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吸塵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真空吸塵器,包括機體(100),機體底部設有凹腔(110),凹腔內安裝滾刷(200),滾刷蓋板(300)以打開或閉合的狀態安裝在機體底部;所述滾刷蓋板(300)包括定位端(310)和扣合彈開端(320),所述定位端連接于凹腔一側的機體底部,滾刷蓋板處于閉合狀態下,所述扣合彈開端與固定在凹腔另一側的機體底部上的鎖扣組件(500)咬合鎖緊,且所述扣合彈開端朝向機體底部的一側與固定在機體上的彈鈕組件(400)相壓抵。本實用新型將彈鈕組件配合鎖扣組件使用,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同時通過彈鈕組件實現對刮塵條與機體之間的浮動連接,使得刮塵條和作業表面始終保持貼合,提高了清潔效率。
【專利說明】真空吸塵器【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真空吸塵器,屬于家用小家電制造【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清潔設備,如真空吸塵器,一般設有滾刷。當清潔設備工作一段時間后,滾刷的毛束與滾筒上通常纏有線狀雜物,如毛發。毛發在滾刷滾筒上緊緊纏繞而不易清除,需將滾刷從清潔設備上拆卸下來,才能進行徹底清理。為了方便用戶拆卸,現有的清潔設備通常通過蓋板將滾刷固定在吸塵口處,如美國專利US20100218339所揭示的內容,是利用卡扣類結構控制蓋板的打開與閉合,當用戶需要取出滾刷時,通過按鈕或滑塊類結構觸動卡扣開關并打開蓋板,進而取出滾刷。然而,現有上述結構的不足之處在于,當用戶需要取出滾刷時,必須要在觸動卡扣開關的同時打開蓋板,如果用戶觸動卡扣開關時沒有打開蓋板又松開了觸動機構,則卡扣開關在復位彈簧的作用下再次關閉,滾刷蓋板被卡住后無法打開,滾刷就比較難取出了 ;且當用戶觸動卡扣開關后,是無法分辨開關是否被打開的,只能試探性地扳動滾刷蓋板,以進一步確認卡扣開關是否被打開,這種情況使用戶的體驗度較差。 [0003]另外,在吸塵器的作業過程中,由于作業面本身不夠平整,或者由于作業面上存在異物,容易造成刮條和滾刷蓋板支架之間的上、下位移,使得刮條和地面無法始終保持貼合狀態,嚴重影響清潔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真空吸塵器,將彈鈕組件配合鎖扣組件使用,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同時通過彈鈕組件實現對刮塵條與機體之間的浮動連接,使得刮塵條和作業表面始終保持貼合,提高了清潔效率。
[0005]本實用新型的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6]一種真空吸塵器,包括機體,機體底部設有凹腔,凹腔內安裝滾刷,滾刷蓋板以打開或閉合的狀態安裝在機體底部;所述滾刷蓋板包括定位端和扣合彈開端,所述定位端連接于凹腔一側的機體底部,滾刷蓋板處于閉合狀態下,所述扣合彈開端與固定在凹腔另一側的機體底部上的鎖扣組件咬合鎖緊,且所述扣合彈開端朝向機體底部的一側與固定在機體上的彈鈕組件相壓抵。所述彈鈕組件包括彈鈕本體,彈鈕本體包括底座和設置在底座內部的第一復位彈簧,所述第一復位彈簧的兩端分別與底座內部和機體殼體的相應位置壓緊抵頂。
[0007]為了有效限位,所述底座的四周設有凸緣,所述機體上對應設有卡槽,所述凸緣嵌設在卡槽中限位。
[0008]根據需要,所述鎖扣組件包括鎖扣本體,鎖扣本體包括推板和設置在其背部中央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由外框和設置在外框框體內的第二復位彈簧組成,所述第二復位彈簧的兩端分別與框體內壁和機體殼體的相應位置壓緊抵頂;所述推板的一端設有凸臺,在滾刷蓋板扣合彈開端對應設置有凹槽;或者,所述推板的一端設有凹槽,在滾刷蓋板扣合彈開端對應設置有凸臺。
[0009]為了方便推板的往復運動,所述推板的側面還設有導柱,所述機體上對應設有導槽,所述導柱嵌入導槽中滑動。
[0010]較佳的,滾刷蓋板包含刮條支架和滾刷蓋板支架,兩者通過轉軸鉸接,所述刮條支架設置在滾刷蓋板支架背離機體底部的一側,能夠以轉軸為中心,相對于所述滾刷蓋板支架翻轉,所述彈鈕本體的底座抵頂在所述滾刷蓋板支架朝向機體底部的一側面上。
[0011]進一步的,所述彈鈕本體的底座上設一凸體,所述凸體與所述刮條支架的一端相抵緊,可充分利用彈鈕本體的彈力,避免在滾刷蓋板支架上設置彈性件來抵頂所述刮條支架。
[0012]所述刮條支架的邊緣下方設有刮塵條,刮塵條一端固定在所述滾刷蓋板的邊緣,
另一端為自由端。
[0013]根據需要,所述彈鈕組件的設置數量為一個以上;所述鎖扣組件的設置數量也可以為一個以上。
[0014]為了方便所述滾刷從該窗口暴露在所述機體底部,所述滾刷蓋板上設有中空的窗□。
[0015]綜上所述,將彈鈕組件配合鎖扣組件使用,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同時通過彈鈕組件實現對刮塵條與機體之間的浮動連接,使得刮塵條和作業表面始終保持貼合,提高了清潔效率。
[0016]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地說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為本實用新型真空吸塵器機體底部結構示意圖;
[0018]圖2為圖1機體底部拆去滾刷蓋板后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3為圖2拆去滾刷后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4為本實用新型滾刷結構示意圖;
[0021]圖5為本實用新型滾刷蓋板結構示意圖;
[0022]圖6為本實用新型彈鈕本體結構示意圖;
[0023]圖7為本實用新型鎖扣本體結構示意圖;
[0024]圖8為本實用新型機體底部局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5]圖1為本實用新型真空吸塵器機體底部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機體底部拆去滾刷蓋板后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拆去滾刷后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滾刷結構示意圖。如圖1、圖2并結合圖3、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真空吸塵器,包括機體100,機體底部設有凹腔110,凹腔內固定有滾刷200。圖5為本實用新型滾刷蓋板結構示意圖。結合圖5所示,滾刷蓋板300以打開或閉合的狀態安裝在機體底部,所述滾刷蓋板包括定位端310和扣合彈開端320,所述定位端連接于凹腔一側的機體底部,當滾刷蓋板處于閉合狀態時,扣合彈開端與固定在凹腔另一側的機體底部上的鎖扣組件500咬合鎖緊,且所述扣合彈開端朝向機體底部的一側與固定在機體上的彈鈕組件400相壓抵。根據需要,所述彈鈕組件400和鎖扣組件500的設置數量不限,可以為兩個或者多個。
[0026]圖6為本實用新型彈鈕本體結構示意圖,圖8為本實用新型機體底部局部結構示意圖。如圖6并結合圖8所示,所述彈鈕組件400包括彈鈕本體410,彈鈕本體包括底座420和凸設在底座上的凸體430,底座內部設有第一定位柱440,所述第一定位柱的設置方向與所述凸體方向相反。所述第一定位柱上套設有第一復位彈簧450,所述第一復位彈簧的兩端分別與底座內部和機體殼體的相應位置壓緊抵頂。所述底座的四周設有凸緣460,所述機體上對應設有卡槽(圖中未示出),所述凸緣460嵌設在卡槽中定位。為了加工方便,所述凸緣460為間斷設置的。
[0027]圖7為本實用新型鎖扣本體結構示意圖。如圖7并結合圖8所示,所述鎖扣組件500包括鎖扣本體510,鎖扣本體包括推板520和設置在其背部中央的定位部530,所述定位部由外框540和設置在外框框體內的第二定位柱550組成,所述定位部的截面形狀呈“F”形。所述第二定位柱上套設有第二復位彈簧560,所述第二復位彈簧的兩端分別與框體內壁和機體殼體的相應位置壓緊抵頂。所述推板520的一端彎折,彎折的外表面設有凸臺570,結合圖5所示,在滾刷蓋板扣合彈開端320對應設置有凹槽330。當滾刷蓋板處于閉合狀態時,凸臺570嵌設在凹槽330中定位。當然,也可以在推板彎折的外表面設置凹槽,在滾刷蓋板扣合彈開端對應設置凸臺,同樣可以起到定位的作用。另外,本實用新型滾刷蓋板的扣合彈開端與機體鎖扣組件的鎖緊并不局限于凸臺配合凹槽的咬合鎖緊方式,還可以對用采用卡扣配合卡勾的咬合鎖緊方式,或者直接采用機體上的限位件將滾刷蓋板的扣合彈開端限位來咬合鎖緊。所述推板的側面還設有導柱580,所述機體上對應設有導槽(圖中未示出),所述導柱嵌入導槽中滑動,從而實現鎖扣組件打開或鎖定的往復動作。
[0028]再如圖5所示,所述滾刷蓋板300由刮條支架340和滾刷蓋板支架350組成,兩者通過轉軸360鉸接,所述刮條支架設置在滾刷蓋板支架的外側,即:背離機體底部的一側,能夠以轉軸為中心,相對于所述滾刷蓋板支架翻轉。所述刮條支架上還設有中空的窗口,所述滾刷200從該窗口暴露在所述機體底部。所述彈鈕本體上的凸體430抵頂在所述刮條支架340朝向機體底部的一側;所述彈鈕本體的底座420抵頂在所述滾刷蓋板支架350朝向機體底部的一側面上。另外,所述刮條支架340的邊緣下方設有刮塵條600,刮塵條一端固定在所述滾刷蓋板的邊緣,另一端為自由端。
[0029]圖8為本實用新型機體底部局部結構示意圖。如圖8并結合圖1所示,當真空吸塵器處于正常作業狀態時,滾刷蓋板300處于閉合狀態,滾刷蓋板300的扣合彈開端320朝向機體底部的一側與固定在機體上的彈鈕組件400抵緊固定,同時扣合彈開端320與固定在機體上的鎖扣組件500咬合鎖緊。具體來說,在套設在第二定位柱550上的第二復位彈簧560的彈力作用下,設置在推板520彎折端外表面的凸臺570嵌入在支架350的凹槽330中,將滾刷蓋板300鎖緊。此時,彈鈕本體410的凸體430受到刮條支架340的壓力,彈鈕本體410的底座420受到滾刷蓋板支架350的壓力,套設在第一定位柱440上的第一復位彈簧450處于壓縮的狀態。當滾刷200需要進行清理時,將滾刷蓋板300從機體上打開或拆除下來。如圖8所示,將推板520向圖中的右側推動,滾刷蓋板300在第一復位彈簧450的彈性回復力作用下,通過彈鈕本體410將滾刷蓋板300彈起,一旦彈起后即使推板520在第二復位彈簧560的作用下復位,也不會二次扣合鎖住,不但使用非常方便,而且還可以幫助使用者更好的分辨鎖扣組件500是否已經被打開。
[0030]除了上述實施例中刮條通過刮條支架與滾刷蓋板支架樞軸的連接外,所述刮條支架與滾刷蓋板支架也可以一體設置,即刮條直接固定設置于滾刷蓋板支架上,當然,所述滾刷蓋板也可以僅包括滾刷蓋板支架,當滾刷蓋板支架裝配在機器上時,鎖扣組件會鎖住滾刷蓋板,當需要打開或卸去滾刷蓋板支架,拿出滾刷進行清理時,使推板后移解鎖,彈鈕組件使滾刷蓋板彈起,拿起滾刷蓋板支架后,可以輕易的拿出滾刷進行清理。此結構避免了打螺絲的復雜裝備方式,使普通消費者在無專業工具的情況下也可對滾刷進行清理。
[0031]如圖5并結合圖6、圖8所示,所述刮條支架340上設有刮塵條600。由于彈鈕本體410上的凸體430在第一復位彈簧450的作用下,可以沿第一定位柱440在豎直方向上、下浮動,而凸體430與刮條支架340相抵頂。因此,當真空吸塵器在作業過程中遇到作業表面不平整,或者雜物等高低不平的情形時,或者長時間使用刮塵條底部部分磨損時,刮塵條600在彈鈕本體410的上下運動帶動下,可隨著工作環境的不同上下浮動。刮塵條600與機體之間的這種浮動連接,使得刮塵條和作業表面始終保持貼合,提高了清潔效率。除了在彈鈕本體410設置凸臺430來抵頂刮條支架340外,還可以在滾刷蓋板支架350上設彈性件來抵頂刮條支架340,使得刮塵條和作業表面始終保持貼合。但在彈鈕本體410上直接設凸臺430來抵頂刮條支架340,則更充分利用彈鈕本體410,減少了結構復雜度且節省材料。
[0032]本實用新型將彈鈕組件配合鎖扣組件使用,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同時通過彈鈕組件實現對刮塵條與機體之間的浮動連接,使得刮塵條和作業表面始終保持貼合,提高了清潔效率。
【權利要求】
1.一種真空吸塵器,包括機體(100),機體底部設有凹腔(110),凹腔內安裝滾刷(200),滾刷蓋板(300)以打開或閉合的狀態安裝在機體底部;所述滾刷蓋板(300)包括定位端(310)和扣合彈開端(320),所述定位端連接于凹腔一側的機體底部,其特征在于,滾刷蓋板處于閉合狀態下,所述扣合彈開端與固定在凹腔另一側的機體底部上的鎖扣組件(500)咬合鎖緊,且所述扣合彈開端朝向機體底部的一側與固定在機體上的彈鈕組件(400)相壓抵。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彈鈕組件(400)包括彈鈕本體(410),彈鈕本體包括底座(420)和設置在底座內部的第一復位彈簧(450),所述第一復位彈簧的兩端分別與底座內部和機體殼體的相應位置壓緊抵頂。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吸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420)的四周設有凸緣(460),所述機體上對應設有卡槽,所述凸緣嵌設在卡槽中限位。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鎖扣組件(500)包括鎖扣本體(510),鎖扣本體包括推板(520)和設置在其背部中央的定位部(530),所述定位部由外框(540)和設置在外框框體內的第二復位彈簧(560)組成,所述第二復位彈簧的兩端分別與框體內壁和機體殼體的相應位置壓緊抵頂; 所述推板的一端設有凸臺(570),在滾刷蓋板扣合彈開端(320)對應設置有凹槽(330); 或者,所述推板的一端設有凹槽,在滾刷蓋板扣合彈開端對應設置有凸臺。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真空吸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520)的側面還設有導柱(580),所述機體上對應設有導槽,所述導柱嵌入導槽中滑動。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吸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滾刷蓋板(300)包含刮條支架(340)和滾刷蓋板支架(350),兩者通過轉軸(360)鉸接,所述刮條支架設置在滾刷蓋板支架的外側,能夠以轉軸為中心,相對于所述滾刷蓋板支架翻轉,所述彈鈕本體的底座(420)抵頂在所述滾刷蓋板支架(350)的內側面上。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真空吸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彈鈕本體(410)的底座(420)上設一凸體(430 ),所述凸體(430 )與所述刮條支架(340 )的一端相抵緊。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真空吸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條支架(340)的邊緣下方設有刮塵條(600),刮塵條一端固定在所述刮條支架的邊緣,另一端為自由端。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彈鈕組件(400)的設置數量為一個以上。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鎖扣組件(500)的設置數量為一個以上。
11.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吸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滾刷蓋板(300)上設有中空的窗口,所述滾刷(200 )從該窗口暴露在所述機體(100 )底部。
【文檔編號】A47L9/00GK203483356SQ201320547115
【公開日】2014年3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4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4日
【發明者】佀加捷 申請人:科沃斯機器人科技(蘇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