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排渣均勻的榨汁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排渣均勻的榨汁機,包括機座、與機座動力連接的粉碎過濾部及位于粉碎過濾部上方的上蓋,所述粉碎過濾部包括粉碎刀盤、集渣筒及設置于集渣筒內的渣籃,所述粉碎刀盤邊緣設有掃渣齒,所述上蓋包括上蓋本體和進料筒,所述進料筒的下端面設有排渣結構,所述排渣結構包括排渣口和外緣,所述外緣與進料筒下邊緣形成排渣凹槽,所述排渣凹槽與排渣口導通,所述掃渣齒位于排渣凹槽內,其中,所述進料筒內壁設有向進料筒中心延伸的擋料塊,所述擋料塊的下端面呈臺階狀,所述臺階位于擋料塊的擋料面一側,所述臺階用于引導殘渣進入排渣凹槽,再使殘渣從排渣口均勻排到渣籃內壁,使渣籃運轉平衡,減小榨汁機的振動和噪音。
【專利說明】一種排渣均勻的榨汁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機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排渣均勻的榨汁機。
【背景技術】
[0002]現有離心式甩汁式榨汁機食材經過粉碎刀盤粉碎后,進入到粉碎刀盤外緣的掃渣齒和進料筒下端面的排渣凹槽內,進料筒下端邊緣設有排渣口,食材被粉碎后經排渣口排出到渣籃。但此種結構有一個問題是,食材渣在離心力作用下,會無序的排出到渣籃上,導致渣籃內壁的果渣分布不均勻,造成渣籃運轉不平衡,從而引起整機振動大、噪音大。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排渣均勻、振動小的榨汁機。
[0004]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排渣均勻的榨汁機,包括機座、與所述機座動力連接的粉碎過濾部及位于粉碎過濾部上方的上蓋,所述粉碎過濾部包括粉碎刀盤、集渣筒及設置于集渣筒內的渣籃, 所述粉碎刀盤邊緣設有掃渣齒,所述上蓋包括上蓋本體和進料筒,所述進料筒的下端面設有排渣結構,所述排渣結構包括排渣口和外緣,所述外緣與進料筒下邊緣形成排渣凹槽,所述排渣凹槽與所述排渣口導通,所述掃渣齒位于所述排渣凹槽內,其中,所述進料筒內壁設有向進料筒中心延伸的擋料塊,所述擋料塊的下端面呈臺階狀,所述臺階位于所述擋料塊的擋料面一側,所述臺階用于引導殘渣使殘渣進入所述排渣凹槽。
[0005]所述臺階包括擋料塊底面和臺階面,所述臺階面與所述排渣凹槽底面之間設有高度差。
[0006]所述擋料塊底面與臺階面之間設有傾斜面,所述傾斜面用于引導殘渣使殘渣進入排渣凹槽。
[0007]所述擋料塊的橫截面呈扇形,所述擋料塊由進料筒上端延伸至進料筒下端,所述傾斜面呈弧形,并由所述擋料塊的頂點延伸至排渣凹槽的內邊緣。
[0008]所述擋料塊底面與粉碎刀盤之間的高度為C,1.5mm≤C≤2.5mm。
[0009]所述排渣口包括所述外緣與所述粉碎刀盤之間形成的間隙及設于所述外緣的缺□。
[0010]所述間隙為D, 2mm ≤D ≤ 3mm。
[0011]所述排渣凹槽包括第一排渣槽和第二排渣槽,所述第一排渣槽的起始端與所述擋料塊的擋料面重合,所述第一排渣槽的深度大于第二排渣槽的深度,所述第一排渣槽與第二排渣槽之間設有過渡斜面。
[0012]所述缺口為兩個,分別為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位于第一排渣槽下游側,所述第二缺口位于第二排渣槽下游側,所述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對稱分布于所述外緣。
[0013]所述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將所述外緣分為兩段,所述第一缺口下游的外緣段為第一外緣,所述第二缺口下游的外緣段為第二外緣,所述第一外緣的高度沿所述粉碎刀盤旋轉方向漸變下降,所述第二外緣的高度沿所述粉碎刀盤旋轉方向漸變上升。
[0014]本實用新型中,所述“上游”指食材首先被粉碎刀盤粉碎并進入排渣凹槽的一方;所述“下游”指食材被粉碎刀盤切削后,并在排渣凹槽中繼續沿粉碎刀盤旋轉方向運動且相對“上游”的一方;所述“第一排渣槽的下游側”指在第一排渣槽的區域內,所述食材被切削后進入第一排渣槽中繼續沿粉碎刀盤旋轉方向運動的一方;所述“擋料面”指擋料塊用于阻擋食材且是最先接觸食材的表面;所述“第一排渣槽的起始端”指在第一排渣槽的區域內,食材最先被粉碎刀盤切削且與粉碎刀盤旋轉方向一致的一端。
[001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6]1、通過在進料筒內壁設有向進料筒中心延伸的擋料塊,所述擋料塊的橫截面呈扇形,所述擋料塊由進料筒上端延伸至進料筒下端,所述擋料塊的下端面呈臺階狀,所述臺階位于所述擋料塊的擋料面一側。這樣設置的好處在于,當食材被切削后,所述臺階引導果渣使果渣進入排渣凹槽,進而從排渣口均勻排到渣籃內壁,使渣籃運轉平衡,減小了榨汁機的振動,同時,還降低了榨汁機工作時的噪音。
[0017]2、所述排渣凹槽包括第一排渣槽和第二排渣槽,所述第一排渣槽的起始端與所述擋料塊的擋料面重合,所述第一排渣槽的深度大于第二排渣槽的深度,所述第一排渣槽與第二排渣槽之間設有過渡斜面。這樣設置的好處在于,食材被切削后進入第一排渣槽,由于第一排渣槽比第二排渣槽深,能容納較多果渣,使果渣在排渣凹槽中停留時間長,掃渣齒能對果渣進行二次切削,使果渣充分粉碎,從而提高出汁率。
[0018]3、所述排渣口包括所述外緣與所述粉碎刀盤之間形成的間隙和設于所述外緣的缺口,所述缺口包括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且對稱分布于所述外緣,所述第一缺口位于第一排渣槽,所述第二缺口位于第二排渣槽。這樣設置的好處在于,果渣一部分從第一缺口排出,另一部分從第二缺口排出,保證果渣能均勻排出,使渣籃運轉平衡,減小了榨汁機的振動,同時,還降低了榨汁機工作時的噪音。
[0019]4、所述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將所述外緣分為兩段,所述第一缺口下游的外緣段為第一外緣,所述第二缺口下游的外緣段為第二外緣,所述第一外緣的高度沿所述粉碎刀盤旋轉方向漸變下降,所述第二外緣的高度沿所述粉碎刀盤旋轉方向漸變上升。這樣設置的好處在于,所述第一外緣高度沿所述粉碎刀盤旋轉方向下降,可使果渣順利進入第二排渣槽,進而從第二缺口排出;所述第二外緣高度沿所述粉碎刀盤旋轉方向漸變上升,可使未排完的果渣進入第一排渣槽中,進而從第一缺口排出,保證出渣均勻,渣籃上的果渣分布均勻,渣籃運動平衡,機器不會產生振動。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榨汁機結構示意圖。
[0021]圖2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榨汁機上蓋結構示意圖。
[0022]圖3為圖2中A的放大圖。
[0023]圖4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榨汁機上蓋局部結構示意圖。
[0024]圖5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榨汁機上蓋俯視圖。
[0025]圖6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榨汁機上蓋與粉碎過濾部配合結構示意圖。[0026]圖7為圖6中B的放大圖。
[0027]圖8為本實用新型所述榨汁機粉碎刀盤結構示意圖。
[0028]圖中所標各部件名稱如下:
[0029]1、機座;11、電機;2、集汁盤;3、上蓋;31、進料筒;311、外緣;3111、第一外緣;3112、第二外緣;312、下邊緣;313、擋料塊;3131、臺階;31311、擋料塊底面;31312、臺階面;31313、傾斜面;3132、擋料面;314、缺口 ;3141、第一缺口 ;3142、第二缺口 ;315、排渣凹槽;3151、第一排渣槽;3152、第二排渣槽;3153、過渡斜面;32、上蓋本體;4、粉碎刀盤;41、掃渣齒;5、集渣筒;6、渣籃。
【具體實施方式】
[0030]以下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31]如圖1、8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榨汁機,包括機座1、設于機座I內的電機11、與所述機座I動力連接的粉碎過濾部及位于粉碎過濾部上方的上蓋3,所述粉碎過濾部包括粉碎刀盤4、集渣筒5及設置于集渣筒5內的渣籃6,所述粉碎刀盤4位于所述集渣筒5內部底端,所述粉碎刀盤4邊緣設有掃渣齒41,所述集渣筒5與粉碎刀盤4由所述電機11驅動,且所述集渣筒5與所述粉碎刀盤4轉速不同。
[0032]如圖2、5、8所示,所述上蓋3設有進料筒31和上蓋本體32,所述進料筒31的下端面設有排渣結構,所述排渣結構包括排渣口和外緣311,所述外緣311與進料筒31的下邊緣312形成排渣凹槽315,所述排渣凹槽315與所述排渣口導通,所述掃渣齒41位于所述排渣凹槽315內。所述進料筒31內壁設有向進料筒31中心延伸的擋料塊313,所述擋料塊313的橫截面為扇形,所述擋料塊313由進料筒31上端垂直延伸至進料筒31下端,所述擋料塊313的上端面為一傾斜面,所·述擋料塊313設有擋料面3132,所述擋料塊313的下端面呈臺階狀,所述臺階3131位于所述擋料塊313的擋料面3132—側,所述臺階3131用于引導殘渣使殘渣進入所述排渣凹槽315。榨汁機工作時,將食材從進料筒31投入,所述擋料塊313對食材進行阻擋,防止食材在進料筒313中打轉,食材進而被粉碎刀盤4粉碎,所述臺階3131引導果渣使果渣進入所述排渣凹槽315,同時所述掃渣齒41在排渣凹槽315中轉動,并對排渣凹槽315中的果渣進行再次切削,使果渣粉碎的更加充分,從而提高了出汁率。這樣設置的好處在于,當食材被切削后,所述臺階引導果渣使果渣進入排渣凹槽,進而從排渣口均勻排到渣籃內壁,使渣籃運轉平衡,減小了榨汁機的振動,同時,還降低了榨汁機工作時的噪
曰?
[0033]如圖3— 7所示,所述臺階3131包括擋料塊底面31311和臺階面31312,所述臺階面31312與所述排渣凹槽315底面之間設有高度差,所述擋料塊底面31311與臺階面31312之間設有傾斜面31313,所述傾斜面31313呈弧形,并由擋料塊313的頂點延伸至排渣凹槽315的內邊緣。這樣設置的好處在于,所述臺階面與所述排渣凹槽底面之間設置高度差,加深了排渣凹槽的深度,能容納更多果渣,使果渣在排渣凹槽中停留時間長,掃渣齒能對果渣進行二次切削,使果渣充分粉碎,從而提高出汁率;同時,所述擋料塊底面與臺階面之間設置傾斜面,可使果渣更加順暢的進入排渣凹槽。
[0034]同時,為了保證粉碎效果且不與刀盤產生刮擦,特對所述擋料塊底面31311與粉碎刀盤4之間的高度C進行限定,當然,可知的,所述高度C主要是指擋料塊底面31311與粉碎刀盤4上的刀齒之間的間隙,1.5mm ≤ C ≤ 2.5mm,本實施例中,優選的,所述C為2mm ;這樣設置的好處在于,便于果渣順利進入排渣凹槽,同時保證粉碎效果且不會與粉碎刀盤產生刮擦。當C小于1.5mm時,所述擋料塊底面與粉碎刀盤之間的粉碎間隙過小,所述擋料塊底面與粉碎刀盤之間會發生刮擦,產生噪音;當C大于2.5mm時,所述擋料塊底面與粉碎刀盤之間的粉碎間隙過大,食材粉碎不充分,導致出汁率低。
[0035]如圖2所示,所述排渣凹槽315呈圓環狀,所述排渣凹槽315包括第一排渣槽3151和第二排渣槽3152,所述第一排渣槽3151的圓周長度大于第二排渣槽3152的圓周長度,所述第一排渣槽3151的起始端與所述擋料塊313的擋料面重合,所述第一排渣槽3151的底面為平面,當然也可為斜面。所述第二排渣槽3152的底面為平面,當然也可為斜面。所述第一排渣槽3151的深度大于第二排渣槽3152的深度,所述第一排渣槽3151與第二排渣槽3152之間設有過渡斜面3153。這樣設置的好處在于,食材被切削后進入第一排渣槽,由于第一排渣槽比第二排渣槽深,能容納較多果渣,使果渣在排渣凹槽中停留時間長,掃渣齒能對果渣進行二次切削,使果渣充分粉碎,從而提高出汁率;同時,設置過渡斜面好處在于,便于果渣從第一排渣槽進入第二排渣槽。
[0036]如圖3、7所示,所述排渣口包括設于所述外緣311的缺口 314和所述外緣311與所述粉碎刀盤4之間形成的間隙,為了保證粉碎效果和出渣順暢,特對間隙D進行限定,所述間隙D為漸變的,且2mm≤D≤3mm。這樣設置的好處在于,便于果渣的排出,同時保證粉碎效果。當D小于2mm時,所述間隙太小,不便于果渣排出;當D大于3mm時,所述間隙太大,果渣不能被掃渣齒二次切削,粉碎不充分。
[0037]所述缺口 314包括第一缺口 3141和第二缺口 3142,所述第一缺口 3141和第二缺口 3142對稱分布于所述外緣311,所述第一缺口 3141位于第一排渣槽3151下游側,所述第二缺口 3142位于第二排渣槽3152下游側。這樣設置的好處在于,果渣一部分從第一缺口排出,另一部分從第二缺口排出,保證果渣能均勻排出,使渣籃運轉平衡,減小了榨汁機的振動,同時,還降低了榨汁機工作時的噪音。
[0038]所述第一缺口 3141和第二缺口 3142將所述外緣311分為兩段,所述第一缺口3141下游的外緣段為第一外緣3111,所述第二缺口 3142下游的外緣段為第二外緣3112,所述第一外緣3111的高度沿所述粉碎刀盤4旋轉方向漸變下降,所述第二外緣3112的高度沿所述粉碎刀盤4旋轉方向漸變上升。這樣設置的好處在于,所述第一外緣高度沿所述粉碎刀盤旋轉方向下降,可使果渣順利進入第二排渣槽,進而從第二缺口排出;所述第二外緣高度沿所述粉碎刀盤旋轉方向漸變上升,可使未排完的果渣進入第一排渣槽中,進而從第一缺口排出,保證出渣均勻,渣籃上的果渣分布均勻,渣籃運動平衡,機器不會產生振動;同時,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對稱設置,使果渣在排出時分布更加均勻。
[0039]可以理解的,所述粉碎刀盤旋轉方向改變時,所述擋料面設置位置也隨之變化,所述臺階設置位置也隨著變化。
[0040]可以理解的,所述排渣凹槽不分為兩段,且排渣凹槽的深度以擋料塊的擋料面為起始端并沿所述粉碎刀盤旋轉方向漸變下降。
[0041]可以理解的,所述臺階高度C 為 2mm、2.lmm、2.2mm、2.3 mm、2.4 mm、2.5 mm、2.6mm、2.7 mm、2.8 mm、2.9 mm、3.1 mm、3.2 mm、3.3 mm、3.4 mm、3.5 mm、3.6 mm、3.7 mm、3.8mm、3.9 mm、4mm0[0042]可以理解的,所述外緣不分為兩段,且外緣的高度以第一缺口一側為起始端并沿所述粉碎刀盤旋轉方向漸變上升。
[0043]可以理解的,所述間隙D為 2mm、2.lmm、2.2mm、2.3 mm、2.4 mm、2.5 mm、2.6 mm、2.7mm>2.8 mm>2.9 mm>3.1 mm>3.2 mm>3.3 mm>3.4 mm>3.5 mm>3.6 mm>3.7 mm>3.8 mm>3.9mm-4mmn
[0044]可以理解的,所述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也可不對稱分布。
[0045]可以理解的,所述缺口為3、4、5個且均布于所述外緣。
[0046]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用來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即凡依本實用新型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為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范圍所涵蓋,這里不再一一舉例。
【權利要求】
1.一種排渣均勻的榨汁機,包括機座、與所述機座動力連接的粉碎過濾部及位于粉碎過濾部上方的上蓋,所述粉碎過濾部包括粉碎刀盤、集渣筒及設置于集渣筒內的渣籃,所述粉碎刀盤邊緣設有掃渣齒,所述上蓋包括上蓋本體和進料筒,所述進料筒的下端面設有排渣結構,所述排渣結構包括排渣口和外緣,所述外緣與進料筒下邊緣形成排渣凹槽,所述排渣凹槽與所述排渣口導通,所述掃渣齒位于所述排渣凹槽內,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料筒內壁設有向進料筒中心延伸的擋料塊,所述擋料塊的下端面呈臺階狀,所述臺階位于所述擋料塊的擋料面一側,所述臺階用于引導殘渣使殘渣進入所述排渣凹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榨汁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臺階包括擋料塊底面和臺階面,所述臺階面與所述排渣凹槽底面之間設有高度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榨汁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擋料塊底面與臺階面之間設有傾斜面,所述傾斜面用于弓I導殘渣使殘渣進入排渣凹槽。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榨汁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擋料塊的橫截面呈扇形,所述擋料塊由進料筒上端延伸至進料筒下端,所述傾斜面呈弧形,并由所述擋料塊的頂點延伸至排渣凹槽的內邊緣。
5.根據權利要求2—4任一項所述榨汁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擋料塊底面與粉碎刀盤之間的高度為 C, 1.5mm < C < 2.5mm。
6.根據權利要求1一4任一項所述榨汁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口包括所述外緣與所述粉碎刀盤之間形成的間隙及設于所述外緣的缺口。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榨汁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間隙為D,2mm< D < 3mm。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榨汁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渣凹槽包括第一排渣槽和第二排渣槽,所述第一排渣槽的起始端與所述擋料塊的擋料面重合,所述第一排渣槽的深度大于第二排渣槽的深度,所述第一排渣槽與第二排渣槽之間設有過渡斜面。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榨汁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為兩個,分別為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位于第一排渣槽下游側,所述第二缺口位于第二排渣槽下游側,所述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對稱分布于所述外緣。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榨汁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將所述外緣分為兩段,所述第一缺口下游的外緣段為第一外緣,所述第二缺口下游的外緣段為第二外緣,所述第一外緣的高度沿所述粉碎刀盤旋轉方向漸變下降,所述第二外緣的高度沿所述粉碎刀盤旋轉方向漸變上升。
【文檔編號】A47J19/00GK203555514SQ201320637943
【公開日】2014年4月23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15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15日
【發明者】王旭寧, 盧孟林, 張德義 申請人:九陽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