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米杯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淘米杯,其特征是:包括上端蓋、帶有杯口的杯體和濾片,所述上端蓋在杯口處與杯體螺紋連接,所述杯體分為上杯體和與上杯體相連通的下杯體,所述杯口設置在上杯體的一端,所述上杯體的另一端與下杯體螺紋連接,所述濾片可拆卸固定在上杯體與下杯體的連接處。先將米放入上杯體形成的空腔內,然后將濾片固定在上杯體與下杯體的連接處,在將上杯體與下杯體通過螺紋連接固定在一起;最后在注入適量的水后,蓋上上端蓋就可以搖晃淘米杯,使得讓米中的雜物漂浮或是溶解在水中,完畢后,可拆卸下上端蓋,將污水傾倒出來,可重復上述操作,或是將上杯體和濾片拆卸下來,將淘凈的米倒出,完成淘米工作。
【專利說明】淘米杯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生活用品,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淘米杯。
【背景技術】
[0002]在我們淘米洗米的時候,都是先將米浸泡,然后攪拌(一般是通過手來實現攪拌的),能夠讓米中的雜物漂浮或是溶解在水中,最將浸泡后的污水傾倒掉,在傾倒的過程中,往往容易將一些米粒也帶出容器,這樣就容易造成浪費,而且在攪拌的過程中,容易將病菌帶入米中,這樣不僅僅不衛生,而且還在攪拌的過程中容易打碎米粒,對米粒造成損傷,使得米粒中的營養流失。
實用新型內容
[0003]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安全的而且不會造成浪費現象的淘米杯。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淘米杯,其特征是:包括上端蓋、帶有杯口的杯體和濾片,所述上端蓋在杯口處與杯體螺紋連接,所述杯體分為上杯體和與上杯體相連通的下杯體,所述杯口設置在上杯體的一端,所述上杯體的另一端與下杯體螺紋連接,所述濾片可拆卸固定在上杯體與下杯體的連接處。
[0005]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淘米的時候,可以先將米放入上杯體形成的空腔內,然后將濾片固定在上杯體與下杯體的連接處,在將上杯體與下杯體通過螺紋連接固定在一起,這時就可以通過杯口向下杯體內注入水,而且上杯體的設置能夠在水流沖擊到濾片上時,不會使得飛濺起的水花飛出淘米杯,能夠很好的達到節約水資源的目的;最后在注入適量的水后,蓋上上端蓋就可以搖晃淘米杯,使得讓米中的雜物漂浮或是溶解在水中,完畢后,可拆卸下上端蓋,將污水傾倒出來,這時濾片就會將米粒阻攔在下杯體所形成的空腔內,能夠防止糧食的浪費,然后可重復上述操作,或是將上杯體和濾片拆卸下來,將淘凈的米倒出,完成淘米工作。
[0006]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下杯體遠離上杯體的一端開設有與杯口同等大小的傾倒口,所述傾倒口上設有與上端蓋相同尺寸的下端蓋,所述下端蓋在傾倒口處與下杯體螺紋連接。
[0007]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洗米完成后,就可以直接拆卸下下端蓋,讓米直接通過傾倒口倒出,可以方便的將淘凈的米傾倒出淘米杯。
[0008]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上端蓋上端設有若干防滑凹槽,所述防滑凹槽呈圓周均勻分布在上端蓋上端邊緣。
[0009]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能夠有效的起到防滑的作用,能夠方便人們旋動上端蓋和下端蓋,能讓人們在旋動上端蓋和下端蓋時更加舒適,方便快捷。
[0010]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下杯體在與上杯體的連接處設有連接凹槽,所述濾片放置安裝在連接凹槽底部,所述連接凹槽側壁設有內螺紋,所述上杯體在與下杯體的連接處設有與內螺紋相適配的外螺紋。
[0011]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下杯體與上杯體通過內螺紋與外螺紋相互連接固定時,連接凹槽的側壁就會將整個連接處給包裹住,這樣就能夠使得下杯體與上杯體的連接處能夠具有更好的密封性,連接更加牢固,能夠有效的防止滲水現象的發生。
[0012]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上杯體與下杯體的連接端設有環形橡膠墊片。
[0013]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環形橡膠墊片不僅僅能夠在上杯體與下杯體連接時增加密封性的作用,而且還能起到減震和防止上杯體與下杯體在相對運動時互相之間產生磨損,能夠有效的防止上杯體與下杯體連接處的相適配的精度下降,大大提高了產品的使用壽命。
[0014]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的上杯體與下杯體為圓臺狀,所述上杯體與下杯體的連接處的橫向圓周截面積最小。
[0015]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這樣上杯體在注水的時候,能夠有更大的杯口來接水;而下杯體也能有更大的傾倒口,方便快速的將米粒傾倒出淘米杯。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淘米杯實施例的主視圖;
[0017]圖2為圖1中A-A的剖視圖;
[0018]圖3為圖2中B的局部放大圖;
[0019]圖4為本實用新型淘米杯實施例的爆炸圖。
[0020]附圖標記:1、上端蓋;11、防滑凹槽;2、杯體;21、上杯體;211、杯口 ;212、外螺紋;22、下杯體;221、傾倒口 ;222、連接凹槽;223、內螺紋;3、環形橡膠墊片;4、濾片;5、下端至JHL ο
【具體實施方式】
[0021]參照圖1至圖4對本實用新型淘米杯實施例做進一步說明。
[0022]一種淘米杯,其特征是:包括上端蓋1、帶有杯口 211的杯體2和濾片4,所述上端蓋I在杯口 211處與杯體2螺紋連接,所述杯體2分為上杯體21和與上杯體21相連通的下杯體22,所述杯口 211設置在上杯體21的一端,所述上杯體21的另一端與下杯體22螺紋連接,所述濾片4可拆卸固定在上杯體21與下杯體22的連接處。在淘米的時候,可以先將米放入上杯體21形成的空腔內,然后將濾片4固定在上杯體21與下杯體22的連接處,在將上杯體21與下杯體22通過螺紋連接固定在一起,這時就可以通過杯口 211向下杯體22內注入水,而且上杯體21的設置能夠在水流沖擊到濾片4 (濾片4是由不銹鋼絲編織而成的圓形片頭,安裝設置在上杯體21與下杯體22的連接處時,濾片4能夠將上杯體21與下杯體22的兩個空腔相互隔離,并且濾片4是由不銹鋼絲編織而成的,這樣濾片4就會帶有過濾孔,這些過濾孔的內徑為Imm?1.5mm,這樣就能米粒就能被阻攔在濾片4 一側,但是不會影響濾片4兩側的水流的互相流通)上時,不會使得飛濺起的水花飛出淘米杯,能夠很好的達到節約水資源的目的;最后在注入適量的水后,蓋上上端蓋I就可以搖晃淘米杯,使得讓米中的雜物漂浮或是溶解在水中,完畢后,可拆卸下上端蓋I,將污水傾倒出來,這時濾片4就會將米粒阻攔在下杯體22所形成的空腔內,能夠防止糧食的浪費,然后可重復上述操作,或是將上杯體21和濾片4拆卸下來,將淘凈的米倒出,完成淘米工作。
[0023]所述的下杯體22遠離上杯體21的一端開設有與杯口 211同等大小的傾倒口 221,所述傾倒口 221上設有與上端蓋I相同尺寸的下端蓋5,所述下端蓋5在傾倒口 221處與下杯體22螺紋連接。在洗米完成后,就可以直接拆卸下下端蓋5,讓米直接通過傾倒口 221倒出,可以方便的將淘凈的米傾倒出淘米杯。
[0024]所述的上端蓋I上端設有若干防滑凹槽11,所述防滑凹槽11呈圓周均勻分布在上端蓋I上端邊緣。能夠有效的起到防滑的作用,能夠方便人們旋動上端蓋I和下端蓋5,能讓人們在旋動上端蓋I和下端蓋5時更加舒適,方便快捷。
[0025]所述的下杯體22在與上杯體21的連接處設有連接凹槽222,所述濾片4放置安裝在連接凹槽222底部,所述連接凹槽222側壁設有內螺紋223,所述上杯體21在與下杯體22的連接處設有與內螺紋223相適配的外螺紋212。在下杯體22與上杯體21通過內螺紋223與外螺紋212相互連接固定時,連接凹槽222的側壁就會將整個連接處給包裹住,這樣就能夠使得下杯體22與上杯體21的連接處能夠具有更好的密封性,連接更加牢固,能夠有效的防止滲水現象的發生。
[0026]所述的上杯體21與下杯體22的連接端設有環形橡膠墊片3。環形橡膠墊片3不僅僅能夠在上杯體21與下杯體22連接時增加密封性的作用,而且還能起到減震和防止上杯體21與下杯體22在相對運動時互相之間產生磨損,能夠有效的防止上杯體21與下杯體22連接處的相適配的精度下降,大大提高了產品的使用壽命。
[0027]所述的上杯體21與下杯體22為圓臺狀,所述上杯體21與下杯體22的連接處的橫向圓周截面積最小。這樣上杯體21在注水的時候,能夠有更大的杯口 211來接水;而下杯體22也能有更大的傾倒口 221,方便快速的將米粒傾倒出淘米杯。
[0028]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淘米杯,其特征是:包括上端蓋、帶有杯口的杯體和濾片,所述上端蓋在杯口處與杯體螺紋連接,所述杯體分為上杯體和與上杯體相連通的下杯體,所述杯口設置在上杯體的一端,所述上杯體的另一端與下杯體螺紋連接,所述濾片可拆卸固定在上杯體與下杯體的連接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淘米杯,其特征是:所述下杯體遠離上杯體的一端開設有與杯口同等大小的傾倒口,所述傾倒口上設有與上端蓋相同尺寸的下端蓋,所述下端蓋在傾倒口處與下杯體螺紋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淘米杯,其特征是:所述上端蓋上端設有若干防滑凹槽,所述防滑凹槽呈圓周均勻分布在上端蓋上端邊緣。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淘米杯,其特征是:所述下杯體在與上杯體的連接處設有連接凹槽,所述濾片放置安裝在連接凹槽底部,所述連接凹槽側壁設有內螺紋,所述上杯體在與下杯體的連接處設有與內螺紋相適配的外螺紋。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淘米杯,其特征是:所述上杯體與下杯體的連接端設有環形橡膠墊片。
6.根據權利要求1或5所述的淘米杯,其特征是:所述上杯體與下杯體為圓臺狀,所述上杯體與下杯體的連接處的橫向圓周截面積最小。
【文檔編號】A47J43/24GK204016069SQ201420450060
【公開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11日 優先權日:2014年8月11日
【發明者】黃克良 申請人:臺州市黃巖新聯和塑膠制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