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陰虛血熱月經量多收斂固澀劑及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婦女陰虛血熱月經量多收斂固澀劑,取下列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材料制備而成:地骨皮10-20;獅子七5-10;墨旱蓮12-25;響鈴草6-15;黃柏5-9;白術8-14;紫草茸4-9;十八癥6-9;地榆炭8-16;甘草4-9;茺蔚子7-12。本發明提供的中藥制劑操作簡單、藥材成本低廉、副作用小并且治愈率高。
【專利說明】婦女陰虛血熱月經量多收斂固澀劑及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中藥制劑,涉及婦女陰虛血熱月經量多收斂固澀劑及制備方法,屬中醫中藥領域。
【背景技術】
[0002]月經量多是指連續數個月經周期中月經期出血量多,但月經間隔期及出血時間皆規則,無經間出血、性交后出血或經血的突然增加,系有排卵型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中的一類,臨床上以出血時間與基礎體溫(BBT)曲線對照,將有排卵型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分為月經量多與經間出血兩類。女子月經量的多少因人而異,一般是20-100ml,多于80ml或者每次三包衛生巾還不夠且差不多衛生巾都濕透了,就屬于月經過多。按照中醫理論月經量多的原因可分為三種,氣虛、血熱和血瘀。氣虛導致中氣不足、沖任不固、血失統攝;血熱導致熱擾沖任、迫血妄行;血瘀導致瘀阻沖任、血不歸經。
[0003]公布號CN 103784632 A (申請號201210423683.2)的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用于月經過多的組合物,包含有仙人掌鮮品等原料組成。公布號CN 102579695 A (申請號201210076985.7)的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及一種治療月經不調的湯劑,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物質制成:紅花5-10份、黃柏5-15份、茜草1-5份、白芷3-8份、益母草0.1-0.5份、紫花地丁 3-10份、山茱萸5-10份、茯苓3-8份、當歸5-10份、丹皮10-20份、和水50-100份。公布號CN 103893682 A (申請號201210588224.X)的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治療月經量多的中藥湯劑,由下述重量配比的物質組成:當歸12-14克,桃仁9-14克,郁金9-14克,莪術8-12克,乳香6-9克,沒藥6-9克,川芎6-8克,香附12-14克,烏藥10-12克,延胡索10-12克,柴胡6-8克,枳殼10-12克,失笑散25-30克。
[0004]目前針對陰虛血熱所致月經量多的藥劑,市場上數量還比較缺乏,所以針對這一癥狀,還需要進一步的開發和研究。
【發明內容】
[0005]針對現有技術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婦女月經量多的清熱涼血止血藥劑,具有操作簡單、療效顯著的特點,并且它采用較為常見的中藥材成本低廉,無經濟負擔。
[0006]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婦女陰虛血熱月經量多收斂固澀劑,取下列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材料制備而成:地骨皮10-20 ;獅子七5-10 ;墨旱蓮12-25 ;響鈴草6-15 ;黃柏5-9 ;白術8-14 ;紫草茸4-9 ;十八癥6-9 ;地榆炭8-16 ;甘草4-9 ;茺蔚子7-12。
[0007]優選的為:地骨皮12-18 ;獅子七6-9 ;墨旱蓮15-22 ;響鈴草8_13 ;黃柏6_8 ;白術10-12 ;紫草茸5-8 ;十八癥7-8 ;地榆炭10-14 ;甘草5-8 ;競蔚子8-11。
[0008]更加優選的為:地骨皮15,獅子七7.5,墨旱蓮18.5,響鈴草10.5,黃柏7,白術11,紫草茸6.5,十八癥7.5,地榆炭12,甘草6.5,茺蔚子9.5。
[0009]本發明還提供了將該中藥制劑制成藥學上可接受的顆粒劑、稠膏劑、丸劑和湯劑。。
[0010]所述顆粒劑的制備步驟如下:
①取地骨皮、獅子七、墨旱蓮洗凈除雜,用鹽水拌勻,放入容器內蒸軟,切段并搗碎成泥狀備用;
②將黃柏、白術、紫草茸、十八癥、地榆炭洗凈烘干,放入研缽中依次粉碎成末,過100-120目篩(優選110目);
③取茺蔚子放入米水中浸泡1-2小時(優選1.5小時),后放入砂鍋中大火翻炒,直到發出爆裂聲,靜置變涼后粉碎過110目篩;
④將響鈴草、甘草放入砂鍋中,加入藥材重量5-7倍的水(優選6倍),加熱至沸騰后加入步驟①②③所得物,轉文火煎煮20-40分鐘(優選30分鐘),趁熱過濾藥液,將藥液加熱濃縮至原體積的1/3 ;
⑤采用噴霧干燥技術,將所得濃縮液干燥、整粒、滅菌、包裝制成3g/袋的中藥顆粒劑。
[0011]所述顆粒劑的制備方法,步驟③中米水量以沒過藥材l-2cm為準。
[0012]所述稠膏劑的制備步驟如下:
①取地骨皮、獅子七、墨旱蓮洗凈除雜,用鹽水拌勻,放入容器內蒸軟,切段并搗碎成泥狀備用;
②將黃柏、白術、十八癥、地榆炭洗凈烘干,放入研缽中依次粉碎成末,過100-120目篩(優選110目);
③取茺蔚子放入米水中浸泡1-2小時(優選1.5小時),后放入砂鍋中大火翻炒,直到發出爆裂聲,靜置變涼后粉碎過110目篩;
④將響鈴草、甘草放入砂鍋中,加入藥材重量5-7倍的水(優選6倍),加熱至沸騰后加入步驟①②③所得物,轉文火煎煮30分鐘,濾過藥液,趁熱烊化洗凈的紫草茸,在減壓環境下加熱濃縮、攪拌制成中藥稠膏劑。
[0013]所述丸劑的制備步驟如下:
①將地骨皮、獅子七、墨旱蓮、黃柏、白術、十八癥、地榆炭洗凈用鹽水拌勻、潤透,文火烘干,放入研缽中依次粉碎成末,過100-120目篩(優選110目);
②取茺蔚子放入米水中浸泡1-2小時(優選1.5小時),后放入砂鍋中大火翻炒,直到發出爆裂聲,靜置變涼后粉碎過110目篩;
③將響鈴草、甘草放入砂鍋中,加入藥材重量5-7倍的水(優選6倍),加熱至沸騰后加入步驟①②所得物,轉文火煎煮30分鐘,濾過藥液,趁熱烊化洗凈的紫草茸,在減壓環境下加熱濃縮藥液至原體積的1/3 ;
④按照3:1的比例混合濃縮液與煉蜜,無菌操作下制成中藥丸劑。
[0014]所述湯劑的制備步驟如下:
①將黃柏、白術、紫草茸、十八癥、地榆炭洗凈烘干,放入研缽中依次粉碎成末,過100-120目篩(優選110目);
②取茺蔚子放入米水中浸泡1-2小時(優選1.5小時),后放入砂鍋中大火翻炒,直到發出爆裂聲,靜置變涼后粉碎過110目篩;
③將地骨皮、獅子七、墨旱蓮切薄片放入砂鍋內,加入藥材重量5-7倍的水(優選6倍),加熱至沸騰,再放入響鈴草、甘草,轉文火煎煮20-40分鐘(優選30分鐘),趁熱過濾藥液;
④余渣加水繼續煎煮,中火煎煮20-30分鐘(優選25分鐘),合并兩次所得濾液,混合上述所得濾液和藥粉,并攪拌均勻,無菌封裝得到中藥湯劑。
[0015]本發明還提供了所述的中藥制劑在制備婦女陰虛血熱月經量多收斂固澀劑時的應用。
[0016]各原料藥的藥理功效分別為:
地骨皮:基原:為茄科植物枸杞或寧夏枸杞的干燥根皮。性味與歸經:甘,寒。歸肺、肝、腎經。功能與主治:涼血除蒸,清肺降火。用于陰虛潮熱,骨蒸盜汗,肺熱咳嗽,咯血,衄血,內熱消渴。
[0017]獅子七:基原:為景天科紅景天屬植物狹葉紅景天的根及根莖。成分:全草含酪醇,胡蘿卜苷,紅景天苷,百脈跟苷。藥性:苦、潘,溫。歸肺、心、肝、大腸經。功用主治:養心安神,化瘀,止血。主治氣虛體弱,短氣乏力心悸失眠,頭昏眩暈,胸悶疼痛,跌打損傷,月經不調,崩漏,吐血,痢疾,腹瀉。宜忌:《陜西中草藥》:“孕婦禁服,過量亦破血。”
墨旱蓮:基原:為菊科植物鱧腸的干燥地上部分。性味與歸經:甘、酸,寒。歸腎、肝經。功能與主治:滋補肝腎,涼血止血。用于肝腎陰虛,牙齒松動,須發早白,眩暈耳嗚,腰膝酸軟,陰虛血熱吐血、衄血、尿血,血痢,崩漏下血,外傷出血。
[0018]響鈴草:基原:為豆科野百合屬植物假地藍或條葉豬屎豆的根或全草。藥性:苦、微酸,平。歸肺、肝、腎經。功用主治:養肝腎,止咳喘,利濕,主治耳鳴,耳聾,頭目眩暈,遺精,月經過多,白帶,久咳痰血,哮喘,腎炎,小便不利,扁桃體炎,腮腺炎,疔瘡腫毒。
[0019]黃柏:性味與歸經:苦,寒。歸腎、膀胱經。有清熱燥濕,瀉火除蒸,解毒療瘡的功效。用于濕熱瀉痢,黃疸尿赤,帶下陰癢,熱淋澀痛,腳氣痿蹙,骨蒸勞熱,盜汗,遺精,瘡瘍腫毒,濕疫濕瘡。
[0020]白術:性味與歸經:苦、甘,溫。歸脾、胃經。功能與主治: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虛食少,腹脹泄瀉,痰飲眩悸,水腫,自汗,胎動不安。
[0021]紫草茸:基原:為膠蚧科紫膠蟲屬動物紫膠蟲在樹上分泌的干燥膠質。成分:棒狀蟲膠含樹脂百分之七十到百分之八十之間,蠟含量百分之六到百分之七之間,色素百分之四到百分之八。蟲膠樹脂可分硬、軟兩種,硬樹脂占百分之七十,其中純蟲膠樹脂占百分之十等。藥性:甘、咸,平。功用主治:清熱,涼血,解毒。主治麻疹、斑疹不透,月經過多,崩漏,瘡瘍,濕疹。宜忌:孕婦慎用。
[0022]十八癥:基原:為胡椒科胡椒屬植物光軸苧葉筠的全株。成分:地上部分含:谷甾醇,4-烯-6β-羥基-3-豆留烷酮,麥角留醇過氧化物,生物堿:胡椒堿,胡椒次堿,幾內亞胡椒酰胺Α、Β等。藥性: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辛,溫。”功用主治:祛風散寒,活血調經,消腫止痛。主治風寒感冒,風濕痹痛,脘腹冷痛,牙痛,月經不調,痛經,跌打腫痛,蛇蟲咬傷。
[0023]地榆:基原:為薔薇科植物地榆或長葉地榆的干燥根。性味與歸經:苦、酸、澀,微寒。歸肝、大腸經。功能與主治:涼血止血,解毒斂瘡。用于便血,痔血,血痢,崩漏,水火燙傷,癰腫瘡毒。地榆炭:取凈地榆片,照炒炭法炒至表面焦黑色、內部棕褐色。本品形如地榆片,表面焦黑色,內部棕褐色。具焦香氣,味微苦澀。
[0024]甘草:味甘,性平。有益氣補中,緩急止痛,瀉火解毒的功效,用于咽喉腫痛之癥。
[0025]茺蔚子:基原:為唇形科益母草屬植物益母草和細葉益母草的果實。成分:益母草果實含生物堿:益母草寧堿,水蘇堿,脂肪油,油中主要成分為油酸等。全草含酚苷類:A、B ;黃酮苷:蘆丁,異槲皮苷,銀椴苷異鼠李素-3-0-蕓香糖苷。環烯醚萜苷類。細葉益母草果實種油含丙二烯類脂肪酸:7,8-二十碳二烯酸。藥性:甘、辛,微寒,小毒。歸肝經。功用主治:活血調經,清肝明目。主治婦女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產后瘀滯腹痛;肝熱頭痛,頭暈,目赤腫痛,目生翳障。
[0026]本發明提供的中藥組合物組方科學,各種劑型的制備方法簡單,所得產品服用方便,除此之外,本發明的優良效果還表現在:
1、本發明經過大量的理論研究和臨床實驗,各劑型治療效果顯著;
2、本組方所選中藥材均為傳統中藥材,無毒副作用,價格成本低廉;
3、本發明按照養陰、清熱、調經的原則,針對該病癥,對身體有很好的調理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下面結合實施例和實驗例詳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但保護范圍不被此限制。
[0028]實施例1
婦女陰虛血熱月經量多收斂固澀劑,由下列原料藥制備而成:地骨皮10g,獅子七5g,墨旱蓮12g,響鈴草6g,黃柏5g,白術8g,紫草鸞4g,十八癥6g,地榆炭8g,甘草4g,競蔚子7g。上述治療婦女陰虛血熱月經量多收斂固澀中藥顆粒劑的制備方法:
①取地骨皮、獅子七、墨旱蓮洗凈除雜,用鹽水拌勻,放入容器內蒸軟,切段并搗碎成泥狀備用;
②將黃柏、白術、紫草茸、十八癥、地榆炭洗凈烘干,放入研缽中依次粉碎成末,過100目篩;
③取茺蔚子放入米水中,沒過藥材l-2cm,浸泡I小時,后放入砂鍋中大火翻炒,直到發出爆裂聲,靜置變涼后粉碎過110目篩;
④將響鈴草、甘草放入砂鍋中,加入藥材重量5倍的水,加熱至沸騰后加入步驟①②③所得物,轉文火煎煮20分鐘,趁熱過濾藥液,將藥液加熱濃縮至原體積的1/3 ;
⑤采用噴霧干燥技術,將所得濃縮液干燥、整粒、滅菌、包裝制成3g/袋的中藥顆粒劑。
[0029]實施例2
婦女陰虛血熱月經量多收斂固澀劑,由下列原料藥制備而成:地骨皮20g,獅子七10g,墨旱蓮25g,響鈴草15g,黃柏9g,白術14g,紫草茸9g,十八癥9g,地榆炭16g,甘草9g,茺蔚子12g。上述治療婦女陰虛血熱月經量多收斂固澀中藥稠膏劑的制備方法:
①取地骨皮、獅子七、墨旱蓮洗凈除雜,用鹽水拌勻,放入容器內蒸軟,切段并搗碎成泥狀備用;
②將黃柏、白術、十八癥、地榆炭洗凈烘干,放入研缽中依次粉碎成末,過110目篩;
③取茺蔚子放入米水中浸泡1.5小時,后放入砂鍋中大火翻炒,直到發出爆裂聲,靜置變涼后粉碎過110目篩;
④將響鈴草、甘草放入砂鍋中,加入藥材重量6倍的水,加熱至沸騰后加入步驟①②③所得物,轉文火煎煮30分鐘,濾過藥液,趁熱烊化洗凈的紫草茸,在減壓環境下加熱濃縮、攪拌制成中藥稠膏劑。
[0030]服用方法:取兩湯勺為準(約30-40毫升),白開水融化后服用,每天三次,6天為一個療程。
[0031]典型病例:XXX,年齡:36歲;性別:女;病史:患者連續三個月出現月經量多,伴有手足心熱、咽干舌燥等癥狀,經中醫診斷為陰虛血熱型月經量多。
[0032]服用本實例所得中藥稠膏劑,一個療程后癥狀明顯緩解,繼續使用三個療程,患者月經量恢復正常,無反復發作。
[0033]實施例3
婦女陰虛血熱月經量多收斂固澀劑,由下列原料藥制備而成:地骨皮12g,獅子七6g,墨旱蓮15g,響鈴草8g,黃柏6g,白術10g,紫草茸5g,十八癥7g,地榆炭10g,甘草5g,茺蔚子Sg。上述治療婦女陰虛血熱月經量多收斂固澀中藥丸劑的制備方法:
①將地骨皮、獅子七、墨旱蓮、黃柏、白術、十八癥、地榆炭洗凈用鹽水拌勻、潤透,文火烘干,放入研缽中依次粉碎成末,過110目篩;
②取茺蔚子放入米水中浸泡1.5小時,后放入砂鍋中大火翻炒,直到發出爆裂聲,靜置變涼后粉碎過110目篩;
③將響鈴草、甘草放入砂鍋中,加入藥材重量6倍的水,加熱至沸騰后加入步驟①②所得物,轉文火煎煮30分鐘,濾過藥液,趁熱烊化洗凈的紫草茸,在減壓環境下加熱濃縮藥液至原體積的1/3 ;
④按照3:1的比例混合濃縮液與煉蜜,無菌操作下制成中藥丸劑。
[0034]服用方法:每次兩粒,每日三次,溫開水沖服,6天為一個療程。
[0035]典型病例:XXX,年齡:44歲;性別:女;病史:患者半年前出現月經不調,月經量多、質稠,并伴有兩顴潮紅、舌質紅、苔少等癥狀,中醫診斷為陰虛血熱型月經量多。
[0036]服用本實例所得中藥丸劑,患者一個療程后,癥狀減輕,精神狀態提高,繼續使用三個療程,月經量恢復至正常,鞏固一周后痊愈。
[0037]實施例4
婦女陰虛血熱月經量多收斂固澀劑,由下列原料藥制備而成:地骨皮18g,獅子七9g,墨旱蓮22g,響鈴草13g,黃柏8g,白術12g,紫草茸8g,十八癥8g,地榆炭14g,甘草8g,茺蔚子Hg。上述治療婦女陰虛血熱月經量多收斂固澀中藥湯劑的制備方法:
①將黃柏、白術、紫草茸、十八癥、地榆炭洗凈烘干,放入研缽中依次粉碎成末,過110目篩;
②取茺蔚子放入米水中浸泡1.5小時,后放入砂鍋中大火翻炒,直到發出爆裂聲,靜置變涼后粉碎過110目篩;
③將地骨皮、獅子七、墨旱蓮切薄片放入砂鍋內,加入藥材重量6倍的水,加熱至沸騰,再放入響鈴草、甘草,轉文火煎煮30分鐘,趁熱過濾藥液;
④余渣加水繼續煎煮,中火煎煮25分鐘,合并兩次所得濾液,混合上述所得濾液和藥粉,并攪拌均勻,無菌封裝得到中藥湯劑。
[0038]服用方法:每天兩次,一次150-200ml,6天為一個療程。
[0039]典型病例:XXX,年齡:27歲;性別:女;病史:患者曾長期熬夜,后出現月經量多的現象,并且有手足心熱、咽干口燥、舌質紅、苔少等癥狀,診斷為陰虛血熱型月經量多。
[0040]服用本實例所得中藥湯劑,患者兩個療程后,月經量較之前明顯減少,身體不適癥緩解,繼續使用兩個療程,月經正常,身體痊愈。
[0041]實施例5
婦女陰虛血熱月經量多收斂固澀劑,由下列原料藥制備而成:地骨皮15g,獅子七7.5g,墨旱蓮18.5g,響鈴草10.5g,黃柏7g,白術llg,紫草茸6.5g,十八癥7.5g,地榆炭12g,甘草6.5g,茺蔚子9.5g。上述治療婦女陰虛血熱月經量多收斂固澀中藥顆粒劑的制備方法:
①取地骨皮、獅子七、墨旱蓮洗凈除雜,用鹽水拌勻,放入容器內蒸軟,切段并搗碎成泥狀備用;
②將黃柏、白術、紫草茸、十八癥、地榆炭洗凈烘干,放入研缽中依次粉碎成末,過110目篩;
③取茺蔚子放入米水中沒過藥材l-2cm,浸泡1.5小時,后放入砂鍋中大火翻炒,直到發出爆裂聲,靜置變涼后粉碎過110目篩;
④將響鈴草、甘草放入砂鍋中,加入藥材重量6倍的水,加熱至沸騰后加入步驟①②③所得物,轉文火煎煮30分鐘,趁熱過濾藥液,將藥液加熱濃縮至原體積的1/3 ;
⑤采用噴霧干燥技術,將所得濃縮液干燥、整粒、滅菌、包裝制成3g/袋的中藥顆粒劑。
[0042]服用方法:每天三次,一次一袋,溫開水沖服,六天為一個療程。
[0043]試驗例I實施例5所得婦女陰虛血熱月經量多收斂固澀中藥顆粒劑的臨床應用: 選取人群:根據門診病例選取陰虛血熱導致月經量多的婦女306例,按照病癥隨機分配給兩組,實驗組和對照組。其中實驗組180人,年齡20-55歲;對照組126人,年齡20-55歲。
[0044]診斷標準:①痊愈:月經量恢復至正常,無其他不適癥;②顯效:月經量稍有控制,不適癥緩解;③無效:月經量無變化,不適癥存在。
[0045]試驗方法:實驗組服用實例五所得中藥顆粒劑,每天三次,一次一袋,溫開水沖服,七天為一個療程;對照組服用其他常規藥物(如六味地黃丸、逍遙丸、益母草顆粒、止血劑
-rf* ) O
[0046]治療效果:總有效率=痊愈率+顯效率。
[0047]經過四個療程(24天)的治療,實驗組與對照組的效果分別為:實驗組:痊愈80.5%
(145),顯效17.8% (32),無效1.7% (3),總有效率98.3%,對照組:痊愈69.0 % (87),顯效12.7% (16),無效18.3% (23),總有效率81.7%,由此可見實驗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0048]本發明中藥制劑中的所選藥材有滋肝補腎、涼血止血、益氣補中的功效,針對婦女陰虛血熱月經量多,可達到收斂固澀的效果。經臨床實驗證明,服用本發明的中藥制劑,患者不僅治愈速度快,愈后不再復發,而且治療前后對身體的調理較常規藥物也效果顯著,可廣泛的應用于臨床治療中。
[0049]應當指出的是,【具體實施方式】只是本發明比較有代表性的例子,顯然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不限于上述實施例,還可以有很多變形。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婦女陰虛血熱月經量多收斂固澀劑,其特征在于,取下列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材料制備而成:地骨皮10-20 ;獅子七5-10 ;墨旱蓮12-25 ;響鈴草6_15 ;黃柏5_9 ;白術8_14 ;紫草茸4-9 ;十八癥6-9 ;地榆炭8-16 ;甘草4-9 ;茺蔚子7-12。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取下列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材料制備而成:地骨皮12-18 ;獅子七6-9 ;墨旱蓮15-22 ;響鈴草8_13 ;黃柏6_8 ;白術10-12 ;紫草茸5-8 ;十八癥7-8 ;地榆炭10-14 ;甘草5-8 ;茺蔚子8-11。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取下列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材料制備而成:地骨皮15,獅子七7.5,墨旱蓮18.5,響鈴草10.5,黃柏7,白術11,紫草茸6.5,十八癥7.5,地榆炭12,甘草6.5,茺蔚子9.5。
4.如權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將該中藥制劑制成藥學上可接受的顆粒劑、稠膏劑、丸劑和湯劑。
5.權利要求4中任一所述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顆粒劑的制備步驟如下: ①取地骨皮、獅子七、墨旱蓮洗凈除雜,用鹽水拌勻,放入容器內蒸軟,切段并搗碎成泥狀備用; ②將黃柏、白術、紫草茸、十八癥、地榆炭洗凈烘干,放入研缽中依次粉碎成末,過100-120目篩(優選110目); ③取茺蔚子放入米水中浸泡1-2小時(優選1.5小時),后放入砂鍋中大火翻炒,直到發出爆裂聲,靜置變涼后粉碎過110目篩; ④將響鈴草、甘草放入砂鍋中,加入藥材重量5-7倍的水(優選6倍),加熱至沸騰后加入步驟①②③所得物,轉文火煎煮20-40分鐘(優選30分鐘),趁熱過濾藥液,將藥液加熱濃縮至原體積的1/3 ; ⑤采用噴霧干燥技術,將所得濃縮液干燥、整粒、滅菌、包裝制成3g/袋的中藥顆粒劑。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③中米水量以沒過藥材l-2cm為準。
7.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稠膏劑的制備步驟如下: ①取地骨皮、獅子七、墨旱蓮洗凈除雜,用鹽水拌勻,放入容器內蒸軟,切段并搗碎成泥狀備用; ②將黃柏、白術、十八癥、地榆炭洗凈烘干,放入研缽中依次粉碎成末,過100-120目篩(優選110目); ③取茺蔚子放入米水中浸泡1-2小時(優選1.5小時),后放入砂鍋中大火翻炒,直到發出爆裂聲,靜置變涼后粉碎過110目篩; ④將響鈴草、甘草放入砂鍋中,加入藥材重量5-7倍的水(優選6倍),加熱至沸騰后加入步驟①②③所得物,轉文火煎煮30分鐘,濾過藥液,趁熱烊化洗凈的紫草茸,在減壓環境下加熱濃縮、攪拌制成中藥稠膏劑。
8.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丸劑的制備步驟如下: ①將地骨皮、獅子七、墨旱蓮、黃柏、白術、十八癥、地榆炭洗凈用鹽水拌勻、潤透,文火烘干,放入研缽中依次粉碎成末,過100-120目篩(優選110目); ②取茺蔚子放入米水中浸泡1-2小時(優選1.5小時),后放入砂鍋中大火翻炒,直到發出爆裂聲,靜置變涼后粉碎過110目篩; ③將響鈴草、甘草放入砂鍋中,加入藥材重量5-7倍的水(優選6倍),加熱至沸騰后加入步驟①②所得物,轉文火煎煮30分鐘,濾過藥液,趁熱烊化洗凈的紫草茸,在減壓環境下加熱濃縮藥液至原體積的1/3 ; ④按照3:1的比例混合濃縮液與煉蜜,無菌操作下制成中藥丸劑。
9.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中藥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湯劑的制備步驟如下: ①將黃柏、白術、紫草茸、十八癥、地榆炭洗凈烘干,放入研缽中依次粉碎成末,過100-120目篩(優選110目); ②取茺蔚子放入米水中浸泡1-2小時(優選1.5小時),后放入砂鍋中大火翻炒,直到發出爆裂聲,靜置變涼后粉碎過110目篩; ③將地骨皮、獅子七、墨旱蓮切薄片放入砂鍋內,加入藥材重量5-7倍的水(優選6倍),加熱至沸騰,再放入響鈴草、甘草,轉文火煎煮20-40分鐘(優選30分鐘),趁熱過濾藥液; ④余渣加水繼續煎煮,中火煎煮20-30分鐘(優選25分鐘),合并兩次所得濾液,混合上述所得濾液和藥粉,并攪拌均勻,無菌封裝得到中藥湯劑。
10.如權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中藥制劑在制備婦女陰虛血熱月經量多收斂固澀劑時的應用。
【文檔編號】A61K36/815GK104257886SQ201410568111
【公開日】2015年1月7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3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23日
【發明者】陳濟超 申請人:陳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