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預防或治療癲癇的中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屬于中醫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預防或治療癲癇的中藥組合物及其應 用。
【背景技術】
[0002] 癲癇是最常見的神經系統疑難病癥之一,是由于反復發作的神經元超同步放電所 致的短暫發作性腦功能失調。臨床上可見到運動、感覺、意識、行為和植物神經等功能障礙。 全球約有7000萬癲癇患者,其中90%以上的位于低、中等收入國家,發病率僅次于偏頭痛、 腦卒中、老年癡呆,而且成為一種常見的可影響各年齡段人群的慢性疾病,尤其在兒童期和 青壯年期。據流行病學調查,癲癇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對個人、家庭、社會造成極大的危害和 影響,已成為困擾人類健康和社會發展的復雜性神經系統疾病。
[0003]目前,癲癇的治療主要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基因治療、心理治療、飲食治療 等。手術治療癲癇是有創療法,存在一定的風險,故應充分掌握手術適應癥,排除可能帶來 的風險,難度較高。隨著新一代的基因測序技術的發展,基因治療多受關注,但對基因研究 的前景又是半信半疑,更像是風險投資,因此這需要學術界更多努力。藥物治療主要包括傳 統抗癲癇藥(苯妥因鈉、丙戊酸鈉、卡馬西平等)和新型抗癲癇藥,主要是通過抑制癲癇病 灶的異常放電達到控制或抑制癲癇發作的目的,由于這種活動抑制作用也影響正常神經細 胞的電活動,所以現有的抗癲癇藥物多有嚴重的不良反應和副作用,比如認識損害,情緒變 化和神經內分泌紊亂等。另外,癲癇是一種慢性疾病,通常需要長期用藥,這樣毒副作用就 更為突出了。特別的是,癲癇患者常常表現為智力水平的降低,現有的抗癲癇藥物的認知毒 性對癲癇患者特別是青少年患者無疑是雪上加霜。因此,臨床上迫切需要療效好、毒副作用 小和作用機制獨特的新型抗癲癇藥物。
【發明內容】
[0004]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預防或治療癲癇的中藥組合物,該中藥組合物配方簡 單、毒副作用小,生產成本低,適合低、中等收入人群長期用藥。
[0005]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0006] -種預防或治療癲癇的中藥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藥材制備而成:山藥 18-30份、積雪草15-22份、山萸肉15-22份、木槿子10-16份、通城虎4-8份、茶樹根18-30 份、率葉6-9份、石菖蒲6-9份、覆盆子6-12份。
[0007] 優選地,如上所述的一種預防或治療癲癇的中藥組合物,其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藥 材制備而成:山藥24-27份、積雪草17-19份、山萸肉17-19份、木槿子12-14份、通城虎5-7 份、茶樹根22-25份、率葉7-9份、石菖蒲7-9份、覆盆子8-10份。
[0008] 在本發明的一個最優的實施例中,如上所述的一種預防或治療癲癇的中藥組合 物,其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藥材制備而成:山藥26份、積雪草18份、山萸肉18份、木槿子13 份、通城虎6份、茶樹根23份、棗葉8份、石菖蒲8份、覆盆子9份。
[0009] 需要說明的是,本發明實施例所采用的中藥材原料具有如下來源:山 藥選用薯截科植物薯截DioscoreaoppositaThunb.的干燥根莖;積雪草選用 傘形科植物積雪草Centellaasiatica(L. )Urb.的干燥全草;山萸肉選用山茱 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officinalisSieb. etZucc.的干燥成熟果肉;木槿子 選用錦葵科植物木槿HibiscussyriacusL.的干燥果實;通城虎選用馬兜鈴科 植物通城虎AristolochiafordianaHemsl.的干燥根;茶樹根選用山茶科植物 茶 Camelliasinensis(L.)O.Kuntze[TheasinensisL·]的干燥根;率葉選用鼠 李科植物棗ZiziphusjujubaMill.的干燥葉;石菖蒲選用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 AcorustatarinowiiSchott的干燥根莖;覆盆子選用薔薇科懸鉤子屬植物華東覆盆子 RubuschingiiHu的干燥果實。
[0010] 本發明人采用腹腔注射鹽酸匹羅卡品的方法建立了大鼠持續癲癇的模型,并采用 本發明提供的中藥提取物作為治療藥物,研究了其作為抗癲癇藥物的藥效學。實驗結果顯 示:高、低各劑量的中藥提取物均能降低癲癇大鼠的SRS次數,這預示著本發明中藥提取物 對癲癇持續性發作具有一定的治療作用,能顯著改善疾病發作時的癥狀,表現出良好的藥 效。
【具體實施方式】
[0011] 以下是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和藥效學試驗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和技術效果做 進一步作描述,但是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限于這些實施例。凡是不背離本發明構思的改 變或等同替代均包括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0012] 實施例1中藥提取物的制備
[0013] (1)稱取山藥2. 6kg、積雪草1. 8kg、山萸肉1. 8kg、木槿子1. 3kg、通城虎0· 6kg、茶 樹根2. 3kg、棗葉0. 8kg、石菖蒲0. 8kg和覆盆子0. 9kg,去雜備用;
[0014] (2)將上述顆粒狀藥材加水漫過藥面2cm,浸泡1-1. 2h,撈出藥材置多功能提取灌 中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110L水,煮開后文火煎煮2h,取煎液,濾過,第二次加100L水,煮 開后文火煎煮1. 5h,取兩次煎液合并,濾過,濃縮至90°C時相對密度為1. 20的濃縮液;
[0015] (3)將濃縮液置4°C低溫冷藏24h,將冷藏液加0. 3 %的助濾劑硅藻土,濾過,濾液 再濃縮至稠膏,烘干,粉碎,過100目篩,得中藥提取物干膏粉。
[0016] 實施例2中藥提取物對大鼠癲癇持續狀態模型的影響
[0017] 雄性SD大鼠50只,體質量180_220g。適應性飼養一周后,隨機選出8只作為正常 對照組,其它大鼠按如下方法復制癲癇模型:將大鼠先腹腔注射氯化鉀,劑量按112mg/kg, 18h后腹腔注射新鮮配制的鹽酸匹羅卡品,劑量為30mg/kg。所有注射匹羅卡品的大鼠均于 30min之內出現強直-陣攣性發作癲癇持續狀態(SE),并于30min之后,對模型大鼠的腹腔 注射東莨菪堿,劑量按lmg/kg,以拮抗其外周膽堿能反應。SE后存活動物選取SE發作嚴重 度在Racin IV級以上者(Racin分級I級,面部陣攣,包括眨眼、動須、節奏型咀嚼等;II級, I級加節律性點頭;III級,II級加前肢陣攣;IV級,III級加后肢站立;V級,IV級加摔倒),隨 機分為模型對照組和中藥提取物高、低劑量組,每組8只。
[0018] 分組第二日,中藥提取物高、低劑量組灌胃給予中藥提取物(按實施例1的處方工 藝制備),劑量分別為538、269mg/kg/次,每日早晚各給藥一次,持續給藥4周。模型對照 組和正常對照組大鼠灌胃給予等體積的純化水。試驗期間觀察并記錄各組癲癇大鼠的靜默 期(自SE至首次出現自發性反復發作的間期)及平均每周自發性反復發作(SRS)的次數 (每周共觀察28h,每天4h)。
[0019] 通過表1的試驗統計結果可以看出,提取物各劑量治療組的癲癇大鼠,其SRS發作 次數顯著降低,與SE模型對照組之間有極顯著性差異(P < 0. 01)。
[0020] 表1各組大鼠的靜默期及平均每周(28h)的SRS次數比較
【主權項】
1. 一種預防或治療癲癇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藥材制備而 成:山藥18-30份、積雪草15-22份、山萸肉15-22份、木槿子10-16份、通城虎4-8份、茶樹 根18-30份、率葉6-9份、石菖蒲6-9份、覆盆子6-12份。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預防或治療癲癇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由如下重 量份的中藥材制備而成:山藥24-27份、積雪草17-19份、山萸肉17-19份、木槿子12-14份、 通城虎5-7份、茶樹根22-25份、棗葉7-9份、石菖蒲7-9份、覆盆子8-10份。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預防或治療癲癇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由如下重 量份的中藥材制備而成:山藥26份、積雪草18份、山萸肉18份、木槿子13份、通城虎6份、 茶樹根23份、率葉8份、石菖蒲8份、覆盆子9份。4. 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中藥組合物在制備預防或治療癲癇的藥物中的應用。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藥物為口服制劑。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預防或治療癲癇的中藥組合物,該中藥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藥材制備而成:山藥18-30份、積雪草15-22份、山萸肉15-22份、木槿子10-16份、通城虎4-8份、茶樹根18-30份、棗葉6-9份、石菖蒲6-9份、覆盆子6-12份。本發明中藥組合物對癲癇持續性發作具有一定的治療作用,能顯著改善疾病發作時的癥狀,表現出良好的藥效。
【IPC分類】A61K36/8945, A61P25/08
【公開號】CN105288057
【申請號】CN201510882476
【發明人】鐘柱林
【申請人】鐘柱林
【公開日】2016年2月3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