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紅木拼寬的膠合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于紅木拼寬的膠合方法,特別是用于紅木家具面板、地板等制造的膠合方法,屬于紅木家具加工工藝領域。該方法包括:A、鋸材:將原木鋸成所需規格的板條;B、干燥:先將鋸成了一塊塊板材的紅木板條置于通風處氣干至含水率為40~50%,再將板條裝入干燥窯,窯干至木材含水率達到8~12%;C、對待膠合面加工處理:對鋸材需要膠合的那些面進行刨切或砂光處理,使待涂膠面平整,然后在紅木膠合面擠壓出針狀小孔;D、施膠拼寬:在面板條側的膠合面施加雙組份冷壓膠粘劑,并通過膠黏劑形成的膠柱將相鄰兩面板條拼接在一起;E、膠合:將拼接好的板材放置在冷壓機中進行壓緊粘合,得到所需的拼裝面板。本發明可以大幅提高紅木的膠合性能,能有效的降低生產成本,具有很好的推廣價值和巨大的經濟、社會效益。
【專利說明】用于紅木拼寬的膠合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紅木家具加工工藝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改善紅木膠合性能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紅木家具傳統的機加工技術獨特的手工藝魅力,賦予了紅木家具很高的藝術價值。紅木家具材料的觀念在人們的思想中已經根深蒂固,人們對紅木家具的價值已經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但是現代化生產對紅木家具的加工技術提出了挑戰,紅木家具的機加工技術、加工工藝必須跟上時代的步伐,要求對木材干燥、部件加工、涂飾、雕刻和鑲嵌等傳統工藝進行改進,引進新設備、新技術和新工藝的同時有必要對手工工藝有選擇的繼承和發展,把紅木家具的魅力發揚光大。
[0003]紅木被廣泛地應用于建筑結構、裝飾材料、家具等各種用途。從原木到實木成品需要經過一系列的機械加工和膠合工藝。不少紅木材料常含油質,加工成家具的部件容易“走性”,另外,紅木密度大,質地堅硬且細膩,在膠合的過程中,不易被滲透,這樣在制作面板等產品時,因膠合強度低在拼板膠合時會產生開膠現象。紅木家具制造的過程中所涉及到的榫接合、指接、薄木模貼、拼板等工藝均離不開膠合技術。由此可見,膠粘劑在紅木家具的生產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膠合性能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其在實木制品中的應用及木材附加值的提升。
[0004]目前針對紅木膠合性能研究相對較少,有學者嘗試用化學藥劑浸注的方法改善紅木的膠合性能,如用注蠟處理、冷等離子、水性高分子異氰酸酯膠等,雖然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化學藥劑會揮發一些有毒氣體,如甲醛,影響使用者的安全與健康,同時也造成環境污染問題。另外,企業現在對紅木使用的膠黏劑為環氧樹脂系膠結劑,其膠合性能較好,但價格昂貴,增加了企業的生產成本,亟待開發出一種膠黏劑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益。
[0005]中國專利文獻CN203488500U公開了一種“紅木家具榫頭加強結構”,它采用固定于紅木構件的榫頭上的金屬支撐板,外表面有凸起或凹陷狀的摩擦紋,金屬支撐板設于所述榫頭的受力面上,金屬支撐板的剖面呈L型,其一側邊嵌入紅木構建中,另一側邊緊貼榫頭的側面,金屬支撐板的兩側邊的連接處為圓角過渡。這種方法對于規格板而已,在加工過程中可能會造成開裂或折斷,另外,極大地損失了珍貴材紅木的體積,影響木材的利用率。
[0006]中國專利文獻CN103203789A公開了 “一種紅木家具的制造方法”,它是在家具組裝之前,先對原木進行烘烤,烘烤后提高了原木的穩定性,防止木材濕度較大而產生的收縮、開裂和變形現象。此方法需要對原木進行長時間的干燥,需要更多的能量來進行干燥;在后期再加工成板材的過程中容易出現開裂等缺陷。
[0007]中國專利文獻CN103194167A公開了 “一種單組份紅木專用膠及其制備方法”,它按質量份算,將本酐、PTA、己二酸、乙二醇、二乙二醇投入反應釜中,升溫至148°C出水,然后慢慢升溫到240°C,保溫2小時真空攪拌,抽真空攪拌后冷卻,加MDI擴粘,加乙醇稀釋出料,包裝。該方法所用真空罐容積有限,不能實現大規模批量化處理,且設備造價較高;未對不同密度的紅木,就其保溫溫度和投料量做出對比,實用性比較模糊。
【發明內容】
[0008]本發明的目的是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更環保、粘合更牢固的用于紅木拼寬的膠合方法。
[0009]為了解決上述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下述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紅木拼寬的膠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A、鋸材:將原木鋸成所需規格的板條;
B、干燥:先將鋸成了一塊塊板材的紅木板條置于通風處氣干至含水率為40?50%,再將板條裝入干燥窯,窯干至木材含水率達到8?12% ;
C、對待膠合面加工處理:對鋸材需要膠合的那些面進行刨切或砂光處理,使待涂膠面平整,然后在紅木膠合面擠壓出針狀小孔;
D、施膠拼寬:在面板條側的膠合面施加雙組份冷壓膠粘劑,并通過膠黏劑形成的膠柱將相鄰兩面板條拼接在一起;
E、膠合:將拼接好的板材放置在冷壓機中進行壓緊粘合,得到所需的拼裝面板。
[0010]在對上述用于紅木拼寬的膠合方法的改進方案中,在所述的步驟C中,擠壓出的小孔直徑為0.1?2mm、深度為0.2?Imm ;孔的數量為5?50個/cm2。
[0011]在對上述用于紅木拼寬的膠合方法的改進方案中,在所述步驟D中,采用雙組份冷壓膠粘劑,涂布量12(Tl60g/m2。
[0012]在對上述用于紅木拼寬的膠合方法的改進方案中,在所述的步驟E中,冷壓機溫度為25?35°C,壓力為0.5?0.8MPa,保壓時間為25?60min。
[0013]在對上述用于紅木拼寬的膠合方法的改進方案中,在所述的步驟B中,窯干至木材含水率達到10?12%。
[0014]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它是通過在膠合面擠壓出許多針狀小孔來增加膠黏劑滲透性的同時,增強了紅木拼寬過程中膠合強度,使紅木拼寬的粘合更牢固;而且制備過程中,木材材積損耗小,也不需要浸潰樹脂等導致環境污染的化學物質,因此本方法所拼寬出來的紅木板材更環保、粘合強度更強。
[0015]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的待拼合的板條的正視圖;
圖2是圖1的I部的局部放大圖;
圖3是圖1的右視圖;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的面板條膠粘后的結構示意圖。
[0016]【【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用于紅木拼寬的膠合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A、鋸材:將原木鋸成所需規格的板條I,如圖1至3所示;
B、干燥:先將板條I置于通風處氣干至含水率為40?50%,再將板條I裝入干燥窯,窯干至木材含水率達到8?12% ;
C、對待膠合面加工處理:對鋸材需要膠合的那些面進行刨切或砂光處理,使待涂膠面平整;然后在紅木膠合面擠壓出針狀小孔11 ; D、施膠拼寬:在面板條側的膠合面施加常用的雙組份冷壓膠粘劑,涂布量12(Tl60g/m2,并通過膠黏劑形成的膠柱2將相鄰兩面板條I拼接在一起;
E、膠合:將拼接好的板材放置在冷壓機中,溫度為25?35°C,壓力為0.5?0.8MPa,保壓時間為25?60min,得到所需的拼裝面板。
[0017]優選地,上述制備方法中,其加工處理步驟中紅木側表面擠壓出的孔,直徑在
0.3?1mm、深度為0.2?0.8mm的孔。更為優選的直徑為0.6mm,深度為0.6mm。
[0018]優選地,上述制備方法中,其加工處理步驟中冷壓機溫度為25?35 °C,壓力為
0.5?0.8MPa,保壓時間為25?60min ;更為優選溫度為30°C,壓力為0.6 MPa,保壓時間為 30min。
[0019]對于干燥過程,優選地采用木材含水率1(Γ12%,能有效地解決拼接過程中出現的變形、縫隙以及鼓泡等問題,在使用過程中有較好的穩定性。
[0020]它是通過在膠合面擠壓出許多針狀小孔來增加膠黏劑滲透性的同時,增強了紅木拼寬過程中膠合強度,使紅木拼寬的粘合更牢固;而且制備過程中,木材材積損耗小,也不需要浸潰樹脂等導致環境污染的化學物質,因此本方法所拼寬出來的紅木拼板更環保、粘合強度更強;另外,用此方法膠合的紅木拼板,可用于制造紅木桌面板、紅木椅坐面板、紅木書桌類的面板、紅木柜類的面板及紅木實木地板等,尺寸穩定性好,有很好的裝飾性。
[0021]實施例一:
采用鐵木豆紅木,其膠合方法如下:
Α.原木鋸解:將原木截成I?2m長的木段,用帶鋸剖分成所需規格的板條;
B.干燥:先將鋸材置于通風處氣干至含水率為40?50%,再將鋸材裝入干燥窯,將窯內溫度控制在35?50°C,相對濕度30?100%,將木材干燥至含水率10?12% ;在氣干和窯干過程中,應注意碼垛、通風和溫濕度,盡量減少干燥過程中出現皺縮、開裂等缺陷,從而影響干燥質量和加工過程。
[0022]C.加工處理:對紅木膠合面進行刨切或砂光處理;根據材料選擇需打孔直徑和深度;在紅木側表面擠壓開孔,直徑在0.5mm、深度為0.5mm的孔;
D.施膠拼寬:在拼接側面涂好常用的雙組份冷壓膠粘劑,施膠量為160g/m2,拼板后進行預壓;涂膠時,應保證待涂表面平整、無木屑等,膠黏劑涂布量應均勻,漏涂部分,須用手工刷膠涂布到位。
[0023]E.冷壓膠合:將施膠拼接好的板材放置在冷壓機,溫度為30°C,壓力為0.8MPa,保壓時間為40min ;冷壓后必須按照上述標準進行的保壓,然后讓其在空氣中自然冷卻;對不同樹種,應嚴格控制冷壓溫度和壓力,避免材積損失;
F、板坯修補、砂光與裁邊:用膩子進行板面修補,待干燥后在砂光機進行雙面砂光或精砂,再裁成所需規格的指接板;
H.檢驗、打包入庫:對指接板進行檢驗,將檢驗合格的廣品打包入庫。
[0024]經過測試,實施例一中鐵木豆木材膠合性能有顯著改善,膠合性能比直接拼板膠合木材提高了 78.4%,抗拉強度提高68%,木破率和尺寸穩定性有很大改善。此工藝下,木材開裂等缺陷少,木材材積損失小,未經改性處理,保持珍貴木材原有特性。
[0025]實施例二:
采用花枝紅木,其膠合方法如下: A.原木鋸解:將原木截成I?2m長的木段,用帶鋸剖分成所需規格的板條;
B.干燥:先將鋸材置于通風處氣干至含水率為40?50%,再將鋸材裝入干燥窯,將窯內溫度控制在35?50°C,相對濕度30?100%,將木材干燥至含水率10?12% ;在氣干和窯干過程中,應注意碼垛、通風和溫濕度,盡量減少干燥過程中出現皺縮、開裂等缺陷,從而影響干燥質量和加工過程。
[0026]C.加工處理:對紅木膠合面進行刨切或砂光處理;根據材料選擇需打孔直徑和深度;在紅木側表面擠壓開孔,直徑在0.6mm、深度為0.6mm的孔;
D.施膠拼寬:在拼接側面涂好常用的雙組份冷壓膠粘劑,施膠量為140g/m2,拼板后進行預壓;涂膠時,應保證待涂表面平整、無木屑等,膠黏劑涂布量應均勻,漏涂部分,須用手工刷膠涂布到位。
[0027]E.冷壓膠合:將施膠拼接好的板材放置在冷壓機,溫度為35°C,壓力為0.6MPa,保壓時間為35min ;冷壓后必須按照上述標準進行保壓,然后讓其在空氣中自然冷卻;對不同樹種,應嚴格控制冷壓溫度和壓力,避免材積損失;
F.板坯修補、砂光與裁邊:用膩子進行板面修補,待干燥后在砂光機進行雙面砂光或精砂,再裁成所需規格的指接板;
H.檢驗、打包入庫:對指接板進行檢驗,將檢驗合格的廣品打包入庫。
[0028]經過測試,實施例1中花枝木材膠合性能有顯著改善,膠合性能比直接拼板膠合木材提高了 69.5%,抗拉強度提高45%,木破率和尺寸穩定性有很大改善。此工藝下,木材開裂等缺陷少,木材材積損失小,未經改性處理,保持珍貴木材原有特性。
[0029]盡管參照上面實施例詳細說明了本脫離所述的權利要求限定的本發明的原理及精神范圍的情況下,可對本發明做出各種變化或修改,但是通過本公開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顯而易見的是,本公開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僅用來解釋,而不是用來限制本發明,而是由權利要求的內容限定保護的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紅木拼寬的膠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A、鋸材:將原木鋸成所需規格的板條; B、干燥:先將鋸成了一塊塊板材的紅木板條置于通風處氣干至含水率為40?50%,再將板條裝入干燥窯,窯干至木材含水率達到8?12% ; C、對待膠合面加工處理:對鋸材需要膠合的那些面進行刨切或砂光處理,使待涂膠面平整,然后在紅木膠合面擠壓出針狀小孔; D、施膠拼寬:在面板條側的膠合面施加冷壓膠粘劑,并通過膠黏劑形成的膠柱將相鄰兩面板條拼接在一起; E、膠合:將拼接好的板材放置在冷壓機中進行壓緊粘合,得到所需的拼裝面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紅木拼寬的膠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步驟C中,擠壓出的小孔直徑為0.1?2mm、深度為0.2?Imm ;孔的數量為5?50個/cm2。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紅木拼寬的膠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驟D中,采用雙組份冷壓膠粘劑,涂布量12(Tl60g/m2。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紅木拼寬的膠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步驟E中,冷壓機溫度為25?35°C,壓力為0.5?0.8MPa,保壓時間為25?60min。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紅木拼寬的膠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步驟B中,窯干至木材含水率達到10?12%。
【文檔編號】B27D1/08GK104441103SQ201410631482
【公開日】2015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11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11日
【發明者】李建堂, 張婷婷, 彭沖, 韓宇豪, 范文俊, 涂登云 申請人:中山市大涌產業發展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