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可導磁鍋具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412350閱讀:310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一種可導磁鍋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鍋具,尤其是一種以電磁效果進行加熱的可導磁鍋具。
背景技術
目前,電磁爐已成為現代家庭生活中不可缺少家電之一,它必須選擇底部可導磁的鍋具才能達到煮熟加熱效果,此種鍋具多為全不銹鋼鍋或多層金屬復合底結構鋁鍋具。 而鋁合金壓鑄鍋、陶瓷鍋不能導磁,只可用火焰直接加熱或利用電熱管加熱。全不銹鋼鍋具底部較薄,煎、炒食物時較容易糊鍋。而鋁合金壓鑄鍋、陶瓷鍋底部較厚,受熱均勻,食物不容易糊鍋。多層金屬復合底結構鋁鍋需將不銹鋼板放置在模具中,加壓令其延展成預定形狀,通過現有焊接、熱壓或其他方式將具有導磁性的不銹鋼片嵌于鋁鍋底部,再進行其它后續加工后即可完成。此種方法成本高、效率低,且會造成結合效果不佳,與鋁鍋本體密合度較差,品質無法符合高硬度、高密度鍋具要求,并會間接影響到鍋具的導磁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上述技術中存在的不足之外,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能夠將導磁金屬層緊密附著于鍋具底部,從而提高鍋具導磁與傳熱效果的一種可導磁鍋具。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導磁鍋具,包括一鍋具本體與導磁金屬層,所述鍋具本體的底部外側噴涂有至少一層能夠將所述導磁金屬層緊密附著于所述鍋具本體的粗糙層。所述導磁金屬層設置于所述粗糙層的外側表面。所述導磁金屬層的材料為純鐵、低碳鋼、中碳鋼、導磁不銹鋼。所述鍋具本體的直徑由下至上逐漸變大。所述鍋具本體兩側邊緣的外側還噴涂有至少一層所述粗糙層。所述鍋具本體的底壁內側表面還噴敷有不沾料料層。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導磁鍋具,包括一鍋具本體與導磁金屬層,鍋具本體的底部外側噴涂有至少一層能夠將導磁金屬層緊密附著于鍋具本體的粗糙層,從而促使具有導磁金屬層緊密附著于鍋具本體,從而提高兩者之間的穩定性及鍋具的導磁性。本實用新型設計結構簡單合理,不但強化了鍋具整體的密度,提升了鍋具的品質,還提高了傳熱效果, 熱量通過導磁金屬層能夠充分、快速地傳遞至鍋具內部,從而縮短了食物烹調的時間。另外,該導磁金屬層也有利于鍋體使用火源加熱或電磁式進行加熱,在鍋體快速升溫的同時, 且鍋底也不易被燒壞。

圖1為本實用新型剖面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剖面圖。[0014]主要元件符號說明如下1鍋具本體2粗糙層3導磁金屬層4不沾料料層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更清楚的表述本實用新型,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圖1為本實用新型剖面圖,鍋具本體1采用金屬材質經高壓鍛造技術成型,且鍋具本體1的直徑由下至上逐漸變大,其兩側邊緣外側與底部外側分別采用噴涂的方式從而形成至少一層粗糙層2,在鍋具本體1底部粗糙層2的外側表面還附著有導磁金屬層3。該導磁金屬層3可采用純鐵、低碳鋼、中碳鋼、導磁不銹鋼等材質制成,一般以采用中碳鋼或導磁不銹鋼為較佳的材質。由于在鍋具本體與導磁金屬層之間設置粗糙層,因此能夠促使導磁金屬層緊密附著于鍋具本體的底部,從而提高兩者之間的穩定性及鍋具的導磁性。圖2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剖面圖,在鍋具本體1的底壁內側表面還噴敷有不沾料料層4,從而避免在烹調過程中食品與鍋具的內底壁表面發生粘結造成糊鍋的現象,不但烹調后食品的味道不會受到影響,對烹調后鍋具的清洗也比較容易方便。本實用新型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幾步驟1、通過模具先將鍋具本體制造成型;2、將鍋具底部表面通過加工機處理成粗糙面;3、在鍋具底部粗糙面上通過加工機處理后,使粗糙面的外側表面均勻附著一層可導磁金屬層。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在制造過程中以噴涂取代現有的焊接、熱壓等技術,通過噴涂及粗糙表面,促使具有導磁型金屬層緊密附著于鍋具本體,從而提高兩者穩定性及鍋具導磁性。又因其設計結構簡單合理,不但強化了鍋具整體的密度,提升了鍋具的品質,還提高了傳熱效果,熱量通過導磁金屬層能夠充分、快速地傳遞至鍋具內部,從而縮短了食物烹調的時間。另外,該導磁金屬層也有利于鍋體使用火源加熱或電磁式進行加熱,在鍋體快速升溫的同時,且鍋底也不易被燒壞。以上公開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幾個具體實施例,但是,本實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 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能思之的變化都應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可導磁鍋具,包括一鍋具本體與導磁金屬層,其特征在于,所述鍋具本體的底部外側噴涂有至少一層能夠將所述導磁金屬層緊密附著于所述鍋具本體的粗糙層。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導磁鍋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磁金屬層設置于所述粗糙層的外側表面。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導磁鍋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磁金屬層的材料為純鐵、 低碳鋼、中碳鋼、導磁不銹鋼。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導磁鍋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鍋具本體的直徑由下至上逐漸變大。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導磁鍋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鍋具本體兩側邊緣的外側還噴涂有至少一層所述粗糙層。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可導磁鍋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鍋具本體的底壁內側表面還噴敷有不沾料料層。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可導磁鍋具,包括一鍋具本體與導磁金屬層,鍋具本體的底部外側設有至少一層能夠將導磁金屬層緊密附著于鍋具本體的粗糙層,從而促使具有導磁金屬層緊密附著于鍋具本體,從而提高兩者之間的穩定性及鍋具的導磁性。本實用新型設計結構簡單合理,不但強化了鍋具整體的密度,提升了鍋具的品質,還提高了傳熱效果,熱量通過導磁金屬層能夠充分、快速地傳遞至鍋具內部,從而縮短了食物烹調的時間。另外,該導磁金屬層也有利于鍋體使用火源加熱或電磁式進行加熱,在鍋體快速升溫的同時,且鍋底也不易被燒壞。
文檔編號A47J36/02GK201987263SQ201020689548
公開日2011年9月28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30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30日
發明者范資財 申請人:范資財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