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用灌腸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醫用灌腸器,包括自封藥袋下端導液管輸出端與增壓器的進液管相接,在進液管上連通有加壓密封管;增壓器的出液管與肛管的進液端相連;肛管前端密閉,在位于肛管前端的外圓上設有排液孔。采用軟硬度適宜并具有柔韌性的醫用硅膠制成的肛管,插入病人肛腸內可有效避免擦傷腸粘膜。當肛管前端外圓上的排液孔被病人肛腸內的糞便堵塞不能排液給藥時,將注射器上的針頭插入增壓器進液管上的加壓密封管內,通過注射器注入的水壓或氣壓,將肛管前端外圓上排液孔內堵塞的糞便進行壓力清除排出,實現暢通。通過肛管前端外圓上標有的插入深度刻線值,準確控制肛管前端插入病人肛腸內進行不同深度的治療,明顯提高了醫療效果,操作方便。
【專利說明】
醫用灌腸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具體涉及一種醫用灌腸器。
【背景技術】
[0002]現有技術中,醫護人員用于向病人大腸內灌入液體協助排便、排氣或灌入藥物進行治療的醫用灌腸器,其結構包括在灌腸袋的底部連有導液管與肛管相接,在所述肛管的前端設有排液孔。臨床使用時,通過將肛管前端插入病人的肛門內,調整控制所述導液管上連有的流量調節器,以實現控制灌腸袋盛裝的藥液通過導液管和肛管,從肛管前端的排液孔進入病人腸內進行給藥治療。存在不足:一是采用醫用塑料制成的肛管,材質比較硬,尤其室溫較低,硬度增加,插入病人肛腸內的肛管前端極易對腸粘膜組織造成擦傷。二是所述肛管前端的排液孔在進入病人肛腸時,易被病人腸中的糞便堵塞無法進行排液給藥,醫護人員必須要將肛管排液孔中的糞便清除后或重新更換灌腸器方能繼續使用,其中清除糞便操作十分不便。三是臨床過程中,醫護人員對于不同疾病的患者所要采用的灌腸治療方案是不同的,因此將肛管前端插入病人肛腸內的深度也是不同的。目前醫護人員只能憑經驗將肛管插入病人腸腔內來確定大約插入的深度,由于插入的深度難以準確控制,降低了醫療效果。四是灌腸袋頂端袋口不能密封,灌裝藥液后當攜帶或置放時,時常使藥液從袋中灑漏溢出造成浪費,操作不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
[0003]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醫用灌腸器,旨在避免對病人肛腸粘膜的擦傷和減少糞便對肛管的阻塞,實現提高醫療效果和操作方便。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這種醫用灌腸器,包括灌腸袋底部連有的導液管,以及在導液管上連有的流量調節器;它是所述導液管的輸出端與增壓器的進液管相接,在所述進液管上連通有加壓密封管;所述增壓器的出液管與肛管的進液端相連;所述肛管的前端密閉;在位于所述肛管前端的外圓上設有排液孔。
[0005]優選地,所述肛管是由醫用硅膠材料制成。
[0006]優選地,在位于所述肛管前端的外圓上軸向間隔連有顯示插入深度的刻線。
[0007]優選地,所述灌腸袋為醫用塑料制成的自封灌腸袋。
[0008]優選地,在所述加壓密封管的端口連有橡膠密封帽。
[0009]本實用新型采取上述結構,臨床治療時,通過采用軟硬度適宜并具有柔韌性的醫用硅膠制成的肛管,插入病人肛腸內可有效避免擦傷腸粘膜。當肛管前端外圓上的排液孔被病人肛腸內的糞便堵塞不能排液給藥時,醫護人員可關閉流量調節器,將注射器上的針頭插入增壓器進液管上的加壓密封管內,通過注射器注入的水壓或氣壓,將肛管前端外圓上排液孔內堵塞的糞便進行壓力沖開排出,實現暢通。通過肛管前端外圓上標有的插入深度刻線值,準確控制肛管前端插入病人肛腸內進行不同深度的治療,明顯提高了醫療效果。通過采用袋口可進行密封的自封灌腸袋,灌裝藥液后即可將袋口密封,攜帶或置放時不易灑漏溢出,減小了藥液的浪費,操作方便。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實施例帶有局部剖面的示意圖。
[0011]圖2為本實用新型圖1中K向局部剖面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進行詳述。應當說明:所舉實施例只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專利保護范圍的具體限定。
[0013]這種醫用灌腸器(圖1、圖2所示),包括灌腸袋底部連有的導液管3,以及在導液管上環套連有的流量調節器2;它是所述導液管3的輸出端與增壓器5的進液管相接,在所述進液管上連通有加壓密封管4;所述增壓器5的出液管與肛管6的進液端相連。所述肛管6的前端為圓弧形密閉端。為避免現有技術中肛管前端設有的排液孔插入病人肛腸內易被糞便堵塞,本實用新型在相距所述肛管6前端5毫米處和10毫米處的兩側外圓上各自設有一個橢圓形排液孔7(參考圖1、圖2所示)。
[0014]為減小對病人腸粘膜的損傷,所述肛管6是采用軟硬度適宜并具有柔韌性的醫用娃膠材料制成。
[0015]為便于醫護人員進行不同的灌腸治療方案,以實現準確控制肛管6進入病人肛腸內的深度位置,在位于所述肛管6前端的外圓上軸向間隔連有顯示插入深度的刻線(圖1所示)。
[0016]為確保灌腸袋內盛裝的藥液在攜帶或置放時不灑漏溢出,所述灌腸袋采用醫用塑料制成的自封灌腸袋I (圖1所示)。
[0017]為提高加壓密封管在插入注射器針頭注入水、氣壓力時的壓力密封性,在所述加壓密封管4的端口連有橡膠密封帽(圖1所示)。
[0018]本實用新型為一次性使用。臨床時(圖1、圖2所示),根據自封灌腸袋I上顯示盛裝藥液容量的刻線值,加入治療病人所需藥液封口密封將提手懸掛在輸液架上。根據不同的灌腸治療方案,通過肛管6前端外圓上標有的插入深度刻線值,準確控制肛管6前端插入病人肛腸內設定的深度位置。當插入病人肛腸內的肛管接觸腸壁粘膜時,由于肛管6軟硬度適宜并具有柔韌性,有效地避免了對腸壁組織的擦傷。通過調整導液管3上環套連有的流量調節器2,實現控制自封灌腸袋I內的藥液經導液管3和增壓器5,以及肛管6前端的排液孔7進入病人腸腔內進行治療。當肛管6前端外圓上的排液孔7被病人肛腸內的糞便堵塞不能排液給藥時,醫護人員即可關閉流量調節器4,將吸入生理鹽水或空注射器上的針頭,插入增壓器5進液管上的加壓密封管4內(圖1所示),推動注射器上的推桿活塞移動產生水壓或氣壓,通過增壓器5內腔和相連的肛管6,將肛管前端外圓上排液孔7內堵塞的糞便通過水壓或氣壓的壓力打開排出,實現暢通。
[0019]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優選地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實現基本相同的功能,達到基本相同的效果,無需經過創造性勞動就顯而易見聯想到的其它技術特征,還可以替換做出若干種基本相同方式的變型和/或改進,這些變化應當視為等同特征,均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醫用灌腸器,包括灌腸袋底部連有的導液管,以及在導液管上連有的流量調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液管的輸出端與增壓器的進液管相接,在所述進液管上連通有加壓密封管;所述增壓器的出液管與肛管的進液端相連;所述肛管的前端密閉;在位于所述肛管前端的外圓上設有排液孔。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用灌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肛管是由醫用硅膠材料制成。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醫用灌腸器,其特征在于:在位于所述肛管前端的外圓上軸向間隔連有顯示插入深度的刻線。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用灌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灌腸袋為醫用塑料制成的自封灌腸袋。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醫用灌腸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壓密封管的端口連有橡膠密封帽。
【文檔編號】A61M3/02GK205612793SQ201620267997
【公開日】2016年10月5日
【申請日】2016年3月31日
【發明人】成寶燕, 王民基
【申請人】成寶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