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雙刷頭牙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日常生活用品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雙刷頭牙刷。
背景技術:
目前世界上的牙刷種類繁多,有方便攜帶的旅行牙刷,有省力的電動牙刷,有帶牙膏的牙刷等。通常使用的牙刷,其牙刷頭只有一個,對牙齒內側的清潔有一定的難度,基于個人習慣的不同有些人只照顧到牙齒的外側和咬合面,牙齒內側的清潔就被忽略了,長期下來很容易引發許多的口腔疾病。清潔牙刷刷頭的一面為刷毛,另一面是采用較硬材料做成的刷頭,在刷牙時,刷頭反復在口腔里來回劃動,容易損傷牙釉質,甚至將牙齦損傷造成出血。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能同時清除牙齒三側溝窩內菌斑和殘渣的雙刷頭牙刷。
本實用新型提出的雙刷頭牙刷,由牙刷頭1、刷毛2、牙刷頸3、手柄4組成(其結構如圖1所示),其中,牙刷頭1呈菱形,牙刷頸3呈V字形,其夾角為25-35°,牙刷頸3連接手柄4,兩個牙刷頭1分別位于牙刷頸3的頂部5、6處,兩個牙刷頭1之間呈V字形排列,其夾角為40-45°,刷毛2分別位于兩個牙刷頭1相對的內側面,刷毛3的頂部呈圓弧形。
本實用新型中,牙刷頸3與手柄4彎曲成一個角度,彎曲的角度范圍為100-130°。
本實用新型中,菱形牙刷頭1的四周呈圓弧形。
本實用新型中,兩個牙刷頭1與牙刷頸3相連處的內側面呈凹形弧面。
本實用新型中,兩個刷毛2間的間隙略小于牙齒的厚度。
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可按照刷牙的正確姿勢很方便地順著牙縫清潔牙齒的內外側與咬合面。兩個牙刷頭相對伸出,能同時刷到牙齒的兩面,使經過磨圓處理的牙刷毛均勻地向牙齦反復多次地進行壓迫,起到按摩牙齦的作用,有利于牙齦組織的健康;由于牙刷頭呈菱形,更容易深入口腔內部,刷毛四周形成斜切面的刷面,可以徹底清潔口腔內難刷到的部位,徹底清理上下兩層牙齒的咬合面及牙縫的菌斑和殘渣。
本實用新型中,兩個牙刷頭1之間呈V字形排列,符合人體工程的形狀;牙刷頸3與手柄4彎曲成一個角度,使手柄富有彈性,可以減少對牙齒和牙齦的壓力,同時方便調整牙刷的位置。
本實用新型還可以根據不同年齡段的要求,設計尺寸規格不一的牙刷,以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同時給每一位使用者帶來一種愉悅感。
本實用新型可以采用可循環利用的材料制造(如PC聚碳酸酯或PC/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提純聚酯),不會增加環境的負擔。
本實用新型構思新穎,其結構符合人體工程的形狀,使用方便、快捷、安全。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圖示。
圖中標號1為牙刷頭,2為刷毛,3為牙刷頸,4為手柄,5、6為牙刷頸的頂部。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1,手柄4選用PC材料,牙刷頸3選用PC材料,牙刷頭1選用PC材料,手柄4與牙刷頸3連在一起,兩個牙刷頭1連在牙刷頸3上,手柄4、牙刷頸3、牙刷頭1注塑成為一體。刷毛2選用杜邦絲,刷毛2位于牙刷頭1內側,兩個牙刷頭1之間的夾角呈40-45°,牙刷頸3呈25-35°的V字形角,適合刷牙時手與人體形成最舒適的角度;兩個牙刷頭1相對伸出,適合口腔的結構,可以方便、快捷地同時清潔牙齒的兩面;牙刷頭1呈菱形結構,位于牙刷頭1上的刷毛2的面部形成一個斜切面,這樣就可以方便地深入口腔內刷到比較難刷的部位,而且不會損傷到牙齦。手柄4與牙刷頸3彎曲成100-130°的角度,圓弧形易控手柄,增加手握時的舒適感,使刷牙變得更輕松。
權利要求1.一種雙刷頭牙刷,由牙刷頭(1)、刷毛(2)、牙刷頸(3)、手柄(4)組成,其特征在于,牙刷頭(1)呈菱形,牙刷頸(3)呈V字形,其夾角為25-35°,牙刷頸(3)連接手柄(4),兩個牙刷頭(1)分別位于牙刷頸(3)的頂部(5)、(6)處,兩個牙刷頭(1)之間呈V字形排列,其夾角為40-45°,刷毛(2)分別位于兩個牙刷頭(1)相對的內側面,刷毛(3)的頂部呈圓弧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刷頭牙刷,其特征在于牙刷頸(3)與手柄(4)彎曲成一個角度,彎曲的角度為100-13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刷頭牙刷,其特征在于菱形牙刷頭(1)的四周呈圓弧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刷頭牙刷,其特征在于兩個牙刷頭(1)與牙刷頸(3)相連處的內側面呈凹形弧面。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刷頭牙刷,其特征在于兩個刷毛(2)間的間隙略小于牙齒的厚度。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日常生活用品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雙刷頭牙刷。由牙刷頭、刷毛、牙刷頸、手柄組成,牙刷頭呈菱形,牙刷頸與手柄連為一體,兩個牙刷頭分別位于牙刷頸的頂部,兩個牙刷頭之間呈V字形排列,其夾角為40-45°,刷毛分別位于兩個牙刷頭相對的內側面,刷毛的頂部呈圓弧形。使用本實用新型能同時刷到牙齒的兩面,可以徹底清理內外兩側和咬合面及牙縫的菌斑和殘渣。本實用新型構思新穎,其結構符合人體工程的形狀,使用方便、快捷、安全。
文檔編號A46B9/04GK2877414SQ20062004120
公開日2007年3月14日 申請日期2006年4月20日 優先權日2006年4月20日
發明者葉斌 申請人:葉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