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肝癌的中藥配方及其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屬于中醫中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治療肝癌的中藥配方及其制備方法。由內服藥和外用藥組成;其中內服藥由以下重量份數的中藥原料配制而成:金錢草3~8份、丹參3~8份、葉下珠3~5份、蘄蛇2~3份、穿心蓮2~3份、水蛭2~3份、人參5~8份、仙鶴草3~8份、當歸3~5份、紫草3~5份、甘草3~5份;其中外用藥由以下重量份數的中藥原料配制而成:麝香3~8份、蟾蜍2~3份、乳香3~6份、生黃芪3~5份、二丑3~5份、甘遂3~5份。制備方法是水煎劑配合外用藥。本發明通過外用藥配合內服中藥的養陰護肝、扶正祛邪之效,能夠抑制腫瘤繁殖,調理肝脾代謝,增強免疫力,并能夠止痛消瘤,挽救病人生命。
【專利說明】一種治療肝癌的中藥配方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中醫中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治療肝癌的中藥配方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0002]肝癌即肝臟惡性腫瘤,是外科疾病中的常見病和多發病,肝臟惡性腫瘤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原發性肝臟惡性腫瘤起源于肝臟的上皮或間葉組織,前者稱為原發性肝癌,是我國高發的,危害極大的惡性腫瘤;后者稱為肉瘤,與原發性肝癌相比較較為少見。繼發性或稱轉移性肝癌系指全身多個器官起源的惡性腫瘤侵犯至肝臟,一般多見于胃、膽道、胰腺、結直腸、卵巢、子宮、肺、乳腺等器官惡性腫瘤的肝轉移。
[0003]由于肝臟是人體最大的實質性器官,承擔人體的各類重要代謝功能,因此,肝臟一旦出現惡性腫瘤將導致波及生命的嚴重后果;又由于肝臟具有豐富的血流供應,與人體的重要結構如下腔靜脈、門靜脈、膽道系統等關系密切,肝臟惡性腫瘤發病隱匿,侵襲性生長快速,所以其治療甚為困難。現代醫學對于肝癌的治療主要采用手術、放療和化療,但是這些方法均有缺陷性,其中只有早期病人才能進行手術治療,手術治療是局部治療的手段,對于轉移到血液或其他組織中的腫瘤細胞毫無作用,放、化療可以有效傷癌細胞,但是同時又會殺傷正常細胞而導致患者的免疫功能被抑制,出現更多的并發癥,給患者身體帶來極大損傷。中國專利(CN103041290A)公開了一種治療肝癌的中藥,能夠增強患者體質,增強患者食欲,增強患者的抵抗力,長期服用可以抑制和預防癌細胞病變,但顯效不穩定,對無法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使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治療肝癌的中藥配方及其制備方法,通過中藥外用藥配合內服中藥的養陰護肝、扶正祛邪、化瘀散結之效,能夠抑制腫瘤繁殖,調理肝脾代謝,增強免疫力,并能夠止痛消瘤,減輕病人痛苦,挽救病人生命。
[0005]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肝癌的中藥配方,由內服藥和外用藥組成;其中內服藥由以下重量份數的中藥原料配制而成:金錢草3?8份、丹參3?8份、葉下珠3?5份、蘄蛇2?3份、穿心蓮2?3份、水蛭2?3份、人參5?8份、仙鶴草3?8份、當歸3?5份、紫草3?5份、甘草3?5份;其中外用藥由以下重量份數的中藥原料配制而成:麝香3?8份、蟾蜍2?3份、乳香3?6份、生黃苗3?5份、二丑3?5份、甘遂3?5份。
[0006]內服藥進一步優選為由以下重量份數的中藥原料配制而成:金錢草5份、丹參5份、葉下珠4份、蘄蛇2份、穿心蓮3份、水蛭2份、人參6份、仙鶴草6份、當歸4份、紫草4份、甘草4份。
[0007]外用藥進一步優選為由以下重量份數的中藥原料配制而成:麝香6份、蟾蜍2份、乳香5份、生黃芪4份、二丑3份、甘遂4份。
[0008]制備方法是制備方法是由以下步驟組成:1、內服藥按上述重量份稱取中藥原料,加入冷水,沒過藥材2?5cm,浸泡I個小時;然后進行煎煮,先用武火煮開,煮開后轉為文火熬煮20?40min ;煮好后,濾出藥汁作為頭煎;將藥渣重復上述步驟煎煮,煮好后,將兩次煎煮的藥汁合并即可;2、外用藥按上述重量份稱取中藥原料,搗爛備用。
[0009]藥理分析:
[0010]金錢草:有清熱利尿、祛風止痛、止血生肌、消炎解毒、殺蟲之功。可治急慢性肝炎,黃疸型肝炎,膽囊炎,腎炎,泌尿系感染,扁桃腺炎,口腔炎及癰疔療毒,毒蛇咬傷,乳癰,痢疾,瘧疾,肺出血等。
[0011]丹參:性味苦,微寒;歸心、肝經。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經,清心除煩之功效。用于月經不調,經閉痛經,癥瘕積聚,胸腹刺痛,熱痹疼痛,瘡瘍腫痛,心煩不眠;肝脾腫大,心絞痛。
[0012]葉下珠:微苦甘,性涼,無毒。入肝脾經。內服清熱平肝、清肝明目、消疳止痢、利尿。外用解毒消腫。主治赤白痢疾、暑熱腹瀉、腸炎腹瀉、尿路感染、腎炎水腫、夜盲、急性結膜炎、口瘡、頭瘡、風火赤眼、單純性消化不良、小兒疳積。外治毒蛇咬傷、指頭蛇瘡、皮膚飛蛇卵、小兒暑癤等。
[0013]蘄蛇:味甘咸、性溫,具有祛風濕、散風寒、舒筋活絡等藥效。
[0014]穿心蓮:有清熱解毒、消炎、消腫止痛作用。現代藥理學證明,穿心蓮能使腫瘤病人及其它病人或健康人對舊結核菌素所致皮膚延緩型超敏反應增強;對腫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0015]水蛭:味咸、苦,性平,有小毒,歸肝經。有破血逐瘀之功。《本經》述:“主逐惡血,瘀血,月閉,破血瘕積聚。”現代藥理研究顯示,水蛭有抗腫瘤、促進血腫吸收、改善腎臟缺血等作用。
[0016]人參:味甘、微苦,性溫、平,歸脾、肺經、心經。功能補氣,固脫,生津,安神,益智;主治體虛欲脫,肢冷脈微,脾虛食少,肺虛喘咳,津傷口渴,內熱消渴,久病虛羸,驚悸失眠,陽痿宮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用于氣短喘促,心悸健忘,口渴多汗,食少無力,一切急慢性疾病及失血后引起的休克、虛脫。大補元氣,固脫生津,安神。治勞傷虛損,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虛咳喘促,自汗暴脫,驚悸,健忘,眩暈頭痛,陽痿,尿頻,消渴,婦女崩漏,小兒慢驚,及久虛不復,一切氣血津液不足之證。
[0017]仙鶴草:性平,味苦、澀;歸胃、肝、脾、肺、大腸經。功能敗毒抗癌、涼血止血、養傷退腫,收斂止血,截瘧,止痢,解毒;用于咳血、吐血、治流鼻血有特效、瘧疾、脫力勞傷、癰腫。
[0018]當歸:甘、辛、溫;具有抗缺氧作用;調節機體免疫功能、具有抗癌作用;護膚美容作用;補血活血作用;抑菌、抗動脈硬化作用。
[0019]紫草:味甘、咸,性寒,歸心、肝經。功能涼血活血、解毒透疹。主治血熱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瘡瘍,濕疹,水火燙傷,尿血,血淋,血痢,瘡瘍,丹毒,燒傷,熱結便秘,惡蟲咬傷等。現代藥理研究顯示紫草有鎮痛、鎮靜、解熱、護肝、抗炎、抗菌、抗病毒等作用,并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0020]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胃、肺經;功能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清咽利嗓,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用于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0021]麝香:味辛,性溫;歸心、肝、脾經;香烈竄散,可升可降;具有開竅醒神,活血散結,止痛消腫,催生下胎的功效。主治熱病神昏,中風痰厥,氣郁暴厥,中惡昏迷,血瘀經閉,痛經,積聚,心腹暴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癰疽惡瘡,喉痹,口瘡,牙疳,蟲蛇咬傷,難產,死胎,胞衣不下。
[0022]蟾蜍:味腥、溫,有毒;歸心經。功能解毒、利水、消脹、止痛、開竅,主治各種腫癌,肝硬化、疼痛諸癥。
[0023]乳香:味辛,熱,微毒;入心、肝、脾經;功能調氣活血,定痛,追毒。主治氣血凝滯、心腹疼痛,癰瘡腫毒,跌打損傷,痛經,產后瘀血刺痛。
[0024]生黃芪:味甘,性微溫,歸脾、肺經,入氣分,可升可降。功效補氣升陽,固表止汗,行水消腫,脫毒生肌。主治內傷勞倦,神疲乏力,脾虛泄瀉,肺虛咳嗽,內臟下垂,脾不統血之出血,自汗,盜汗等。古籍《本草經》述:“補元陽,充腠理,治勞傷,長肌肉。”《本草匯言》曰:“補肺健脾,實衛斂汗,祛風運毒。”《衷中參西錄?藥物》述:“善利小便”,“善治肢體痿廢。”現代藥理研究報道,黃芪有明顯的提高免疫功能、保護心肌、保護和改善造血系統、抗氧化、抗衰老、抗腫瘤、利尿保腎、調節血糖、調節神經系統、抗菌、抗病毒和促進消化功能等作用。
[0025]二丑:為黑、白牽牛花種子混合;性寒,味苦,有毒;功能瀉水通便,消痰滌飲,殺蟲攻積。用于水腫脹滿,二便不通,痰飲積聚,氣逆喘咳,蟲積腹痛,蛔蟲、絳蟲病。
[0026]甘遂:味苦;性寒,有毒;歸脾經,肺經,腎經,膀胱經,大腸經,小腸經。功能瀉水逐腫,消腫散結;主治水腫,腹水,留飲結胸,癲癇,喘咳,大小便不通。
[0027]本發明的中藥,通過中藥外用藥搗爛敷貼肚臍,配合內服中藥的養陰護肝、扶正祛邪、化瘀散結之效,有迅速止痛消瘤和有逐水不傷正之功,能夠抑制腫瘤繁殖,調理肝脾代謝,增強免疫力,并能夠止痛消瘤,減輕病人痛苦,挽救病人生命。
[0028]療效判斷:
[0029]顯效:主要癥狀明顯改善或消失,病灶縮小1/2以上,并持續I個月以上。
[0030]有效:主要癥狀有所改善或明顯改善,病灶縮小1/4以上,并持續I個月以上。
[0031]無效:主要癥狀無改善或加重,病灶無變化或發展;
[0032]治療結果:治療195名肝癌患者,I個月為一個療程,內服藥I日I劑,分兩次服用;配合使用外用藥搗爛敷貼肚臍。使用2個療程本發明的中藥后,顯效189例,占96.9%,有效5例,占2.6%,無效I例,占0.5%。
[0033]附幾例病例作進一步說明:
[0034]病例1:曹某,男,55歲,因右上腹隱痛不適就診于當地醫院,檢查顯示AFP580mg/1,經腹部B超及增強CT掃描顯示,肝右葉可見一約7X6X5cm大小的實性占位,提示為肝癌。因瘤體較大毗鄰血管,不能手術切除,遂給予本發明藥物,使用2個療程后顯效,3個療程后AFP降至正常,隨訪半年無復發。
[0035]病例2:邢某某,男,71歲,因肝腹水、腹脹進行CT檢查,顯示肝右葉有一約9X Ilcm的血性占位并腹水,結合AFP數值,診斷為肝癌,遂給予本發明藥物,使用2個療程后有效,3個療程后AFP降至正常,隨訪I年無復發。
【具體實施方式】
[0036]實施例1:
[0037]—種治療肝癌的中藥配方,由內服藥和外用藥組成;其中內服藥由以下重量份數的中藥原料配制而成:金錢草5份、丹參5份、葉下珠4份、蘄蛇2份、穿心蓮3份、水蛭2份、人參6份、仙鶴草6份、當歸4份、紫草4份、甘草4份;其中外用藥由以下重量份數的中藥原料配制而成:麝香6份、蟾蜍2份、乳香5份、生黃芪4份、二丑3份、甘遂4份。
[0038]制備方法是制備方法是由以下步驟組成:1、內服藥按上述重量份稱取中藥原料,加入冷水,沒過藥材3cm,浸泡I個小時;然后進行煎煮,先用武火煮開,煮開后轉為文火熬煮30min ;煮好后,濾出藥汁作為頭煎;將藥渣重復上述步驟煎煮,煮好后,將兩次煎煮的藥汁合并即可;2、外用藥按上述重量份稱取中藥原料,搗爛備用。
[0039]實施例2:
[0040]一種治療肝癌的中藥配方,由內服藥和外用藥組成;其中內服藥由以下重量份數的中藥原料配制而成:金錢草3份、丹參8份、葉下珠3份、蘄蛇3份、穿心蓮2份、水蛭3份、人參5份、仙鶴草8份、當歸3份、紫草5份、甘草3份;其中外用藥由以下重量份數的中藥原料配制而成:麝香8份、蟾蜍2份、乳香6份、生黃芪3份、二丑5份、甘遂3份。
[0041]制備方法是制備方法是由以下步驟組成:1、內服藥按上述重量份稱取中藥原料,加入冷水,沒過藥材5cm,浸泡I個小時;然后進行煎煮,先用武火煮開,煮開后轉為文火熬煮20min ;煮好后,濾出藥汁作為頭煎;將藥渣重復上述步驟煎煮,煮好后,將兩次煎煮的藥汁合并即可;2、外用藥按上述重量份稱取中藥原料,搗爛備用。
[0042]實施例3:
[0043]一種治療肝癌的中藥配方,由內服藥和外用藥組成;其中內服藥由以下重量份數的中藥原料配制而成:金錢草8份、丹參3份、葉下珠5份、蘄蛇2份、穿心蓮3份、水蛭2份、人參8份、仙鶴草3份、當歸5份、紫草3份、甘草5份;其中外用藥由以下重量份數的中藥原料配制而成:麝香3份、蟾蜍3份、乳香3份、生黃芪5份、二丑3份、甘遂5份。
[0044]制備方法是制備方法是由以下步驟組成:1、內服藥按上述重量份稱取中藥原料,加入冷水,沒過藥材2cm,浸泡I個小時;然后進行煎煮,先用武火煮開,煮開后轉為文火熬煮40min ;煮好后,濾出藥汁作為頭煎;將藥渣重復上述步驟煎煮,煮好后,將兩次煎煮的藥汁合并即可;2、外用藥按上述重量份稱取中藥原料,搗爛備用。
[0045]以上已將本發明做一詳細說明,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限定本發明實施范圍,即凡依本申請范圍所作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發明涵蓋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肝癌的中藥配方,其特征在于由內服藥和外用藥組成;其中內服藥由以下重量份數的中藥原料配制而成:水金錢草3?8份、丹參3?8份、葉下珠3?5份、蘄蛇2?3份、穿心蓮2?3份、水蛭2?3份、人參5?8份、仙鶴草3?8份、當歸3?5份、紫草3?5份、甘草3?5份;其中外用藥由以下重量份數的中藥原料配制而成:麝香3?8份、蟾蜍2?3份、乳香3?6份、生黃苗3?5份、二丑3?5份、甘遂3?5份。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肝癌的中藥配方,其特征在于內服藥為由以下重量份數的中藥原料配制而成:金錢草5份、丹參5份、葉下珠4份、蘄蛇2份、穿心蓮3份、水蛭2份、人參6份、仙鶴草6份、當歸4份、紫草4份、甘草4份。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肝癌的中藥配方,其特征在于外用藥為由以下重量份數的中藥原料配制而成:麝香6份、蟾蜍2份、乳香5份、生黃芪4份、二丑3份、甘遂4份。
4.制備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肝癌的中藥配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驟組成:1、內服藥按上述重量份稱取中藥原料,加入冷水,沒過藥材2?5cm,浸泡I個小時;然后進行煎煮,先用武火煮開,煮開后轉為文火熬煮20?40min ;煮好后,濾出藥汁作為頭煎;將藥渣重復上述步驟煎煮,煮好后,將兩次煎煮的藥汁合并即可;2、外用藥按上述重量份稱取中藥原料,搗爛備用。
【文檔編號】A61P35/00GK104352590SQ201410568800
【公開日】2015年2月1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2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22日
【發明者】王喜功, 潘吉榮 申請人:王喜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