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重癥患者轉運車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醫院重癥患者轉運車,涉及醫療用具主要由車腿、萬向輪、左車板和右車板構成,其特征是:左車板和右車板的兩側固定有把手,左車板的前后兩端設有空心管,空心管上設有卡孔,右車板前后兩端設有插接桿,插接桿上固定有卡塊。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以方便患者在病房與檢查室之間轉運,因此本實用新型可廣泛應用于醫院中轉運重癥患者使用。
【專利說明】醫院重癥患者轉運車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用具,具體說是一種醫院重癥患者轉運車。
【背景技術】
[0002]醫院里患者需要檢查時,經常需要擔架或者轉運車搬運病人,從病床上轉運患者至CT室、X光片等地方都需要人為的進行搬動患者,特別對于重癥患者,搬動極為不易。目前的轉運車不僅從病床上搬到檢查的地方需要人為搬動,而且檢查完畢回到病床還需要人為搬動,這些情況下搬動對病人有時是很不利的,而且對醫生、護士來說搬動重癥患者非常麻煩,往往兩三個人都搬不動。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以方便患者在病房與檢查室之間轉運的醫院重癥患者轉運車。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醫院重癥患者轉運車,主要由車腿、萬向輪、左車板和右車板構成,其特征是:左車板和右車板的兩側固定有把手,左車板的前后兩端設有空心管,空心管上設有卡孔,右車板前后兩端設有插接桿,插接桿上固定有卡塊。
[0005]本實用新型新型采用上述結構后,其有益效果顯而易見,轉運車左右車板略高于病床或者檢查床,可輕松將患者放在轉運車上或者放在病床或者檢查床上。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廣泛應用于醫院中轉運重癥患者使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0007]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08]圖中1、車腿,2、萬向輪,3、右車板,4、左車板,5、把手,6、空心管,7、卡孔,8、插接桿,9、卡塊。
【具體實施方式】
[0009]從圖1中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醫院重癥患者轉運車,主要由車腿1、萬向輪2、左車板4和右車板3構成,其特征是:左車板4和右車板3的兩側固定有把手5,左車板4的前后兩端設有空心管6,空心管6上設有卡孔7,右車板3前后兩端設有插接桿8,插接桿8上固定有卡塊9。
[0010]從圖1中可以看出,需要將患者從病床上搬到轉運車上時,按下卡塊9,拉動兩側把手5,由于本實用新型略高于病床,所以將兩車板從病床的左右兩側患者的身下慢慢插入,使卡塊9卡在卡孔7內,即可推動患者進行檢查或者進行其他活動;需要將患者從轉運車上放到病床上時,將轉運車推至床上,按下卡塊9,拉動兩側把手5,將左右床板慢慢分開,患者可緩慢掉下至病床上。本實用新型使用的病床為無床擋板的病床。
[0011]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可以方便患者在病房與檢查室之間轉運,因此本實用新型可廣泛應用于醫院中轉運重癥患者使用。
【權利要求】
1.醫院重癥患者轉運車,主要由車腿、萬向輪、左車板和右車板構成,其特征是:左車板和右車板的兩側固定有把手,左車板的前后兩端設有空心管,空心管上設有卡孔,右車板前后兩端設有插接桿,插接桿上固定有卡塊。
【文檔編號】A61G1/02GK203915257SQ201420128638
【公開日】2014年11月5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14日 優先權日:2014年3月14日
【發明者】孟美娟, 于洋 申請人:孟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