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絨灸條及無煙艾條的提取制備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提取制備工藝,特別是涉及一種艾絨灸條及無煙艾條的提取制備工藝。
【背景技術】
[0002]傳統中,在端午如后米摘的艾早陳放3年以上后,于大寒節氣如后十天內制作。使用木制的木錘,把艾草放在石頭白中反復的睡打,這樣艾葉上的梗子就會脫離,而艾絨則成團艾草狀,用篩子去除這些硬子雜質,剩余的就是艾絨。目前藥店或網上賣的艾絨,質量確實不統一,除了有幾個名廠家產的,可能質量好一些外,許多商品拿在手上一看就知道質量不高。如大家常用的艾條,買來的基本都是用機械將艾葉粉碎,用紙包裝成條狀的。好的可能過一下篩子,差的連土都在里面,這些艾條用時,里面有很多雜質,如梗子、土塊等,燃燒時不僅煙大,而且有異味,更甚者,據古書上說會傷脈的。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艾絨灸條及無煙艾條的提取制備工藝,其制備的艾絨質量可靠,雜質含量少,使用放心,燃燒時無煙,有益身體健康。
[0004]本發明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一種艾絨灸條及無煙艾條的提取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驟:
[0005]步驟一:將采集的艾草去梗,去桿只留艾葉,并將艾葉放到陽光充足處多次暴曬到干,而非用脫水機和烘干機烘干;
[0006]步驟二:曬干后的艾草長期保存起來,使用時經過第一次分揀,揀出雜質;
[0007]步驟三:將第一次分揀后的艾葉放到石臼中,先搗1500下;
[0008]步驟四:搗出后的艾葉,再進行第二次分揀;
[0009]步驟五:將經過二次分揀后的艾葉再放到石白中,千錘百煉,要搗3000下,方可成細絨;
[0010]步驟六:搗出的艾絨經過耐心的第三次分揀;
[0011]步驟七:將經過三次分揀的艾絨放到粗篩子中,使勁的篩去細末;
[0012]步驟八:篩后的艾絨再經過第四次分揀;
[0013]步驟九:經第四次分揀后的艾絨通過卷壓、斷切成型后形成艾絨灸條成品,步驟七中產生的細末加入制炭機制成艾炭,艾炭裝入艾條機擠壓成型、烘干得出無煙艾條。
[0014]優選地,所述成品艾絨為粗艾絨,每500克艾葉可得350克艾絨,適用于一般灸法。
[0015]優選地,所述成品艾絨再精加工,經數十日曬杵,篩揀數十次,500克艾葉只得艾絨150克艾絨,變為土黃色,為細艾絨,可用于直接灸法。
[0016]優選地,所述艾草選用每年五月采集的新鮮肥厚的蘄艾。
[0017]本發明的積極進步效果在于:本發明制備的艾絨質量可靠,雜質含量少,使用放心,燃燒時無煙,有益身體健康。本發明充分利用材料(細末等),既減少了艾葉提成過程的浪費問題,又解決了日常使用中普通產品煙大嗆人的問題。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發明艾絨灸條及無煙艾條的提取制備工藝的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附圖給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以詳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0020]如圖1所示,本發明艾絨灸條及無煙艾條的提取制備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0021]步驟一:將采集的艾草去梗,去桿只留艾葉,并將艾葉放到陽光充足處多次暴曬到干,而非用脫水機和烘干機烘干;
[0022]步驟二:曬干后的艾草長期保存起來,使用時經過第一次分揀,揀出雜質;
[0023]步驟三:將第一次分揀后的艾葉放到石臼中,先搗1500下;
[0024]步驟四:搗出后的艾葉,再進行第二次分揀;
[0025]步驟五:將經過二次分揀后的艾葉再放到石白中,千錘百煉,要搗3000下,方可成細絨;
[0026]步驟六:搗出的艾絨經過耐心的第三次分揀;
[0027]步驟七:將經過三次分揀的艾絨放到粗篩子中,使勁的篩去細末;
[0028]步驟八:篩后的艾絨再經過第四次分揀;
[0029]步驟九:經第四次分揀后的艾絨通過卷壓、斷切成型后形成艾絨灸條成品,步驟七中產生的細末加入制炭機制成艾炭,艾炭裝入艾條機擠壓成型、烘干得出無煙艾條。
[0030]其中,所述步驟九艾炭在擠壓成型之前可以加入附子、紅花、澤蘭、茴香、靈芝、肉桂等,附子、紅花、澤蘭、茴香、靈芝、肉桂的總份數與艾炭的份數之比為1比20,再加入淀粉和水攪拌三十分鐘后加入艾條機擠壓成型,這樣可以起到活血、治療經脈的作用。
[0031]用以上工藝制得的成品艾絨為粗艾絨,每500克艾葉可得350克艾絨,適用于一般灸法。成品艾絨再精加工,經數十日曬杵,篩揀數十次,500克艾葉只得艾絨150克艾絨,變為土黃色,為細艾絨,可用于直接灸法。
[0032]艾草分為蘄艾和野艾,蘄艾產于江北,葉寬而厚,絨毛多,絨質較硬,做出的為優質艾絨;野艾產于江南,艾香不如蘄艾,做出的艾絨為劣質絨。艾的采集也有著嚴格的時間,每年陰歷的五月中旬,是艾葉生長將成熟的時期,其葉新鮮肥厚,葉纖維已形成,此時采集的艾絨富有彈性,絨長而柔韌,是優良的艾絨,本發明艾草選用每年五月采集的新鮮肥厚的蘄艾。
[0033]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的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進行了進一步詳細說明,所應理解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艾絨灸條及無煙艾條的提取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將采集的艾草去梗,去桿只留艾葉,并將艾葉放到陽光充足處多次暴曬到干,而非用脫水機和烘干機烘干; 步驟二:曬干后的艾草長期保存起來,使用時經過第一次分揀,揀出雜質; 步驟三:將第一次分揀后的艾葉放到石白中,先搗1500下; 步驟四:搗出后的艾葉,再進行第二次分揀; 步驟五:將經過二次分揀后的艾葉再放到石白中,千錘百煉,要搗3000下,方可成細續; 步驟六:搗出的艾絨經過耐心的第三次分揀; 步驟七:將經過三次分揀的艾絨放到粗篩子中,使勁的篩去細末; 步驟八:篩后的艾絨再經過第四次分揀; 步驟九:經第四次分揀后的艾絨通過卷壓、斷切成型后形成艾絨灸條成品,步驟七中產生的細末加入制炭機制成艾炭,艾炭裝入艾條機擠壓成型、烘干得出無煙艾條。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艾絨灸條及無煙艾條的提取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艾絨為粗艾絨,每500克艾葉可得350克艾絨,適用于一般灸法。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艾絨灸條及無煙艾條的提取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品艾絨再精加工,經數十日曬杵,篩揀數十次,500克艾葉只得艾絨150克艾絨,變為土黃色,為細艾絨,可用于直接灸法。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艾絨灸條及無煙艾條的提取制備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艾草選用每年五月采集的新鮮肥厚的蘄艾。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艾絨灸條及無煙艾條的提取制備工藝,其包括以下步驟:選料、曬干、分揀、搗錘、分揀、搗錘、分揀、篩屑、分揀、成品。本發明制備的艾絨質量可靠,雜質含量少,使用放心,燃燒時無煙,有益身體健康。
【IPC分類】A61H39/06
【公開號】CN105287193
【申請號】CN201410284126
【發明人】趙知松
【申請人】趙知松
【公開日】2016年2月3日
【申請日】2014年6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