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撓性劍桿織機送經傳動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織才幾傳動部件,尤其與劍4干織才幾送經傳動機構有關。
背景技術:
現有撓性劍桿織機的送徑傳動機構采用完全開式傳動方式,蝸輪傳動副工 作環境差,此外,傳動件采用懸臂結構,傳動剛度差。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合理,工作環境好,傳動平穩,使用壽 命長的撓性劍桿織機送經傳動機構。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撓性劍桿織機 送經傳動機構,包括曲柄凸輪機構,棘輪傳動機構,棘輪調節機構,調整手輪, 蝸輪,蝸桿,傳動齒輪,徑軸齒輪,徑軸,傳動軸,送經蝸輪箱,送經齒輪箱 及中間齒輪,蝸輪及蝸桿設于送經蝸輪箱內,蝸輪及傳動齒輪皆設于傳動軸上, 傳動軸二端分別由送經蝸輪箱及送經齒輪箱的箱壁活動支承,傳動齒輪設于送經齒輪箱內,中間齒輪設于傳動齒輪與徑軸齒輪之間,徑軸齒輪設于徑軸上。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一)是由于設計了送經蝸輪箱 及送經齒輪箱,將原先的開式傳動改為封閉式油浴傳動,潤滑情況明顯改善, 優化了傳動副的工作環境,提高了傳動副乃至整個機構的使用壽命;(二)是由于送徑蝸輪箱內的蝸輪蝸桿均由兩端支承,改變以前的懸臂式支承方式,增加了剛性使傳動趨于平穩;(三)是由于織機的開口運動經常導致徑軸的經紗張力 不斷變化,通過設計送徑齒輪箱及中間齒輪,提高了送徑齒輪的剛度支撐,使 其內的傳動齒輪嚙合情況得到改善,保證齒輪嚙合良好;(四)是本實用新型結 構在織造厚型織物時優點更明顯。
圖1是本實用新型撓性劍桿織機送經傳動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撓性劍桿織機送經傳動機構的A—A剖浮見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如圖1及圖2所示,撓性劍桿織機送經傳動機構,包括曲柄凸輪機構1,棘 輪傳動機構2,棘輪調節機構3,調整手輪4,蝸輪5,蝸桿6,傳動齒輪7,徑 軸齒輪8,徑軸9,傳動軸IO,送經蝸輪箱ll,送經齒輪箱12及中間齒輪13, 蝸輪5及蝸桿6設于送經蝸輪箱11內,蝸輪5及傳動齒輪7皆設于傳動軸10 上,傳動軸IO二端分別由送經蝸輪箱11及送經齒輪箱12的箱壁活動支承,傳 動齒輪7設于送經齒輪箱12內,中間齒輪13設于傳動齒輪7與徑軸齒輪8之 間,徑軸齒輪8設于徑軸9上。
權利要求1、一種撓性劍桿織機送經傳動機構,包括曲柄凸輪機構(1),棘輪傳動機構(2),棘輪調節機構(3),調整手輪(4),蝸輪(5),蝸桿(6),傳動齒輪(7),徑軸齒輪(8),徑軸(9)及傳動軸(10),其特征在于它還包括送經蝸輪箱(11),送經齒輪箱(12)及中間齒輪(13),蝸輪(5)及蝸桿(6)設于送經蝸輪箱(11)內,蝸輪(5)及傳動齒輪(7)皆設于傳動軸(10)上,傳動軸(10)二端分別由送經蝸輪箱(11)及送經齒輪箱(12)的箱壁活動支承,傳動齒輪(7)設于送經齒輪箱(12)內,中間齒輪(13)設于傳動齒輪(7)與徑軸齒輪(8)之間,徑軸齒輪(8)設于徑軸(9)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撓性劍桿織機送經傳動機構。它包括曲柄凸輪機構,棘輪傳動機構,棘輪調節機構,調整手輪,蝸輪,蝸桿,傳動齒輪,徑軸齒輪,徑軸,傳動軸,送經蝸輪箱,送經齒輪箱及中間齒輪,蝸輪及蝸桿設于送經蝸輪箱內,蝸輪及傳動齒輪皆設于傳動軸上,傳動軸二端分別由送經蝸輪箱及送經齒輪箱的箱壁活動支承,傳動齒輪設于送經齒輪箱內,中間齒輪設于傳動齒輪與徑軸齒輪之間,徑軸齒輪設于徑軸上。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合理,工作環境好,傳動平穩,使用壽命長等優點。
文檔編號D03D47/00GK201087241SQ200720112440
公開日2008年7月16日 申請日期2007年8月2日 優先權日2007年8月2日
發明者朱關水 申請人:朱關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