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殺滅致病性桿菌的灌腸藥。
背景技術:
桿菌有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之分。非致病性桿菌是腸道正常菌叢,致病性桿菌則能引起食物中毒。
致病性大腸桿菌分為侵入型和毒素型兩類。前者引起的腹瀉與痢疾桿菌引起的痢疾相似,一般稱為急性痢疾型;后者所引起的腹瀉為胃腸炎型,一般稱為急性胃腸炎型。
現有的方法是采用口服藥治療,采用此種方法效果較差。主要原因有一下幾點:一、致病性桿菌引發胃腸道疾病時,此時服用藥物效果較差。二、藥物會對胃腸道病患處造成刺激較大,容易造成患者不適癥狀。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采用肛門注藥的方法治療患者的藥物。本發明對患者的胃腸道無刺激,用藥方便,通過腸道用藥患者吸收藥物充分,見效快,采用中藥制劑,毒副作用較小,治療效果明顯。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殺滅致病性桿菌的灌腸藥由下述配比關系的原料制成:
冰片20-40、大戟30-60、地丁15-25、大黃30-60。
具體的,一種殺滅致病性桿菌的灌腸藥由下述配比關系的原料制成:
冰片20-40、大戟30-60、地丁15-25、大黃30-60。
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粉末與質量份為100-150的單甘油酯混合后制成灌腸藥。
本發明藥物采用肛門注藥的治療方法。肛門注藥或稱為灌腸療法是將藥物使用軟管從肛門灌入大腸,直達患處效果明顯,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使用這種方法用藥,見效快、療效穩定、杜絕了藥物對胃部和全身產生的毒副作用,此療法比口服中藥或者西藥,見效快。
本發明具有抗菌鎮痛的功效,可以有效的殺滅腸道內致病性桿菌。
以下分別介紹各組分的特點和藥效機理。
冰片:味辛、苦,微寒。具有殺菌消炎,清熱止痛的功效。有強大的透皮功能,具有止痛、殺菌作用,可對腸道內多種病菌有抑制作用,可加強藥物的在腸道粘膜的滲透作用。
大戟:味苦,性寒。主要成分有大戟甙、生物堿、大戟色素體,其中大戟甙對綠膿桿菌有抑制作用。
地丁:味苦,性寒。含有的黃酮甙對致病性變形桿菌有很強的殺滅作用。
大黃:味苦,性寒。主要成分為是蒽醌甙、雙蒽酮甙、大黃素甲醚,其中大黃素甲醚對流感桿菌、變形桿菌和大腸桿菌皆有殺滅作用。
現代醫學通過研究發現直腸粘膜血液循環旺盛,吸收能力強。藥物通過直腸吸收后主要有三個途徑:(1)通過直腸上靜脈,經過靜脈進入肝臟代謝,再循環至全身;(2)通過直腸中靜脈、直腸下靜脈和肛管靜脈繞過肝臟直接進入血液循環;(3)通過直腸淋巴系統吸收后,通過乳糜池和胸導管進入血液大循環。由此可見,肛門注藥有利于藥物治療作用的發揮,通過臨床試驗發現,效果優于傳統的口服和輸液治療效果。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給出本藥物的幾個較佳的實施例。
冰片20、大戟30、地丁15、大黃30。
冰片30、大戟45、地丁20、大黃45。
冰片40、大戟60、地丁25、大黃60。
使用方法:使用一次性針管,抽取60ml計量的藥液。操作者帶上手套把注射器接上前段涂有潤滑劑的一次性pvc導管。病人取側臥位,雙下肢呈半窩區位。將導管緩慢插入肛門中進行注藥,每日只需一次用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