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接組件及具有該連接組件的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連接組件及具有該連接組件的裝置,所述連接組件包括螺釘以及套設在螺釘上的墊帽,螺釘包括釘帽端以及與釘帽端一體連接的螺桿段,螺桿段上鄰接釘帽端的一端形成有凸臺,凸臺的徑向尺寸大于螺桿段的徑向尺寸小于釘帽端的徑向尺寸,凸臺的外周形成有第一齒紋,所述墊帽開設有配合孔,配合孔的周緣形成有第二齒紋,墊帽套設至所述螺桿段上,墊帽配合孔的第二齒紋與凸臺的外周的第一齒紋相嚙合,使得螺釘不能相對墊帽轉動。本發明連接組件用于連接物件,可保持相連接的兩物件連接穩定,不容易隨使用時間持久而松動脫落。
【專利說明】連接組件及具有該連接組件的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連接結構【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連接組件及具有該連接組件的裝置。
[0002]
【背景技術】
[0003]日常生活用烹煮器具中,其受熱主體一側通常設置有手柄,以便于加熱操作。現有烹煮器具如咖啡壺、炒鍋等的手柄一般通過連接組件連接于受熱主體上,手柄較常見為非導熱材質或不易導熱材質制成,如塑料或木材。現有連接組件較常見為螺釘連接結構或螺桿連接結構,螺釘連接結構包括螺釘以及與螺釘配合的連接座,通過將連接座固接(如焊接)在受熱主體上,手柄上開設有貫通的通孔,通過螺釘的桿體穿過通孔,螺釘的釘帽端與手柄上的一端抵持,桿體的螺紋端與連接座螺接,從而將手柄鎖持固定在受熱主體上。螺桿連接結構包括螺桿,螺桿的一端固接(如焊接)在受熱主體上,手柄上開設有與螺桿配合的螺紋孔,通過將手柄直接與螺桿配合而將手柄連接至受熱主體上。然而,上述連接結構,隨著烹煮器具使用時間的增加,桿體的螺紋端易與連接座松動,或者手柄與螺桿的配合出現松動,造成手柄連接不穩,易脫落。尤其,對于螺桿連接結構,螺桿直接焊接在受熱主體上,旋轉螺接時易對受熱主體造成變形,并且每個手柄安裝的方位難以統一對準,位置會出現偏差;此外,螺桿對手柄的導熱較大,手柄易發燙不便于握持。
[0004]
【發明內容】
[0005]鑒于以上所述,本發明有必要提供一種用以連接手柄與主體的連接組件,使手柄與主體穩定連接并且持久耐用。
[0006]一種連接組件,包括螺釘以及套設在螺釘上的墊帽,所述螺釘包括釘帽端以及與釘帽端一體連接的螺桿段,螺桿段上鄰接釘帽端的一端形成有凸臺,凸臺的外周形成有第一齒紋,所述墊帽開設有配合孔,配合孔的周緣形成有第二齒紋,墊帽套設至所述螺桿段上,墊帽配合孔的第二齒紋與凸臺外周的第一齒紋相嚙合,使得螺釘不能相對墊帽轉動。
[0007]進一步地,所述連接組件進一步包括連接座,連接座具有第一開口端與第二開口端,所述第一開口端的內徑大于第二開口端的內徑,所述墊帽從第一開口端穿入并固定地套設在連接座內。
[0008]進一步地,所述墊帽包括凸部與形成在其外周底部的側沿,所述凸部包括周壁與頂壁,并對應地圍成有收容空間,所述頂壁的中心開設有所述配合孔,所述配合孔的周緣形成有所述第二齒紋,所述側沿的邊緣開設有若干切口。
[0009]進一步地,所述凸臺的徑向尺寸大于螺桿段的徑向尺寸小于釘帽端的徑向尺寸,所述墊帽的側沿外周直徑與第一開口端的內徑相當。
[0010]進一步地,所述側沿的邊緣開設若干切口,僅保留若干連接點,并且該連接點供墊帽與連接座焊接。
[0011]另外,本發明有必要提供一種具有所述連接組件的裝置。
[0012]一種裝置,包括主體、手柄以及連接手柄至主體的連接組件,所述連接組件包括螺釘與墊帽,所述螺釘包括釘帽端以及與釘帽端一體連接的螺桿段,螺桿段上鄰接釘帽端的一端形成有凸臺,凸臺的外周形成有第一齒紋,所述墊帽開設有配合孔,配合孔的周緣形成有第二齒紋,所述墊帽與主體固接,并且墊帽通過配合孔套設至所述螺桿段上,配合孔的第二齒紋與凸臺外周的第一齒紋相嚙合,螺桿段從配合孔伸出與所述手柄螺接。
[0013]進一步地,所述連接組件包括連接座,所述連接座具有第一開口端與第二開口端,所述第一開口端的內徑大于第二開口端的內徑,所述墊帽穿入第一開口端并固定地套設在連接座內,連接座的第一開口端固接至所述主體上,所述螺釘的螺桿段從第二開口端伸出。
[0014]進一步地,所述手柄包括連接端與握持端,連接端的外徑較握持端的外徑小,與握持端形成階梯沿,所述第二開口端的內徑與連接端的外徑相當,手柄的連接端套設在所述第二開口端內。
[0015]進一步地,所述連接端的端面中心上開設有容置槽,并且于容置槽的底部中心開設有沿手柄的軸心線方向延伸的連接孔,連接孔延伸并未貫通手柄的握持端,連接孔與所述螺桿段配合螺接。
[0016]所述裝置包括咖啡壺、炒鍋。
[0017]進一步地,所述主體由不銹鋼材質制成,所述手柄由木質材質制成。
[0018]相較于現有技術,本發明連接組件連接主體與手柄時,通過將墊帽固接在主體上,通過螺釘的螺桿段與手柄螺紋連接,并且螺釘上凸臺外周的齒紋與墊帽配合孔的齒紋嚙合,如此,可便于手柄在安裝后穩定連接并且持久耐用。
[0019]【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圖1為本發明具有連接組件的裝置較佳實施例的截面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連接組件的螺釘的結構示意圖;
圖3a為本發明連接組件的墊帽的截面示意圖;
圖3b為本發明連接組件的墊帽的俯視示意圖;
圖4為圖1所示的裝置的手柄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連接組件的連接座的截面示意圖;
圖6為圖1所示的裝置(無壺蓋)的俯視圖;
圖7為圖1所示的裝置的主視圖;
圖8為本發明連接組件另一較佳實施例墊帽與連接座焊接后的俯視示意圖。
[0021]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
[0023]本發明提供一種具有連接組件的裝置,包括廚房炊具以及日常的水煮器具,如咖啡壺、水壺、炒鍋等。如圖1所示的裝置(以咖啡壺為代表)包括主體10、手柄20以及連接手柄20至主體10的連接組件30,可進一步包括濾筒40、壺蓋50以及水嘴60 (參閱圖6或圖7)。
[0024]主體10為裝置的受熱本體,為導熱材質制成,優選不銹鋼,用以容置需烹煮的物料。主體10大致呈中空圓球狀,其頂側開設有壺口 11,用以置入待加熱物料并配合裝入濾筒40以及壺蓋50。壺口 11大致呈階梯孔結構,包括外側孔段111、內側孔段112以及連接外側孔段111與內側孔段112的連接孔段113。外側孔段111位于壺口 11的外側端,內側孔段112位于主體10內,外側孔段111的內徑較內側孔段112的內徑大,外側孔段111用于收容壺蓋50,內側孔段112用以配合濾筒40。
[0025]主體10的底側大致呈平面結構,并且底側底面中部向主體頂側方向凹陷,從而在底側形成二支撐腳12,使得裝置放置在承載物上,不會完全貼合在承載物表面,造成承載物表面受:熱過聞。
[0026]請參閱圖6與圖7,手柄20與水嘴60連接在主體10的外側,手柄20與水嘴60呈一定夾角α設置,較佳地,α在45°至135°之間,便于握持手柄20側斜后將主體10內的液體倒出。主體10側壁上對應連接水嘴60的區域開設有出水網孔14,使得主體10內的水通過出水網孔14從水嘴60流出。
[0027]請參閱圖4,手柄20為非導熱材質制成,如塑料或木料等,優選木質材料,其通過連接組件30連接在主體10的一側。手柄20具有連接端21與握持端22,連接端21的端面中心上開設有容置槽211,并且于容置槽211的底部中心開設有沿手柄20的軸心線方向延伸的連接孔212,連接孔22延伸于并且未貫通手柄20的握持端22。連接端21的外徑較握持端22的外徑小,與握持端22形成階梯沿23。結合參閱圖7,握持端22的端面呈向上傾斜的切面狀,使得握持端22末端頂部長度向底部逐漸減少,視覺效果更理想。
[0028]連接組件30包括螺釘31與套設在螺釘31上的墊帽32。
[0029]請參閱圖2,螺釘31包括釘帽端311以及與釘帽端311—體連接的螺桿段312。螺桿段312上具有螺紋,螺桿段312上鄰接釘帽端311的一端形成有凸臺313,凸臺313的徑向尺寸大于螺桿段312的徑向尺寸小于釘帽端311的徑向尺寸,凸臺313的外周形成有第一齒紋3131。
[0030]請參閱圖3a與圖3b,所述墊帽32呈“凸”型片狀,包括凸部321與形成在其周側底部的側沿322。凸部321包括周壁3211與頂壁3212,并對應地圍成有收容空間3213,收容空間3213的徑向尺寸與釘帽端311相當,可收容釘帽端311。頂壁3212的中心開設有配合孔323,配合孔323的周緣形成有第二齒紋3231。墊帽32通過配合孔323套設至螺桿段312上,配合孔323的第二齒紋3231與凸臺313外周的第一齒紋3131相嚙合,使得螺釘31不能相對墊帽32轉動。
[0031]請參閱圖5,連接組件30可進一步包括連接座33,用以在手柄20連接至主體10時,配合墊帽32并且卡固手柄20的連接端21。連接座33呈兩端連通的筒狀結構,包括與主體10連接的第一開口端331以及與手柄20連接的第二開口端332。第一開口端331的圓周端面對應主體10的側面區域設置,使得連接座33焊接至主體側面時,第一開口端331的圓周端面可與主體側面充分接觸,不會在端面與主體側面間形成間隙,從而焊接牢固。第一開口端331的內徑大于第二開口端332的內徑,第一開口端331的內徑與墊帽32的側沿322外周直徑相當,墊帽32可通過第一開口端331套設至連接座33內。第二開口端332的內徑與手柄20連接端21的外徑相當,手柄20的連接端21可通過第二開口端332套設至連接座33內。制作連接座33時,第二開口端332可通過在徑向尺寸均勻的管筒在其末端向內收縮形成。
[0032]將手柄20安裝至主體10時,將墊帽32套設至螺釘31上,使得螺桿段312從墊帽32的配合孔323穿出,釘帽端311容置在墊帽32的收容空間3213內;然后,將墊帽32連同螺釘31套設至連接座33內,墊帽32從連接座33的第一開口端331套入,至墊帽32的側沿322與連接座33的內壁卡固,并將墊帽32的側沿322與連接座33的內壁焊接,使得墊帽32固定地套設在連接座33內;螺釘31的螺桿段312從第二開口端332穿出。接著,將連接座33的第一開口端331固接至主體10的側壁上,可通過焊接的方式固接。如此,凸部321與主體10側壁間形成有一定的間隙,可供螺釘31在軸向活動。然后,將手柄20的連接孔212與螺釘31的螺桿段312相對準并且進行螺接,在螺接時,螺桿段312先與連接孔212螺接一定的距離,然后向外拉手柄20,使螺桿段312的凸臺313套入至墊帽32的配合孔323內,凸臺313外周的第一齒紋3131與配合孔323的第二齒紋3231相嚙合,如此,螺桿段312固定,不會轉動,則通過旋轉手柄20可將手柄20的連接孔212與螺桿段312充分螺接,手柄20穩定地連接至螺釘31上,并且手柄20的連接端21收容至連接座33的第二開口端332。
[0033]安裝后,螺桿段312完全螺接在手柄20內,墊帽32的凸部321容置在容置槽211內,并且手柄20的連接端21的端面與墊帽32的側沿322相抵持,手柄20可與主體20連
接穩定。
[0034]上述方法中,通過螺桿段312的凸臺313與墊帽32的配合孔323齒紋配合,可確保在連接時,螺釘31不會發生旋轉,并且通過連接座33的第二開口端332內壁的引導,手柄20可對位準確,不易偏斜,可實現大批量標準化生產。并且,由于螺釘31通過墊帽32與連接端21固接至主體10,未直接連接于主體10,主體10對螺釘31的導熱較少,手柄20不易因螺釘31傳熱發燙。
[0035]此外,為了減少主體10對手柄20的傳熱,通過減少連接座33與墊帽32的連接點,從而減少連接座33對墊帽32的傳熱,達到減少主體10對手柄20傳熱的目的。請參閱圖8,通過在墊帽32的側沿322的邊緣開設若干切口 3221,僅保留若干連接點3222,并且該連接點3222供墊帽32與連接座33焊接(參圖示焊點3223)。如此,可達成所需目的。
[0036]可以理解,上述連接組件20中,連接座21可以省略,通過將墊帽32直接焊接至主體10上,通過螺桿段312的凸臺313與墊帽32的配合孔323齒紋配合,確保手柄20與主體10連接穩定。為了確保每個手柄安裝方位統一,可在墊帽32周緣形成卡持緣,用以卡持手柄20的連接端21,以對手柄20位置引導,實現每個手柄安裝的方位位置不會出現偏差,實現標準化生產。
[0037]上述連接組件30不局限于咖啡壺、炒鍋等,可應用至其他器具,不局限于烹煮領域,亦可應用至其他領域,以穩定連接兩物件。
[0038]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連接組件(30),包括螺釘(31)以及套設在螺釘(31)上的墊帽(32),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釘(31)包括釘帽端(311)以及與釘帽端(311) —體連接的螺桿段(312),螺桿段(312)上鄰接釘帽端(311)的一端形成有凸臺(313),凸臺(313)的外周形成有第一齒紋(3131),所述墊帽(32)開設有配合孔(323),配合孔(323)的周緣形成有第二齒紋(3231),墊帽(32)套設至所述螺桿段(312)上,墊帽(32)配合孔(323)的第二齒紋(3231)與凸臺(313)外周的第一齒紋(3131)相嚙合,使得螺釘(31)不能相對墊帽(32)轉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組件(30),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組件(30)進一步包括連接座(33),連接座(33)具有第一開口端(331)與第二開口端(332),所述第一開口端(331)的內徑大于第二開口端(332)的內徑,所述墊帽(32)從第一開口端(331)穿入并固定地套設在連接座(33)內。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連接組件(30),其特征在于:所述墊帽(32)包括凸部(321)與形成在其外周底部的側沿(322),所述凸部(321)包括周壁(3211)與頂壁(3212),并對應地圍成有收容空間(3213),所述頂壁(3212)的中心開設有所述配合孔(323),所述配合孔(323)的周緣形成有所述第二齒紋(3231),所述側沿(322)的邊緣開設有若干切口(3221)。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連接組件(30),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臺(313)的徑向尺寸大于螺桿段(312)的徑向尺寸小于釘帽端(311)的徑向尺寸,所述墊帽(32)的側沿(322)外周直徑與第一開口端(331)的內徑相當。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連接組件(30),其特征在于:所述側沿(322)的邊緣開設若干切口( 3221),僅保留若干連接點(3222 ),并且該連接點(3222 )供墊帽(32 )與連接座(33 )焊接。
6.一種裝置,包括主體(10)、手柄(20)以及連接手柄(20)至主體(10)的連接組件(30),其特征在于:所述連 接組件(30)包括螺釘(31)與墊帽(32),所述螺釘(31)包括釘帽端(311)以及與釘帽端(311)—體連接的螺桿段(312),螺桿段(312)上鄰接釘帽端(311)的一端形成有凸臺(313),凸臺(313)的外周形成有第一齒紋(3131),所述墊帽(32)開設有配合孔(323),配合孔(323)的周緣形成有第二齒紋(3231),所述墊帽(32)與主體(10)固接,并且墊帽(32)通過配合孔(323)套設至所述螺桿段(312)上,配合孔(323)的第二齒紋(3231)與凸臺(313)外周的第一齒紋(3131)相嚙合,螺桿段(312)從配合孔(323)伸出與所述手柄(20)螺接。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組件(30)包括連接座(33),所述連接座(33)具有第一開口端(331)與第二開口端(332),所述第一開口端(331)的內徑大于第二開口端(332)的內徑,所述墊帽(32)穿入第一開口端(331)并固定地套設在連接座(33)內,連接座(33)的第一開口端(331)固接至所述主體(10)上,所述螺釘(31)的螺桿段(312)從第二開口端(332)伸出。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20)包括連接端(21)與握持端(22),連接端(21)的外徑較握持端(22)的外徑小,與握持端(22)形成階梯沿(23),所述第二開口端(332)的內徑與連接端(21)的外徑相當,手柄(20)的連接端(21)套設在所述第二開口端(332)內。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端(21)的端面中心上開設有容置槽(211),并且于容置槽(211)的底部中心開設有沿手柄(20)的軸心線方向延伸的連接孔(212),連接孔(22)延伸并未貫通手柄(20)的握持端(22),連接孔(22)與所述螺桿段(312)配合螺接。
10.根據權利要求6所 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咖啡壺、炒鍋。
【文檔編號】A47J45/06GK103622588SQ201310725179
【公開日】2014年3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25日
【發明者】楊林忠, 龍中武 申請人:楊林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