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料倉除塵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所述的粉料倉除塵系統,包括粉料倉、粉料倉支腳和進料管,還包括排氣管、集塵箱和除塵器,所述集塵箱設于地面,集塵箱通過排氣管與粉料倉頂部連通,所述除塵器設于集塵箱頂部。本發明結構簡單、安裝維護方便、除塵效果好。
【專利說明】粉料倉除塵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空氣凈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混凝土攪拌站的粉料倉除塵系統。
【背景技術】
[0002]混凝土攪拌站的粉料倉一般用于儲存水泥等粉料,其以高壓空氣為動力源,用于輸送物料。現有技術中,混凝土攪拌站的粉料倉大多采用的是倉頂除塵技術,即在粉料倉頂部安裝有除塵器。但在實際使用中存在以下不足:一是粉料倉內的壓力高于倉外,如果除塵器發生故障,則會使粉塵泄露時的擴散范圍增大,容易污染環境;二是除塵器設于高處,維修不方便,且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安裝維護方便、除塵效果好的粉料倉除塵系統。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5]粉料倉除塵系統,包括粉料倉、粉料倉支腳和進料管,還包括排氣管、集塵箱和除塵器,所述集塵箱設于地面,集塵箱通過排氣管與粉料倉頂部連通,所述除塵器設于集塵箱頂部。
[0006]所述集塵箱包括集塵室、集塵室底部的卸料斗、卸料斗底部的卸料口及支撐集塵室的集塵室支腳,所述集塵室頂部還設有排氣管入口和除塵器入口。
[0007]所述粉料倉頂部還設有安全閥。
[0008]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的粉料倉通過排氣管與設于地面的集塵箱連通,產生的粉塵則通過集塵箱和除塵器收集,不僅有效除塵,還可回收利用收集的粉塵。本發明的集塵箱和除塵器安裝于地面,其結構簡單、安裝維護方便,不存在高處維護的安全隱患。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發明粉料倉除塵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0010]圖2為本發明的集塵箱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號說明:1 一粉料倉支腳,2—進料管,3—粉料倉,4一安全閥,5—排氣管,6—除塵器,7—集塵箱,8—集塵室支腳,9一卸料斗,10—集塵室,11 一排氣管入口,12—除塵器入口,13—卸料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12]附圖非限制性地公開了本發明的具體結構,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0013]參考圖1,本發明粉料倉除塵系統,主要由粉料倉3、粉料倉支腳1、進料管2、排氣管5、集塵箱7和除塵器6構成。粉料倉支腳I支撐粉料倉3,粉料倉3的一側連通進料管
2。所述集塵箱7設于地面,集塵箱7通過排氣管5與粉料倉3頂部連通,所述除塵器6則設于集塵箱7頂部。由于集塵箱7設于地面,可以緩沖由排氣管5高壓空氣帶來的水泥等粉塵,使得大部分的粉塵沉積于箱內;除塵器6則進一步清除和回收由集塵箱7排出氣體所帶的部分粉塵,最終實現對粉塵的有效回收,避免了粉塵對環境的污染。
[0014]其中,所述粉料倉3頂部還設有安全閥4,可避免由于壓力過大而造成粉料倉3上蓋的破裂。
[0015]參考圖2,所述集塵箱7包括集塵室10、集塵室10底部的卸料斗9、卸料斗9底部的卸料口 13及支撐集塵室10的集塵室支腳8,所述集塵室10頂部還設有排氣管入口 11和除塵器入口 12,排氣管入口 11與排氣管5連通,除塵器入口 12與除塵器6相通。集塵箱7收集的粉塵可通過卸料口 13回收利用,避免了資源的浪費。
【權利要求】
1.粉料倉除塵系統,包括粉料倉(3)、粉料倉支腳(I)和進料管(2),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排氣管(5)、集塵箱(7)和除塵器(6),所述集塵箱(7)設于地面,集塵箱(7)通過排氣管(5)與粉料倉(3)頂部連通,所述除塵器(6)設于集塵箱(7)頂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粉料倉除塵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塵箱(7)包括集塵室(10)、集塵室(10)底部的卸料斗(9)、卸料斗(9)底部的卸料口(13)及支撐集塵室(10)的集塵室支腳(8 ),所述集塵室(10 )頂部還設有排氣管入口( 11)和除塵器入口( 12 )。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粉料倉除塵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料倉(3)頂部設有安全閥 (4)。
【文檔編號】B08B15/04GK103895105SQ201210586827
【公開日】2014年7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8日
【發明者】張雪松 申請人:廣西華欣建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