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設有排氣結構的光波爐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設有排氣結構的光波爐,包括鍋蓋部、端口帶有伸出邊緣的鍋膽、鍋座部,其中鍋蓋部和鍋座部翻轉連接,鍋膽放進鍋座部內并且鍋膽的底部為向鍋膽內內凹結構;鍋蓋部內設置有加熱裝置和風扇;鍋座部包括底座和圓環座,圓環座的下端設于底座的上邊緣;圓環座的上端設有參考面,鍋膽的伸出邊緣下端面和參考面相對,鍋膽的伸出邊緣的最外端直徑小于參考面的最外端直徑;圓環座的參考面的邊沿設置有數個間隔設置的凸塊,光波爐處于蓋合狀態時,所述鍋蓋部底端被凸塊頂住,鍋蓋部和鍋膽在凸塊之間形成和外界互通的間隙,使得光波爐具有排氣功能。本實用新型帶有排氣功能的光波爐使得加熱的食物松脆、口感佳、色澤好。
【專利說明】一種設有排氣結構的光波爐
【技術領域】
[0001 ]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光波爐,具體涉及一種設有排氣結構的光波爐。
【背景技術】
[0002]傳統的微波爐在使用時具有電磁輻射,對使用者的身體健康存在隱患,而且微波爐加熱的食物口感不好;相對而言,光波管加熱食物時不產生輻射,并且光波管加熱的食物口感細膩,所以用光波管加熱的電器例如光波爐具有很高的使用價值。
[0003]現有的光波爐放置食物的腔內多為封閉的形式,在加熱食物的過程中不利于熱氣和水蒸氣的散發,留在腔內的水蒸氣會影響食物的口感,為了符合現在的生活水平,提高食物的口感,需要設計一款帶有排氣功能的光波爐。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問題和不足,提供一種散熱效果好,可以將加熱食物產生的水分排出,使加熱的食物具有松脆效果的光波爐。
[0005]本實用新型的光波爐包括鍋蓋部、端口帶有伸出邊緣的鍋膽、鍋座部,所述鍋蓋部和鍋座部翻轉連接,所述鍋膽放進鍋座部內,所述鍋蓋部內設置有加熱裝置和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鍋座部包括底座和圓環座;
[0006]所述底座為上開口的腔體,所述圓環座位于底座的上邊緣,所述圓環座的上端面為參考面,所述鍋膽的伸出邊緣的下表面和所述參考面相對,所述鍋膽伸出邊緣的最外端直徑小于參考面的最外端直徑;
[0007]所述圓環座的參考面的外側邊沿設置有至少一個凸塊,光波爐處于蓋合狀態時,所述鍋蓋部底端被凸塊頂住,所述鍋蓋部和鍋膽在凸塊之間形成和外界互通的第一間隙。
[0008]進一步地,所述鍋膽的底部外邊緣設置有圓角,所述鍋座部的底部連接有和所述圓角匹配的定位腳,所述鍋膽底部通過圓角定位在所述鍋座部的定位腳上;所述鍋膽的伸出邊緣下表面與參考面之間具有第二間隙,使得鍋膽和鍋座部之間的空腔與外界連通。
[0009]進一步地,所述底座的底面和底座璧上設置有進風口,外界空氣可通過進風口流進鍋膽和鍋座部之間的空腔。
[0010]進一步地,所述凸塊為多個,沿著參考面的外側邊沿周向均勻設置。
[0011 ] 進一步地,所述凸塊側面具有順應所述風扇的旋轉風向的斜角。
[0012]進一步地,所述鍋膽的底部為內凹的結構。
[0013]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還包括轉籠,所述轉籠兩端和鍋膽內壁旋轉連接,所述轉籠的一端連接有一電機。
[0014]進一步地,所述鍋膽側邊設置有兩個凸出的把手,所述連接部設置有兩個缺口,所述把手嵌在所述缺口中。
[0015]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當光波爐處于工作狀態時,鍋蓋部內設置的風扇帶動鍋膽內的空氣運動,此時光波管產生熱量,使光波爐內形成一股熱氣流,熱氣流在穿過轉籠碰觸到鍋膽的底部時,由于鍋膽底部設置的內凹結構,當熱氣流接觸內凹結構時,內凹的曲面使得熱氣流向鍋膽的四周內壁流動,并最終從第一間隙中排出,這樣在加熱食物時可以將食物產生的水分排出去。
[0017]當光波爐工作一段時間后,鍋膽被加熱并且熱量會傳遞到鍋膽和鍋座部之間的空腔,空腔內的空氣變熱會往上升,并且會從第二間隙流出,此時外界的冷空氣通過進風口吸進空腔;形成一個循環,外界的冷空氣流進空腔,空腔內的熱空氣通過第二間隙流出,此循環起到散熱的作用,并且鍋座部和鍋膽不接觸,傳遞給鍋座部的熱量更少。通過第一間隙流出的氣流是由鍋蓋中的風扇推動,第一間隙流出的氣流有助于處于相同位置的第二間隙熱空氣的流出,使第二間隙熱空氣的流出更暢通,光波爐散熱效果更佳。
[0018]鍋蓋部和鍋膽之間設置的第一間隙可以使鍋膽內的氣流流出,隨之帶出加熱食物時產生的水分,使光波爐加熱出的食物口感佳,色澤好;本實用新型的鍋膽和鍋座部之間的空腔內的熱空氣可以通過第二間隙和外界流通,這樣利于光波爐的散熱;鍋膽設置有凸出外部的把手,方便端出鍋膽放置或者取出食物。另外,通過第一間隙流出的氣流會帶動第二間隙流出來的熱空氣,更有利于光波爐的散熱。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圖1是本實用新型光波爐處于開蓋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2是本實用新型轉籠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3是本實用新型關蓋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4圖1中鍋蓋部和鍋座部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5是圖1中鍋膽的機構示意圖;
[0024]圖6是圖1中鍋座部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0025]圖7是本實用新型光波爐工作時的氣流走向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詳細的說明。
[0027]參見圖1至圖7,本實用新型的光波爐包括鍋蓋部1、鍋座部3、鍋膽2和轉籠4 ;鍋座部3和鍋蓋部I通過側邊設置的連接臂連接,鍋蓋部和鍋座部為翻轉連接,鍋蓋部I內設置有加熱裝置和風扇,鍋膽2放在鍋座部3內;轉籠4內部是一個空腔,用于放置食物,在轉籠4的側邊設置有放置和取出食物的門,轉籠4的一端設置有驅動軸42,另一端設置有和驅動軸42同軸的旋轉軸41,旋轉軸41的端部設置有環形凹槽,其中驅動軸42和旋轉軸41設置在轉籠4的兩端。
[0028]鍋膽2的開口端的側邊設置有兩個把手22,捏住把手22可把鍋膽2端出,把手22設置在鍋膽的外邊緣;鍋膽2的鍋壁在連接臂位置處設置有通孔21,在通孔21對面的鍋臂處設置有掛鉤,掛鉤的中間設置有弧形缺口,通孔21和掛鉤在鍋膽2的同水平線的同直徑上;轉籠4的驅動軸42穿過鍋臂的通孔21,驅動軸42在伸出通孔21后和一個電機的輸出端連接,轉籠4的旋轉軸41的環形凹槽嵌入掛鉤的弧形缺口中,通過通孔21和掛鉤即可固定轉籠4,電機帶動轉籠4的驅動軸42轉動從而帶動轉籠轉動,把食物放入轉籠4中,轉籠4轉動可以使食物加熱的更均勻,口感更好。[0029]鍋座部3包括底座32和圓環座31,底座32為開口的腔體;底座32上端內邊緣低于外邊緣,內邊緣設置有凹槽和凸起,底座32的上端內邊緣最終形成高度不同的定位臺肩,對應的,圓環座31的下端設置有和定位臺肩的凹槽以及凸起匹配的凸起和凹槽;圓環座31對應嵌在底座32的定位臺肩使圓環座31坐落在底座32上并相互定位,圓環座位于底座的上邊緣。
[0030]圓環座31在和鍋膽2的兩個把手22接觸處設置有缺口 311,兩個把手22嵌在兩個缺口 311內并且把手22露出在鍋座部3的外部,熱量傳遞少且散熱快,需要取出鍋膽2時不會燙傷手。
[0031]圓環座31的上端面為參考面312,鍋膽2的端口設置有伸出外壁的伸出邊緣24,鍋膽放進鍋座部3后,鍋膽2的伸出邊緣24的下端面和圓環座31的參考面312相對,并形成第一間隙5 ;鍋膽2的伸出邊緣24的最外端直徑小于參考面312的最外端直徑,參考面312的外側邊沿設置有數個沿周向均勻間隔的凸塊313,凸塊313的上端面處于相同高度形成定位面,光波爐處于蓋合狀態時,鍋蓋部I的下端面定位在位面上,鍋蓋部I的下端面被凸臺頂住;定位面高于參考面312,鍋蓋部I的下端面高于鍋膽2的上表面形成第一間隙5 ;鍋膽2的底部設置為向鍋膽內內凹的結構;當光波爐處于工作狀態時,鍋蓋部I內設置的風扇帶動鍋膽2內的空氣運動,此時光波管產生熱量,使光波爐內形成一股熱氣流,熱氣流在穿過轉籠碰觸到鍋膽2的底部時,由于鍋膽2底部設置的內凹結構,當熱氣流接觸內凹結構時,內凹的曲面使得熱氣流向鍋膽2的四周內壁流動,并最終從第一間隙5中排出,這樣在加熱食物時可以將食物產生的水分排出去。
[0032]本實用新型的圓環座31上的凸塊的側面為一傾斜面,傾斜面的傾斜角順應風扇的旋轉風向,設置成相匹配主要是為了使風扇吹出的風可以更順暢的排出。
[0033]本實用新型的鍋膽2的底部外邊緣設置有圓角,底座32的底部內邊緣連接有數個和圓角匹配的多個均勻分布的定位腳33,底座32靠內壁的底部下邊緣設置有定位腳33的定位臺,圓腳33的上端通過螺釘和底座32的定位臺連接,定位腳33的下端設置為有一定高度的腳座,定位腳33的中間為和鍋膽2底部的圓角相匹配的圓弧狀,鍋膽2的底部通過圓角定位在鍋座部3的定位腳33上;
[0034]由于定位腳33下端設置有一定高度的腳座,而鍋膽2的底部定位在定位腳33的中間圓弧段,使鍋膽2的下端面和底座32的上端面設置有一定距離,鍋膽2的外壁和底座32的內壁不接觸形成一定的距離,鍋膽2和底座32之間形成一個連通的空腔;底座32的底面和下邊緣的定位臺下面設置有進風口,所述進風口為柵格34,外界的空氣可以通過柵格34之間的空隙流進鍋膽2和底座32的空腔。
[0035]當鍋膽2的底部被定位在定位腳33上時,鍋膽2的伸出邊緣的下表面高于參考面312使他們之間形成第二間隙6,第二間隙6使得空腔與外界連通。
[0036]當光波爐工作一段時間后,鍋膽2被加熱并且熱量會傳遞到鍋膽2和鍋座部3之間的空腔,空腔內的空氣變熱會往上升,并且會從第二間隙6流出,此時外界的冷空氣通過柵格34吸進空腔;形成一個循環,外界的冷空氣吸進空腔變熱,空腔內的熱空氣通過第二間隙6流出,此循環起到散熱的作用,并且鍋座部3和鍋膽2不接觸,熱量傳遞給鍋座部3更少。通過第一間隙流出的氣流是由鍋蓋I中的風扇推動,第一間隙流出的氣流有助于處于相同位置的第二間隙熱空氣的流出,使第二間隙熱空氣的流出更暢通,光波爐散熱效果更佳。
[0037]從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上述實施例實現了如下技術效果:
[0038]鍋蓋部和鍋膽之間設置的第一間隙可以使鍋膽內的氣流流出,隨之帶出加熱食物時產生的水分,使光波爐加熱出的食物口感佳,色澤好;鍋膽底部設置成內凹結構可以引導風吹向鍋膽的內壁吹出第一間隙;本實用新型的鍋膽和鍋座部之間的空腔內的熱空氣可以通過第二間隙和外界流通,這樣利于光波爐的散熱;鍋膽設置有凸出外部的把手,方便端出鍋膽放置或者取出食物。另外,通過第一間隙流出的氣流會帶動第二間隙流出來的熱空氣,更有利于光波爐的散熱。
[0039]根據上述說明書的揭示和教導,本實用新型所屬領域的技術人員還可以對上述實施方式進行變更和修改。因此,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變更也應當落入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此外,盡管本說明書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術語,但這些術語只是為了方便說明,并不對本實用新型構成任何限制。
【權利要求】
1.一種設有排氣結構的光波爐,包括鍋蓋部、端口帶有伸出邊緣的鍋膽、鍋座部,所述鍋蓋部和鍋座部翻轉連接,所述鍋膽放進鍋座部內,所述鍋蓋部內設置有加熱裝置和風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鍋座部包括底座和圓環座; 所述底座為上開口的腔體,所述圓環座位于底座的上邊緣,所述圓環座的上端面為參考面,所述鍋膽伸出邊緣的下表面和所述參考面相對,所述鍋膽伸出邊緣的最外端直徑小于參考面的最外端直徑; 所述圓環座的參考面的外側邊沿設置有至少一個凸塊,光波爐處于蓋合狀態時,所述鍋蓋部底端被凸塊頂住,所述鍋蓋部和鍋膽在凸塊之間形成和外界互通的第一間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設有排氣結構的光波爐,其特征在于,所述鍋膽的底部外邊緣設置有圓角,所述鍋座部的底部連接有和所述圓角匹配的定位腳,所述鍋膽底部通過圓角定位在所述鍋座部的定位腳上;所述鍋膽的伸出邊緣下表面與參考面之間具有第二間隙,使得鍋膽和鍋座部之間的空腔通過第二間隙與外界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設有排氣結構的光波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底面和底座璧上設置有進風口,外界空氣可通過進風口流進鍋膽和鍋座部之間的空腔。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設有排氣結構的光波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塊為多個,沿參考面的外側邊沿周向均勻設置。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設有排氣結構的光波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塊側面具有順應所述風扇的旋轉風向的斜角。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設有排氣結構的光波爐,其特征在于,所述鍋膽的底部為內凹的結構。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設有排氣結構的光波爐,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轉籠,所述轉籠兩端和鍋膽內壁旋轉連接,所述轉籠的一端連接有一電機。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設有排氣結構的光波爐,其特征在于,所述鍋膽側邊設置有兩個凸出的把手,所述連接部設置有兩個缺口,所述把手嵌在所述缺口中。
【文檔編號】A47J36/24GK203762859SQ201420186521
【公開日】2014年8月13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16日 優先權日:2014年4月16日
【發明者】高亮 申請人:高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