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調節高度的頭部體位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在患者在側臥,俯臥位麻醉手術過程中用來調整頭部高度以保持頸椎曲線的可調節高度的頭部體位墊。
【背景技術】
[0002]在側臥位和俯臥位麻醉手術過程中,需要應用頭部體位墊托墊和固定頭部,以利手術操作,防止頭頸部損傷。但在擺放患者體位的過程中,遇到傳統的頭部體位墊過低時,需要在傳統的頭部體位墊下加入被褥、手術單或其它替代物作為底墊以增加傳統的頭部體位墊的高度,因此而不方便擺放患者體位,而且擺放的體位不穩定。為了克服這些缺陷,現設計了可以調節高度的頭部體位墊,該新型無需加入被褥、手術單或其它替代物作為底墊,可根據需要調整頭部體位高度,操作方便,擺放頭部體位穩定,安全而可靠。
【發明內容】
[0003]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調節高度的頭部體位墊,該可調節高度的頭部體位墊通過設置有高度調整裝置,方便根據患者體位的變化進行調整,操作方便,擺放頭部體位穩定,安全而可靠。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可調節高度的頭部體位墊,包括框架和罩在框架外的罩墊,所述框架包括下板、上板、一對相對設置的側支架I和一對相對設置的側支架Π,所述側支架I和側支架Π之間鉸接連接,所述側支架I一端滑動連接在下板上,另一端鉸接在上板上,所述側支架Π —端鉸接在下板上,另一端滑動連接在上板上,所述下板一端還設置有調整裝置,所述調整裝置連接有絲桿,所述絲桿連接有連接塊,所述連接塊兩側連接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與側支架I鉸接連接。
[0005]進一步,所述調整裝置設置為手動旋鈕。
[0006]進一步,所述調整裝置設置為手動搖桿。
[0007]進一步,所述調整裝置設置為遙控電機。
[0008]進一步,所述下板和上板側部分別設置有一對平行設置的軌道I和軌道Π,所述側支架I與下板連接的一端和側支架Π與上板連接的一端均設置有滑輪,所述滑輪分別滑動連接在軌道I和軌道Π上。
[0009]進一步,所述罩墊頂部與人體頭部接觸部分設置有明膠墊圈。
[001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1]本實用新型可調節高度的頭部體位墊通過設置有高度調整機構,方便根據患者體位的變化進行調整,操作方便,應用安全,體位安放穩定,可有效減少頸部損傷風險,提高麻醉手術的效率。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可調節高度的頭部體位墊的結構示意圖。
[0013]附圖標記:1-下板;2-上板;3-軌道I;4-軌道Π ; 5_調整裝置;6_側支架I; 7_側支架Π ; 8-連接塊;9-連接桿;I O-滑輪。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0015]如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可調節高度的頭部體位墊的結構示意圖,本實用新型一種可調節高度的頭部體位墊,包括框架和罩在框架外的罩墊,所述框架包括下板1、上板2、一對相對設置的側支架16和一對相對設置的側支架Π 7,所述側支架16和側支架Π 7之間鉸接連接,所述側支架16—端滑動連接在下板I上,另一端鉸接在上板2上,所述側支架Π 7—端鉸接在下板I上,另一端滑動連接在上板2上,所述下板I 一端還設置有調整裝置5,所述調整裝置5連接有絲桿,所述絲桿連接有連接塊8,所述連接塊8兩側連接有連接桿9,所述連接桿9與側支架16鉸接連接。
[0016]本實施例通過調整裝置5帶動絲桿旋轉,帶動連接塊8、連接桿9和側支架16沿絲杠方向移動,使與其鉸接的側支架Π 7向中間靠攏,使與側支架16和側支架Π 7另一端連接的上板2與下板I的距離逐漸拉開,達到調整框架高度的目的,方便根據患者頭部體位高度的變化進行調整,操作方便,應用安全,體位安放穩定,提高麻醉手術的效率。
[0017]進一步,優選的所述調整裝置設置為手動旋鈕,該結構有利于通過手動旋鈕調整框架的高度,操作方便,有利于單手操作,本實施例中所述調整裝置也可以設置為手動搖桿,通過手動搖桿也可以達到調整框架高度的目的,現有醫院病床的高度調整就是通過手動搖桿達到的,還可以采用所述調整裝置設置為遙控電機,通過遙控裝置,通過控制電機的旋轉控制絲桿的傳動,來達到調整框架高度的目的,該結構高度調整更為方便,但是相對而言成本比較貴。
[0018]進一步,優選的所述下板I和上板2側部分別設置有一對平行設置的軌道13和軌道Π4,所述側支架16與下板I連接的一端和側支架Π 7與上板2連接的一端均設置有滑輪10,所述滑輪10分別滑動連接在軌道13和軌道Π 4上,該結構有利于減少側支架Π 7和側支架16與下板I和上板2之間的摩擦,便于省力,操作更為方便,有利于調整框架的高度。
[0019]進一步,優選的所述罩墊頂部與人體頭部接觸部分設置有明膠墊圈。
[0020]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主權項】
1.一種可調節高度的頭部體位墊,包括框架和罩在框架外的罩墊,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下板、上板、一對相對設置的側支架I和一對相對設置的側支架Π,所述側支架I和側支架π之間鉸接連接,所述側支架I 一端滑動連接在下板上,另一端鉸接在上板上,所述側支架π—端鉸接在下板上,另一端滑動連接在上板上,所述下板一端還設置有調整裝置,所述調整裝置連接有絲桿,所述絲桿連接有連接塊,所述連接塊兩側連接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與側支架I鉸接連接,所述下板和上板側部分別設置有一對平行設置的軌道I和軌道Π,所述側支架I與下板連接的一端和側支架Π與上板連接的一端均設置有滑輪,所述滑輪分別滑動連接在軌道I和軌道π上。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調節高度的頭部體位墊,其特征在于:所述調整裝置設置為手動旋鈕。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調節高度的頭部體位墊,其特征在于:所述調整裝置設置為手動搖桿。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調節高度的頭部體位墊,其特征在于:所述調整裝置設置為遙控電機。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調節高度的頭部體位墊,其特征在于:所述罩墊頂部與人體頭部接觸部分設置有明膠墊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可調節高度的頭部體位墊,包括框架和罩在框架外的罩墊。所述框架包括下板、上板、一對相對設置的側支架Ⅰ和一對相對設置的側支架Ⅱ,側支架Ⅰ和側支架Ⅱ之間鉸接連接,側支架Ⅰ一端滑動連接在下板上,另一端鉸接在上板上,所述側支架Ⅱ一端鉸接在下板上,另一端滑動連接在上板上,所述下板一端還設置有調整裝置,所述調整裝置連接有絲桿,所述絲桿連接有連接塊,所述連接塊兩側連接有連接桿,所述連接桿與側支架Ⅰ鉸接連接。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有高度調整結構,可根據需要調整頭部體位高度,操作方便,擺放頭部體位穩定,安全而可靠。
【IPC分類】A61G13/12
【公開號】CN205386223
【申請號】CN201620096363
【發明人】楊柳
【申請人】重慶醫科大學附屬永川醫院
【公開日】2016年7月20日
【申請日】2016年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