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使用安全的電飯煲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438513閱讀:256來源:國知局
一種使用安全的電飯煲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使用安全的電飯煲,為電器領域,包括本體、內鍋、外蓋和內蓋,所述本體中設有檢測本體中有無內鍋的內鍋檢測裝置,所述外蓋中設有檢測外蓋是否連接有內蓋的內蓋檢測裝置,所述內鍋檢測裝置和內蓋檢測裝置中至少有一個為金屬探測裝置。由金屬探測裝置替代微動開關方式,不必與內鍋內蓋直接接觸就能檢測電飯煲內是否有由金屬制成的內鍋內蓋,避免微動開關與內鍋內蓋之間的聯動機構發生變形錯位導致檢測失效的現象,也不會如微動開關方式實際組裝時因需要對聯動機構手動調整影響制造效率,對提高了生產效率,而金屬探測裝置替代機械結構方式,大大簡化了結構,部品少,成本低。
【專利說明】—種使用安全的電飯煲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使用安全的電飯煲。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電飯煲包括內蓋、內鍋、外蓋、本體等主要部件,內蓋通過螺絲、卡扣等方式固連在外蓋內側,內鍋容置于本體內,外蓋鉸接與本體上,可繞鉸接部轉動使內蓋扣合在內鍋上形成密閉的炊飯空間,如果用戶使用時漏裝內蓋,有可能造成食材溢出流入本體內部,漏裝內鍋時,可能造成空燒,以上兩種都會給用戶帶來不便或引發觸電起火等危險,所以,有必要對內蓋和內鍋進行檢測,防止漏裝。現有技術一般都采用微動開關來判斷是否有鍋或者內蓋,當內鍋或者內蓋裝入電飯煲本體內時用于內鍋檢測或內蓋檢測的微動開關被按下檢測電路只要檢測微動開關的通斷來判斷內鍋內蓋,這種方式由于需要與內鍋內蓋直接接觸,當開關與檢測結構之間的聯動結構發生變形錯位后此功能就會失效,且實際組裝時需要對聯動結構進行手動調整不利于制造速度的提高。或者通過機械結構實現漏裝時外蓋扣合不上等異常情況,提示用戶注意,機械結構的方式相對比較復雜,部品多,成本高。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使用安全的電飯煲,應用了金屬探測裝置來檢測電飯煲內是否有由金屬制成的內鍋內蓋,不必與內鍋內蓋直接接觸就能檢測,避免接觸不當導致檢測錯誤的現象,結構簡單,部品少,成本低。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使用安全的電飯煲,包括本體、內鍋、外蓋和內蓋,所述本體中設有檢測本體中有無內鍋的內鍋檢測裝置,所述外蓋中設有檢測外蓋是否連接有內蓋的內蓋檢測裝置,所述內鍋檢測裝置和內蓋檢測裝置中至少有一個為金屬探測裝置。由金屬探測裝置替代微動開關方式,不必與內鍋內蓋直接接觸就能檢測電飯煲內是否有由金屬制成的內鍋內蓋,避免微動開關與內鍋內蓋之間的聯動機構發生變形錯位導致檢測失效的現象,也不會如微動開關方式實際組裝時因需要對聯動機構手動調整影響制造效率,對提高了生產效率,而金屬探測裝置替代機械結構方式,大大簡化了結構,部品少,成本低。
[0005]改進的,所述金屬檢測裝置具有感應金屬的金屬探測線圈,所述金屬探測線圈具有工作面。通過金屬探測線圈來感應是否有金屬。
[0006]改進的,所述內鍋檢測裝置為金屬探測裝置。通過金屬探測裝置來檢測電飯煲內是否有內鍋。
[0007]改進的,所述內蓋檢測裝置為金屬探測裝置。通過金屬探測裝置來檢測電飯煲內是否有內蓋。
[0008]改進的,所述內鍋檢測裝置和內蓋檢測裝置均為金屬探測裝置。電飯煲中內鍋、內蓋均通過金屬探測裝置來檢測是否存在。
[0009]改進的,所述本體中設有金屬保護框,所述金屬保護框中設有加熱器,所述內鍋內置于金屬保護框中且位于加熱器的上方,所述內鍋的側壁與金屬保護框的側壁相對布置,所述金屬探測線圈通過絕緣套連接在金屬保護框的側壁上且工作面與內鍋側壁正對布置。將金屬探測線圈固定在金屬保護框的側壁上且工作面與內鍋側壁正對布置,使得工作面與內鍋之間的感應不受金屬保護框的影響,且金屬探測線圈通過絕緣套連接在金屬保護框上避免金屬探測線圈與金屬保護框通電。
[0010]改進的,所述金屬探測線圈內置于絕緣套中,所述金屬保護框的側壁上設有安裝孔,所述絕緣套設在安裝孔上。使得金屬保護框不會位于工作面與內鍋之間,避開金屬保護框對金屬探測線圈的干擾。
[0011]改進的,所述本體中設有金屬保護框和塑料框,所述金屬保護框中設有加熱器,所述內鍋內置于金屬保護框中且位于加熱器的上方,所述金屬保護框的上端低于內鍋的上端,所述塑料框的下端與金屬保護框的上端連接,所述內鍋的側壁與金屬保護框的側壁以及塑料框的內壁相對布置,所述金屬探測線圈通過絕緣套連接在金屬保護框的側壁上且工作面與內鍋側壁正對布置或者所述金屬探測線圈固定在塑料框上且工作面與內鍋側壁正對布置。在金屬保護框的上端連接有塑料框,內鍋側壁上部與塑料框正對、下部與金屬保護框側壁正對,可以將金屬探測線圈固定在塑料框上使得工作面與內鍋側壁正對布置以檢測內鍋的有無而塑料框不會干擾金屬探測線圈,或者將金屬探測線圈通過絕緣套連接在金屬保護框上且工作面與內鍋側壁正對布置使得金屬保護框不會位于工作面與內鍋之間,避開金屬保護框對金屬探測線圈的干擾。
[0012]改進的,所述金屬探測線圈固定在外蓋上且金屬探測線圈的工作面與內蓋正對布置。使得金屬探測線圈與內蓋相對靠近布置以感應內蓋的有無。
[0013]改進的,所述外蓋包括位于內蓋上方的塑料外蓋罩,所述塑料外蓋罩的上端設有定位槽,所述金屬探測線圈固定在定位槽中且工作面與內蓋正對布置。金屬探測線圈安裝方便且牢固。
[0014]有益效果:
[0015]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該實用新型的一種使用安全的電飯煲采用金屬探測裝置檢測電飯煲內是否有內鍋內蓋,不必與內鍋內蓋直接接觸就能檢測,避免接觸不當導致檢測錯誤的現象,保證電飯煲的使用安全,結構簡單,部品少,成本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0017]圖1為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2為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3為金屬探測裝置的電路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實施例一:
[0021]如圖1所示,一種使用安全的電飯煲,包括本體1、內鍋2、外蓋3和內蓋4,所述本體中設有檢測本體中有無內鍋的內鍋檢測裝置,所述外蓋中設有檢測外蓋是否連接有內蓋的內蓋檢測裝置,所述內鍋檢測裝置和內蓋檢測裝置中至少有一個為金屬探測裝置,所述內鍋檢測裝置為金屬探測裝置或者所述內蓋檢測裝置為金屬探測裝置或者所述內鍋檢測裝置和內蓋檢測裝置均為金屬探測裝置,所述金屬探測裝置具有金屬探測線圈5,所述金屬探測線圈具有工作面。所述本體具有內腔,所述本體的內腔壁上設有金屬保護框6,所述金屬保護框中設有加熱器7,所述內鍋內置于金屬保護框中且位于加熱器的上方,內鍋的側壁與金屬保護框的側壁相對布置,所述金屬探測線圈通過絕緣套81連接在金屬保護框的側壁上且工作面與內鍋側壁正對布置,作為優選的,所述金屬探測線圈內置于絕緣套中,所述金屬保護框的側壁上設有安裝孔,所述絕緣套設在安裝孔上,為了避免絕緣套從安裝孔中掉落,所述絕緣套靠近內鍋一側的尺寸大于安裝孔的尺寸,或者內置有金屬探測線圈的絕緣套固定在金屬保護框的內側壁上且工作面與內鍋側壁正對布置,或者內置有金屬探測線圈的絕緣套固定在金屬保護框的外側壁上且金屬保護框的外側壁上與工作面相對處設有通孔使得工作面與內鍋側壁正對布置。所述外蓋包括位于內蓋上方的塑料外蓋罩31,所述塑料外蓋罩的上端設有定位槽9,所述定位槽中設有金屬探測線圈且工作面與內蓋正對布置,以檢測外蓋是否連接有內蓋。
[0022]金屬探測線圈的工作面:指金屬探測線圈上的某一部位或者某些部位在外部金屬靠近時金屬探測線圈的電感值會發生變化,如繞成圓餅狀的線圈的工作面為面積最大的兩個端面。
[0023]工作面與內鍋側壁正對布置:指金屬探測線圈的工作面與內鍋側壁面對面布置且兩者之間無金屬部件,如工作面與內鍋外側壁之間無其他部件、只有空氣或者工作面與內鍋外側壁之間有塑料部件。
[0024]工作面與內蓋正對布置:指金屬探測線圈的工作面與內蓋面對面布置且兩者之間無金屬部件。
[0025]相對布置:面對面布置。
[0026]實施例二:
[0027]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實施例二的區別在于,所述金屬保護框的上端低于內鍋的上端,所述本體連接有塑料框82,所述塑料框的下端與金屬保護框的上端連接,所述塑料框上設有插裝孔,所述金屬探測線圈設在插裝孔中,所述插裝孔的插裝端大于插裝孔的另一端,或者所述金屬探測線圈通過絕緣套連接在金屬保護框的側壁上且工作面與內鍋側壁正對布置。
[0028]如圖3所示,金屬探測裝置,包括直流電源、金屬探測線圈5、場效應管、二極管和電容器,所述直流電源、金屬探測線圈和場效應管串聯使得在場效應管串聯打開時直流電源對金屬探測線圈進行充電,所述場效應管連接有振蕩源由振蕩源控制開閉,所述二極管和電容器串聯且二極管和電容器串聯成的線路與場效應管并聯使得在場效應管關閉時充電后的金屬探測線圈對電容器進行充電,所述二級管的正向端與場效應管的正極連接或者二級管的的反向端與場效應管的負極連接,所述電容器上連接有電壓檢測器。振蕩源提供振蕩信號控制場效應管開、關,當場效應管打開時電源給金屬探測線圈充電,當場效應管關閉時金屬探測線圈通過二極管放電給電容器,電壓檢測器檢測到電容器的電壓,當金屬探測線圈靠近金屬時金屬探測線圈的電感值會發生變化,電容器上面的電壓也會隨之發生變化,通過電壓檢測器上的電壓就可以判斷是否有金屬存在。
[0029]除上述優選實施例外,本實用新型還有其他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本實用新型作出各種改變和變形,只要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所附權利要求所定義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使用安全的電飯煲,包括本體(1)、內鍋(2)、外蓋(3)和內蓋(4),所述本體中設有檢測本體中有無內鍋的內鍋檢測裝置,所述外蓋中設有檢測外蓋是否連接有內蓋的內蓋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內鍋檢測裝置和內蓋檢測裝置中至少有一個為金屬探測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使用安全的電飯煲,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檢測裝置具有感應金屬的金屬探測線圈(5),所述金屬探測線圈具有工作面。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使用安全的電飯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內鍋檢測裝置為金屬探測裝置。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使用安全的電飯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內蓋檢測裝置為金屬探測裝置。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使用安全的電飯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內鍋檢測裝置和內蓋檢測裝置均為金屬探測裝置。
6.根據權利要求3或5所述的一種使用安全的電飯煲,其特征在于:所述本體中設有金屬保護框(6),所述金屬保護框中設有加熱器(7),所述內鍋內置于金屬保護框中且位于加熱器的上方,所述內鍋的側壁與金屬保護框的側壁相對布置,所述金屬探測線圈通過絕緣套(81)連接在金屬保護框的側壁上且工作面與內鍋側壁正對布置。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使用安全的電飯煲,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探測線圈內置于絕緣套中,所述金屬保護框的側壁上設有安裝孔,所述絕緣套設在安裝孔上。
8.根據權利要求3或5所述的一種使用安全的電飯煲,其特征在于:所述本體中設有金屬保護框(6)和塑料框(82),所述金屬保護框中設有加熱器(7),所述內鍋內置于金屬保護框中且位于加熱器的上方,所述金屬保護框的上端低于內鍋的上端,所述塑料框的下端與金屬保護框的上端連接,所述內鍋的側壁與金屬保護框的側壁以及塑料框的內壁相對布置,所述金屬探測線圈通過絕緣套(81)連接在金屬保護框的側壁上且工作面與內鍋側壁正對布置或者所述金屬探測線圈固定在塑料框上且工作面與內鍋側壁正對布置。
9.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一種使用安全的電飯煲,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屬探測線圈固定在外蓋上且金屬探測線圈的工作面與內蓋正對布置。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一種使用安全的電飯煲,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蓋包括位于內蓋上方的塑料外蓋罩(31),所述塑料外蓋罩的上端設有定位槽(9),所述金屬探測線圈固定在定位槽中且工作面與內蓋正對布置。
【文檔編號】A47J36/00GK203506430SQ201320406798
【公開日】2014年4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8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8日
【發明者】王京, 樓杭穎, 詹鵬 申請人:松下家電研究開發(杭州)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