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包裝方法、包裝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4186298閱讀:121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包裝方法、包裝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用于包裝物品的包裝材料、利用包裝材料包裝物品的包裝方法以及包裝物品所用包裝材料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對于上述包裝材料,下列公開文獻中披露的包裝材料已為人們所知,該包裝材料包括用于容納減震介質的減震介質儲放部分;能夠使減震介質移動到減震介質儲放部分但阻止減震介質從儲放部分回流的止回閥;以及從包裝材料外部通過止回閥將減震介質引導進入減震介質儲放部分的引導部分(美國專利US 5427830的圖2和日本未審定公開實用新型申請1-164142的圖1)。
但是,對于上述現有技術所涉及的包裝材料,存在一個問題,即,當包裝材料長時間被儲放在高溫和高濕度的環境下或者低壓環境下時,在包裝材料的減震介質儲放部分中的減震介質體積增加,從而使儲放部分的內部壓力增大。在減震介質儲放部分中增大的內部壓力迫使減震介質回流通過止回閥,使儲放部分中的減震介質的量逐漸減少。當儲放部分中的減震介質的量減少時,會降低包裝材料的吸震效果。本發明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而提出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可靠保護紙箱中的物品的包裝材料、一種用于包裝物品的方法和一種用于制造包裝材料的制造方法。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保護物品免受外部沖擊的影響的包裝材料、一種利用包裝材料包裝物品的包裝方法和一種制造包裝材料的方法。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包裝材料,即使其中的減震介質由于環境變化而回流也不會從該包裝材料中泄漏,以及一種利用包裝材料包裝物品的包裝方法和一種制造包裝材料的方法。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減震介質可注入包裝材料方面效果極佳的包裝材料,以及一種利用包裝材料包裝物品的包裝方法和一種制造包裝材料的方法。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包裝材料,其中在包裝材料發運到其最終的目的地后包裝材料中可注入減震介質從而使得發運效果極佳,以及一種利用包裝材料包裝物品的包裝方法和一種制造包裝材料的方法。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包裝材料,所述包裝材料包括一個或者多個用于容納減震介質的減震介質儲放部分;一個或者多個用于阻止減震介質從減震介質儲放部分回流同時使得減震介質流向減震介質儲放部分的止回閥;一個或者多個用于將減震介質從包裝材料外部通過止回閥導入減震介質儲放部分中以使減震介質儲放部分膨脹的引導部分;一個密封區域,所述密封區域相對于利用所述引導部分將減震介質引導到止回閥的方向位于止回閥的上游,并且在減震介質被注入到減震介質儲放部分中后使所述引導部分橫過所述密封區域被密封以阻止已經從減震介質儲放部分通過止回閥回流到引導部分中的減震介質通過所述引導部分從包裝材料泄漏。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包裝方法,其中當利用一種包裝材料包裝物品時,所述包裝材料包括一個密封區域,所述密封區域相對于利用所述引導部分將減震介質引導到止回閥的方向位于止回閥的上游,并且在減震介質被注入到減震介質儲放部分中后使所述引導部分橫過所述密封區域被密封以阻止已經從減震介質儲放部分通過止回閥回流到引導部分中的減震介質通過所述引導部分從包裝材料泄漏,在利用包裝材料包裝物品并且減震介質被注入到減震介質儲放部分中后,所述包裝材料橫過所述密封區域被密封。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包裝材料制造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一個用于形成一個或者多個引導部分的減震介質引導部分形成步驟,所述引導部分相對于利用所述引導部分將減震介質引導到止回閥的方向位于止回閥的上游,并且所述引導部分具有一個密封區域,在減震介質被注入到減震介質儲放部分中后使所述引導部分橫過所述密封區域被密封以阻止已經從減震介質儲放部分通過止回閥回流到引導部分中的減震介質通過所述引導部分從包裝材料泄漏。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裝在電子照像成像設備的主組件中的單元,并且至少在其被運輸時可以利用一種包裝材料對其包裝,所述包裝材料包括一個或者多個用于容納減震介質的減震介質儲放部分;一個或者多個用于阻止減震介質從減震介質儲放部分回流同時使得減震介質流向減震介質儲放部分的止回閥;一個或者多個用于將減震介質從包裝材料外部通過止回閥導入減震介質儲放部分中以使減震介質儲放部分膨脹的引導部分;一個密封區域,所述密封區域相對于利用所述引導部分將減震介質引導到止回閥的方向位于止回閥的上游,并且在減震介質被注入到減震介質儲放部分中后使所述引導部分橫過所述密封區域被密封以阻止已經從減震介質儲放部分通過止回閥回流到引導部分中的減震介質通過所述引導部分從包裝材料泄漏。
從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的詳細描述中可以明顯地看出本發明的這些和其他目的、特征和優點。


圖1是本發明所涉及的包裝材料的平面圖。
圖2是本發明所涉及的包裝材料的截面圖。
圖3是本發明優選實施例中的部分展開的包裝材料卷的透視圖,其中示出了利用本發明所涉及的包裝材料包裝一個盒的一個步驟。
圖4是本發明所涉及的包裝材料的透視圖,其中示出了利用本發明所涉及的包裝材料包裝一個盒的另一個步驟。
圖5是本發明所涉及的包裝材料的平面圖,其中示出了利用本發明所涉及的包裝材料包裝一個盒的另一個步驟。
圖6是本發明所涉及的包裝材料的平面圖,其中示出了利用本發明所涉及的包裝材料包裝一個盒的另一個步驟。
圖7是本發明所涉及的包裝材料的透視圖,其中示出了利用本發明所涉及的包裝材料包裝一個盒的另一個步驟(盒插入步驟)。
圖8是本發明所涉及的包裝材料的透視圖,其中示出了利用本發明所涉及的包裝材料包裝一個盒的另一個步驟(盒插入步驟)。
圖9是本發明所涉及的包裝材料的透視圖,其中示出了利用本發明所涉及的包裝材料包裝一個盒的另一個步驟(在包裝材料密封后)。
圖10是本發明所涉及的包裝材料的透視圖,其中示出了利用本發明所涉及的包裝材料包裝一個盒的另一個步驟(在包裝材料密封后)。
圖11是包裝材料中的一個減震介質儲放部分的截面圖,其中示出了儲放部分的內部壓力處于較高的狀態。
圖12是現有技術所涉及的一種包裝材料的透視圖,其中示出了空氣如何從減震介質儲放部分泄漏。
圖13是本發明所涉及的包裝材料的透視圖。
圖14是本發明所涉及的包裝材料的視圖;圖14(a)是其平面(背面)圖;圖14(b)是其平面(背面)圖,其中示出了包裝材料的撕開,其撕開是從凹口開始的;以及圖14(c)是包裝材料的平面(背面)圖,所述包裝材料已經被撕過無撕開引導接縫的區域。
圖15是本發明所涉及的包裝材料的透視圖,其中示出了包裝材料如何從凹口被撕開以對包裝材料拆封。
圖16是本發明所涉及的包裝材料的透視圖,其中示出了包裝材料如何從凹口被撕開以對包裝材料拆封。
圖17是本發明所涉及的另一種包裝材料的透視圖。
圖18是本發明所涉及的包裝材料的透視圖。
圖19是本發明所涉及的包裝材料的截面圖;圖19(a)是本發明所涉及的包裝材料與利用包裝材料包裝的物品的組合的截面圖;以及圖19(b)是沒有第二引導部分的包裝材料與利用包裝材料包裝的盒的組合的截面圖。
圖20是本發明所涉及的另一種包裝材料的平面圖。
圖21是本發明所涉及的包裝材料的透視圖。
圖22是本發明所涉及的包裝材料的截面圖;圖22(a)是包裝材料與利用包裝材料包裝的物品的組合的截面圖;以及圖22(b)是不能注入空氣的沒有減震介質儲放部分的包裝材料與利用包裝材料包裝的物品的組合的截面圖。
圖23是本發明所涉及的包裝材料的撕開引導部分的平面圖;圖23(a)、23(b)、23(c)和圖23(d)分別示出了撕開引導部分的各種樣式。
圖24是本發明所涉及的優選包裝紙箱的透視圖。
圖25是本發明所涉及的優選包裝紙箱的透視圖。
圖26是本發明所涉及的優選包裝紙箱的透視圖。
圖27是現有技術所涉及的包裝紙箱的透視圖。
圖28是現有技術所涉及的包裝紙箱的透視圖。
圖29是本發明所涉及的包裝材料的一種減震介質儲放部分的止回閥及其毗鄰部分的截面圖。
圖30是本發明所涉及的包裝材料的一種減震介質儲放部分的止回閥及其毗鄰部分的截面圖。
圖31是現有技術所涉及的包裝紙箱的展開圖。
圖32是本發明所涉及的包裝紙箱的展開圖。
圖33是運輸托盤以及裝在托盤上的180個現有技術所涉及的紙箱的透視圖。
圖34是運輸托盤以及裝在托盤上的203個本發明所涉及的紙箱的透視圖。
圖35是本發明所涉及的包裝材料和利用包裝材料包裝的盒的組合的截面圖。
圖36是本發明所涉及的沒有第二引導部分的包裝材料和利用包裝材料包裝的盒的組合的截面圖。
圖37是本發明所涉及的包裝材料和利用包裝材料包裝的盒的組合的截面圖。
圖38是本發明所涉及的不可注入空氣的缺少減震介質儲放部分的包裝材料和利用包裝材料包裝的盒的組合的截面圖。
圖39是現有技術所涉及的包裝用品的透視圖。
圖40是現有技術所涉及的包裝紙箱以及其中的包裝用品的透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將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行描述。
實施例1(包裝材料的結構)下面將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進行描述。
參見圖1和圖2,本發明所涉及的片狀包裝材料51是通過兩個撓性塑料薄膜片1和2熱熔接而形成的分層片。由附圖標記6、8、9和10表示的線(熔接縫)是兩個撓性塑料薄膜片熱熔接所沿著的線。包裝材料S1設有多個平行的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其中儲有作為減震介質的空氣。每一個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是由第一薄膜1和2沿著熔接線10熱熔接而形成的。如圖1中所示,其形狀是細長的。另外,撓性薄膜1和2在該實施例是分層的,具有三層。特別是,它們包括尼龍層、聚乙烯層和聚丙烯層,并且尼龍層夾在聚乙烯層和聚丙烯層之間。實際上尼龍層對于減震介質是不可滲透的,聚乙烯層和聚丙烯層是比較容易熱熔接的。
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設有止回閥4,止回閥4位于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的其中一個縱向端部處。止回閥4使空氣沿著被充填到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中的方向通過止回閥4。參見圖2,在空氣充填到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中后,止回閥4利用在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中的空氣所產生的壓力阻止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中的空氣回流。止回閥4的具體結構如圖29和圖30中所示。止回閥4是通過下列步驟制造的。薄膜1設有止回閥4的頂部,止回閥4的頂部臨時附在薄膜1的部分1a上。薄膜2設有止回閥4的底部4b和止回閥4的密封部分4c,止回閥4的底部4b和止回閥4的密封部分4c也臨時附在薄膜2上。如圖1中所示,薄膜1和2沿著線6、8、9和10相互熱熔接在一起。密封部分4c是由一種在兩個薄膜1和2沿著線8相互熱熔接在一起時的溫度下不熔化的材料制成的。線9和10沿著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的縱向平行延伸。線6和8沿著垂直于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的縱向的方向延伸。線6位于包裝材料S1中與區域8相對的一個縱向端部處。
參見圖30,兩個薄膜1和2沿著線8(熔接縫)的部分8b和8c熔接,但不橫過位置與密封部分4c相對應的部分8a,使空氣沿著由箭頭所示方向被導入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中。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的縱向實際上與使空氣通過止回閥4的方向相同,能夠使空氣被有效地導入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中。
包裝材料S1還設有多個引導部分5,利用引導部分5能夠使介質(空氣)通過多個止回閥4從外部被引導到多個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中,以分別使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膨脹。每一個引導部分5的外端構成能夠使空氣被注入到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中的入口11。引導部分5也是通過薄膜1和2相互熔接而形成的。兩個薄膜1和2熔接所沿著的線是線7。參見圖6,每一個入口11的寬度W1小于引導部分5之間的接合部分的寬度W2,并且止回閥4相對于上述介質注入方向位于引導部分5的下游側。另外,多個入口11是并排設置的,能夠減小一個用于同時將空氣通過它們入口11注入到所有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中的注射設備的出口部分(未示出)的尺寸。對于上述結構布置,空氣注入到多個引導部分5中的方向實際上與空氣分別通過止回閥4被導入到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中的方向相同。因此,空氣可有效地注入到多個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中。另外,每一個從止回閥4和引導部分5之間的接合部分延伸到入口11的線(熔接縫)7彎向入口11。
包裝材料S1的區域48是這樣一個區域,即,薄膜1和2相互熔接以使引導部分5橫過該區域被密封,從而阻止已經從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通過止回閥4回流到引導部分5中的空氣從包裝材料S1泄漏。在空氣注入到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中后,利用一種專用的熔接設備(未示出)使包裝材料S1橫過該區域48被密封。
每一個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設有一對相對于垂直于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的縱向的方向比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的其它部分窄的部分3b,該窄部3b分別相對于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的縱向位于預定位置處。設置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的窄部3b是為了減小利用包裝材料S1包裝的物品在減震介質注入到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中后所經受的壓力值。特別是,包裝材料S1是這樣構成的,即,使其窄部3b的位置對應于被包裝的物品中可能會因包裝材料S1和物品之間的接觸壓力而受損(變形)的部分。參見圖6,窄部3b的寬度W4小于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的其他部分的寬度W3。換言之,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的窄部3b的橫截面小于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的其他部分的橫截面。同樣參見圖6,可通過沿著垂直于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的縱向的方向加寬薄膜1和2相互熔接的熔接縫23使之寬于熔接縫10來形成窄部3b。也利用一種專用的熔接設備(未示出)形成熔接縫23。
包裝材料S1的上述結構概述如下。
包裝材料S1的特征在于,它包括用于容納減震介質的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止回閥4,所述止回閥4使減震介質分別通過它們進入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中但阻止減震介質通過它們從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回流;用于將減震介質從包裝材料S1外部分別通過止回閥4導入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中以使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膨脹的引導部分5;區域48,所述區域48相對于分別利用所述引導部分5將減震介質引導到止回閥4的方向位于止回閥4的上游以阻止已經從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通過止回閥4回流到引導部分5中的部分減震介質從包裝材料S1泄漏,并且在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充填有減震介質后使所述包裝材料S1橫過所述區域48被密封。
每一個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為細長形,并且其縱向實際上與使減震介質流過止回閥4的方向相同。
每一個引導部分5具有入口11,入口11位于引導部分5的外端處,減震介質通過入口11從包裝材料S1外部被注入到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中。減震介質被注入到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中的方向與減震介質通過止回閥4流入到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中的方向基本相同。
多個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是相互平行設置的。分別為多個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中的每一個提供一個止回閥4,多個止回閥4是相互獨立的,并且引導部分5同樣如此。
區域48的位置是這樣設置的,即,使多個引導部分3在與在包裝材料S1橫過區域48密封后可存儲在每一個引導部分5中的減震介質的量方面基本上相同。
多個引導部分5中的每一個設有入口11,入口11相對于減震介質注入方向位于引導部分5的上游端處以從包裝材料S1外部將減震介質注入到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中。入口11的寬度W1小于引導部分5和相對于減震介質注入方向位于引導部分5下游的止回閥4之間的接合部分的寬度W2。由于入口11的寬度W1小于接合部分的寬度W2,并且多個入口11的位置相互之間是緊挨著的,因此能夠減小用于通過多個入口11將空氣注入到包裝材料S1中的設備(未示出)的尺寸。每個入口11的寬度W1在10-15毫米之間,每一個接合部分的寬度W2在25-30毫米之間。
另外,為了減小施加在被包裝材料S1包裝的物品上的壓力,在將減震介質注入到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中后,每一個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設有相對于垂直于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的縱向的方向比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的其它部分窄的部分3b,并且該窄部3b分別相對于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的縱向位于預定位置處。
一般地,一種具有多個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多個止回閥4和多個引導部分5的包裝材料,諸如在本實施例中的包裝材料S1,采用一種包括大量包裝材料S1的卷的形式。為了獲得一種尺寸適于適當包裝一種特定的物品的包裝材料,從包裝材料卷上切割一個或者多個包裝材料S1。按照上述方式處理所得到的一個或者多個包裝材料S1以適當地包裝物品。下面將對一種利用上述包裝材料包裝物品的方法進行描述。
(本發明所涉及的使用包裝材料的包裝方法)參見圖3-圖9,將對利用包裝材料S包裝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裝在一種電子照相成像設備主組件中的處理盒的方法進行描述。另外,一種電子照相成像設備指的是一種利用電子照相成像方法在記錄介質上成像的設備。電子照相成像設備例如包括電子照相復印機、電子照相打印機(例如激光束打印機、LED打印機等)、傳真機、文字處理器等。一種處理盒指的是充電裝置、顯影裝置和清潔裝置中的至少一種處理裝置與一個電子照相感光元件一起整體設置在其中的盒,并且所述處理盒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裝在一種電子照相成像設備主組件中。
(1)從包裝材料卷上切割包裝材料(圖3)由大量包裝材料構成的長片卷S需要被切割成具有適當包裝一個處理盒25所需長度的塊,其中所述包裝材料包括多個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多個止回閥4和多個引導部分5并且利用縱向邊緣相連。在該實施例中,利用一對剪刀K1切割該卷。但是也可利用切割器或者專用切割設備來切割所述卷。包裝材料卷S具有處于卷S中心并且能夠使包裝材料片S比較容易拉出以進行切割的金屬芯K2。另外,提供金屬芯K2還能夠比較容易地將包裝材料片卷S設置在自動切割設備等中的預定的位置處。
(2)使包裝材料變為袋的方法(圖4-6)
與卷S分離的包裝材料S1基本上在其中心處相對于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的縱向對折以使包裝材料S1的下游端53接觸到圖5中所示的包裝材料S1的區域。
接著,沿著邊緣區域(線12和13)將包裝材料S1的一半熔接到另一半上以使包裝材料S1形成在其一個縱向端部處具有開口的袋。另外,線12和13(熔接縫)沿著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的縱向延伸。
盡管后面還將對以上內容進行詳細描述,但是包裝材料S1設有一個小凹口15,設置小凹口15是為了當將物品從由包裝材料S1制成的袋中取出時更容易撕開包裝材料S1。凹口15也是包裝材料S1的一部分,從凹口15可容易撕開包裝材料以分別產生用于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的開口,從而釋放減震介質儲放部分中的減震介質。
在該實施例中,包裝材料S1被制成在其一個縱向端部處具有開口的袋。但是,包裝材料S1也可被制成在其相對于垂直于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的縱向的方向上的一端或者兩端處具有開口的袋。另外,它也可被制成在一個縱向端部處以及在其相對于垂直于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的縱向的方向上的一端處具有開口的袋。
(3)將物品(盒35)插入到由包裝材料S1制成的袋中(圖5)參見圖5,盒35,即需要包裝的物品,通過在位于其一個縱向端部處的開口18被插入到由包裝材料S1制成的袋中(下面也稱之為“袋S1”)。換言之,插入盒35以使盒35的縱向實際上與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的縱向平行。接著,袋S1的正面和背面橫過線19被相互熔接(袋S1被熱密封)以密封入口18,從而使袋S1中的盒35被氣密密封。線19(熔接縫)沿著垂直于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的縱向的方向上延伸。換言之,線19(熔接縫)沿著平行于盒35的較短邊緣的方向延伸。線19(熔接縫)的位置與線18(熔接縫)和止回閥4相比更靠近入口11。但是,橫過線19的區段19a的每一個,袋S1的正面和背面沒有相互熔接,這是由于如圖30中所示,上述密封元件4c橫過區段19a延伸。因此,空氣可沿著箭頭所示的方向通過止回閥4被注入到已將盒35氣密密封在其中的袋S1的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中。
(4)減震介質的注入(圖5和圖9)減震介質,在該實施例中是空氣,通過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的入口11、引導部分5和止回閥4被注入到袋S1的每一個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中。在將盒35密封在袋S1中后注入空氣的原因是為了當插入盒35時阻止在盒35和薄膜1或2之間產生靜電。特別是,為了阻止物品(盒35)受到如果在將空氣注入到袋S1的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中后將物品(盒35)插入到袋S1時可能產生的靜電的不良影響。另外,在插入盒35后注入空氣的包裝方法在操作效率方面優于在插入盒35前注入空氣的包裝方法。特別是,參見圖9,在將盒35插入到袋S1中后將空氣注入到袋S1中時,壓力在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中逐漸增加,并且該壓力作用在拉緊引導部分5和使引導部分5變平的方向。因此,使引導部分5中的空氣沿著箭頭所示的方向通過入口11從引導部分5中壓出。另外,在該實施例中,被注入到袋S1的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中的減震介質是空氣。但是,減震介質的選擇不是必需限于空氣。例如,可使用氮氣、氧氣等。特別是,氮氣從由塑料薄膜等制成的減震介質儲放部分中泄漏的可能性很小,這是因為氮的分子量較重。另外,即使諸如液體的流體物質用作減震介質,也沒有問題。
(5)減震介質引導部分的密封(熱密封)接下來,參見圖10,袋S1橫過區域(密封區域)48被密封,區域48相對于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的縱向位于熔接縫8的入口11側上。特別是,袋S1橫過減震介質引導部分5存在于其中的區域被熱密封,具體地,袋S1沿著線50被密封,在袋S1沿著線50密封后,使減震介質引導部分5在熔接縫8和線50之間的部分的減震介質容量等于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的總減震介質容量的5%-10%。袋S1熔接(熱熔接)所沿著的線50沿著垂直于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的縱向的方向延伸。采用這種后面將詳細描述的方法是為了防止出現這樣的問題,即,當袋S1長時間在高溫和高濕度和/或低壓的環境下處于未受到保護的狀態下,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中的注入空氣膨脹并且從袋S1中泄漏(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換言之,袋S1橫過區域48被熱密封以分別為每一個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提供這樣的區域,即,可使一定量的已經通過止回閥4回流的空氣被保持在其中。另外,在該實施例中,袋S1沿著線51被熱密封,線51在線50的入口11側上。采用該方法是為了阻止已經通過熔接線50逸出的空氣從入口11泄漏。熔接線51也沿著垂直于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的縱向的方向延伸。
另外,參見圖8,當減震介質注入到包含盒35的袋S1的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中時,袋S1的形狀發生變化以使其四個角部(C1、C2、C3和C4)相對于角部C1和C2之間的邊緣和角部C3和C4之間的邊緣突出。這些突出的角部C1、C2、C3和C4增加了袋S1的吸震性能,當袋S1包含落在其一個角部上的物品時能夠更好地保護其中的物品。
在該實施例中,盒35被插入到由上述包括所需數量的可膨脹的減震單元的可膨脹的包裝材料S1制成的袋中。但是,在直接利用包裝材料S1包裝(包覆)盒35后通過將包裝材料S1中在盒35的一面上的一半沿著邊緣熔接到包裝材料S1在另一面上的另一半上使可膨脹的包裝材料S1形成袋,從而可使盒35被氣密密封在可膨脹的減震袋S1中。
(6)將包裝的盒插入到紙箱中由可膨脹的包裝材料S1制成并且包含盒35的氣密密封的袋S1被插入到紙箱38中(圖24和圖25)。接著,紙箱的接頭片38a和38b向內彎曲90度。接下來,紙箱38的接頭片38c向內彎曲到接頭片38a和38b上。接著,紙箱38的接頭片38d向內彎曲到接頭片38c上,接著被膠粘在接頭片38c上。在該步驟中,接頭片38c的附件38c1和38c2被插入到接頭片38d的狹縫38d1和38d2中。參見圖24和圖34,諸如該實施例中所示的,其中放置有諸如盒35的物品的紙箱是這樣構成的,即,使物品從其中一個縱向端部插入到紙箱中。相比較,如圖27和圖36中所示,現有技術中所涉及的一種紙箱是這樣構成的,即,使物品(盒35)從垂直于紙箱的其中一個橫壁的方向被插入到紙箱中,這是由于下列原因造成的。即,根據現有技術,利用下列步驟將盒35固定地放置在包裝紙箱43中將盒35插入到包裝袋42中;一對側襯墊39和40在袋上部安裝在盒35的縱向端部上;以及將盒35、袋42和側襯墊對39和40的組件放置在包裝紙箱43中,如圖39和圖40中所示。
在該實施例中所用的具有能夠使需要包裝的物品(盒35)從包裝紙箱的其中一個縱向端部插入的上述結構的包裝紙箱與上述包裝袋的組合和包裝方法具有下列優點(1)代替在包裝紙箱的一個橫壁中設置諸如現有技術中所涉及的包裝紙箱的開口43e的開口,開口38e位于包裝紙箱的其中一個縱向端部處,增強包裝紙箱整體強度。
(2)在該實施例中的包裝紙箱在制造其所需的材料量的方面,即表面積尺寸小于現有技術所涉及的包裝紙箱43,如圖25和圖27中所示,這是由于下列原因造成的。即,在該實施例中,接頭片38a-38d小于接頭片43b-43d。因此,現有技術所涉及的可被安裝在一片紙板B2上的包裝紙箱43的全尺寸展開B1的量僅是三個,如圖31中所示,而在該實施例中可被安裝在一片紙板B2上的包裝紙箱43的全尺寸展開B3的量是四個,如圖32中所示;換言之,僅三個包裝紙箱43可由一片紙板B2制成,而四個包裝紙箱38可由一片紙板B2制成。因此,在該實施例中所采用的一個包裝紙箱的結構設計能夠有效地減少包裝紙箱的成本和盒的主組件本。
(3)可安裝在一個運輸托盤B4上的現有技術中所涉及的紙箱43的數量是180個(圖33),而在該實施例中的紙箱38的數量是203個(圖34),這是由于以下兩個原因造成的。第一,在該實施例中的紙箱38小于現有技術中所涉及的紙箱43,第二,紙箱38的總體強度大于現有技術中所涉及的紙箱43,如第(1)段中所述。
(4)制造包裝紙箱38的機器可被制造得比制造包裝紙箱43的機器小,這是因為包裝紙箱38可利用較小的切割材料(紙板)制成或者類似的原因。
(5)使用者比較容易將物品(盒35)從包裝紙箱38中取出,這是由于不僅包裝紙箱38的撕開帶部分38f小于包裝紙箱43的撕開帶部分43f,而且包裝紙箱38無需上述側襯墊對。
利用上述包裝材料包裝物品的包裝方法概述如下。
一種利用包裝材料S1包裝物品的包裝方法,所述包裝材料S1包括多個用于容納減震介質的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多個止回閥4,所述止回閥4使減震介質分別通過它們進入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中但阻止減震介質通過它們從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回流;多個用于將減震介質從包裝材料S1外部分別通過止回閥4導入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中以使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膨脹的引導部分5;區域48,所述區域48相對于分別利用所述引導部分5將減震介質引導到止回閥4的方向位于止回閥4的上游以阻止已經從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通過止回閥4回流到引導部分5中的部分減震介質從包裝材料S1泄漏,并且在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充填有減震介質后使所述包裝材料S1橫過所述區域48被密封,所述包裝方法的特征在于,在物品被放置在由包裝材料S1制成的帶中后,所述包裝材料S1橫過所述區域48被密封,接著通過引導部分5將減震介質注入到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中。
本發明所涉及的利用包裝材料S1包裝物品的包裝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包裝方法所用的包裝材料S1的每一個引導部分5具有入口11,入口11位于引導部分5的外端處,減震介質沿著基本上與減震介質通過止回閥4流入到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中的方向相同的方向通過入口11從包裝材料S1外部通過止回閥4被注入到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中。
本發明所涉及的利用包裝材料S1包裝物品的包裝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包裝方法所用的包裝材料S1的多個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的位置是相互平行的;分別為多個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中的每一個提供多個包裝材料S1的止回閥4,多個止回閥4是相互獨立的,并且分別為多個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中的每一個提供多個包裝材料S1的引導部分5;以及分別通過引導部分5和止回閥4將減震介質注入到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中。
本發明所涉及的利用包裝材料S1包裝物品的包裝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包裝方法所用的包裝材料S1的多個引導部分5設有入口11,入口11相對于減震介質注入方向位于引導部分5的上游端處以從包裝材料S1外部將減震介質注入到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中;入口11的寬度W1小于引導部分5和相對于減震介質注入方向位于引導部分5下游的止回閥4之間的接合部分的寬度W2;以及多個入口11的位置是并排的并且相互之間是緊挨著的。
另外,上述包裝方法是適合人工操作的包裝方法。
一種利用包裝材料S1包裝物品的包裝方法,所述包裝材料S1包括多個用于容納減震介質的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多個止回閥4,所述止回閥4使減震介質分別通過它們進入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中但阻止減震介質通過它們從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回流;多個用于將減震介質從包裝材料S1外部分別通過止回閥4導入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中以使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膨脹的引導部分5;區域48,所述區域48相對于分別利用所述引導部分5將減震介質引導到止回閥4的方向位于止回閥4的上游以阻止已經從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通過止回閥4回流到引導部分5中的部分減震介質從包裝材料S1泄漏,并且在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充填有減震介質后使所述包裝材料S1橫過所述區域48被密封,所述包裝方法的特征在于,它包括制備包裝材料S1的預備步驟;將物品定位在由包裝材料S1制成的袋中的定位步驟;在定位步驟后用于通過引導部分5將減震介質注入到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中的注入步驟;以及用于使所述袋橫過區域48被密封的密封步驟。
本發明所涉及的利用包裝材料S1包裝物品的包裝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所述預備步驟中,制備包裝材料S1,所述包裝材料S1的每一個引導部分5分別具有入口11,入口11相對于從包裝材料S1的外部注入減震介質的注入方向位于上游端處,并且在注入步驟中,減震介質沿著基本上與減震介質通過止回閥4流入到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中的方向相同的方向通過入口11被注入。
另外,本發明所涉及的利用包裝材料S1包裝物品的包裝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所述預備步驟中,制備包裝材料S1,所述包裝材料S1具有多個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多個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的位置是相互平行的;分別為多個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中的每一個提供多個止回閥4,并且分別為多個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中的每一個提供多個引導部分5;以及在注入步驟中,分別通過引導部分5和止回閥4將減震介質注入到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中。
另外,本發明所涉及的利用包裝材料S1包裝物品的包裝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所述預備步驟中,制備包裝材料S1,所述包裝材料S1具有多個引導部分5,每一個引導部分5設有入口11,入口11相對于減震介質注入方向位于引導部分5的上游端處以從包裝材料S1外部注入減震介質,入口11的寬度W1小于引導部分5和相對于減震介質注入方向位于引導部分5下游的止回閥4之間的接合部分的寬度W2;以及多個入口11的位置是并排的并且相互之間是緊挨著的,以及在注入步驟中,通過多個入口11注入減震介質。
另外,上述包裝方法可被認為適合機械包裝操作,例如利用自動包裝機進行包裝操作。
(減震介質引導部分5)如上所述,當膨脹的包裝材料S1在高溫和高濕度和/或低壓的環境下處于未受到保護的狀態下,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內部壓力增大,從而使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中的減震介質(空氣)通過止回閥4回流。在這種情況下,現有技術所涉及的包裝材料的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中的減震介質(空氣)逐漸泄漏,這是由于現有技術所涉及的包裝材料沒有橫過引導部分5被密封,如圖12中所示。因此,存在這樣的問題,即,利用現有技術中所涉及的包裝材料包裝的物品不能完全得到保護免于沖擊受損。
這樣,在該實施例中,引導部分5用作緩沖部分,由于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內部壓力增大而使已經通過止回閥4回流的空氣被保持在其中,如圖10、圖11和圖13中所示。換言之,由于沿著線50和51使包裝材料S1橫過引導部分5被密封,因此能夠阻止已經通過止回閥4從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回流到引導部分5中的空氣通過引導部分5從包裝材料S1泄漏。對于橫過引導部分5被密封的包裝材料S1,即使由于利用包裝材料S1包裝的物品所處的環境變化或者類似的因素而導致減震介質(空氣)通過止回閥4回流,減震介質也不會從包裝材料S1中泄漏。特別是,當現有技術所涉及的膨脹的包裝材料,即,沒有緩沖區域的包裝材料在惡劣的測試環境下(40度的溫度下和95%的濕度)處于未受到保護的狀態下,該包裝材料S1的內部壓力,開始為50Kpa,在24小時后降至0Kpa。相比較,當本實施例中的膨脹的包裝材料S1在同樣惡劣的測試環境下(40度的溫度下和95%的濕度)處于未受到保護的狀態下,該包裝材料S1的內部壓力,開始為50Kpa,甚至在60天后也約為20Kpa。另外,以這樣的壓力損失速度,如果在該實施例中的包裝材料S1在正常的環境下(23度的溫度下和60%的濕度)處于未受到保護的狀態下,那么在該實施例中的50Kpa的包裝材料S1的內部壓力降至10Kpa需要經過4.58年。換言之,利用在該實施例中的包裝材料S1包裝物品確保該物品保持受到保護免于沖擊受損。
在該實施例中,包裝材料S1的一個長邊緣設有凹口15,凹口15的位置對應于在線8和線50之間的一個點的位置(圖6)。包裝材料S1的表面被制造得粗糙以提供一個橫過凹口15的毗鄰部分的防滑區域,從而使用者比較容易從凹口15開始撕開包裝材料S1。防滑區域從包裝材料S1在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的上游端和引導部分5之間熱密封所沿著的線(熔接縫)8相對于減震介質注入方向位于上游側上。凹口5相對于垂直于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的縱向的方向位于線12的外部。這樣,當從凹口15開始撕開包裝材料S1時,如圖15和16中所示,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被撕開,不僅盒35可通過開口21被取出,而且保留在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中的空氣被釋放,從而減小了所用的包裝材料S1的體積,因此,比較容易地將盒35從由包裝材料S1制成的袋中取出。另外,包裝材料S1沿著線22和49被熔接,如圖14(a)中所示,以確保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包裝材料S1)沿著垂直于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的縱向的方向被撕開。圖14(a)是由包裝材料S1制成并且包含盒35的袋的背面的平面圖。包裝材料S1熔接所沿著的線22位于熔接線19(止回閥4)內7毫米處。這些熔接縫的長度為20毫米并且保持預定的間隔。包裝材料S1熔接所沿著的線49在線22的內側。這些熔接縫的長度為20毫米并且保持預定的間隔。沿著線19和49的熔接線是由熱熔接形成的。在沒有撕開引導熔接縫19和49的情況下,包裝材料S1(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難以沿著垂直于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的縱向的方向被撕開,難以將物品(盒35)從由包裝材料S1制成的袋中取出;如圖14(c)中所示,包裝材料S1很可能沿著線19(熔接縫)被撕開,難以釋放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中的空氣。參見圖14(a),撕開引導熔接縫22分別橫過在相鄰兩個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之間的熔接縫10,這是因為如果撕開引導熔接縫22不分別橫過熔接縫10,那么熔接縫10抵抗撕開作用,實際上不能從凹口15開始沿著垂直于引導部分5的方向撕開包裝材料S1。從上述內容中可以明顯地看出,在相鄰的熔接縫22之間設有間隔34(沒有被熔接的部分),并且在相鄰的兩個熔接縫49之間設有間隔35(沒有被熔接的部分),這樣,即使包裝材料S1在撕開引導熔接縫19和撕開引導熔接縫22之間被撕開,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中的減震介質(空氣)也可被釋放。當包裝材料S1采用如圖3中所示的形式時形成這些撕開引導熔接縫49和22。
撕開引導熔接縫49和22可類似于圖23(a)中所示的撕開引導熔接區域38、圖23(b)中所示的撕開引導區域39、圖23(c)中所示的撕開引導區域40或者圖23(d)中所示的撕開引導區域41和48的組合成形。同樣在這些情況下,還分別設有區域43、44、46和47,包裝材料S1的正面和背面橫過這些區域沒有被熔接以使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中的空氣逸出。
(減震介質儲放部分)在該實施例中的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的特征在于,它相對于垂直于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的縱向的方向上設有比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的其他部分窄的區域,該窄部相對于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的縱向位于預定位置處。通過設置該窄部3b,可減小在減震介質注入到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中后施加在盒35上的壓力。參見圖17,窄部3b的寬度W4小于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中相對于空氣注入方向位于窄部3b的上游和下游區域3a的寬度W3。換言之,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的窄部3b的橫截面小于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的其他部分3a的橫截面。同樣參見圖17,可通過沿著垂直于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的縱向的方向在位置對應于窄部3b的范圍內加寬熔接縫10中使薄膜1和2橫過該部分相互熔接的部分23來形成窄部3a。也利用一種專用的熔接設備(未示出)形成加寬的熔接縫23。在該實施例中,寬度W3在35-35毫米之間,窄部3b的寬度W4在15-20毫米之間。
該實施例的特征在于,包裝材料S1是這樣構成的,即,使可注入到包裝材料S1的每一個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的中央部分(其位置對應于被包裝的物品(盒35)的接近中央部分)中的空氣量小于空氣被注入到包裝材料S1的每一個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中的相對于空氣注入方向在中央部分的上游和下游部分中的量。參見圖7和圖8,在該實施例中,通過相對于垂直于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的縱向的方向上與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的其他部分3a相比減小中央部分3b的寬度來減小空氣可注入到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的中央部分3b中的量。可通過橫過對應于中央部分3b的區域加寬熔接縫23來減小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的中央部分3b的寬度。對于能夠使可注入到其中的空氣量減小的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的中央部分3b,施加在物品(盒35)的接近中央部分的空氣壓力較小(圖19(a))。當利用包裝材料S1包裝的物品恰好是盒35時,盒35的殼體35d、蓋35b、手柄35c等位于其中的盒35的中央部分由于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中的空氣壓力作用而發生變形的可能性大于在盒35的端部發生變形的可能性。另外,盒35的感光鼓35a和轉印輥35e可能因盒35的殼體35d、蓋35b等變形而變形,如圖19(b)中所示。這樣,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中在垂直于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的縱向的方向上比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的其他部分窄的部分3b相對于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的縱向是中心設置的,以阻止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的壓力被施加在盒35的中央部分上。這樣,包裝材料S1必須這樣構成的,即,在包裝材料S1形成袋之前,使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的中央窄部3b與被包裝材料S1包裝的物品(盒35)的中央部分對準。
參見圖20和圖21,在包裝材料S2的情況下,盒35的感光鼓35a的軸向垂直于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的縱向,能夠通過沿著線26(熔接縫)相互熔接包裝材料S2的正面和背面來關閉止回閥28,以阻止空氣被注入到包裝材料S2中相對于感光鼓35a的軸向位置對應于處理盒35的中央部分的區域中。對于這種結構布置的設置,能夠使包裝材料S2膨脹,從而使盒35的中央部分沒有被包裝材料S2的部分25施壓,如圖22(a)中所示(圖22(b)示出了盒35、已經變形的盒35d和蓋35b,如圖19(b)中所示)。圖22(a)示出了當利用包裝材料S2包裝盒35時,空氣不可注入其中的包裝材料S2的減震介質儲放部分25是抵靠盒35的手柄35c設置的。
如上所述,在該實施例中,包裝材料S1的每一個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相對于垂直于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的縱向的方向的寬度在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的縱向上橫過其中央部分被減小,其中央部分相對于盒35的縱向的位置對應于物品(盒35)的中央部分,或者包裝材料S2的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被關閉,其位置對應于盒35的中央部分,從而阻止空氣注入它們中。但是,在該實施例中的結構布置可被變型成如圖35中所示的形式,圖35中示出了利用包裝材料S包裝具有非中心設置的突起44和47的物品(盒35)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包裝材料S的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的寬度橫過對應于物品(盒35)的突起44和47的部分減小,或者包裝材料S的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可橫過對應于物品(盒35)的突起44和47的部分關閉,從而防止出現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由于突起44和47而受損以及其中的空氣從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中逸出的問題。
另外,前面參照作為利用包裝材料(S1和S2)包裝的物品的盒35對在該實施例中的包裝材料(S1和S2)進行了描述。但是,包裝材料S可用于包裝除盒35以外的物品;例如用于噴墨打印機的墨盒、照相機、打印機主組件、攝像機、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裝在電子照相成像設備中的定像單元等。另外,用于包裝材料S的撓性材料可利用紙薄膜、金屬薄膜等代替塑料薄膜。
(制造包裝材料的方法)用于包裝物品的可膨脹包裝材料的制造方法概述如下。
本發明所涉及的用于可膨脹的包裝材料的制造方法包括分層放置兩個撓性片,即,塑料薄膜1和2的置片步驟;用于沿著多個平行線(熔接縫9和10)將層疊的第一和第二薄膜相互熔接以形成用于容納減震介質的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的減震介質儲放部分形成步驟;用于熔接沿在減震介質儲放部分形成步驟中形成的包裝材料S的一個縱向端部附近的線6(熔接縫)將在置片步驟中分層的塑料薄膜1和2相互熔接的減震介質儲放部分密封步驟;止回閥附著步驟,用于將止回閥附著到每一減震介質儲放部分的與熱密封端相對的縱向端部,該止回閥允許減震介質通過它流向減震介質儲放部分,同時防止減震介質儲放部分中的減震介質通過它回流;以及用于沿著從線9和10(熔接縫)延伸到包裝材料S中與密封的縱向端部相對的縱向端部的線將在層置步驟中已經分層設置的塑料薄膜1和2熔接以形成用于分別將減震介質引入到減震介質儲放部分中的引導部分5以及在相對于通過引導部分將減震介質引向止回閥4的方向的止回閥4的上游上形成密封包裝材料S的區域8以阻止已經從減震介質儲放部分3通過止回閥4回流到引導部分5中的減震介質通過所述引導部分5從包裝材料S泄漏的引導部分形成步驟,其中在減震介質被注入到減震介質儲放部分中后使所述引導部分橫過所述密封區域被密封。
包裝材料S的形狀是細長的,并且采用具有利用它們的縱向邊緣相連的大量包裝材料S的卷的形式,以使包裝材料S的縱向邊緣垂直于卷的縱向邊緣,并且使包裝材料S的寬度方向的邊緣平行于卷的縱向邊緣。
上述用于包裝材料S1的制造方法包括通過在垂直于卷的邊緣的方向,即平行于包裝材料S1的寬度方向的方向切割包裝材料卷S1來獲得包含所需數量的包裝材料S1的包裝單元的切割步驟。
制造方法還包括在切割步驟后在垂直于包裝材料S1的寬度方向的方向上折疊包裝單元的折疊步驟;以及沿著長邊緣或者短邊緣(熔接縫12和13)使包裝單元的兩個半部相互熔接以使包裝單元形成橫過其中一個邊緣敞開的袋的袋形成步驟。
另外,制造方法包括用于將物品放入在袋形成步驟中形成的袋中的物品放置步驟;在物品放置步驟后通過引導部分將減震介質注入到減震介質儲放部分中的減震介質注入步驟;以及在減震介質注入步驟后橫過密封區域48密封包裝單元的密封步驟。
盡管,對于在該實施例中的包裝材料制造方法,通過沿著預定的線(熔接縫)熔接使分層放置的塑料薄膜1和2相互接合。但是,用于使塑料薄膜1和2粘合的方法的選擇不是必需限于熔接;可使用任何方法,只要能夠沿著預定的線密封兩個薄膜1和2即可。
根據該實施例,確保利用包裝材料S包裝物品以使包裝材料S中的減震介質不會由于環境變化等因素的影響而從包裝材料S中泄漏。另外,能夠制造一種保護包裝物品免于沖擊受損的包裝材料。另外,在包裝材料S發運到其最終的目的地后包裝材料S可注入減震介質,從而在運輸效果方面是極佳的。另外,可根據需要包裝的物品的性能改變包裝材料S。
如上所述,根據本發明,即使包裝材料S中的減震介質由于環境變化等因素的影響而通過止回閥回流,減震介質也不會從包裝材料中泄漏,確保物品保持安全包裝,即,保持處于免于沖擊受損的保護狀態。同樣根據本發明,包裝材料的縱向和減震介質通過入口注入的方向基本上與減震介質通過止回閥的方向相同。因此,本發明所涉及的包裝材料在減震介質可注入到包裝材料的減震介質儲放部分中方面的效果是極佳的。另外,根據本發明,在包裝材料發運到其最終的目的地后包裝材料S可注入減震介質,從而在運輸效果方面是極佳的。
盡管已經參照這里上述結構對本發明進行了描述,但是不限于上述細節,并且本申請覆蓋這樣的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的改進和變型。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包裝物品的包裝元件,包括用于容納介質的介質容納部分;用于使介質進入所述介質容納部分中并且阻止介質離開介質容納部分的止回閥;利用所述止回閥將介質從所述包裝材料外部引入到所述介質容納部分中以使所述介質容納部分膨脹的引入部分;以及密封區域,所述密封區域在將介質從引入部分引向所述止回閥的方向上設置在所述止回閥的上游以相對于介質引入密封,從而阻止介質從所述引入部分泄漏到所述包裝元件的外部,所述密封區域被密封以使介質保持在所述介質容納部分中。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包裝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質容納部分具有細長形狀,并且其縱向基本上與介質流過所述止回閥的方向相同。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包裝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入部分具有注入端口,所述注入端口在引入方向上設置在上游端處以能夠從所述包裝元件的外部引入介質,將介質引入到注入端口中的方向基本上與介質通過所述止回閥通向所述介質容納部分的方向相同。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包裝元件,其特征在于,多個這樣的介質容納部分以陣列形式設置,為每一個所述介質容納部分提供所述止回閥,為每一個所述介質容納部分獨立提供所述引入部分。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包裝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區域是這樣設置的,即,使能夠容納在所述引入部分中的從所述介質容納部分沿著相反方向流動的介質的量基本相同。
6.如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包裝元件,其特征在于,每一個所述引入部分在相對于引入方向的上游端處具有能夠從所述包裝元件的外部引入介質的注入端口,所述注入端口的寬度小于相對于引入方向設置在所述引入部分下游的在所述止回閥和所述引入部分之間的連接部分的寬度,所述注入端口是相互鄰接的。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包裝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質容納部分在所述介質容納部分的縱向上的預定位置處具有一個在與所述介質容納部分的縱向橫交的寬度方向上測量的寬度較窄的區域以減輕在所述介質容納在所述所述介質容納部分中后施加在所述物品上的壓力。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設備,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形成能夠將所述物品從所述包裝元件中取出的開口和形成用于將介質從所述介質容納部分排出到所述包裝元件之外的開口的夾持部分。
9.一種利用包裝元件包裝物品的方法,所述包裝元件包括用于容納介質的介質容納部分;用于使介質進入所述介質容納部分中并且阻止介質離開介質容納部分的止回閥;利用所述止回閥將介質從所述包裝元件外部引入到所述介質容納部分中以使所述介質容納部分膨脹的引入部分;以及密封區域,所述密封區域在將介質從引入部分引向所述止回閥的方向上設置在所述止回閥的上游以相對于介質的引入密封,從而阻止介質從所述引入部分泄漏到所述包裝元件的外部,所述密封區域被密封以使介質保持在所述介質容納部分中;用于將所述物品容納在所述包裝元件中的步驟;在所述容納步驟后用于通過所述引入部分將介質引入到所述介質容納部分中的步驟;密封所述密封區域的步驟。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入部分具有注入端口,所述注入端口在引入方向上設置在上游端處以能夠從所述包裝元件的外部引入介質,在所述介質引入步驟中,將介質引入到注入端口中的方向基本上與介質通過所述止回閥通向所述介質容納部分的方向相同。
11.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多個這樣的介質容納部分以陣列形式設置,為每一個所述介質容納部分提供所述止回閥,為每一個所述介質容納部分獨立提供所述引入部分。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區域是這樣設置的,即,使能夠容納在所述引入部分中的從所述介質容納部分沿著相反方向流動的介質的量基本相同。
13.如權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一個所述引入部分在相對于引入方向的上游端處具有能夠從所述包裝元件的外部引入介質的注入端口,所述注入端口的寬度小于相對于引入方向設置在所述引入部分下游的在所述止回閥和所述引入部分之間的連接部分的寬度,所述注入端口是相互鄰接的。
14.一種包裝物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制備包裝元件的步驟,所述包裝元件包括用于容納介質的介質容納部分;用于使介質進入所述介質容納部分中并且阻止介質離開介質容納部分的止回閥;利用所述止回閥將介質從所述包裝材料外部引入到所述介質容納部分中以使所述介質容納部分膨脹的引入部分;以及密封區域,所述密封區域在將介質從引入部分引向所述止回閥的方向上設置在所述止回閥的上游以相對于介質的引入密封,從而阻止介質從所述引入部分泄漏到所述包裝元件的外部,所述密封區域被密封以使介質保持在所述介質容納部分中;用于將所述物品容納在所述包裝元件中的步驟;在所述容納步驟后用于通過所述引入部分將介質引入到所述介質容納部分中的步驟;密封所述密封區域的步驟。
15.如權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入部分具有注入端口,所述注入端口在引入方向上設置在上游端處以能夠從所述包裝元件的外部引入介質,在所述介質引入步驟中,將介質引入到注入端口中的方向基本上與介質通過所述止回閥通向所述介質容納部分的方向相同。
16.如權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多個這樣的介質容納部分以陣列形式設置,為每一個所述介質容納部分提供所述止回閥,為每一個所述介質容納部分獨立提供所述引入部分。
17.如權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入部分在相對于引入方向的上游端處具有能夠從所述包裝元件的外部引入介質的注入端口,所述注入端口的寬度小于相對于引入方向設置在所述引入部分下游的在所述止回閥和所述引入部分之間的連接部分的寬度,所述注入端口是相互鄰接的。
18.一種制造用于包裝物品的包裝材料的方法,包括一個疊置撓性片材的疊置步驟;在所述撓性片材疊置的同時在多個位置處密封所述片材以提供介質容納部分的介質容納部分形成步驟;在一個縱向端部處對利用所述介質容納部分形成步驟密封的片材密封的介質容納部分密封步驟;將止回閥安裝在利用介質容納部分密封步驟形成的所述包裝元件的另一個縱向端部上的止回閥安裝步驟,其中所述止回閥用于使介質流到所述介質容納部分以及限制所述介質沿著相反方向流動;以及在一個縱向端部處對利用所述疊置步驟疊置的撓性片材密封以形成能夠使介質引入到所述介質容納部分中的引入部分的引入部分形成步驟,其中所述包裝元件包括一個密封區域,所述密封區域在將介質從引入部分引向所述止回閥的方向上設置在所述止回閥的上游以相對于介質的引入密封,從而阻止介質從所述引入部分泄漏到所述包裝元件的外部,所述密封區域被密封以使介質保持在所述介質容納部分中。
19.如權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裝元件采用在垂直于所述縱向的方向上延伸的卷的形式。
20.如權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在寬度方向切割所述卷的切割步驟。
21.如權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沿著垂直于寬度方向的方向使利用切割步驟從卷上切割的包裝元件折疊的折疊步驟;以及通過密封其除一個邊緣以外的邊緣使折疊的包裝元件形成袋的袋形成步驟。
22.如權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將物品容納在利用所述袋形成步驟形成的袋中的物品容納步驟;在所述物品容納步驟后利用所述引入部分將介質引入到所述介質容納部分中的介質引入步驟;以及密封所述密封區域的步驟。
23.一種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裝在一個電子照相成像設備的主組件中的單元,其特征在于,利用一種包裝元件包裝所述單元;所述包裝元件包括用于容納介質的介質容納部分;用于使介質進入所述介質容納部分中并且阻止介質離開介質容納部分的止回閥;利用所述止回閥將介質從所述包裝材料外部引入到所述介質容納部分中以使所述介質容納部分膨脹的引入部分;以及密封區域,所述密封區域在將介質從引入部分引向所述止回閥的方向上設置在所述止回閥的上游以相對于介質的引入密封,從而阻止介質從所述引入部分泄漏到所述包裝元件的外部,所述密封區域被密封以使介質保持在所述介質容納部分中。
24.如權利要求23所述的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質容納部分具有細長形狀,所述介質容納部分的縱向平行于所述單元的縱向。
25.如權利要求24所述的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質容納部分具有在垂直于所述縱向的寬度方向上測量的寬度較窄的區域,所述較窄的區域相對于所述單元的縱向基本上處于所述單元的中央部分。
26.如權利要求23所述的單元,其特征在于,利用在所述介質容納部分中具有介質的所述包裝元件包裝所述單元。
27.如權利要求26所述的單元,其特征在于,利用具有所述被密封的密封區域的所述包裝元件包裝所述單元。
28.如權利要求23所述的單元,其特征在于,利用被制成袋的所述包裝元件包裝所述單元。
29.如權利要求23所述的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單元是包含電子照相感光鼓和用于所述電子照相感光鼓上的處理裝置的處理盒。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包裝物品的包裝元件包括用于容納介質的介質容納部分;用于使介質進入所述介質容納部分中并且阻止介質離開介質容納部分的止回閥;利用所述止回閥將介質從所述包裝材料外部引入到所述介質容納部分中以使所述介質容納部分膨脹的引入部分;以及密封區域,所述密封區域在將介質從引入部分引向所述止回閥的方向上設置在所述止回閥的上游以相對于介質引入密封,從而阻止介質從所述引入部分泄漏到所述包裝元件的外部,所述密封區域被密封以使介質保持在所述介質容納部分中。
文檔編號B65D81/07GK1550422SQ20031012386
公開日2004年12月1日 申請日期2003年12月31日 優先權日2003年5月19日
發明者西泰弘, 后藤厚志, 渡邊泰史, 史, 志 申請人:佳能株式會社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