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關節鏡手術用半月板縫合器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具體涉及一種關節鏡手術用半月板縫合器。
【背景技術】
[0002]半月板損傷是半月板撕裂的一種關節損傷,多由扭轉外力引起,膝關節劇痛、不能自動伸直、關節腫脹及關節間隙處的壓痛,是判斷半月板損傷的重要依據。半月板縫合術是目前治療半月板損傷最理想的手術方式,半月板多由外向內縫合,縫合時一般采用半月板縫合針,但是現有的縫合針只能單向的由外向內或者由內向外拉動縫合線,使用起來非常不便。
[0003]申請日2015.03.20,申請號201520158572.2的專利公開了一種半月板縫合針,為解決現有縫合器械操作復雜問題,是環形手柄向前制有端部帶針頭的針桿,所述針尖后端與所述針桿前端之間為有一側前位后向鉤槽和另一側后位前向鉤槽的S形鉤段。所述S形鉤段的前位后向鉤槽是S形鉤段前部制有后端向外側開口的軸向通孔,所述S形鉤段的后位前向鉤槽是S形鉤段后部制有前端向外側開口的軸向通孔。
[0004]上述專利的S形鉤段設有兩個周向通孔,可以在由外向內帶線刺入或者由內往外帶線抽出,但是其仍存在以下問題:一、縫合線雖然由軸向通孔帶入或者帶出,但是缺乏固定結構,縫合線容易從軸向通孔內滑出;二、所述軸向通孔孔徑一定,不能適應不同粗細的縫合線。
【實用新型內容】
[0005]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關節鏡手術用半月板縫合器,可以固定縫合線從而防止其滑脫;還可以適應不同粗細的縫合線。
[0006]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
[0007]—種關節鏡手術用半月板縫合器,包括縫合針、調節桿、插手帶;
[0008]所述縫合針橫截面為圓角矩形,所述縫合針前端成型為半球形,所述縫合針側面前端成型有一夾孔,所述夾孔為由外向內連續變窄的梯形孔,所述夾孔內側還連通有一滑道,所述滑道沿所述縫合針長度方向設置,所述滑道后端連通有一只徑向貫穿所述縫合針的滑孔;
[0009]所述調節桿包括設在所述夾孔內的夾頭、設在所述滑道內的拉桿、連接所述夾頭和拉桿的連接桿、設在所述拉桿后端一側并穿過所述滑孔的撥桿、設在所述撥桿止端的推板,所述夾頭為由外向內漸窄式的梯形塊,所述夾頭的兩傾斜面上對稱式的設有線槽,所述線槽設有至少兩對,沿著由外向內的方向,所述線槽的寬度遞增;
[0010]所述插手帶設在所述縫合針背離所述推板一側的后端,所述插手帶彎折成弧形且兩端均固定在所述縫合針上。
[0011 ]進一步的,沿著由外向內的方向,所述線槽的深度遞增。
[0012]進一步的,所述推板外側設有防滑紋。
[0013]進一步的,所述插手帶設有至少兩只。
[0014]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5]本實用新型使用時,手握所述縫合針,將手指插入所述插手帶內固定;用拇指按住所述推板并將所述推板沿縫合針長度方向滑動,帶動所述夾頭在所述夾孔內滑動,使所述夾頭緊貼在所述夾孔的前端或后端。
[0016]進一步的,先將所述夾頭貼合在所述夾孔后端,所述夾孔前端與所述夾頭之間形成縫隙,將縫合線放入縫隙內并卡入線槽中,此時可以將縫合線由外向內帶入患者體內;更進一步的,繼續向前推動所述夾頭,使夾頭緊貼在所述夾孔前端,防止縫合線從線槽的開口滑脫。
[0017]進一步的,先將所述夾頭貼合在所述夾孔前端,所述夾孔后端與所述夾頭之間形成縫隙,將縫合線放入縫隙內并卡入線槽中,此時可以將縫合線由內向外帶出患者身體;更進一步的,繼續向后推動所述夾頭,使夾頭緊貼在所述夾孔后端,防止縫合線從線槽的開口滑脫。
[0018]本實用新型能夠固定縫合線從而防止其滑脫;本實用新型的線槽寬度可以適應不同的縫合線。
【附圖說明】
[0019]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20]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
[0021]圖2是圖1中A-A截面視圖。
[0022I圖3是圖1中B部放大示意圖。
[0023I圖4是圖1中C部放大示意圖。
[0024]圖中:1.縫合針,11.夾孔,12.滑道,13.滑孔,2.調節桿,21.夾頭,22.拉桿,23.連接桿,24.撥桿,25.推板,25a.防滑紋,26.線槽,3.插手帶。
【具體實施方式】
[0025]現在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
[0026]—種關節鏡手術用半月板縫合器,包括縫合針1、調節桿2、插手帶3;
[0027]所述縫合針I橫截面為圓角矩形,所述縫合針I前端成型為半球形,所述縫合針I側面前端成型有一夾孔U,所述夾孔11為由外向內連續變窄的梯形孔,所述夾孔11內側還連通有一滑道12,所述滑道12沿所述縫合針I長度方向設置,所述滑道12后端連通有一只徑向貫穿所述縫合針I的滑孔13;
[0028]所述調節桿2包括設在所述夾孔11內的夾頭21、設在所述滑道12內的拉桿22、連接所述夾頭21和拉桿22的連接桿23、設在所述拉桿22后端一側并穿過所述滑孔13的撥桿24、設在所述撥桿24止端的推板25,所述夾頭21為由外向內漸窄式的梯形塊,所述夾頭21的兩傾斜面上對稱式的設有線槽26,所述線槽26設有至少兩對,沿著由外向內的方向,所述線槽26的寬度遞增;
[0029]所述插手帶3設在所述縫合針I背離所述推板25—側的后端,所述插手帶3彎折成弧形且兩端均固定在所述縫合針I上。
[0030]進一步的,沿著由外向內的方向,所述線槽26的深度遞增。
[0031 ]進一步的,所述推板25外側設有防滑紋25a。
[0032]進一步的,所述插手帶3設有至少兩只。
[0033]具體使用方法:
[0034]本實用新型使用時,手握所述縫合針I,將手指插入所述插手帶3內固定;用拇指按住所述推板25并將所述推板25沿縫合針I長度方向滑動,帶動所述夾頭21在所述夾孔11內滑動,使所述夾頭21緊貼在所述夾孔11的前端或后端。
[0035]進一步的,先將所述夾頭21貼合在所述夾孔11后端,所述夾孔11前端與所述夾頭21之間形成縫隙,將縫合線放入縫隙內并卡入線槽26中,此時可以將縫合線由外向內帶入患者體內;更進一步的,繼續向前推動所述夾頭21,使夾頭21緊貼在所述夾孔11前端,防止縫合線從線槽26的開口滑脫。
[0036]進一步的,先將所述夾頭21貼合在所述夾孔11前端,所述夾孔11后端與所述夾頭21之間形成縫隙,將縫合線放入縫隙內并卡入線槽26中,此時可以將縫合線由內向外帶出患者身體;更進一步的,繼續向后推動所述夾頭21,使夾頭21緊貼在所述夾孔11后端,防止縫合線從線槽26的開口滑脫。
[0037]本實用新型能夠固定縫合線從而防止其滑脫;本實用新型的線槽26寬度可以適應不同的縫合線。
[0038]以上述依據本實用新型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用新型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
【主權項】
1.一種關節鏡手術用半月板縫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縫合針(I)、調節桿(2)、插手帶(3); 所述縫合針(I)橫截面為圓角矩形,所述縫合針(I)前端成型為半球形,所述縫合針(I)側面前端成型有一夾孔(11),所述夾孔(11)為由外向內連續變窄的梯形孔,所述夾孔(11)內側還連通有一滑道(12 ),所述滑道(12)沿所述縫合針(I)長度方向設置,所述滑道(I 2)后端連通有一只徑向貫穿所述縫合針(I)的滑孔(13); 所述調節桿(2)包括設在所述夾孔(11)內的夾頭(21)、設在所述滑道(12)內的拉桿(22)、連接所述夾頭(21)和拉桿(22)的連接桿(23)、設在所述拉桿(22)后端一側并穿過所述滑孔(13)的撥桿(24)、設在所述撥桿(24)止端的推板(25),所述夾頭(21)為由外向內漸窄式的梯形塊,所述夾頭(21)的兩傾斜面上對稱式的設有線槽(26),所述線槽(26)設有至少兩對,沿著由外向內的方向,所述線槽(26)的寬度遞增; 所述插手帶(3)設在所述縫合針(I)背離所述推板(25)—側的后端,所述插手帶(3)彎折成弧形且兩端均固定在所述縫合針(I)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關節鏡手術用半月板縫合器,其特征在于:沿著由外向內的方向,所述線槽(26)的深度遞增。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關節鏡手術用半月板縫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25)外側設有防滑紋(25a)。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關節鏡手術用半月板縫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手帶(3)設有至少兩只。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關節鏡手術用半月板縫合器,包括縫合針、調節桿、插手帶;所述縫合針橫截面為圓角矩形,所述縫合針前端成型為半球形,所述縫合針側面前端成型有一夾孔,所述夾孔內側還連通有一滑道,所述滑道后端連通有一只徑向貫穿所述縫合針的滑孔;所述調節桿包括設在所述夾孔內的夾頭、設在所述滑道內的拉桿、連接所述夾頭和拉桿的連接桿、設在所述拉桿后端一側并穿過所述滑孔的撥桿、設在所述撥桿止端的推板,所述夾頭的兩傾斜面上對稱式的設有線槽,所述線槽設有至少兩對;所述插手帶設在所述縫合針背離所述推板一側的后端;本實用新型可以固定縫合線從而防止其滑脫;還可以適應不同粗細的縫合線。
【IPC分類】A61B17/04, A61B17/94
【公開號】CN205386164
【申請號】CN201620168342
【發明人】于曉兵
【申請人】于曉兵
【公開日】2016年7月20日
【申請日】2016年3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