[0024]圖12為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注射完成時狀態示意圖。
[0025]圖13為本實用新型第四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0026]圖14為本實用新型第四實施例原始狀態圖。
[0027]圖15為本實用新型第四實施例穿刺針穿透密封塞狀態圖。
[0028]圖16為本實用新型第四實施例注射完成時狀態示意圖。
[0029]圖17為本實用新型第五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0030]圖18為本實用新型第五實施例原始狀態圖。
[0031]圖19為本實用新型第五實施例穿刺針穿透密封塞狀態圖。
[0032]圖20為本實用新型第五實施例注射完成時狀態示意圖。
[0033]圖21為本實用新型第六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0034]圖22為本實用新型第六實施例初始狀態示意圖。
[0035]圖23為本實用新型第六實施例推動卡式瓶狀態示意圖。
[0036]圖24為本實用新型第六實施例推動芯桿狀態示意圖。
[0037]圖25為本實用新型第六實施例注射完成時狀態示意圖。
[0038]圖26為本實用新型第六實施例固定套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9]下面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進行描述。
[0040]本實用新型為預充式注射器,本實用新型專利第一實施例中,它包括外套筒5,其區別于現有技術在于:所述外套筒5內設有卡式瓶2,外套筒5上端的筒頸處設有螺旋座1,螺旋座I下部設有穿刺針6,該穿刺針6尾部貫穿螺旋座I下部內腔,并與螺旋座I上部的通孔101連通,穿刺針6頂端突出于螺旋座I下部并位于外套筒5的筒頸內,穿刺針6懸空端形成刺尖601,外套筒5內腔的內壁處設有一固定套3,固定套3上端抵住卡式瓶2下端,芯桿4上端的膠塞7位于卡式瓶2靠近下端的腔體內,卡式瓶2上端設有密封塞201,密封塞201與膠塞7之間的卡式瓶2腔體內形成封閉狀態。所述外套筒5的筒頸內壁處自上而下依次設有固定槽501、外套上卡環502、外套下卡環503,螺旋座I下部外壁處自上而下依次設有定位片102、螺旋座環形內卡凸環103,上述螺旋座環形內卡凸環103位于外套上卡環502、外套下卡環503之間,將螺旋座I與外套筒5相互鎖定,固定槽501與定位片102均呈縱向分布,并相互配合,定位片102在固定槽501內滑動連接,外套上卡環502的上下邊緣均形成導向倒角邊,外套下卡環503上邊緣亦形成導向倒角邊,螺旋座環形內卡凸環103下邊緣亦形成導向倒角邊,螺旋座環形內卡凸環103的外徑大于外套上卡環502內徑和外套下卡環503內徑。在實際使用中,原始狀態螺旋座環形內卡凸環103位于外套上卡環502、外套下卡環503之間,螺旋座I處于靜止狀態,螺旋座I與外套筒5的筒頸部相互鎖定,將螺旋座I向下按入,螺旋座環形內卡凸環103掠過外套下卡環503,同時,定位片102向下插入固定槽501內,有效防止螺旋座I轉動,穿刺針6懸空端的刺尖601刺破密封塞201,卡式瓶內腔與穿刺針6、通孔101連通,向前推動芯桿便可進行注射。
[0041]本實用新型為預充式注射器,本實用新型專利第二實施例中,它包括外套筒5,其區別于現有技術在于:所述外套筒5內設有卡式瓶2,外套筒5上端的筒頸處設有螺旋座1,螺旋座I下部設有穿刺針6,該穿刺針6尾部貫穿螺旋座I下部內腔,并與螺旋座I上部的通孔101連通,穿刺針6頂端突出于螺旋座I下部并位于外套筒5的筒頸內,外套筒5內腔的內壁處設有一固定套3,固定套3上端抵住卡式瓶2下端,芯桿4上端的膠塞7位于卡式瓶2靠近下端的腔體內,卡式瓶2上端設有密封塞201,密封塞201與膠塞7之間的卡式瓶2腔體內形成封閉狀態。所述外套筒5的筒頸內壁處自上而下依次設有固定槽501、反向環形限位臺階504、彈性限位環505,該彈性限位環505上部與外套筒5的筒頸內壁連接,其余部分均成懸空狀,且與筒頸內壁之間形成間隙511,彈性限位環505下端形成平面507,螺旋座I下部外壁處自上而下依次設有定位片102、螺旋座環形內卡凸環103,螺旋座環形內卡凸環103上部形成與反向環形限位臺階504相配合的環形臺階104,彈性限位環505的內徑小于螺旋座環形內卡凸環103外徑,螺旋座環形內卡凸環103下部內邊緣形成導向倒角邊,彈性限位環505上部內邊緣亦形成導向倒角邊,螺旋座環形內卡凸環103位于反向環形限位臺階504和彈性限位環505之間,螺旋座環形內卡凸環103的環形臺階104向上抵住反向環形限位臺階504,防止螺旋座I滑出外套筒5的筒頸,兩者相互鎖定,固定槽501與定位片102均呈縱向分布,并相互配合,定位片102在固定槽501內滑動連接。在實際使用中,螺旋座環形內卡凸環103位于反向環形限位臺階504與彈性限位環505之間,螺旋座I處于靜止狀態,螺旋座I與外套筒5的筒頸部相互鎖定,將螺旋座I向下按入,螺旋座環形內卡凸環103掠過彈性限位環505,彈性限位環505復位后向下抵住螺旋座環形內卡凸環103,阻止螺旋座I向上位移,并鎖定之,同時,定位片102向下插入固定槽501內,有效防止螺旋座I轉動,穿刺針6懸空端的刺尖601刺破密封塞201,卡式瓶內腔與穿刺針6、通孔101連通,向前推動芯桿便可進行注射。
[0042]本實用新型為預充式注射器,本實用新型專利第三實施例中,它包括外套筒5,其區別于現有技術在于:所述外套筒5內設有卡式瓶2,外套筒5上端的筒頸處設有螺旋座1,螺旋座I下部設有穿刺針6,該穿刺針6尾部貫穿螺旋座I下部內腔,并與螺旋座I上部的通孔101連通,穿刺針6頂端突出于螺旋座I下部并位于外套筒5的筒頸內,外套筒5內腔的內壁處設有一固定套3,固定套3上端抵住卡式瓶2下端,芯桿4上端的膠塞7位于卡式瓶2靠近下端的腔體內,卡式瓶2上端設有密封塞201,密封塞201與膠塞7之間的卡式瓶2腔體內形成封閉狀態。所述外套筒5的筒頸內壁處自上而下依次設有外套內螺紋506、外套卡環507,外套筒5的筒頸內設有筒頸內套柱508,外套筒5的筒頸內壁與筒頸內套柱508之間形成環形底部509,環形底部509處設有定位槽510,筒頸內套柱508外壁處設有固定槽501,螺旋座I下部外壁處設有螺旋座內卡件105,螺旋座I下端設有與定位槽510配合的定位桿106,螺旋座I下部分別設有外圓套107和內針座108,外圓套107和內針座108之間設有與固定槽501配合的定位片102,定位片102在固定槽501內滑動連接。在實際使用中,螺旋座I通過螺旋座內卡件105旋入外套內螺紋506,螺旋座I處于靜止狀態,螺旋座I與外套筒5的筒頸部相互鎖定,進一步,旋轉螺旋座I至轉不動時,往下壓螺旋座1,螺旋座內卡件105掠過外套卡環507,外套卡環507阻止螺旋座I向上位移,并鎖定之,同時,定位片102向下插入固定槽501內,有效防止螺旋座I轉動,定位桿106插入定位槽510內,穿刺針6懸空端的刺尖601刺破密封塞201,卡式瓶內腔與穿刺針6、通孔101連通,向前推動芯桿便可進行注射。
[0043]本實用新型為預充式注射器,本實用新型專利第四實施例中,它包括外套筒5,其區別于現有技術在于:所述外套筒5內設有卡式瓶2,外套筒5上端的筒頸處設有螺旋座1,螺旋座I通過外螺紋旋鈕座8與外套筒5上端的筒頸連接,外套筒5上端的筒頸旋接于外螺紋旋鈕座8外部,螺旋座I下部設有穿刺針6,該穿刺針6尾部貫穿螺旋座I下部內腔,并與螺旋座I上部的通孔101連通,穿刺針6頂端突出于螺旋座I下部并位于外套筒5的筒頸內,外套筒5內腔的內壁處設有一固定套3,固定套3上端抵住卡式瓶2下端,芯桿4上端的膠塞7位于卡式瓶2靠近下端的腔體內,卡式瓶2上端設有密封塞201,密封塞201與膠塞7之間的卡式瓶2腔體內形成封閉狀態。所述外套筒5的筒頸內壁處設有外套內螺紋506,外套筒5的筒頸內設有筒頸內套柱508,外套筒5的筒頸內壁與筒頸內套柱508之間形成環形底部509,筒頸內套柱508外壁處設有固定槽501,外螺紋旋鈕座8呈筒狀,其外壁處設有與外套內螺紋506配合的外螺紋801,外螺紋旋鈕座8上端開口處設有旋鈕座環形限位卡環802,螺旋座I下部位于外螺紋旋鈕座8內腔內,螺旋座I下部外壁處設有與旋鈕座環形限位卡環802配合的限位凸起部109,限位凸起部109下方的螺旋座I下部外壁處設有與固定槽501配合的定位片102,定位片102在固定槽501內滑動連接,螺旋座I上部的外徑大于下部的外徑,螺旋座I上部與下部之間形成落差的臺階平面110,該臺階平面110向下抵住外螺紋旋鈕座8上端開口。在實際使用時,旋轉外螺紋旋鈕座8帶動螺旋座I向下位移,直至穿刺針6懸空端的刺尖601刺破密封塞201,卡式瓶內腔與穿刺針6、通孔101連通,同時,定位片102向下插入固定槽501內,有效防止螺旋座I轉動,向前推動芯桿便可進行注射。
[0044]本實用新型為預充式注射器,本實用新型專利第五實施例中,它包括外套筒5,其區別于現有技術在于:所述外套筒5內設有卡式瓶2,外套筒5上端的筒頸處設有螺旋座1,螺旋座I通過內螺紋旋鈕座9與外套筒5上端的筒頸連接,內螺紋旋鈕座9旋接于外套筒5上端的筒頸外部,螺旋座I下部設有穿刺針6,該穿刺針6尾部貫穿螺旋座I下部內腔,并與螺旋座I上部的通孔101連通,穿刺針6頂端突出于螺旋座I下部并位于外套筒5的筒頸內,外套筒5內腔的內壁處設有一固定套3,固定套3上端抵住卡式瓶2下端,芯桿4上端的膠塞7位于卡式瓶2靠近下端的腔體內,卡式瓶2上端設有密封塞201,密封塞201與膠塞7之間的卡式瓶2腔體內形成封閉狀態。所述外套筒5的筒頸外壁處設有外套外螺紋512,外套筒5的筒頸內壁處設有固定槽501,內螺紋旋鈕座9呈筒狀,其內壁處設有與外套外螺紋512配合的內螺紋901,內螺紋旋鈕座9上端開口處設有旋鈕座環形限位凸環902,螺旋座I下部位于內螺紋旋鈕座9內腔內,螺旋座I下部外壁處設有與旋鈕座環形限位凸環902配合的限位凸起部109,限位凸起部109下方的螺旋座I下部外壁處設有與固定槽501配合的定位片102,定位片102在固定槽501內滑動連接,螺旋座I上部的外徑大于下部的外徑,螺旋座I上部與下部之間形成落差的臺階平面110,該臺階平面110向下抵住內螺紋旋鈕座9上端開口。在實際使用時,旋轉內螺紋旋鈕座9帶動螺旋座I向下位移,直至穿刺針6懸空端的刺尖601刺破密封塞201,卡式瓶內腔與穿刺針6、通孔101連通,同時,定位片102向下插入固定槽501內,有效防止螺旋座I轉動,向前推動芯桿便可進行注射。
[0045]本實用新型為預充式注射器,本實用新型專利第六實施例中,它包括外套筒5,其區別于現有技術在于:所述外套筒5內設有卡式瓶2,卡式瓶2上端與外套筒5上端的筒頸下端之間形成間距10,外套筒5上端的筒頸處設有螺旋座1,螺旋座I與外套筒5固定連接,螺旋座I下部設有穿刺針6,該穿刺針6尾部貫穿螺旋座I下部內腔,并與螺旋座I上部的通孔101連通,穿刺針6頂端突出于螺旋座I下部并位于外套筒5的筒頸內,外套筒5內腔的內壁處設有一固定套3,固定套3上端抵住卡式瓶2下端,芯桿4上端的膠塞7位于卡式瓶2靠近下端的腔體內,卡式瓶2上端設有密封塞201,密封塞201與膠塞7之間的卡式瓶2腔體內形成封閉狀態。所述固定套3的套壁向內側形成掛鉤301,掛鉤301向下的延伸部302下端向套壁外側形成擋鉤303,該延伸部302及其下端的擋鉤303均呈懸空狀,該延伸部302及其下端的擋鉤303以擋鉤303根部固定點為支點撬動,外套筒5內壁處形成與擋鉤303配合的外套空位513,外套空位513下端的外套內壁處形成止回臺階514,擋鉤303的上下邊緣均形成導向斜面,膠塞7下部的芯桿4桿體處設有與擋鉤303配合的圓形卡圈401,兩個擋鉤303之間的距離小于圓形卡圈401外徑,圓形卡圈401邊緣向上抵住擋鉤303下部邊緣,外套筒5的內腔筒壁處形成環狀的反向限位臺階515。在實際使用時,向前推動芯桿,圓形卡圈401向前抵住掛鉤301,同時,帶動固定套3和卡式瓶2 —起向前位移,直至卡式瓶上端的密封塞201被穿刺針6懸空端的刺尖601刺破,卡式瓶內腔與穿刺針6、通孔101連通,此時,擋鉤303落入外套空位513內,在止回臺階514的作用下鎖定,無法再向前或向后位移,再向前推動芯桿,圓形卡圈401掠過掛鉤301,便可進行注射操作。
[0046]在具體實施時,上述螺旋座I上部由外部的帶內螺紋外套筒和內套柱構成,該內套柱呈6:100錐度,上述結構形成可換針部,可配上正壓接頭或者注射針刺入肝素帽。
[0047]在具體實施時,穿刺針6與螺旋座有兩種連接方式,第一種連接方式,穿刺針為金屬材質,粘結在螺旋座中心位;第二種連接方式,穿刺針與螺旋座整體注塑成型,形成塑料針尖。
[0048]以上內容是結合具體的優選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所作的進一步詳細說明,不能認定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只局限于上述這些說明。對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簡單推演或替換,都應當視為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預充式注射器,它包括外套筒(5),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5)內設有卡式瓶(2),外套筒(5 )上端的筒頸處設有螺旋座(1),螺旋座(1)下部設有穿刺針(6 ),該穿刺針(6 )尾部貫穿螺旋座(1)下部內腔,并與螺旋座(1)上部的通孔(101)連通,穿刺針(6)頂端突出于螺旋座(1)下部并位于外套筒(5 )的筒頸內,外套筒(5 )內腔的內壁處設有一固定套(3 ),固定套(3)上端抵住卡式瓶(2)下端,芯桿(4)上端的膠塞(7)位于卡式瓶(2)靠近下端的腔體內,卡式瓶(2 )上端設有密封塞(201),密封塞(201)與膠塞(7 )之間的卡式瓶(2 )腔體內形成封閉狀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內針座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5)的筒頸內壁處自上而下依次設有固定槽(501)、外套上卡環(502)、外套下卡環(503),螺旋座(1)下部外壁處自上而下依次設有定位片(102)、螺旋座環形內卡凸環(103),上述螺旋座環形內卡凸環(103)位于外套上卡環(502)、外套下卡環(503)之間,將螺旋座(1)與外套筒(5)相互鎖定,固定槽(501)與定位片(102)均呈縱向分布,并相互配合,定位片(102)在固定槽(501)內滑動連接,外套上卡環(502)的上下邊緣均形成導向倒角邊,外套下卡環(503)上邊緣亦形成導向倒角 邊,螺旋座環形內卡凸環(103)下邊緣亦形成導向倒角邊,螺旋座環形內卡凸環(103)的外徑大于外套上卡環(502)內徑和外套下卡環(503)內徑。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預充式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5)的筒頸內壁處自上而下依次設有固定槽(501 )、反向環形限位臺階(504)、彈性限位環(505 ),該彈性限位環(505)上部與外套筒(5)的筒頸內壁連接,其余部分均成懸空狀,且與筒頸內壁之間形成間隙(511 ),彈性限位環(505)下端形成平面(507),螺旋座(1)下部外壁處自上而下依次設有定位片(102)、螺旋座環形內卡凸環(103),螺旋座環形內卡凸環(103)上部形成與反向環形限位臺階(504)相配合的環形臺階(104),彈性限位環(505)的內勁小于螺旋座環形內卡凸環(103)外徑,螺旋座環形內卡凸環(103)下部內邊緣形成導向倒角邊,彈性限位環(505)上部內邊緣亦形成導向倒角邊,螺旋座環形內卡凸環(103)位于反向環形限位臺階(504)和彈性限位環(505)之間,螺旋座環形內卡凸環(103)的環形臺階(104)向上抵住反向環形限位臺階(504),防止螺旋座(1)滑出外套筒(5)的筒頸,兩者相互鎖定,固定槽(501)與定位片(102)均呈縱向分布,并相互配合,定位片(102)在固定槽(501)內滑動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預充式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5)的筒頸內壁處自上而下依次設有外套內螺紋(506)、外套卡環(507),外套筒(5)的筒頸內設有筒頸內套柱(508),外套筒(5)的筒頸內壁與筒頸內套柱(508)之間形成環形底部(509),環形底部(509)處設有定位槽(510),筒頸內套柱(508)外壁處設有固定槽(501),螺旋座(1)下部外壁處設有螺旋座內卡件(105 ),螺旋座(1)下端設有與定位槽(510)配合的定位桿(106 ),螺旋座(1)下部分別設有外圓套(107)和內針座(108),外圓套(107)和內針座(108)之間設有與固定槽(501)配合的定位片(102),定位片(102)在固定槽(501)內滑動連接。
5.預充式注射器,它包括外套筒(5),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5)內設有卡式瓶(2),外套筒(5)上端的筒頸處設有螺旋座(1),螺旋座(1)通過外螺紋旋鈕座(8)與外套筒(5)上端的筒頸連接,外套筒(5)上端的筒頸旋接于外螺紋旋鈕座(8)外部,螺旋座(1)下部設有穿刺針(6),該穿刺針(6)尾部貫穿螺旋座(1)下部內腔,并與螺旋座(1)上部的通孔(101)連通,穿刺針(6)頂端突出于螺旋座(1)下部并位于外套筒(5)的筒頸內,外套筒(5)內腔的內壁處設有一固定套(3),固定套(3)上端抵住卡式瓶(2)下端,芯桿(4)上端的膠塞(7)位于卡式瓶(2)靠近下端的腔體內,卡式瓶(2)上端設有密封塞(201 ),密封塞(201)與膠塞(7)之間的卡式瓶(2)腔體內形成封閉狀態。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預充式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5)的筒頸內壁處設有外套內螺紋(506),外套筒(5)的筒頸內設有筒頸內套柱(508),外套筒(5)的筒頸內壁與筒頸內套柱(508)之間形成環形底部(509),筒頸內套柱(508)外壁處設有固定槽(501),外螺紋旋鈕座(8)呈筒狀,其外壁處設有與外套內螺紋(506)配合的外螺紋(801),外螺紋旋鈕座(8)上端開口處設有旋鈕座環形限位卡環(802),螺旋座(1)下部位于外螺紋旋鈕座(8)內腔內,螺旋座(1)下部外壁處設有與旋鈕座環形限位卡環(802)配合的限位凸起部(109),限位凸起部(109)下方的螺旋座(1)下部外壁處設有與固定槽(501)配合的定位片(102),定位片(102)在固定槽(501)內滑動連接,螺旋座(1)上部的外徑大于下部的外徑,螺旋座(1)上部與下部之間形成落差的臺階平面(110),該臺階平面(110)向下抵住外螺紋旋鈕座(8)上端開口。
7.預充式注射器,它包括外套筒(5),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5)內設有卡式瓶(2),外套筒(5)上端的筒頸處設有螺旋座(1),螺旋座(1)通過內螺紋旋鈕座(9)與外套筒(5)上端的筒頸連接,內螺紋旋鈕座(9)旋接于外套筒(5)上端的筒頸外部,螺旋座(1)下部設有穿刺針(6),該穿刺針(6)尾部貫穿螺旋座(1)下部內腔,并與螺旋座(1)上部的通孔(101)連通,穿刺針(6)頂端突出于螺旋座(1)下部并位于外套筒(5)的筒頸內,外套筒(5)內腔的內壁處設有一固定套(3),固定套(3)上端抵住卡式瓶(2)下端,芯桿(4)上端的膠塞(7)位于卡式瓶(2)靠近 下端的腔體內,卡式瓶(2)上端設有密封塞(201 ),密封塞(201)與膠塞(7)之間的卡式瓶(2)腔體內形成封閉狀態。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預充式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5)的筒頸外壁處設有外套外螺紋(512),外套筒(5)的筒頸內壁處設有固定槽(501),內螺紋旋鈕座(9)呈筒狀,其內壁處設有與外套外螺紋(512)配合的內螺紋(901 ),內螺紋旋鈕座(9)上端開口處設有旋鈕座環形限位凸環(902 ),螺旋座(1)下部位于內螺紋旋鈕座(9 )內腔內,螺旋座(1)下部外壁處設有與旋鈕座環形限位凸環(902)配合的限位凸起部(109),限位凸起部(109)下方的螺旋座(1)下部外壁處設有與固定槽(501)配合的定位片(102 ),定位片(102 )在固定槽(501)內滑動連接,螺旋座(1)上部的外徑大于下部的外徑,螺旋座(1)上部與下部之間形成落差的臺階平面(110),該臺階平面(110)向下抵住內螺紋旋鈕座(9)上端開口。
9.預充式注射器,它包括外套筒(5),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5)內設有卡式瓶(2),卡式瓶(2)上端與外套筒(5)上端的筒頸下端之間形成間距(10),外套筒(5)上端的筒頸處設有螺旋座(I ),螺旋座(1)與外套筒(5)固定連接,螺旋座(1)下部設有穿刺針(6),該穿刺針(6)尾部貫穿螺旋座(1)下部內腔,并與螺旋座(1)上部的通孔(101)連通,穿刺針(6)頂端突出于螺旋座(1)下部并位于外套筒(5)的筒頸內,外套筒(5)內腔的內壁處設有一固定套(3),固定套(3)上端抵住卡式瓶(2)下端,芯桿(4)上端的膠塞(7)位于卡式瓶(2 )靠近下端的腔體內,卡式瓶(2 )上端設有密封塞(201),密封塞(201)與膠塞(7 )之間的卡式瓶(2)腔體內形成封閉狀態。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預充式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3)的套壁向內側形成掛鉤(301),掛鉤(301)向下的延伸部(302)下端向套壁外側形成擋鉤(303),該延伸部(302)及其下端的擋鉤(303)均呈懸空狀,該延伸部(302)及其下端的擋鉤(303)以擋鉤(303)根部固定點為支點撬動,外套筒(5)內壁處形成與擋鉤(303)配合的外套空位(513),外套空位(513)下端的外套內壁處形成止回臺階(514),擋鉤(303)的上下邊緣均形成導向斜面,膠塞(7)下部的芯桿(4)桿體處設有與擋鉤(303)配合的圓形卡圈(401),兩個擋鉤(303)之間的距離小于圓形卡圈(401)外徑,圓形卡圈(401)邊緣向上抵住擋鉤(303)下部邊緣,外套筒 (5)的內腔筒壁處形成環狀的反向限位臺階(515)。
【文檔編號】A61M5/24GK203634583SQ201320777065
【公開日】2014年6月1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2日
【發明者】張林鋒 申請人:溫州市貝普科技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