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泡盒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破泡盒,包括:底座和上蓋,其中,底座的側壁上設置有環形的第一配合部;上蓋下表面上設置有環形的第一配合部;其中,上蓋蓋裝在底座上,第一配合部的下端面壓緊第二配合部,第一配合部的側壁和底座的側壁之間的距離為0~0.5mm。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破泡盒,上蓋和底座通過第一配合部與第二配合部壓緊相配合,使上蓋和底座之間達到密封連接的效果,且該種連接結構簡單,組裝容易,從而提高了產品的生產效率。
【專利說明】破泡盒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家用烹飪器具領域,更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破泡盒。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破泡盒的上蓋與底座之間通過密封件密封,密封件的設置保證了進入盒體內的蒸汽不會從上蓋與底座之間的縫隙泄漏掉,但是,密封件長時間使用會出現老化,導致密封件失效、蒸汽泄漏的情況出現,同時破泡盒在使用過程中,密封件容易錯位,導致上蓋與底座之間密封不嚴。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
[0004]為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密封性好的破泡盒。
[0005]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破泡盒,用于電壓力鍋,包括:底座,其側壁上設置有環形的第二配合部;和上蓋,其下表面上設置有環形的第一配合部;其中,所述上蓋蓋裝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配合部的下端面壓緊所述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的側壁和所述底座的側壁之間的距離為O?0.5mm。
[0006]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破泡盒,上蓋和底座通過第一配合部與第二配合部壓緊相配合,使上蓋和底座之間達到密封連接的效果,且該種連接結構簡單,組裝容易,從而提高了產品生產效率,具體而言,現有技術中,上蓋與底座之間通過密封件密封連接,密封件長時間使用會出現老化,導致密封件失效蒸汽泄漏的情況出現,同時在破泡盒在使用過程中,密封件容易錯位,導致上蓋與底座之間密封不嚴,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破泡盒上蓋和底座通過第一配合部的下端面與第二配合部壓緊相配合,使上蓋和底座之間達到密封連接的效果,同時取消的現有技術中密封件的使用,即節約了零件的成本,從而降低了產品的生產制造成本;第一配合部的側壁和底座的側壁之間的距離設計為O?0.5_,可以阻擋破泡盒內的蒸汽通過第一配合部的側壁和底座的側壁之間的間隙進入第一配合部與第二配合部的壓緊配合部內,使得密封效果更加可靠,而且該間隙配合在保證裝配效率的同時可以使上蓋與底座的裝配結構緊固可靠。
[0007]另外,根據本實用新型上述實施例提供的破泡盒還具有如下附加技術特征:
[0008]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二配合部和所述底座為一體式結構。
[0009]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上蓋為一體式結構。
[0010]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二配合部位于所述底座的內側壁上。
[0011]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二配合部位于所述底座的外側壁上。
[0012]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二配合部為配合凸臺,所述配合凸臺的上側壁與所述第二配合部相壓緊。
[0013]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一配合部為配合凸筋,所述配合凸筋的下端面壓緊在所述配合凸臺的上側壁。
[0014]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底座的側壁的上端面與所述上蓋的下表面之間具有間隙。
[0015]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上蓋與所述底座相卡接連接。
[0016]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所述上蓋和所述底座中的一個上設置有卡鉤、另一個上設置有卡槽,所述卡鉤鉤掛在所述卡槽內。
[0017]本實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實踐了解到。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例的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9]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所述破泡盒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0020]圖2是圖1所示的上蓋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3是圖1所示的底座的結構示意圖。
[0022]其中,圖1至圖3中附圖標記與部件名稱之間的對應關系為:
[0023]I上蓋,101第一配合部,2底座,201第二配合部。
【具體實施方式】
[0024]為了能夠更清楚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的詳細描述。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
[0025]在下面的描述中闡述了很多具體細節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實用新型,但是,本實用新型還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來實施,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受下面公開的具體實施例的限制。
[0026]下面參照圖1至圖3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一些實施例所述破泡盒。
[0027]如圖1、圖2和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破泡盒,用于電壓力鍋,包括:底座2和上蓋I O
[0028]具體地,底座2的側壁上設置有環形的第二配合部201 ;上蓋I下表面上設置有環形的第一配合部101 ;其中,上蓋I蓋裝在底座2上,第一配合部101的下端面壓緊第二配合部201,第一配合部101的側壁和底座2的側壁之間的距離為O?0.5mm。
[0029]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破泡盒,上蓋I和底座2通過第一配合部101與第二配合部201的下端面壓緊相配合,使上蓋I和底座2之間達到密封連接的效果,且該種連接結構簡單,組裝容易,從而提高了產品生產效率;第一配合部101的側壁和底座2的側壁之間的距離設計為O?0.5_,可以阻擋破泡盒內的蒸汽通過第一配合部101的側壁和底座2的側壁之間的間隙進入第一配合部101與第二配合部201的壓緊配合部內,使得密封效果更加可靠,而且該間隙配合在保證裝配效率的同時可以使上蓋與底座的裝配結構緊固可靠。
[0030]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第二配合部201和底座2為一體式結構。
[0031]在該實施例中,第二配合部201與底座2為一體式結構,一方面,保證了第二配合部201和底座2之間的連接強度,從而降低了第二配合部201和底座2之間發生斷裂的概率,進而提高了產品的使用可靠性,另一方面,第二配合部201和底座2可一體制成,從而提聞了廣品的生廣效率,進而提聞了廣品的生廣制造成本。
[0032]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第一配合部101和上蓋I為一體式結構。
[0033]在該實施例中,第一配合部101和上蓋I為一體式結構,一方面,保證了第一配合部101和上蓋I之間的連接強度,從而降低了第一配合部101和上蓋I之間發生斷裂的概率,進而提高了產品的使用可靠性,另一方面,第一配合部101和上蓋I可一體制成,從而提聞了廣品的生廣效率,進而提聞了廣品的生廣制造成本。
[0034]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第二配合部201位于底座2的內側壁上。
[0035]或者,第二配合部201位于底座2的外側壁上。
[0036]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理解,第二配合部201的設置位置不止上述兩種,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根據具體的情況和要求選擇第二配合部201的安裝位置。
[0037]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中,第二配合部201為配合凸臺,配合凸臺的上側壁與第二配合部201相壓緊。
[0038]在該實施例中,第二配合部201為配合凸臺,結構簡單,生產加工制造容易,從而提高了產品的生產效率,降低了產品的生產制造成本。
[0039]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中,第一配合部101為配合凸筋,配合凸筋的下端面壓緊在配合凸臺的上側壁。
[0040]在該實施例中,第二配合部201為配合凸筋,結構簡單,生產加工制造容易,從而提高了產品的生產效率,降低了產品的生產制造成本。
[0041]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底座2的側壁的上端面與上蓋I的下表面之間具有間隙。
[0042]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上蓋I與底座2相卡接連接。
[0043]在該實施例中,上蓋I與底座2相卡接,該種連接方式,結構簡單,組裝容易,從而提高了產品的生產效率,進而降低了產品的生產制造成本。
[0044]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中,上蓋I和底座2中的一個上設置有卡鉤、另一個上設置有卡槽,卡鉤鉤掛在卡槽內。
[0045]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破泡盒,上蓋I和底座2通過第一配合部101與第二配合部201壓緊相配合,使上蓋I和底座2之間達到密封連接的效果,且該種連接結構簡單,組裝容易,從而提高了產品生產效率,具體而言,現有技術中,上蓋I與底座2之間通過密封件密封連接,密封件長時間使用會出現老化,導致密封件失效蒸汽泄漏的情況出現,同時在破泡盒在使用過程中,密封件容易錯位,導致上蓋I與底座2之間密封不嚴,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破泡盒上蓋I和底座2通過第一配合部101的下端面與第二配合部201壓緊相配合,使上蓋I和底座2之間達到密封連接的效果,同時取消的現有技術中密封件的使用,即節約了零件的成本,從而降低了產品的生產制造成本;第一配合部的側壁和底座的側壁之間的距離設計為O?0.5_,可以阻擋破泡盒內的蒸汽通過第一配合部的側壁和底座的側壁之間的間隙進入第一配合部與第二配合部的壓緊配合部內,使得密封效果更加可靠,而且該間隙配合在保證裝配效率的同時可以使上蓋與底座的裝配結構緊固可靠。
[0046]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均應做廣義理解,例如,“連接”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0047]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具體實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特點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實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特點可以在任何的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
[0048]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破泡盒,用于電壓力鍋,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其側壁上設置有環形的第二配合部;和 上蓋,其下表面上設置有環形的第一配合部;其中: 所述上蓋蓋裝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配合部的下端面壓緊所述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的側壁和所述底座的側壁之間的距離為O?0.5_。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破泡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配合部和所述底座為一體式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破泡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上蓋為一體式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破泡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配合部位于所述底座的內側壁上。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破泡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配合部位于所述底座的外側壁上。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破泡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配合部為配合凸臺,所述配合凸臺的上側壁與所述第一配合部相壓緊。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破泡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配合部為配合凸筋,所述配合凸筋的下端面壓緊在所述配合凸臺的上側壁。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破泡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的側壁的上端面與所述上蓋的下表面之間具有間隙。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破泡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蓋與所述底座相卡接連接。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破泡盒,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蓋和所述底座中的一個上設置有卡鉤、另一個上設置有卡槽,所述卡鉤鉤掛在所述卡槽內。
【文檔編號】A47J36/00GK203987526SQ201420384787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11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11日
【發明者】鄧領文, 劉紅, 肖兵鋒, 丘春成, 繆永多, 李昊燮 申請人:佛山市順德區美的電熱電器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