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超聲懸浮表面處理裝置的制作方法
超聲懸浮表面處理裝置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對鋰電池材料進行涂布分條后處理等領域的超聲懸浮表面
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為應對減排和石油資源日漸匱乏的雙重壓力,大多數國家都將發展新能源汽車視做振興本國汽車產業和節能減排的最重要途徑。我國2009年3月發布的《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對發展新能源汽車也制定了大致目標——未來三年,中國將形成50萬輛純電動充電式混合動力和普通型混合動力新能源汽車產能。到2012年,新生產汽車中將有10% 是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產值有望達到5000億元。目前新能源汽車的瓶頸在與電池的性能。由于鋰電池具有高的儲存能量密度、使用壽命長、額定電壓高、高功率承受力、自放電率很低、重量輕、高低溫適應性強、且綠色環保等眾多優點,因此鋰電池成為新能源汽車動力的主要來源。而目前鋰電池生產過程中,電極材料中涂布分條時一般采用旋轉切割的方式,必然會產生導電粉末,且切口也會存在毛刺,嚴重影響鋰電池成品后的質量。
發明內容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以上所述現有鋰電池生產過程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可以有效的對分條后電極材料進行表面除塵及切口除毛刺,提升成品鋰電池品質的超聲懸浮表面處理裝置。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超聲懸浮表面處理裝置,包括超聲清粉模具,所述超聲清粉模具最少一端通過固定座與超聲波換能器連接;所述超聲清粉模具最少包括一個在超聲清粉模具開設的狹長清粉通孔和與所述清粉通孔相通的負壓抽風孔。所述負壓抽風孔為與所述清粉通孔相通的狹長負壓抽風槽,這樣可以有效的將切條后通過所述清粉通孔超聲振動后產生的粉塵抽離切條材料表面,以對切條表面進行有效的處理。所述負壓抽風孔與所述清粉通孔之間為垂直設置。所述負壓抽風孔設置在所述清粉通孔的一側,可以設置有;兩排以上,其與所述清粉通孔相通。所述清粉通孔的入口處設置有口徑相對比較大且平滑向內凹與所述清粉通孔入口連接的引導口,以便于使所述切條通過清粉通孔。所述超聲清粉模具與所述超聲波換能器之間通過變幅桿連接,所述超聲清粉模具與變幅桿之間可以是通過螺桿及相應的螺紋孔連接。所述超聲清粉模具安裝在兩個固定座之間,這樣可以有效的提高超聲清粉模具的穩定性。所述超聲清粉模具的兩端分別與所述變幅桿連接,兩端的變幅桿分別固定與所述的固定座上。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有如下優點可以對薄片狀的鋰電池電極材料的表面及切口位置進行有效的表面處理,可以將涂布后的電池材料表面的污染物,以及切口部位的毛刺去比較徹底的除掉,保證了鋰電池的品質及可靠性。
圖1是本發明超聲懸浮表面處理裝置的較佳實施例1立體圖;圖2是本發明超聲懸浮表面處理裝置的較佳實施例1主視圖;圖3是本發明超聲懸浮表面處理裝置的較佳實施例1俯視圖;圖4是本發明超聲懸浮表面處理裝置的較佳實施例2主視圖;圖5是本發明超聲懸浮表面處理裝置中超聲清粉模具的實施例1主視圖;圖6是本發明超聲懸浮表面處理裝置中超聲清粉模具的實施例2主視圖;圖7-10是本發明超聲懸浮表面處理裝置的中超聲清粉模具各實施例的橫截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詳細的說明。超聲懸浮表面處理裝置,如圖1-3所示,包括超聲清粉模具4,所述超聲清粉模具4 最少一端通過固定座2與超聲波換能器1連接;所述超聲清粉模具4最少包括一個沿超聲清粉模具4縱向開設的狹長清粉通孔5和與所述清粉通孔5相通的負壓抽風孔6。通過超聲波換能器1使超聲清粉模具4內的清粉通孔5產生超聲懸浮效應,可以有效的對通過所述清粉通孔5物品的表面進行處理及活化。所述超聲清粉模具4與所述超聲波換能器1之間通過變幅桿3連接,所述超聲清粉模具4與變幅桿3之間可以是通過螺桿及相應的螺紋孔連接。所述超聲清粉模具4安裝在兩個固定座2之間,這樣可以有效的提高超聲清粉模具的穩定性。所述超聲清粉模具4的兩端分別與所述變幅桿3連接,兩端的變幅桿3分別固定與所述的固定座2上。所述清粉通孔5的入口處設置有口徑相對比較大且平滑向內凹與所述清粉通孔入口連接的引導口,以便于使所述切條通過清粉通孔5。如圖4所示,所述超聲清粉模具4通過一個固定座2與所述超聲波換能器1連接, 組成單支點結構,這樣結構更加簡單。所述負壓抽風孔6為與所述清粉通孔5相通的狹長負壓抽風槽,這樣可以有效的將用于鋰電池的切條后材料通過所述清粉通孔5后超聲振動產生的粉塵抽離切條材料表面,以對切條材料表面進行有效的處理。如圖7所示,所述負壓抽風孔6位于所述清粉通孔5的兩側,與所述清粉通孔5之間可以為垂直的相互交叉設置,也可以為成60度等任何角度設置如圖10所示。如圖8所示,所述負壓抽風孔6設置兩排,所述負壓抽風孔6與所述清粉通孔5之間呈具有一定角度的相互交叉設置,這樣可有效的清除超聲震動后產生的粉塵。如圖9所示,所述負壓抽風孔6設置在所述清粉通孔5的一側,可以設置有;兩排以上,其與所述清粉通孔5相通。如圖5所示,所述的負壓抽風孔6可以由若干與所述清粉通孔5相通的長孔組成。如圖6所示,也可以由若干圓孔組成。 以上所述者,僅為本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新型實施的范圍, 即大凡依本新型申請專利范圍及新型說明內容所作的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新型專利涵蓋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
1.超聲懸浮表面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超聲清粉模具,所述超聲清粉模具最少一端通過固定座與超聲波換能器連接;所述超聲清粉模具最少包括一個清粉通孔和與所述清粉通孔相通的負壓抽風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聲懸浮表面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負壓抽風孔為與所述清粉通孔相通的狹長負壓抽風槽。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超聲懸浮表面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負壓抽風孔與所述清粉通孔之間為垂直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超聲懸浮表面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負壓抽風孔設置在所述清粉通孔的一側,其與所述清粉通孔相通。
5.根據權利要求1、2、3或者4所述的超聲懸浮表面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粉通孔的入口處設置有口徑相對大且平滑向內凹與所述清粉通孔入口連接的引導口。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超聲懸浮表面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聲清粉模具與所述超聲波換能器之間通過變幅桿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超聲懸浮表面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聲清粉模具安裝在兩個固定座之間。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超聲懸浮表面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聲清粉模具的兩端分別與所述變幅桿連接,兩端的變幅桿分別固定與所述的固定座上。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超聲懸浮表面處理裝置,包括超聲清粉模具,所述超聲清粉模具最少一端通過固定座與超聲波換能器連接;所述超聲清粉模具最少包括一個沿超聲清粉模縱向開設的狹長清粉通孔和與所述清粉通孔相通的負壓抽風孔;所述負壓抽風孔與所述清粉通孔之間為垂直設置。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有如下優點可以對薄片狀的鋰電池電極材料的表面及切口位置進行有效的表面處理,可以將涂布后的電池材料表面的污染物,以及切口部位的毛刺去比較徹底的除掉,保證了鋰電池的品質及可靠性。
文檔編號B08B15/04GK102496695SQ201110403580
公開日2012年6月13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7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7日
發明者嚴卓晟, 嚴卓理, 盧小斌, 歐明亮 申請人:廣州市新棟力超聲電子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