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超細無交叉感染肛門鏡管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超細無交叉感染肛門鏡管。
【背景技術】
[0002]腸道是人體生命各種必需元素最主要的吸收區域,也是維持生命的重要器官,肛周疾病為肛腸外科常見疾病,肛門鏡是檢查和治療肛門直腸疾病的重要工具,傳統的肛門內窺鏡,利用肛門鏡內口漸次觀察肛管及直腸壁的情況,可用于操作的空間狹小,靈活性不佳,使用很不方便。中國專利CN103622662A公開了一種高清晰結直腸鏡檢查系統,可以清晰的檢查腸腔內部的病變狀態,結果準確直觀,但其所用超細無交叉感染肛門鏡管無法對病變部位進行準確定位,無法把握病變深度,從而影響治療。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的安裝于結直腸鏡檢查系統上的超細無交叉感染肛門鏡管。
[0004]本發明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5]—種超細無交叉感染肛門鏡管,其特征是:包括固定座,固定座上均勻分布有若干個定位孔,所述固定座上方連接有鏡管,所述鏡管上標注有刻度。
[0006]所述固定座包括錐形底座以及位于底座上方的套筒,所述鏡管套置在套筒內。
[0007]所述鏡管的外徑與套筒的內徑相適配。
[0008]所述定位孔為橫向“L”型,可以將超細無交叉感染肛門鏡管牢固的固定在內窺鏡的卡口上,不會發生旋轉或脫落現象,以免產生誤診。
[0009]所述定位孔數量為3個,均勻分布在固定座的錐形底座上,起到較好的固定作用。
[0010]所述超細無交叉感染肛門鏡管為一次性裝置,可以避免交叉感染。
[0011]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的超細無交叉感染肛門鏡管固定安裝在結直腸鏡檢查系統內窺鏡的卡口上,其結構簡單,設置合理,使用方便,成本較低,鏡管上的刻度能夠直觀的看出插入肛門內部的長度,并可以準備定位病變位置,由于本發明為一次性裝置,還避免了交叉感染,適應宜臨床推廣應用。
【附圖說明】
[0012]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0013]附圖1為本發明一種超細無交叉感染肛門鏡管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0014]附圖2為本發明一種超細無交叉感染肛門鏡管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0015]圖中,1固定座,2鏡管,3刻度,4定位孔,5套筒。
【具體實施方式】
[0016]附圖為本發明的一種具體實施例。如附圖1-2所示,該超細無交叉感染肛門鏡管,為一次性裝置,可以避免交叉感染,包括固定座1,固定座1包括錐形底座以及位于底座上方的套筒5,固定座1上均勻分布有3個定位孔4,定位孔4為橫向“L”型,可以將超細無交叉感染肛門鏡管牢固的固定在內窺鏡的卡口上,不會發生旋轉或脫落現象,以免產生誤診,對超細無交叉感染肛門鏡管起到較好的固定作用,所述套筒5上方套置有鏡管2,鏡管2的外徑與套筒5的內徑相適配,所述鏡管2上標注有刻度3。
[0017]本發明的超細無交叉感染肛門鏡管使用時安裝在結直腸鏡檢查系統內窺鏡的卡口上,其結構簡單,設置合理,使用方便,成本較低,鏡管上的刻度能夠直觀的看出插入肛門內部的長度,并可以準備定位病變位置,由于本發明為一次性裝置,還避免了交叉感染,適應宜臨床推廣應用。
【主權項】
1.一種超細無交叉感染肛門鏡管,其特征是:包括固定座(1),固定座(1)上均勻分布有若干個定位孔(4 ),所述固定座(1)上方連接有鏡管(2 ),所述鏡管(2 )上標注有刻度(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細無交叉感染肛門鏡管,其特征是:所述固定座(1)包括錐形底座以及位于底座上方的套筒(5 ),所述鏡管(2 )套置在套筒(5 )內。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細無交叉感染肛門鏡管,其特征是:所述鏡管(2)的外徑與套筒(5)的內徑相適配。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細無交叉感染肛門鏡管,其特征是:所述定位孔(4)為橫向“L”型。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細無交叉感染肛門鏡管,其特征是:所述定位孔(4)數量為3個。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細無交叉感染肛門鏡管,其特征是:所述超細無交叉感染肛門鏡管為一次性裝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超細無交叉感染肛門鏡管。該超細無交叉感染肛門鏡管,其特征是:包括固定座,固定座上均勻分布有若干個定位孔,所述固定座上方連接有鏡管,所述鏡管上標注有刻度。本實用新型的超細無交叉感染肛門鏡管固定安裝在結直腸鏡檢查系統內窺鏡的卡口上,其結構簡單,設置合理,使用方便,成本較低,鏡管上的刻度能夠直觀的看出插入肛門內部的長度,并可以準備定位病變位置,由于本實用新型為一次性裝置,還避免了交叉感染,適應宜臨床推廣應用。
【IPC分類】A61B1/31
【公開號】CN204971200
【申請號】CN201520689616
【發明人】李如良
【申請人】樂陵市信諾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1月20日
【申請日】2015年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