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吸塵器電機風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吸塵器電機風機。
背景技術:
傳統的吸塵器電機風機通常由葉輪罩、定葉輪、動葉輪和定子端蓋構成, 葉輪罩固定在電機外殼上,定葉輪固定在定子端蓋上,而動葉輪被夾在葉輪 罩和定葉輪之間;風從葉輪罩的進風口中進來,經過動葉輪再從定葉輪周圍 與葉輪罩內壁之間的間隙排出,進入定葉輪后端面的導風片中出來。
這種電機風機結構的缺點是葉輪罩與定葉輪間的間隙比較大,容易形成 渦流,降低空氣流速,使得風機真空度減小,吸風效率降低更會進一步造 成風機內空氣回流并相互撞擊,產生更大的噪音。
另外,這種電機風機中的定子端蓋上由于缺少能夠進一步導風的結構, 使得風機內部的出風阻力增大,進出風不暢通;尤其是從定葉輪后端面的導 風片中出來的空氣會直接撞擊在定子端蓋上,損失大量動能,降低流速,也 會造成風機真空度和吸風效率的降低。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真空度高,噪音小 的吸塵器電機風機。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吸塵器電機風機,包括葉輪罩、定子端 蓋及位于葉輪罩和定子端蓋之間的動葉輪;所述定子端蓋的一側端面上固定 有圍繞動葉輪的導風圈,該導風圈的周緣與葉輪罩的內壁壓緊。
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吸塵器電機風機,包括葉輪罩、 定子端蓋及位于葉輪罩和定子端蓋之間的動葉輪;所述定子端蓋的一側端面 上固定有圍繞動葉輪的導風圈,該導風圈的周緣與葉輪罩的內壁壓緊;并且 所述導風圈上環布有導風葉片,相鄰兩個導風葉片間形成第一風道;而所述 定子端蓋的另一側端面上成型有若干導風凸筋,相鄰兩個導風凸筋間形成第 二風道;所述第一風道與第二風道一一對應連通。
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吸塵器電機風機,包括葉輪罩、 定子端蓋及位于葉輪罩和定子端蓋之間的動葉輪;所述定子端蓋的一側端面 上固定有圍繞動葉輪的導風圏,該導風圏的周緣與葉輪罩的內壁壓緊。并且所述導風圏上環布有導風葉片,相鄰兩個導風葉片間形成第一風道;而所述 定子端蓋的另一側端面上成型有若干導風凸筋,相鄰兩個導風凸筋間形成第 二風道;所述第一風道與第二風道一一對應連通。同時所述導風葉片和導風 凸筋在定子端蓋的端面上的投影均為阿基米德蠊旋線的一段。所述第一風道 的空間由內向外逐漸增大,而所述第二風道的空間由外向內逐漸縮小。
并且所述定子端蓋由BMC制成,而導風圈由尼龍制成。
并且所述定子端蓋和導風圏為分離式元件,具體是所述定子端蓋上設有 若干柱孔,而導風圈上設有若干同柱孔對應配合的定位柱;定位柱插入對應 的柱孔內從而使得導風圏同定子端蓋相固定,當然也方便兩者分離。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這種吸塵器電機風機采用導風圏代替了原有的定葉 輪,并且進一步在定子端蓋上增加了導風結構;其工作時,風從葉輪罩的進 風口中進來,經過動葉輪排出后,依次通過導風圈上的第一風道和定子端蓋 上的第二風道,最后從定子端蓋后部排出。
本實用新型優點是
1. 本實用新型中,由于導風圈的周緣與葉輪罩的內壁壓緊,消除了間 隙,因此相比原先定葉輪與葉輪罩內壁間存在間隙的情況,有效防止了渦流 的產生,提髙了風機真空度和吸風效率;同時保證了風機中沒有回流空氣, 大大降低了空氣相互撞擊產生的噪音。
2. 本實用新型中,由于在定子端蓋上增加了作為導風結構的第二風道, 并且使得該第二風道與導風圈上的第一風道一一對應,減小了進出風阻力, 保證了空氣在風機中進出風的暢通因此使得從動葉輪中排出的髙速氣流能 夠逐漸地、均勻地依次減速通過第一、第二風道,大大減少了動能的損失, 從而進一步提髙了風機真空度和吸風效率。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具體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l實施例中導風圏單獨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的另一視圖
圖4為
圖1實施例中定子端蓋單獨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4的另一視圖圖6為
圖1實施例中導風圈和定子端蓋結合狀態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7為圖6的另一視圖。
其中1、葉輪罩;2、動葉輪;3、定子端蓋;31、導風凸筋;32、定 位孔;33、柱孔;4、導風圈;41、導風葉片;42、定位柱;5、第一風道; 6、第二風道;7、電機;8、外殼;9、電機輸出軸。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結合圖l、圖2、圖3、圖4、圖5、圖6和圖7所示為本實用 吸塵器電機風機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
,它包括葉輪罩l、動葉輪2和定子端 蓋3:所述葉輪罩l和定子端蓋3均固定在電機7的外殼8上,而動葉輪2 固定在電機輸出軸9上,并且被夾在葉輪罩l和定子端蓋3之間。
定子端蓋3由BMC制成,其一側端面上固定有圍繞動葉輪2的導風圈 4,該導風圈4的周緣與葉輪罩1的內壁壓緊。
所述導風圈4由尼龍制成,其上環布有導風葉片41,并且這些導風葉 片41在定子端蓋3的端面上的投影為阿基米德螺旋線的一段而相鄰兩個 導風葉片41間形成第一風道5,并且所述第一風道5的空間由內向外逐漸 增大。定子端蓋3的另一側端面上成型有若干導風凸筋31,并且這些導風 凸筋31在定子端蓋3的端面上的投影也為阿基米德蠊旋線的一段;而相鄰 兩個導風凸筋31間形成第二風道6,并且所述第二風道6的空間由外向內 逐漸縮小。而第一風道5與第二風道6—一對應連通。
所述定子端蓋3上成型有若干定位孔32 (本實施例中為4個),并通過 在定位孔32中穿設蠊釘而同電機7的外殼8相固定;同時該定子端蓋3上 設有若干柱孔33 (本實施例中為2個),而導風圈4上設有若干同柱孔33 對應配合的定位柱42:定位柱42插入對應的柱孔33內從而使得導風圏4 同定子端蓋3相固定,當然也方便兩者分離。
本實施例所述的這種吸塵器電機風機采用導風圈4代替了原有的定葉 輪,并且進一步在定子端蓋3上增加了導風結構;其工作時,風從葉輪罩l 的進風口中進來,經過動葉輪2排出后,依次通過導風圏4上的第一風道5 和定子端蓋3上的第二風道6,最后從定子端蓋3后部排出。
本實施例中由于導風圈4的周緣與葉輪罩1的內壁壓緊,因此相比原先 定葉輪與葉輪罩內壁間存在間隙的情況,有效防止了渦流的產生,提髙了風機真空度和吸風效率同時保證了風機中沒有回流空氣,大大降低了空氣相 互撞擊產生的噪音。
其次,本實施例中由于在定子端蓋3上增加了作為導風結構的第二風道 6,并且使得該第二風道6與導風圏4上的第一風道5—一對應,減小了進 出風阻力,保證了空氣在風機中進出風的暢通;因此使得從動葉輪2中排出 的髙速氣流能夠逐漸地、均勻地依次減速通過第一風道5和第二風道6,大 大減少了動能的損失,從而進一步提髙了風機真空度和吸風效率。
權利要求1.一種吸塵器電機風機,包括葉輪罩(1)、定子端蓋(3)及位于葉輪罩(1)和定子端蓋(3)之間的動葉輪(2);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端蓋(3)的一側端面上固定有圍繞動葉輪(2)的導風圈(4),該導風圈(4)的周緣與葉輪罩(1)的內壁壓緊。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吸塵器電機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風圈(4) 上環布有導風葉片(41),相鄰兩個導風葉片(41)間形成第一風道(5); 而所述定子端蓋(3)的另一側端面上成型有若干導風凸筋(31),相鄰兩個 導風凸筋(31)間形成第二風道(6);所述第一風道(5)與第二風道(6) --對應連通。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吸塵器電機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風葉片 (41)和導風凸筋(31)在定子端蓋(3)的端面上的投影均為阿基米德蠊旋線的一段。
4.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吸塵器電機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風道 (5)的空間由內向外逐漸增大;而所述第二風道(6)的空間由外向內逐漸縮小。
5.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塵器電機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 端蓋(3)由BMC制成,而導風圏(4)由尼龍制成。
6.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吸塵器電機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 端蓋(3)和導風圈(4)為分離式元件。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吸塵器電機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端蓋 (3)上設有若干柱孔(33),而導風圈(4)上設有若干同柱孔(33)對應配合的定位柱(42);定位柱(42)插入對應的柱孔(33)內從而使得導風 圏(4)同定子端蓋(3)相固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吸塵器電機風機,包括葉輪罩、定子端蓋及位于葉輪罩和定子端蓋之間的動葉輪;所述定子端蓋的一側端面上固定有圍繞動葉輪的導風圈,該導風圈的周緣與葉輪罩的內壁壓緊。本實用新型中導風圈的周緣與葉輪罩的內壁壓緊,消除了間隙,相比原先定葉輪與葉輪罩內壁間存在間隙的情況,有效防止了渦流的產生,提高了風機真空度和吸風效率;同時保證了風機中沒有回流空氣,大大降低了空氣相互撞擊產生的噪音。
文檔編號A47L9/00GK201292990SQ20082019926
公開日2009年8月19日 申請日期2008年11月17日 優先權日2008年11月17日
發明者倪祖根 申請人:金萊克電氣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