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向防滑手術剪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冠向防滑手術剪。由于傳統手術剪只能進行矢狀組織切割,不能對位于空間相對狹窄、腔隙比較深處冠狀方向組織進行剪切,并且無防滑裝置,剪切冠狀軟組織時效率較低。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冠向防滑手術剪,包括一對剪子股和分別設置在其兩端并與剪子股連接為一體的手柄和剪刃,所述的每個剪刃和與其對應的剪子股所成的夾角為95—100°,所述的每個剪刃上的剪刃斜面和與其對應的剪子股相垂直,所述剪刃斜面上間隔設置有防滑齒,每個防滑齒齒頂高于剪刃斜面刃端面。本實用新型的剪子股無需作任何角度的傾斜,從而實現了狹窄腔隙內冠向上下、左右的組織切割,并且防滑齒可以避免剪刀向前滑動,提高剪切效率。
【專利說明】冠向防滑手術剪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具體涉及一種冠向防滑手術剪。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傳統手術剪刀的種類有直剪刀、彎剪刀和矢狀直角剪刀。上述的三種手術剪刀存在有如下問題:1、直剪刀只適用于矢狀向前剪切組織,但在剪切過程中,組織滑動明顯,工作效率較低;2、彎剪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防剪切組織過程中的滑動,但仍只適用于矢狀向前剪切組織;3、矢狀直角剪刀只適用于矢狀向下剪切組織,且無防滑裝置,剪切效率較低。上述傳統剪刀共同的弊端就是由于剪子股就沒有較大角度的傾斜空間,因此只能進行矢狀組織的切割,不能進行對位于空間相對狹窄、腔隙比較深處冠狀上下、左右方向組織的剪切;同時,上述剪刀均未設計專門的防滑裝置,在剪切軟組織時效率均較低。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冠向防滑手術剪,其可滿足位于空間相對狹窄、腔隙比較深處的冠狀上下、左右方向組織的剪切,并且在冠狀方向剪切時可以避免軟組織滑動,剪切效率高。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0005]一種冠向防滑手術剪,包括一對通過轉軸鉸接為一體的剪子股,每個剪子股的兩端分別設置有與剪子股連接為一體的手柄和剪刃,每個剪刃和與該剪刃對應的剪子股所成的夾角為95—100° ;每個剪刃上的剪刃斜面和與其對應的剪子股相垂直,所述剪刃的剪刃斜面上間隔設置有防滑齒,每個防滑齒齒頂高于剪刃斜面的刃端面。
[0006]為了在剪切軟組織時,與所切軟組織水平接觸面積最大,以起到更好的防滑作用,本實用新型剪刃的剪刃斜面與剪刃內側面的夾角為30°。
[0007]上述每個剪刃與該剪刃對應的剪子股所成的夾角為100°時最佳。
[0008]上述的防滑齒為扇形球面結構。
[0009]上述的球面半徑為1mm。
[0010]上述的防滑齒齒頂高于剪刃斜面的刃端面0.5mm。
[0011]上述的每個剪刃上的防滑齒個數為3— 4個,每個剪刃上相鄰防滑齒的間距為4mm ο
[0012]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優點和效果:
[0013]1、傳統的手術剪均為矢狀剪刀,只能進行矢狀組織的剪切,如果遇到狹窄腔隙內需要冠向剪切組織,傳統的手術剪必須有足夠大的空間進行傾斜后,方可進行冠狀組織的剪切,由于是狹窄腔隙,傳統手術剪的剪子股就沒有較大角度的傾斜空間,而本實用新型將剪刃水平方向彎曲95—100°,剪子股無需作任何角度的傾斜,極大地節約了可操作空間,從而實現了狹窄腔隙內冠向上下、左右的組織剪切。
[0014]2、本實用新型剪刀剪刃的剪刃斜面上設置有扇形球面結構的防滑齒,且防滑齒齒頂高出剪刃斜面的刃端面,當剪刀在剪切軟組織的過程中,防滑齒可以避免剪刀在剪切肌肉或者組織時容易產生向前的推力而使得肌肉或者組織向前滑動,最大程度上減少穿透擬剪切組織的可能性。
[0015]3、傳統的手術剪的剪刃斜面與剪刃的垂直端面的夾角一般為5 —15°,本實用新型手術剪的剪刃斜面與剪刃的垂直端面的夾角達到30°,相對于傳統的手術剪,剪刃斜面的坡度相對較緩,在剪切軟組織時,與所剪切軟組織水平接觸面積大,可以起到更好的防滑作用。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實用新型冠向防滑手術剪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是本實用新型剪刃和剪子股夾角示意圖;
[0018]圖3是本實用新型剪刃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4是圖3的B-B向剖面圖;
[0020]圖5是本實用新型防滑齒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6是圖5左視圖;
[0022]圖7是圖5的俯視圖。
[0023]附圖中,1-手柄、2-剪子股、3-剪刃、4-轉軸、5-剪刃斜面、6-防滑齒。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
[0025]參見圖1和圖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冠向防滑手術剪,包括一對剪子股2,剪子股2的長度H為95 mm,所述的一對剪子股2 —端交叉設置,交叉點通過轉軸4鉸接為一體,在靠緊轉軸4的每個剪子股2下端部上設置有與其連接為一體的剪刃3,剪刃3長度L為20mm。在遠離轉軸4的每個剪子股2上端部上設置有與其連接為一體的手柄I,手柄I為一側是弧狀、一側是直線狀連接起的D型結構,方便人手操作。每個D型結構的手柄I 一側的直線狀下端與剪子股2上端連接為一體,直線狀的長度M為25mm。如圖2所示,每個剪刃3和與其連接的剪子股2所成的夾角α為100° ,剪刃3、手柄I和剪子股2可一體設置,也可三者連接為一體設置。
[0026]參見圖3和圖4,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每個剪刃3的張角β為15°,剪刃3上的剪刃斜面5長度J為1.5mm,剪刃斜面5與剪刃3的內側面的夾角Y為30°,并且每個剪刃3的剪刃斜面5與該剪刃3所對應的剪子股2相垂直。在所述的每個剪刃3的剪刃斜面5上間隔4mm距離依次設置有4個防滑齒6。參見圖5、圖6及圖7,防滑齒6為扇形球面結構,球面的半徑I mm,該扇形球面結構由一個實體球體沿球心方向去除十二分之七的球體后形成。如圖5所示,去除后的球體兩側面夾角u為150°,并且如圖4所示,該扇形球面結構的一側面與剪刃斜面5相貼合,另一側面與剪刃3的內側面平行。每個剪刃3上,在距離剪刃3最近的一個防滑齒6的中心到剪刃3的端部距離K是4_,所述的防滑齒6位于剪刃斜面5上并與剪刃斜面5的刃端面相距的距離I是0.5mm,每個剪刃斜面5的防滑齒6的齒頂高出剪刃斜面5的刃端面的距離N是0.5mm。
[0027]本實用新型的手術剪,在用于較深且空間狹小腔隙內需冠狀方向或者橫向剪切必要組織時,其剪刃水平方向彎曲95—100°,此時操作手柄為矢狀方向或者縱向操作,剪子股2無需作任何角度的傾斜,操作空間大,從而實現狹窄腔隙內冠向上下、左右的組織切害I]。同時,當剪刀在剪切軟組織的過程中,防滑齒6可以避免剪刀在剪切肌肉或者組織時容易產生向前的推力而使得肌肉或者組織向前滑動。其次,在剪切過程中,剪刃斜面5與剪刃
3的內側面的夾角Y為30°,此時剪刃斜面的坡度相對較緩,在剪切軟組織時,與所切軟組織水平接觸面積大,可以起到更好的防滑作用,最大程度上減少穿透擬剪切組織的可能性,保證患者生命安全。
[0028]本實用新型上述描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最佳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局限與上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凡是與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相同或相似的技術構思,均屬于本實用新型所涵蓋保護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冠向防滑手術剪,包括一對通過轉軸(4)鉸接為一體的剪子股(2),每個剪子股(2)的兩端分別設置有與剪子股(2)連接為一體的手柄(I)和剪刃(3),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個剪刃(3)與該剪刃(3)對應的剪子股(2)所成的夾角為95—100° ;所述的每個剪刃(3)上的剪切斜面(5)和與其對應的剪子股(2)相垂直,所述剪刃(3)的剪刃斜面(5)上間隔設置有防滑齒(6),每個防滑齒(6)齒頂高于剪刃斜面(5)的刃端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冠向防滑手術剪,其特征在于:所述剪刃斜面(5)與剪刃(3)的內側面的夾角為3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冠向防滑手術剪,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個剪刃(3)與該剪刃(3)對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冠向防滑手術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滑齒(6)為扇形球面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冠向防滑手術剪,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面的半徑為1mm。
5.根據權利要求1或4所述的冠向防滑手術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滑齒(6)齒頂高于剪刃斜面(5)的刃端面0.5_。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冠向防滑手術剪,其特征在于:所述每個剪刃(3)上的防滑齒(6)為3— 4個,相鄰防滑齒(6)的間距為4mm。
【文檔編號】A61B17/3201GK204106130SQ201420505220
【公開日】2015年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4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4日
【發明者】朱軍利, 夏琪, 任曉峰, 王亞林 申請人:朱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