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改進的一次性計流量輸液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改進的一次性計流量輸液器。
國內外臨床目前使用的一次性輸液器都只是通過莫菲氏滴管滴數來計算單位時間流量,通常使用的一次性輸液器以每15滴一毫升計;而臨床輸液中尤其是小兒科、心血管內科、呼吸內科等對單位時間進液量多有嚴格限定,如每分3~6滴、6~9滴、15~20滴等。一個熟練護理工作人員通常也得花3~5分鐘甚至更多的時間在進液量調節上,調節和計算極不方便,其計量也不科學,護理工作人員往往要浪費大量的時間和勞動;調節好的單位時間流量易受調控器、體位和靜脈壓的影響,單位時間進液量改變后不易觀察并調整,從而造成單位時間進液量不準確。而目前臨床使用的計流量輸液裝置,是通過傳感器原理和機械蠕動原理制作的獨立部件,涉及機械和電子工藝,工藝復雜,成本昂貴,不能與一次性輸液器一次成形,僅適宜于臨床監護,均不能普及臨床使用。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簡明顯示單位時間流量、易于觀察調整、顯示單位時間流量相對不受多種因素影響、成本低廉的改進的一次性計流量輸液器。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本實用新型由輸液瓶、塑排針、連通導管、輸液導管、計流量滴管、流量調節器、二通接頭及頭皮針所組成。塑排針插入輸液瓶內,其排氣孔連接有進氣管,塑排針的下出孔接連通導管;計流量滴管的上套與連通導管相連接,上套套在計流量滴管管芯的外套上端,計流量滴管管芯的基部分別向下引出3~10根長短不一的分流管,計流量滴管管芯外套的下端套有計流量滴管的下套,下套底部裝有濾膜,下套的下端出口連接輸液導管;輸液導管上卡有流量調節器,輸液導管的末端由二通接頭與頭皮針相連接。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之輸液瓶、塑排針之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之計流量滴管之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之輸液導管、頭皮針之結構示意圖。
參閱
圖1、2、3、4所示,本實用新型由輸液瓶(1)、塑排針(2)、連通導管(3)、輸液導管(4)、計流量滴管(5)、流量調節器(6)、二通接頭(7)及頭皮針(8)所組成。塑排針(2)插入輸液瓶(1)內,其排氣孔連接有進氣管(9),塑排針(2)的下出孔接連通導管(3);計流量滴管(5)的上套(10)與連通導管(3)相連接,上套(10)管套在計流量滴管管芯的外套(11)上端,計流量滴管管芯的基部(12)分別向下引出五根長短不一的分流管(13)、(14)、(15)、(16)、(17),計流量滴管管芯外套(11)的下端套有計流量滴管的下套(18),下套底部裝有濾膜(19),下套的下端出口連接輸液導管(4);輸液導管(4)上卡有流量調節器(6),輸液導管(4)的末端由二通接頭(7)與頭皮針(8)相連接。
當使用本實用新型時,將塑排針刺入輸液瓶(1)中,空氣由進氣管(9)進入輸液瓶內,注射液則經連通導管(3)流入計流量滴管管芯基部(12)形成液層,然后經分流管(13)、(14)、(15)、(16)、(17)下流,下流注射液在計流量滴管下套(18)底部的濾膜(19)上形成液層,再經濾膜(19)流入輸液導管(4),此后經與二通接頭(7)相連的頭皮針(8)進入病人體內。當需要選擇單位時間流量時,由卡在輸液導管上的調節器(6)調節,經計流量滴管內的分流管(13)、(14)、(15)、(16)、(17)的液體流動情況顯示相應單位時間流量范圍。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為1.可將進液單位時間流量分成若干級數范圍,簡明顯示單位時間流量。
2.便于單位時間流量調節,尤其是低流量如每分0.2~0.4、0.4~0.6、0.6~1.0毫升等;易于觀察調整單位時間流量。
3.顯示單位時間流量相對不受輸液管高度、頭皮針大小、氣室液體及氣體容積多少、病人體位和靜脈壓的影響。
4.移位終端濾器,相對減少成本。
5.一次成型,成本低廉。
6.可用于臨床各科各類計流量輸液,利于醫院正規化建設。
權利要求1.一種改進的一次性計流量輸液器,它由輸液瓶、塑排針、連通導管、輸液導管、計流量滴管、流量調節器、二通接頭及頭皮針所組成,其特征在于計流量滴管的上套與連通導管相連接,上套套在計流量滴管管芯的外套上端,計流量滴管管芯的基部分別向下引出3~10根長短不一的分流管,計流量滴管管芯外套的下端套有計流量滴管的下套,下套底部裝有濾膜,下套的下端出口連接輸液導管。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改進的一次性計流量輸液器。其特征為計流量滴管的上套與連通導管相連接,上套套在計流量滴管管芯的外套上端,計流量滴管管芯的基部分別向下引出3~10根長短不一的分流管,計流量滴管管芯外套的下端套有計流量滴管的下套,下套底部裝有濾膜,下套的下端出口連接輸液導管。該產品簡明顯示單位時間流量,顯示單位時間流量相對不受輸液管高度、頭皮針大小、病人體位和靜脈壓的影響,適用于臨床各科各類計流量輸液。
文檔編號A61M5/168GK2283489SQ9623651
公開日1998年6月10日 申請日期1996年1月9日 優先權日1996年1月9日
發明者肖中舉, 佟振清, 陳水村 申請人:肖中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