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氣壓壺的壓縮氣囊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氣壓壺的壓縮氣囊,其包括有一上蓋和一氣囊,上蓋蓋設于氣囊的口部,氣囊底部與口部之間設置有一用于支撐氣囊的彈簧,口部設置于氣囊的頂部,口部向氣囊外部延伸形成有一頸部;上蓋在對應頸部的位置形成有一開口方向與頸部的開口方向相反的槽部;槽部和頸部上設置有卡扣結構;槽部內設置有至少一發泡槽,發泡槽內填充有發泡硅橡膠。通過在氣囊上設置頸部,并通過頸部與上蓋卡合的方式固定,使得壓縮氣囊的零部件之間的連接更少,可能產生泄露的區間、部位變少,進一步通過在上蓋的槽部內設置容納有發泡硅橡膠進行密封,在提高穩定性的同時,密封性能也大幅提升。
【專利說明】用于氣壓壺的壓縮氣囊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壓縮氣囊,特別涉及一種用于氣壓壺的壓縮氣囊。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氣壓壺通常使用壓縮氣囊,而壓縮氣囊如果存在漏氣現象則會使得產品性能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壓縮氣囊的安裝要求必須非常簡單,盡量減少零配件的連接,在節省成本提高裝配效率的同時,也會增加安全性。
[0003]為了解決壓縮氣囊的密封性問題,有的技術方案采用了圖1所示的結構,如圖1所示,現有技術的壓縮氣囊包括有上蓋10、氣囊20、彈簧30、密封圈40和彈簧支座50。用于支撐氣囊20的彈簧30 —端延伸至氣囊20的底部后被氣囊20底部的槽定位,彈簧30的另一端延伸至彈簧支座50。上蓋10與彈簧支座50卡合,在卡合的部位設置有密封圈40進行密封,而上蓋10的邊緣則與氣囊20相卡合。這樣的結構裝配方便,但是上蓋10的邊緣以及密封圈40的位置都有可能漏氣,可導致漏氣的部位較多,單純通過一個密封圈40稍顯不足。且,彈簧30在抵接彈簧支座50時存在有壓縮的彈力,使得彈簧支座50和上蓋10的結合狀態不夠穩定,在受到彈性力的同時還可能受到熱脹冷縮等因素的影響。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壓縮氣囊容易漏氣且結構不穩定的缺陷,提供一種密封性更好且結構更安定的用于氣壓壺的壓縮氣囊。
[0005]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0006]一種用于氣壓壺的壓縮氣囊,其包括有一上蓋和一氣囊,所述上蓋蓋設于所述氣囊的口部,所述氣囊底部與所述口部之間設置有一用于支撐所述氣囊的彈簧,其特點在于,所述口部設置于所述氣囊的頂部,所述口部向所述氣囊外部延伸形成有一頸部;
[0007]所述上蓋在對應所述頸部的位置形成有一開口方向與所述頸部的開口方向相反的槽部;
[0008]所述槽部和所述頸部上設置有卡扣結構,所述卡扣結構用于在所述頸部插入所述槽部時使所述槽部與所述頸部固定;
[0009]所述槽部內設置有至少一發泡槽,所述發泡槽內填充有發泡硅橡膠。
[0010]也就是說,相對于現有技術中上蓋的邊緣與氣囊卡合的連接方式,氣囊的出氣部位限縮至口徑更小的頸部,使得可能產生漏氣的部位變小。在此基礎上,在槽部內設置發泡槽以容納發泡硅橡膠,由于發泡硅橡膠屬于發泡材料,其膨脹后形狀會依據受力的情況而形變,使得頸部的開口始終處于被密封的狀態。且,發泡硅橡膠的耐熱性能極佳,使得在使用時密封的穩定性大幅提升。
[0011]此外,由于氣囊及氣囊上蓋之間的裝配要求為過盈配合,發泡材料可以給受力以緩沖,進一步增加了安定性。
[0012]較佳的,所述頸部為圓筒形,所述發泡槽設于所述槽部的底部,所述發泡硅橡膠密閉的抵接所述頸部的開口的外周。
[0013]較佳的,所述彈簧的一端抵接所述氣囊的底部,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槽部的底部與所述發泡硅橡膠相抵接。
[0014]較佳的,所述槽部內一體成型的設置有一用于對所述彈簧進行限位的彈簧支座。
[0015]較佳的,所述頸部的外周還套設有一密封圈。
[0016]此處,設置密封圈的作用在于,在氣囊伸展的過程中,發泡材料與頸部的結合壓力會變小,為防止此時產生漏氣,在頸部外周套設密封圈。
[0017]較佳的,所述頸部的內徑為32mm。
[0018]本實用新型的積極進步效果在于:通過在氣囊上設置頸部,并通過頸部與上蓋卡合的方式固定,使得壓縮氣囊的零部件之間的連接更少,可能產生泄露的區間、部位變少,進一步通過在上蓋的槽部內設置容納有發泡硅橡膠進行密封,在提高穩定性的同時,密封性能也大幅提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圖1為現有技術的用于氣壓壺的壓縮氣囊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2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用于氣壓壺的壓縮氣囊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下面舉個較佳實施例,并結合附圖來更清楚完整地說明本實用新型。
[0022]圖2為本實施例的用于氣壓壺的壓縮氣囊的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涉及的用于氣壓壺的壓縮氣囊包括有上蓋I和氣囊2,上蓋I蓋設于氣囊2的口部,氣囊2底部與口部之間設置有一用于支撐氣囊2的彈簧3,口部設置于氣囊2的頂部,口部向氣囊2外部延伸形成有一頸部21。
[0023]上蓋I在對應頸部21的位置形成有一開口方向與頸部21的開口方向相反的槽部11。槽部11和頸部21上設置有卡扣結構,卡扣結構用于在頸部21插入槽部11時使槽部11與頸部21固定。
[0024]槽部11內設置有至少一發泡槽4,發泡槽4內填充有發泡硅橡膠。
[0025]頸部21為圓筒形,發泡槽4設于槽部11的底部,發泡硅橡膠密閉的抵接頸部21的開口的外周。
[0026]發泡硅橡膠(即硅膠發泡)制品密度(0.3-0.7g/cm3),截面泡孔細膩,類似蜂窩狀的立體結構,具有良好的回彈性及機械性強度。產品絕緣環保無毒無臭味,柔韌性好。使用壽命長,耐壓縮,耐酸堿抗老化,抗紫外線。耐高溫可達300°C以上長期使用不變形,72小時內可達350°C持續使用。
[0027]彈簧3的一端抵接氣囊2的底部,另一端延伸至槽部11的底部與發泡硅橡膠相抵接。
[0028]槽部11內一體成型的設置有一用于對彈簧3進行限位的彈簧支座5。
[0029]頸部21的內徑為32mm。頸部21的外周還套設有密封圈22。密封圈22由熱塑性彈性體制成。熱塑性彈性體,又稱人造橡膠或合成橡膠。其產品既具備傳統交聯硫化橡膠的高彈性、耐老化、耐油性各項優異性能,同時又具備普通塑料加工方便、加工方式廣的特點。可采用注塑、擠出、吹塑等加工方式生產,水口邊角粉碎后100%直接二次使用。既簡化加工過程,又降低加工成本,因此熱塑性彈性體材料已成為取代傳統橡膠的最新材料,其環保、無毒、手感舒適。因此也是世界化標準性環保材料。
[0030]本實施例中,槽部11、彈簧支座5和上蓋I是一體成型的,多個功能的零部件作為一個整體使用,其安裝時更為方便且穩定性強于現有技術中的拼合形態。操作工只需要用力把上蓋按規定位置方向壓下,讓上蓋和氣囊的頸部卡合即可。上蓋不會脫落,但能轉動。
[0031]由于頸部21的內徑僅為32mm,其可能發生漏氣的部位很少,漏氣概率低,再加上雙重的密封保護,使得漏氣的可能性極低。
[0032]雖然以上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這僅是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是由所附權利要求書限定的。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實質的前提下,可以對這些實施方式做出多種變更或修改,但這些變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氣壓壺的壓縮氣囊,其包括有一上蓋和一氣囊,所述上蓋蓋設于所述氣囊的口部,所述氣囊底部與所述口部之間設置有一用于支撐所述氣囊的彈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口部設置于所述氣囊的頂部,所述口部向所述氣囊外部延伸形成有一頸部; 所述上蓋在對應所述頸部的位置形成有一開口方向與所述頸部的開口方向相反的槽部; 所述槽部和所述頸部上設置有卡扣結構,所述卡扣結構用于在所述頸部插入所述槽部時使所述槽部與所述頸部固定; 所述槽部內設置有至少一發泡槽,所述發泡槽內填充有發泡硅橡膠。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氣壓壺的壓縮氣囊,其特征在于,所述頸部為圓筒形,所述發泡槽設于所述槽部的底部,所述發泡硅橡膠密閉的抵接所述頸部的開口的外周。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氣壓壺的壓縮氣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彈簧的一端抵接所述氣囊的底部,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槽部的底部與所述發泡硅橡膠相抵接。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氣壓壺的壓縮氣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部內一體成型的設置有一用于對所述彈簧進行限位的彈簧支座。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氣壓壺的壓縮氣囊,其特征在于,所述頸部的外周還套設有一密封圈。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氣壓壺的壓縮氣囊,其特征在于,所述頸部的內徑為32mm。
【文檔編號】A47G19/14GK204049032SQ201420438336
【公開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5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5日
【發明者】張斌, 王學勝, 袁東林 申請人:上海思樂得不銹鋼制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