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痤瘡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主要涉及中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治療痤瘡的中藥。
【背景技術】
[0002]痤瘡是一種皮脂腺的慢性炎癥性皮膚病,其發病率為70%?87%,對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影響超過了哮喘和癲癇。痤瘡的發生主要與皮脂分泌過多、毛囊皮脂腺導管阻塞、細菌感染和炎癥反應等諸多因素密切相關。
[0003]目前治療痤瘡的藥物,西醫對痤瘡的治療選擇存在很大差異,有些治療方法療效不確切,缺乏臨床試驗的文獻依據,基本以抗生素、外用糖皮質激素等治療為主,需長期用藥,副作用大,易產生耐受性,治標不治本,容易反復,治療效果不理想。傳統中醫由于具有強調整體觀念、協調陰陽、標本兼治、毒副作用小等優點,越來越被人們認可,但目前缺少見效快、療效確切的中成藥。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目的就是為了彌補已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專門治療痤瘡的中藥組合物,它對于治療痤瘡療效明顯,安全方便,副作用小。
[0005]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治療痤瘡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藥物組成:柴胡9_12份、白茍9-12份、當歸9_12份、獲茶12-20份、白術9_15份、薄荷6_9份、積實9_12份、黃芩9-12份、黃連3-6份、黃柏9-12份、桅子9_12份、香附9_12份、大黃9_12份、丹參12-20份、赤芍9-12份、白花蛇舌草20-30份、枇杷葉9_18份、甘草3_6份。
一種治療痤瘡的中藥組合物,其優選的,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藥物組成:柴胡10份、白芍10份、當歸10份、茯苓16份、白術12份、薄荷8份、枳實10份、黃芩10份、黃連5份、黃柏10份、桅子10份、香附10份、大黃10份、丹參18份、赤芍10份、白花蛇舌草25份、枇杷葉14份、甘草5份。
[0006]本發明的配制方法如下:將上述中藥用冷水浸泡I小時后煎煮,煎煮水份超過中藥2-3公分,在水沸騰后用文火煎煮50分鐘,過濾倒出藥液即可。分早晚,一日兩次。
[0007]【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治療痤瘡的中藥組合物,其優選的,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藥物組成:
柴胡10g、白芍10g、當歸10g、茯苓16g、白術12g、薄荷8g、枳實10g、黃芩10g、黃連5g、黃柏10g、桅子10g、香附10g、大黃10g、丹參18g、赤芍10g、白花蛇舌草25g、枇杷葉Hg、甘草5g。
[0008]稱取以上對應組的原料組分,按照湯藥的常規制法加水煎煮,薄荷、大黃待水沸騰15分鐘后加入煮成湯劑服用。分早晚,一日兩次。
[0009]臨床觀察:
一般資料: (I)療效評定標準:
參照《中醫皮膚科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制定療效評定標準:
治愈:皮膚損害消退,自覺癥狀消失。
[0010]好轉:自覺癥狀明顯減輕,皮損消退30%以上。
[0011]未愈:皮損及癥狀均無變化或消退不足30%。
[0012]本發明人于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對100例患者進行臨床治療觀察。根據《中醫皮膚科病證診斷療效標準》確診為痤瘡。年齡17-42歲,平均22歲,病程最短I個月,最長I年。
[0013](2)治療方法:
本發明的藥物用水煎煮取藥液,I個月為I療程,調治持續2-3個療程,以鞏固療效。
[0014](3)治療效果:
臨床治愈82例,好轉16例,未愈2例,所有病例均無不良反應。
[0015](4)總結:有效率98%,治愈率82%。
[0016]本發明通過疏肝解郁、瀉火解毒,來調節機體陰陽平衡,達到治療痤瘡的效果。方中柴胡、白芍、當歸、白術、赤芍,疏肝健脾、解郁養血;黃芩、黃連、黃柏、桅子、大黃,清熱瀉火、解毒;丹參,活血散瘀;枳實、香附、茯苓,理氣健脾、化濕;薄荷,疏風散熱、解毒;白花蛇舌草,清熱解毒、消痛散結;枇杷葉,清肺熱、和胃降逆;甘草,抗炎、抗過敏、調和諸藥。其療效顯著,大大縮短病程,復發率明顯下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而且無毒副作用,病人可安心服用。本發明的中藥,療效好,見效快,無副作用,有效率達98%。
[0017]為證明本發明具有很好的療效,列舉典型病例如下:
病例1.楊某,女,19歲,學生,2013年7月14日初診。患者面部少量丘疹及粉刺,微癢不適,常用手擠壓患部,嚴重時出現少量膿包,最近丘疹漸多,以前額為主,擠壓過的地方留下明顯的黑褐色斑痕,后改服抗生素及維生素類見效,時間長亦無明顯效果而求助于中醫。服用本發明藥物,每日I劑,I個療程后癥狀明顯好轉,續服2個療程,痊愈,一年后隨訪無復發。
[0018]病例2.王某,女,24歲,職員,2013年12月9日初診。患有痤瘡半年有余,初診時面部大量紅色丘疹、伴少量粉刺、脫屑、斑痕、皮膚粗糙,以前額尤為明顯,舌質略偏紅,同時患有便秘、口臭等癥狀,余無異常。服用本發明藥物,每日I劑,2個療程后痊愈,半年后隨訪無復發。
【主權項】
1.一種治療痤瘡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藥物組成:柴胡9-12份、白茍9-12份、當歸9_12份、獲茶12-20份、白術9_15份、薄荷6_9份、積實9_12份、黃芩9-12份、黃連3-6份、黃柏9-12份、桅子9_12份、香附9_12份、大黃9_12份、丹參12-20份、赤芍9-12份、白花蛇舌草20-30份、枇杷葉9_18份、甘草3_6份。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藥物組成:柴胡10份、白芍10份、當歸10份、茯苓16份、白術12份、薄荷8份、枳實10份、黃芩10份、黃連5份、黃柏10份、桅子10份、香附10份、大黃10份、丹參18份、赤芍10份、白花蛇舌草25份、枇杷葉14份、甘草5份。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藥物,特別公開了一種治療痤瘡的中藥組合物。該治療痤瘡的中藥組合物,其特殊之處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藥物組成:柴胡9-12份、白芍9-12份、當歸9-12份、茯苓12-20份、白術9-15份、薄荷6-9份、枳實9-12份、黃芩9-12份、黃連3-6份、黃柏9-12份、梔子9-12份、香附9-12份、大黃9-12份、丹參12-20份、赤芍9-12份、白花蛇舌草20-30份、枇杷葉9-18份、甘草3-6份。本發明通過疏肝解郁、瀉火解毒,來調節機體陰陽平衡,達到治療痤瘡的效果。其療效顯著,大大縮短病程,復發率明顯下降,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而且無毒副作用,病人可安心服用。本發明的中藥,療效好,見效快,無副作用,有效率達98%。
【IPC分類】A61P17-10, A61K36-8905
【公開號】CN104666721
【申請號】CN201510143315
【發明人】宋燕, 曹元龍
【申請人】張鵬
【公開日】2015年6月3日
【申請日】2015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