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電熱水壺底座的防水帽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電熱水壺底座的防水帽,包括環形的連接部、設置在連接部外側的具有彈性的外防水部和設置在連接部內側的具有彈性的內防水部;所述外防水部和內防水部均向下傾斜設置;從上往下看,外防水部和內防水部均呈環狀;外防水部受力擠壓發生彈性形變并貼附在連接部的外周壁上;內防水部受力擠壓發生彈性形變并貼附在連接部的內周壁上。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防水帽可以防止液體灑進火線插孔和零線插孔中,有效提高安全性能。
【專利說明】用于電熱水壺底座的防水帽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電熱水壺結構設計【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電熱水壺底座的防水帽。
【背景技術】
[0002]目前,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電熱水壺廣泛應用在辦公和日常生活中。市面上出售的電熱水壺主要包括底座和壺體兩部分,底座中心處和壺體的底部中心處設有插接式接電部,使用時,將壺體擱放在底座上,按下啟動開關即可。這種電熱水壺具有以下不足之處:底座中的接電端子外露,其防水方式是通過位于底座中心處的環形擋臺,擋住該環形擋臺外側的水流到接電端子上;但是如果使用者不小心把水直接撒到環形擋臺內孔中,則會直接澆到接電端子上,如果水量稍多點,就可能導致底座上的兩個接線端子發生短路等事故。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較好防水安全效果的用于電熱水壺底座的防水帽。
[0004]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電熱水壺底座的防水帽,包括環形的連接部、設置在連接部外側的具有彈性的外防水部和設置在連接部內側的具有彈性的內防水部;所述外防水部和內防水部均向下傾斜設置;從上往下看,外防水部和內防水部均呈環狀;外防水部受力擠壓發生彈性形變并貼附在連接部的外周壁上;內防水部受力擠壓發生彈性形變并貼附在連接部的內周壁上。
[0005]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防水帽可以防止液體灑進電熱水壺底座上的火線插孔和零線插孔中,有效提高整體的安全性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0007]圖2是采用圖1所示防水帽制成的電熱水壺的一種局部結構示意圖;
[0008]圖3是圖2所示電熱水壺中底座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0009]圖4是圖2所示電熱水壺中壺體的一種局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實施例1)
[0011]本實施例是一種用于電熱水壺底座的防水帽,見圖1所示,包括環形的連接部31、設置在連接部外側的具有彈性的外防水部32和設置在連接部內側的具有彈性的內防水部33 ;所述外防水部和內防水部均向下傾斜設置;從上往下看,外防水部和內防水部均呈環狀;外防水部受力擠壓發生彈性形變并貼附在連接部的外周壁上;內防水部受力擠壓發生彈性形變并貼附在連接部的內周壁上。
[0012](應用例I)
[0013]本應用例是采用上述實施例1制成的一種電熱水壺,見圖2至圖4所示,包括底座
1、壺體2和防水帽3,底座中心處設有向上凸出的外環形凸臺11、中環形凸臺12和內環形凸臺13 ;外環形凸臺、中環形凸臺和內環形凸臺同心設置,且沿從外向內的方向依次排列;內環形凸臺的中心孔作為接地線插孔14,并內設接地端子;內環形凸臺與中環形凸臺之間的環形孔作為零線插孔16,并內設零線端子17 ;中環形凸臺與外環形凸臺之間的環形孔作為火線插孔18,并內設火線端子19 ;壺體底壁中心處設有向下凸出的用于插入接地線插孔的接地芯柱21、用于插入零線插孔的零線接電環22和用于插入火線插孔的火線接電環23 ;接地芯柱、零線接電環和火線接電環同心設置,且沿著從內向外方向依次排列。壺體底壁上設有用于蓋接在外環形凸臺上的定位槽24。
[0014]防水帽包括設置在中環形凸臺上的連接部31、設置在連接部外側的具有彈性的外防水部32和設置在連接部內側的具有彈性的內防水部33 ;所述外防水部和內防水部向下傾斜設置,從上往下看,外防水部遮蓋住火線插孔,內防水部遮蓋住零線插孔;當火線接電環插入火線插孔時,外防水部受力擠壓形變貼附在中環形凸臺的外周壁上;當零線接電環插入零線插孔時,內防水部受力擠壓形變貼附在中環形凸臺的內周壁上。
[0015]本實施例在使用時,防水帽可以防止液體灑進火線插孔和零線插孔中,有效提高安全性能。
[0016]顯然,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所作的舉例,而并非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這些屬于本實用新型的實質精神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電熱水壺底座的防水帽,其特征在于:包括環形的連接部(31)、設置在連接部外側的具有彈性的外防水部(32)和設置在連接部內側的具有彈性的內防水部(33);所述外防水部和內防水部均向下傾斜設置;從上往下看,外防水部和內防水部均呈環狀;夕卜防水部受力擠壓發生彈性形變并貼附在連接部的外周壁上;內防水部受力擠壓發生彈性形變并貼附在連接部的內周壁上。
【文檔編號】A47J36/00GK203468362SQ201320546390
【公開日】2014年3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3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3日
【發明者】胡小青 申請人:樂清市華尊電氣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