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人造木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建筑材料目前民用建筑物的梁、柱、檁條、櫞子、門窗框、板塊等大都是木材制品。
本發明目的在于節能利廢,保護生態環境,保護森林資源,研制出一種人造木材,它具有物理性能穩定,可再加工性能良好,質輕,高強,耐腐蝕,防蛀,防水,不燃,可鋸割,刨,釘,生產工藝簡單,能耗低,無污染,造價低等特點,替代木材廣泛應用于民用建筑。
本發明研制的人造木材是以農作物秸桿、稻殼、雜草等經粉碎的草本纖維為骨料,制鹽廢液——鹵水,氧化鎂為膠凝材料,短切玻纖,玻纖繩為增強材料,再配以滑石粉,防水劑,減水劑,鹽酸,經配料,攪拌,大塊整體成型。
鹵水可采用鹵塊或者氯化鎂加水配制,鹵水比重24--27波美度,加入鹽酸將PH值調整到8,加入適量防水劑,減水劑,原料按體積比例配制1份氧化鎂 1/10份滑石粉 3-4份草本纖維組裝模具時將玻纖繩張緊配置在模具內,將配好的原料干攪拌,同時逐步加入適量短切玻纖攪拌均勻,加入鹵水攪拌10分鐘(攪拌機轉速每分鐘80轉),料漿呈糊狀,澆注入模具內振動3分鐘成型,經50℃恒溫反應3小時脫模,堆放3天后用木材加工機械鋸割成品,堆放7天后即可使用。
將配好的原料加入適量鹵水攪拌,料呈濕狀,采用刨花板生產設備壓制板塊,替代木質纖維人造板。
攪拌設備采用強制式攪拌機,振動設備采用平臺式振動臺。
本發明投資少,資金利用率高,見效快,原材料來源廣泛,設備簡易,工效高,節約能源,在農村建廠充分利用草本纖維來源充足方便的優勢生產,可節約運輸能耗,降低生產成本。
權利要求
1.一種用于建筑的人造木材,其特征在于它是由農作物桔桿、稻殼、雜草經粉碎的草本纖維、鹵水、氧化鎂、滑石粉、防水劑、減水劑、鹽酸、短切玻纖、玻纖繩經配料攪拌,大塊整體成型,鹵水可采用鹵塊或者氯化鎂加水配制,鹵水比重24-27波美度,加入鹽酸將鹵水PH值調整到8,加入適量防水劑,減水劑,原料按體積比例配制1份氧化鎂 1/10份滑石粉 3-4份草本纖維
2.一種用于建筑的人造木材,其特征在于該產品的制作方法,組裝模具時,將玻纖繩緊張配置在模具內,將配好的原料干攪拌,同時逐步加入適量短切玻纖攪拌均勻,加入鹵水攪拌10分鐘(攪拌機轉速每分鐘80轉),料漿呈糊狀,澆注入模內振動3分鐘成型,經50℃恒溫反應3小時脫模,堆放3天后用木材加工機械鋸割成品。
3.一種用于建筑的人造板,其特征在于該產品的制作方法,將配好的原料加入適量鹵水攪拌均勻,料呈濕狀,采用刨花板生產設備壓制板塊,替代木質纖維人造板。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人造木材,其特征在于設備的制作,攪拌設備制作成強制式攪拌機,振動設備制作成平臺式振動臺,組合模具采用硬質塑料板配合鋼材制作。
全文摘要
本發明研制一種用于建筑的人造木材,其主要特點是采用農作物秸桿、稻殼、雜草經粉碎的草本纖維,制鹽廢液——鹵水、氧化鎂、滑石粉、防水劑、減水劑、鹽酸、短切玻纖、玻纖繩為原料,經配料,攪拌,大塊整體成型,鋸割成品。采用刨花板生產設備壓制板塊,替代木質纖維刨花板,該產品物理性能穩定,可再加工性能良好、質輕、高強、耐腐蝕、防蛀、防水、不燃,生產工藝簡單,工效高,造價低,能耗低,無污染,替化木材廣泛應用于建筑,是一種理想的環保節能產品。
文檔編號B27N3/04GK1273162SQ9910429
公開日2000年11月15日 申請日期1999年5月10日 優先權日1999年5月10日
發明者周燕 申請人:周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