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飪器具的上蓋和電壓力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烹飪器具的上蓋和電壓力鍋,包括:密封圈和內蓋,內蓋的內壁面上設置有凸肩,密封圈安裝于內蓋內,且密封圈的邊緣支撐在凸肩上;密封圈的邊緣處的下表面上設置有多個凸塊,凸塊處于凸肩和內蓋的內壁面之間,凸肩可對凸塊起到限位的作用,進而對與凸塊相連接的密封圈進行限位,防止密封圈的邊緣因脫離凸肩而錯位或密封圈沿其周向轉動,避免了密封圈由內蓋中脫落和密封圈因轉動而發生錯位,整體結構穩固,使用更為安全可靠;另外,將密封圈上的凸塊安裝于凸肩和內蓋的內壁面之間即可實現密封圈的固定,結構簡單,易于組裝,并且便于消費者對該烹飪器具的上蓋進行清洗。
【專利說明】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生活電器領域,更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烹飪器具的上蓋和包含有 該烹飪器具的上蓋的電壓力鍋。 烹飪器具的上蓋和電壓力鍋
【背景技術】
[0002] 消費者的日常生活中會用到各種各樣的烹飪器具,其功能各異,可以滿足消費者 的多種念、飪需求。
[0003] 目前市場中常見的煲體或鍋體類烹飪器具中多設置有密封圈,將密封圈安裝于烹 飪器具的上蓋與煲體或鍋體之間,使該烹飪器具在烹煮食材時具有較好的氣密性;密封圈 安裝于烹飪器具的上蓋內,但在現有技術中,烹飪器具的上蓋內固定密封圈的裝置過于復 雜,增大了烹飪器具的上蓋的生產制造難度,或烹飪器具的上蓋與密封圈連接過于簡單,導 致密封圈與烹飪器具的上蓋連接不夠穩固,使烹飪器具在使用時存在密封圈轉動、錯位,甚 至密封圈掉落的危險,嚴重影響了烹飪器具的氣密性,進而影響了烹飪器具的烹飪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
[0004] 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
[0005] 為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易于生產組裝、安全可靠的烹飪器具的上 蓋。
[0006]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包括該烹飪器具的上蓋的電壓力 鍋,該電壓力鍋易于生產組裝、結構穩固、安全可靠、具有更好的氣密性。
[0007]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一個方面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烹飪器具的上蓋,包 括:密封圈和內蓋,所述內蓋的內壁面上設置有凸肩,所述密封圈安裝于所述內蓋內,且所 述密封圈的邊緣支撐在所述凸肩上;所述密封圈的所述邊緣處的下表面上設置有多個凸 塊,所述凸塊處于所述凸肩和所述內蓋的內壁面之間。
[0008] 凸肩可用以支撐密封圈的外邊緣,防止密封圈的外邊緣脫離凸肩,密封圈的邊緣 處的下表面上設置的凸塊可安裝于凸肩和內蓋的內壁面之間,而凸肩可對凸塊起到限位的 作用,進而對與凸塊相連接的密封圈進行限位,一方面,凸肩可限制密封圈沿內蓋的徑向向 內蓋的中心移動,防止密封圈的邊緣因脫離凸肩而錯位,甚至密封圈由內蓋中脫落,另一方 面,將凸塊安裝于凸肩和內蓋的內壁面之間還可限制密封圈沿其周向轉動,避免了密封圈 因轉動而發生錯位,整體結構穩固,使用更為安全可靠;另外,將密封圈上的凸塊安裝于凸 肩和內蓋的內壁面之間即可實現密封圈的固定,結構簡單,易于組裝,并且便于消費者對該 烹飪器具的上蓋進行清洗。
[0009] 另外,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上述實施例中的烹飪器具的上蓋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 術特征:
[0010]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密封圈的所述邊緣的上表面上還設置有多個 所述凸塊。 toon]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多個所述凸塊均勻設置所述密封圈的所述邊緣的 上和/或下表面上。
[0012]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密封圈的截面形狀呈"Y"形,所述凸塊在所述 密封圈的所述邊緣的上表面上和下表面上 對稱設置。
[0013]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密封圈安裝于所述內蓋內后,所述邊緣的上 表面上的所述凸塊與所述內蓋的內壁面之間具有間隙。
[0014]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凸肩包括斜面,所述斜面的一端與所述內蓋 的內壁面固定連接、另一端為自由端,且所述斜面沿所述內蓋的開口端至封閉端的方向向 所述內蓋中心傾斜,使所述斜面的所述自由端與所述內蓋的內壁面間形成安裝槽,所述凸 塊可卡在所述安裝槽內。
[0015]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自由端與所述內蓋的內壁面間的距離在所述 內蓋的徑向上大于等于1mm且小于等于10mm,且所述自由端的形狀為直板面、彎折板面或 曲面。
[0016]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凸肩為多個,且均勻地設置于所述內蓋的內 壁面上。
[0017]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凸肩與所述內蓋為一體式結構。
[0018]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方面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電壓力鍋,包括上蓋,所述上蓋為 上述任一實施例所述的烹飪器具的上蓋。
[0019] 裝配有該烹飪器具的上蓋的電壓力鍋結構相對更為簡單,更易于生產和組裝;該 上蓋可更好的將密封圈固定于內蓋內部,使上蓋與電壓力鍋的鍋體蓋合時,密封圈與上蓋 的連接更為穩固,進而使電壓力鍋的氣密性更好,防止出現蒸汽外泄的情況,更為安全、可 靠,使該電壓力鍋更受消費者的青睞,有助于提高該電壓力鍋的銷量。
[0020] 本實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實用新 型的實踐了解到。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1]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 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0022] 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所述的烹飪器具的上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3] 圖2是圖1所示的所述烹飪器具的上蓋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0024] 圖3是圖1所示的所述烹飪器具的上蓋中的所述密封圈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5] 圖4圖3是圖1所示的所述烹飪器具的上蓋中的所述內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6] 圖5是圖2所示的烹飪器具的上蓋中A部分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0027] 其中,圖1至圖5中附圖標記與部件名稱之間的對應關系為:
[0028] 1密封圈,11凸塊,2內蓋,21凸肩,211斜面,2111自由端,22安裝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29] 為了能夠更清楚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下面結合附圖和具 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的詳細描述。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 請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0030] 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實用新型,但是,本實用 新型還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來實施,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受 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
[0031] 實施例一:
[0032] 如圖1至圖5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一些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烹飪器具的上蓋,包 括:密封圈1和內蓋2,所述內蓋2的內壁面上設置有凸肩21,所述密封圈1安裝于所述內 蓋2內,且所述密封圈1的邊緣支撐在所述凸肩21上;所述密封圈1的所述邊緣處的下表 面上設置有多個凸塊11,所述凸塊11處于所述凸肩21和所述內蓋2的內壁面之間。
[0033] 凸肩可用以支撐密封圈的外邊緣,防止密封圈的外邊緣脫離凸肩,密封圈的邊緣 處的下表面上設置的凸塊可安裝于凸肩和內蓋的內壁面之間,而凸肩可對凸塊起到限位的 作用,進而對與凸塊相連接的密封圈進行限位,一方面,凸肩可限制密封圈沿內蓋的徑向向 內蓋的中心移動,防止密封圈的邊緣因脫離凸肩而錯位,甚至密封圈由內蓋中脫落,另一方 面,將凸塊安裝于凸肩和內蓋的內壁面之間還可限制密封圈沿其周向轉動,避免了密封圈 因轉動而發生錯位,整體結構穩固,使用更為安全可靠;另外,將密封圈上的凸塊安裝于凸 肩和內蓋的內壁面之間即可實現密封圈的固定,結構簡單,易于組裝,并且便于消費者對該 烹飪器具的上蓋進行清洗。
[0034] 具體地,如圖1至圖3所示,所述密封圈1的所述邊緣的上表面上還設置有多個所 述凸塊11。
[0035] 密封圈上的多個凸塊安裝于凸肩和內蓋的內壁面之間,可對密封圈的外邊緣進行 更好的限位,使密封圈與內蓋的連接更為穩固,一方面,將多個凸塊安裝于凸肩和內蓋的內 壁面之間,可限制密封圈沿內蓋的徑向向內蓋的中心移動,防止密封圈的邊緣因脫離凸肩 而錯位,甚至密封圈由內蓋中脫落,另一方面,將多個凸塊安裝于凸肩和內蓋的內壁面之間 還可限制密封圈沿其周向轉動,避免了密封圈因轉動而發生錯位,整體結構穩固,使用更為 安全可靠。
[0036] 具體地,如圖1至圖3所示,多個所述凸塊11均勻設置所述密封圈1的所述邊緣 的上和/或下表面上,在本實施中,將多個所述凸塊11均勻設置于所述密封圈1的邊緣的 上和下表面上。
[0037] 多個凸塊均勻設置于密封圈的邊緣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上,使密封圈的上表面和下 表面的周向均為高度對稱的結構,將多個凸塊安裝于凸肩和內蓋的內壁面之間,可更好的 對密封圈的周向進行限位,進而使密封圈與內蓋的連接更為穩固;另外,上述結構還可使密 封圈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中的任 個表面安裝于凸肩和內蓋的內壁面之間,便于生產 組裝和用戶安裝。
[0038] 當然,如圖1至圖3所示,所述密封圈1的截面形狀呈"Y"形,所述凸塊11在所述 密封圈1的所述邊緣的上表面上和下表面上 對稱設置。
[0039] 凸塊在密封圈的邊緣的上表面上和下表面上一一對稱設置,截面形狀為"Y"形的 密封圈,其上表面和下表面完全對稱,不僅便于密封圈本體的生產制造,還可使密封圈的上 表面和下表面中的任 個表面安裝于凸肩和內蓋的內壁面之間,便于生產組裝和用戶安 裝。
[0040] 具體地,如圖2和圖5所示,所述密封圈1安裝于所述內蓋2內后,所述邊緣的上 表面上的所述凸塊11與所述內蓋2的內壁面之間具有間隙。
[0041] 密封圈邊緣的上表面的凸塊與內蓋的內壁面之間具有間隙,這樣的結構可實現密 封圈的動態密封,防止蒸汽外泄,使用更為安全、可靠。
[0042] 需要說明的是,如圖1至圖5所示,所述凸肩21包括斜面211,所述斜面211的一 端與所述內蓋2的內壁面固定連接、另一端為自由端2111,且所述斜面211沿所述內蓋2的 開口端至封閉端的方向向所述內蓋2中心傾斜,使所述斜面211的所述自由端2111與所述 內蓋2的內壁面間形成安裝槽22,所述凸塊11可卡在所述安裝槽22內。
[0043] 將凸塊卡接在安裝槽內可使凸塊與內蓋的連接更為穩固。
[0044] 具體地,如圖1、圖2、圖4和圖5所示,所述自由端2111與所述內蓋2的內壁面間 的距離在所述內蓋2的徑向上大于等于1mm且小于等于10mm,且所述自由端2111的形狀為 直板面、彎折板面或曲面,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自由端2111的形狀為直板面。
[0045] 根據密封圈的截面形狀的不同可選擇不同形狀的支撐部,使支撐部與密封圈更好 的接觸,并對密封圈進行限位。
[0046] 具體地,如圖1、圖2、圖4和圖5所示,所述凸肩21為多個,且均勻地設置于所述 內蓋2的內壁面上。
[0047] 多個凸肩分別與多個凸塊相連接,一方面,多個凸肩可限制密封圈沿內蓋的徑向 向內蓋的中心移動,防止密封圈的邊緣因脫離凸肩而錯位,甚至密封圈由內蓋中脫落,另 一方面,多個凸肩之間的間隔可防止密封圈轉動,避免發生密封圈錯位的情況,整體結構穩 固,使用更為安全可靠,
[0048] 具體地,如圖1、圖2、圖4和圖5所示,所述凸肩21與所述內蓋2為一體式結構, 所述斜面211為所述內蓋2的周向的側壁向所述內蓋2的中心沖壓而成。
[0049] 凸肩上的斜面與內蓋為一體式結構,一方面,該結構更易于生產制造,減少生產制 造所需的工序和時間,提商了生廣效率,另一方面,可提商斜面與內蓋之間的連接強度,進 而提商廣品的使用壽命。
[0050] 實施例二:
[0051] 根據本實用新型一些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電壓力鍋(圖中未示出),包括上蓋,所述 上蓋為上述任一實施例所述的烹飪器具的上蓋。
[0052] 裝配有該烹飪器具的上蓋的電壓力鍋結構相對更為簡單,更易于生產制造和組 裝;該上蓋可更好的將密封圈固定于內蓋內部,使上蓋與電壓力鍋的鍋體蓋合時,密封圈 與上蓋的連接更為穩固,進而使電壓力鍋的氣密性更好,防止出現蒸汽外泄的情況,更為安 全、可靠,使該電壓力鍋更受消費者的青睞,有助于提高該電壓力鍋的銷量。
[0053] 綜上所述,烹飪器具的上蓋中的凸肩可用以支撐密封圈的外邊緣,防止密封圈的 外邊緣脫離凸肩,密封圈的邊緣處的下表面上設置的凸塊可安裝于凸肩和內蓋的內壁面之 間,而凸肩可對凸塊起到限位的作用,進而對與凸塊相連接的密封圈進行限位,一方面,凸 肩可限制密封圈沿內蓋的徑向向內蓋的中心移動,防止密封圈的邊緣因脫離凸肩而錯位, 甚至密封圈由內蓋中脫落,另一方面,將凸塊安裝于凸肩和內蓋的內壁面之間還可限制密 封圈沿其周向轉動,避免了密封圈因轉動而發生錯位,整體結構穩固,使用更為安全可靠; 另外,將密封圈上的凸塊安裝于凸肩和內蓋的內壁面之間即可實現密封圈的固定,結構簡 單,易于組裝,并且便于消費者對該烹飪器具的上蓋進行清洗;裝配有該烹飪器具的上蓋的 電壓力鍋結構相對更為簡單,更易于生產制造和組裝;該上蓋可更好的將密封圈固定于內 蓋內部,使上蓋與電壓力鍋的鍋體蓋合時,密封圈與上蓋的連接更為穩固,進而使電壓力鍋 的氣密性更好,防止出現蒸汽外泄的情況,更為安全、可靠,使該電壓力鍋更受消費者的青 睞,有助于提高該電壓力鍋的銷量。
[0054]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出現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均應做廣 義理解,例如,"連接"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相連"可以是 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 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0055] 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若出現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具體實施例"等 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特點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 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 實施例或實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 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
[0056]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 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 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 一種烹飪器具的上蓋,其特征在于, 包括:密封圈和內蓋,所述內蓋的內壁面上設置有凸肩,所述密封圈安裝于所述內蓋 內,且所述密封圈的邊緣支撐在所述凸肩上; 所述密封圈的所述邊緣處的下表面上設置有多個凸塊,所述凸塊處于所述凸肩和所述 內蓋的內壁面之間。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烹飪器具的上蓋,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圈的所述邊緣的上表面上還設置有多個所述凸塊。
3. 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烹飪器具的上蓋,其特征在于, 多個所述凸塊均勻設置所述密封圈的所述邊緣的上和/或下表面上。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烹飪器具的上蓋,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圈的截面形狀呈"Y"形,所述凸塊在所述密封圈的所述邊緣的上表面上和下 表面上 對稱設置。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烹飪器具的上蓋,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圈安裝于所述內蓋內后,所述邊緣的上表面上的所述凸塊與所述內蓋的內壁 面之間具有間隙。
6. 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權利所述的烹飪器具的上蓋,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肩包括斜面,所述斜面的一端與所述內蓋的內壁面固定連接、另一端為自由端, 且所述斜面沿所述內蓋的開口端至封閉端的方向向所述內蓋中心傾斜,使所述斜面的所述 自由端與所述內蓋的內壁面間形成安裝槽,所述凸塊可卡在所述安裝槽內。
7. 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烹飪器具的上蓋,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由端與所述內蓋的內壁面間的距離在所述內蓋的徑向上大于等于1mm且小于 等于10mm,且所述自由端的形狀為直板面、彎折板面或曲面。
8. 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烹飪器具的上蓋,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肩為多個,且均勻地設置于所述內蓋的內壁面上。
9. 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烹飪器具的上蓋,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肩與所述內蓋為一體式結構。
10. -種電壓力鍋,包括上蓋,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蓋為如權利要求1-9中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烹飪器具的上蓋。
【文檔編號】A47J27/08GK203898087SQ201420247383
【公開日】2014年10月29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14日 優先權日:2014年5月14日
【發明者】陳華亮 申請人:佛山市順德區美的電熱電器制造有限公司, 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