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免沖洗廁所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廁所,特別涉及一種免沖洗環保型生態廁所。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口流動日益頻繁,尤其是旅游業的快速發展,公廁數量不斷增多,已成為體現人類進步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但由大量公廁引起的環境污染問題也越來越受到廣泛關注。目前,我國普遍使用的公廁主要有三種形式旱廁、水沖式廁所和打包式免水沖廁所。旱廁主要在我國鄉村、小城鎮以及城市的部分地區使用。旱廁是我國最古老傳統的廁所形式,具有將糞便集中和用作農肥的基本功能。但由于旱廁建造簡易,一般缺乏防滲和覆蓋措施,極易污染水體和空氣,并且還是蚊蠅和病原菌孳生溫床,危害人們身體健康。水沖式廁所是目前城市中最多采用的廁所,其使用方便衛生,已被人們廣泛接受,但隨著水 資源日益緊缺和城市管網以及處理系統負荷的加大,其存在的問題也日益凸顯(1)大量沖洗水的使用造成水資源嚴重浪費;(2)水沖式廁所要求完善浩大的供水、排污和處理系統,工程耗資巨大;(3)大量沖洗污水進入污水處理系統,大大增加了污水處理量,處理能耗和處理費用高昂;(4)水沖式廁所由于受上、下水系統影響,在嚴寒地區容易發生管道堵塞和破裂,污水溢流。打包式免水沖廁所是將糞便用塑料袋進行打包外運處理,但其打包系統結構復雜,存在維修保養難,使用成本高等問題,而且由于塑料制品的難降解性,帶來了二次污染;另外,在嚴寒天氣糞袋容易凍結成塊,使用范圍受限。同時,打包糞便運輸和處理還存在潛在危險。
發明內容為克服旱廁、水沖式廁所和打包式免水沖廁所存在的系列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免沖洗環保型生態廁所,該環保型生態廁所結構簡單,運行成本低,無污染排放,糞便可作為有機肥料利用,為人們入廁提供干凈衛生環境。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免沖洗環保型生態廁所,由上下兩層構成,中間由地板分隔,上層為使用間,供人們大小便使用,下層為處理間,供糞便處理使用。處理間分隔成固定間和分解間。使用間設有小便斗、蹲便器、百葉窗和排氣管。固定間設有控制箱、小便收集器和電動裝置。分解間設有分解槽和攪拌器。所述的小便斗通過管道與小便收集器連通,收集后集中處理。所述的蹲便器為糞尿分隔式結構,便盆中央具有分隔部,將便盆內腔分隔為前后兩部分,前部為小便收集區,后部為大便收集區,大小便收集區分別通過各自的出口通道與上述分解槽、小便收集器連通。所述的百葉窗位于使用間墻體上方,用于廁所換氣。所述的排氣管下端與上述分解槽連通,上端位于使用間之外,一方面為分解槽內微生物提供氧氣,另一方面把分解槽內臭氣及時排出。[0010]所述的電動裝置由電動機、傳動鏈輪和控制箱(啟動按鈕安裝在蹲便器后墻體中下部)組成,電動機通過傳動鏈輪與上述攪拌器連接,通過控制箱啟停控制攪拌器進行糞便混合。所述攪拌器由轉軸、固定軸承和攪拌葉構成,攪拌葉為槳式攪拌葉,與轉軸固定連接,轉軸的兩端通過固定軸承橫跨固定在上述分解槽的兩端。采用上述結構后,在分解槽內先裝入木屑、粉碎秸桿等生物質填料,當糞便落入分解槽內后,控制箱啟動電動機,攪拌器運行,生物質填料和糞便充分混合,微生物分解作用加強,糞便降解后成為有機肥;在糞便分解過程中,產生的臭氣和水分通過排氣管及時排出,廁所空間無異味;分解槽使用一段時間后,槽內是養分豐富的有機肥,可直接還田,避免糞便二次污染。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I、免沖洗環保型生態廁所無需用水,可以在缺水、無供水和排水系統的鄉村、小城 鎮和新建城市小區以及無法使用水沖式廁所的旅游景點、船舶、火車等行業中采用。2、免沖洗環保型生態廁所采用的蹲便器根據人的生理部位合理設計了糞尿分離結構,有效地將糞尿分離并分別收集處理,從而保證了小便不會進入分解槽內,確保了分解槽內微生物的分解性能和使用壽命,同時也避免了臭氣產生。3、免沖洗環保型生態廁所采用微生物技術對糞便進行處理,將糞便分解轉化為有機肥,同時通過微生物分解發酵,可以將糞便中病原菌、蛔蟲卵殺死,具有無需后續處理、無污染排放和農業有機結合等優點,有利于保護環境和資源再生利用。
以下結合附圖
對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平面布置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中I.使用間,2.分解間,3.固定間,4.蹲便器,5.電動裝置,6.攪拌器,7.電動機,8.轉軸,9.固定軸承,10.小便收集器,11.控制箱,12.小便斗,13.百葉窗,14.洗手盆,15排氣管,16.分解槽,17.傳動鏈輪,18.攪拌葉。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圖2所示,一種免沖洗環保型生態廁所包括由地板分隔成的上方使用間I和下方固定間2、分解間3。使用間設有小便斗12、蹲便器4、百葉窗13和排氣管15。小便斗12通過管道與小便收集器10連通,尿液收集后集中處理;蹲便器4為糞尿分隔式結構,便盆中央具有分隔部,將便盆內腔分隔為前后兩部分,前部為小便收集區,后部為大便收集區,大小便收集區分別通過各自的出口通道與分解槽16、小便收集器10連通;使用間I墻體上方安裝有百葉窗13,用于廁所通換氣;排氣管15下端與分解槽16連通,上端位于使用間I之外,一方面為分解槽16內微生物提供氧氣,另一方面把分解槽16內臭氣及時排出。固定間3設有控制箱11、小便收集器10和電動裝置5。電動裝置5由電動機7、傳動鏈輪17和控制箱11組成,電動機7通過傳動鏈輪17與攪拌器6連接,通過控制箱11啟停控制攪拌器6進行糞便混合。[0023]分解間2設有分解槽16和攪拌器6,攪拌器6由轉軸8、固定軸承9和攪拌葉18構成,攪拌葉18為槳式攪拌葉,與轉軸8固定連接,轉軸8的兩端通過固定軸承9橫跨固定在分解槽16的兩端。采用上述結構后,在分解槽16內先裝入木屑、粉碎秸桿等生物質填料,當糞便落入分解槽16內后,按壓啟動按鈕,控制箱11啟動電動機7,攪拌器6運行,生物質填料和糞便充分混合,微生物分解作用加強,糞便降解后成為有機肥;在糞便分解過程中,產生的臭氣和水分通過排氣管及時排出,廁所空間無異味;分解槽使用一段時間后,槽內是養分豐富的有機肥,可直接還田,避免糞便二次污染。
權利要求1.一種免沖洗廁所,其特征是由上下兩層構成,中間由地板分隔,上層為使用間(I);下層為處理間,分為固定間⑵和分解間(3);使用間設有小便斗(12)、蹲便器(4)、百葉窗(13)和排氣管(15);小便斗(12)通過管道與小便收集器(10)連通,尿液收集后集中處理;蹲便器(4)為糞尿分隔式結構,便盆中央具有分隔部,將便盆內腔分隔為前后兩部分,前部為小便收集區,后部為大便收集區,大小便收集區分別通過各自的出口通道與分解槽(16)、小便收集器(10)連通;固定間(3)設有控制箱(11)、小便收集器(10)和電動裝置(5);分解間⑵設有分解槽(16)和攪拌器(6)。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免沖洗廁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動裝置(5)由電動機(7)、傳動鏈輪(17)和控制箱(11)組成,電動機(7)通過傳動鏈輪(17)與攪拌器(6)連接,通過控制箱(11)啟停控制攪拌器(6)進行糞便混合。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免沖洗廁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攪拌器(6)由轉軸(8)、固定軸承(9)和攪拌葉(18)構成,攪拌葉(18)為槳式攪拌葉,與轉軸(8)固定連接,轉軸(8)的兩端通過固定軸承(9)橫跨固定在分解槽(16)的兩端。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免沖洗廁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使用間(I)墻體上方安裝有百葉窗(13),用于廁所通風換氣;排氣管(15)下端與分解槽(16)連通,上端位于使用間⑴之外。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廁所,具體涉及一種免沖洗環保型生態廁所。由上下兩層構成,中間由地板分隔,上層為使用間(1);下層為處理間,分為固定間(2)和分解間(3);使用間設有小便斗(12)、蹲便器(4)、百葉窗(13)和排氣管(15);小便斗(12)通過管道與小便收集器(10)連通,尿液收集后集中處理;蹲便器(4)為糞尿分隔式結構,便盆中央具有分隔部,將便盆內腔分隔為前后兩部分,前部為小便收集區,后部為大便收集區,大小便收集區分別通過各自的出口通道與分解槽(16)、小便收集器(10)連通;固定間(3)設有控制箱(11)、小便收集器(10)和電動裝置(5);分解間(2)設有分解槽(16)和攪拌器(6)。本實用新型具有節約資源、防臭、衛生等優點。
文檔編號A47K11/02GK202761179SQ20122044481
公開日2013年3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3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3日
發明者閆志英, 劉曉風, 袁月祥, 廖銀章, 李志東 申請人: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