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便攜式銳器盒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便攜式銳器盒,包括盒身和咬合裝置,咬合裝置包括第一咬合件和與其結構相同的第二咬合件;所述第一咬合件通過轉軸連接于盒身一側的頂部,第二咬合件通過轉軸連接于盒身另一側的頂部,且轉軸與轉軸平行;所述第一咬合件包括前板、后板、頂板、側板和垂直于側板的底板,側板上設有刀片;所述第一咬合件的底板與第二咬合件的底板在靜止狀態下形成盒身的蓋子;所述第一咬合件的刀片與第二咬合件的刀片間有間隙,刀片與刀片的間距小于第一咬合件的頂板與第二咬合件的頂板的間距。其優點為:攜帶和使用方便,可以對銳器進行及時處理,不借助其他物品就可切斷銳器上連接的軟管,收集后的銳器不易掉出,成本低廉,安全有效。
【專利說明】一種便攜式銳器盒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護理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便攜式銳器盒。
【背景技術】
[0002]在醫療護理中,患者使用后的針頭或銳器屬于損傷性廢物,被此類廢物所傷后,發生感染性疾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的幾率較高,所以應當對這些銳器妥進行善處理。目前,醫院的處理方法是將此類廢物運送至治療室,剪下針頭或者直接丟棄在銳器盒中,再進行統一處理。但是在運送過程中很容易發生刺傷,而且護士日常工作量大,而推治療車工作中是不現實的。
[0003]現有的銳器盒一般在盒蓋上設置卡槽,使用時,將注射器針頭嵌入卡槽,卸掉注射器的針頭,其不足之處是,護士在拔出針頭時,容易劃傷自己且不便于攜帶。
[0004]因此,急需一種便于護士攜帶,能夠及時、妥善處置銳器的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為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便攜式銳器盒,既便于護士隨身攜帶,又能夠及時、妥善處置各類使用后的醫療銳器。
[0006]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7]一種便攜式銳器盒,包括盒身3和咬合裝置1,咬合裝置I包括第一咬合件2-1和與其結構相同的第二咬合件2-2 ;所述第一咬合件2-1通過轉軸5-1連接于盒身3 —側的頂部,第二咬合件2通過轉軸5-2連接于盒身3另一側的頂部,且轉軸5-1與轉軸5-2平行;所述第一咬合件2-1包括前板9-1、后板10-1、頂板11-1、側板12-1和垂直于側板12_1的底板7-1,側板12-1上設有刀片6-1 ;所述第一咬合件2-1的底板7-1與第二咬合件2_2的底板7-2在靜止狀態下形成盒身3的蓋子;所述第一咬合件2-1的刀片6-1與第二咬合件2-2的刀片6-2間有間隙,刀片6-1與刀片6-2的間距小于第一咬合件2_1的頂板11_1與第二咬合件2-2的頂板11-2的間距。
[0008]所述盒身3外側設有夾持部件4。
[0009]所述底板7-1,7-2與盒身3的夾角處設有彈性部件8_1,8_2。
[0010]所述彈性部件8-1,8-2為彈簧。
[0011 ] 所述第二咬合件2-2嵌套在第一咬合件2-1內。
[0012]護理人員將本實用新型夾在便于攜帶的位置,當遇到需要處理的醫療銳器時,若連有軟管(如輸液器),可將針頭從兩個咬合件開口中伸入,然后捏合兩個咬合件,內部的刀片將軟管切斷;捏合時咬合件的底板向后打開,剪下的針頭掉入盒身,松開咬合件時,底板與盒身夾角處的彈簧使咬合件分開,水平方向的擋板嚴密閉合,確保銳器不會掉出;若遇到其他類型的銳器,則直接投入咬合件開口中并推動擋板,使得銳器進入盒身即可。盒身外部有夾板,用于護理人員固定在身上或者其他便于攜帶的位置。
[0013]第二咬合件嵌套在第一咬合件的這種“大包小”的嵌套結構保證了咬合裝置的封閉性,第一,便于捏合,使得剪切效果更好;第二,剪切過程中不會有針頭或者其他銳器彈出。
[0014]本實用新型可由護士隨身攜帶,既可以夾在身上也可以夾在別處,攜帶方便;可以在第一時間對醫療銳器進行處理,最大程度減少了銳器的暴露時間,降低刺傷風險,不用借助剪刀等物品就可切斷銳器上連接的軟管;收集后的銳器不易掉出,便于下一步處理;相比設置有刀片的銳器盒,刀片不外露,安全方便。本實用新型同時解決了處理、收集、攜帶的問題,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安全有效。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0016]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
[0017]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0018]圖中,I 一咬合裝置,2-1 —第一咬合件,2-2 —第二咬合件,3—盒身,4一夾持部件,5-1、5-2—轉軸,6-1、6-2—刀片,7-1、7-2—底板、8-1、8-2—彈簧,9-1 一前板,10-1—后板,11-1、11-2—頂板,12-1—側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19]實施例1
[0020]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如圖1-3所示,一種便攜式銳器盒,包括盒身3和咬合裝置I,咬合裝置I包括第一咬合件2-1和與其結構相同的第二咬合件2-2 ;所述第一咬合件2-1通過轉軸5-1連接于盒身3 —側的頂部,第二咬合件2通過轉軸5-2連接于盒身3另一側的頂部,且轉軸5-1與轉軸5-2平行;所述第一咬合件2-1包括前板9-1、后板10-1、頂板11-1、側板12-1和垂直于側板12-1的底板7_1,側板12_1上設有刀片6-1 ;所述第一咬合件2-1的底板7-1與第二咬合件2-2的底板7-2在靜止狀態下形成盒身3的蓋子;所述第一咬合件2-1的刀片6-1與第二咬合件2-2的刀片6-2間有間隙,刀片6-1與刀片6-2的間距小于第一咬合件2-1的頂板11-1與第二咬合件2-2的頂板11_2的間距。
[0021]所述盒身3外側設有夾持部件4。
[0022]所述底板7-1,7-2與盒身3的夾角處設有彈性部件8_1,8_2。
[0023]所述彈性部件8-1,8-2為彈簧。
[0024]所述第二咬合件2-2嵌套在第一咬合件2-1內。
[0025]如圖2所示,所述第一咬合件2-1包括前板9-1、后板10_1、頂板11_1、側板12_1和垂直于側板12-1的底板7-1,側板12-1上設有刀片6-1 ;所述第一咬合件2_1的底板7_1與第二咬合件2-2的底板7-2在靜止狀態下形成盒身3的蓋子;所述第一咬合件2-1的刀片6-1與第二咬合件2-2的刀片6-2間有間隙,刀片6-1與刀片6_2的間距小于第一咬合件2-1的頂板11-1與第二咬合件2-2的頂板11-2的間距。
[0026]如圖3所示,第二咬合件2-2嵌套在第一咬合件2-1內。
【權利要求】
1.一種便攜式銳器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身(3)和咬合裝置(I ),咬合裝置(I)包括第一咬合件(2-1)和與其結構相同的第二咬合件(2-2);所述第一咬合件(2-1)通過轉軸(5-1)連接于盒身(3) —側的頂部,第二咬合件(2-2)通過轉軸(5-2)連接于盒身(3)另一側的頂部,且轉軸(5-1)與轉軸(5-2)平行;所述第一咬合件(2-1)包括前板(9-1)、后板(10-1)、頂板(I 1-1)、側板(12-1)和垂直于側板(12-1)的底板(7-1),側板(12-1)上設有刀片(6-1);所述第一咬合件(2-1)的底板(7-1)與第二咬合件的底板(7-2)在靜止狀態下形成盒身(3)的蓋子;所述第一咬合件(2-1)的刀片(6-1)與第二咬合件(2-2)的刀片(6-2)間有間隙,刀片(6-1)與刀片(6-2)的間距小于第一咬合件(2-1)的頂板(11-1)與第二咬合件(2-2)的頂板(I 1-2)的間距。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便攜式銳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身(3)外側設有夾持部件⑷。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一種便攜式銳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7-1,7-2)與盒身3的夾角處設有彈性部件(8-1,8-2)。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一種便攜式銳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部件(8-1,8-2)為彈簧。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一種便攜式銳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咬合件(2-2)嵌套在第一咬合件(2-1)內。
【文檔編號】A61M5/158GK203763428SQ201420174405
【公開日】2014年8月13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11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11日
【發明者】劉寧, 蔡江 申請人:武漢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