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超細纖維織造布合成革及其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超細纖維合成革及合成革基布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超細纖維織造布為基布的超細纖維合成革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超細纖維合成革作為一種高仿真人工皮革,模擬天然真皮結構,用共混融法做"海島"纖維,用"海島"纖維做成三維網絡結構的高密度無紡布,以高性能、低模量、開孔結構的水性聚氨酯予以填充、然后抽出分離成束狀超細纖維為基體的
仿真性能的高仿真皮革。其纖維細度可達O.Ol旦以下。超細纖維高仿真革發揮了
超細纖維巨大表面積和強烈的吸水性作用,具有了束狀超細膠原纖維的天然革所固有的吸濕特性,無論從內部微觀結構,還是外觀質感及物理特性,該產品都酷似天然皮革,故被稱謂高仿真人工皮。根據超細纖維合成革的使用性能,已應用于制鞋、箱包、沙發、制球、服裝等各類領域,但在服裝行業應用量相對較少,主要目前的超細纖維合成革多以非織造布為基布,注重模擬動物皮內在結構,而忽視了作為面料外觀豐富多彩、超薄及多樣性的特殊要求。由于非織造布的生產技術特征決定了以非織造布為基布的超細纖維合成革無法滿足這些特殊要求,使超細纖維合成革在服裝行業的用途及用量受到限制。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超細纖維織造布合成革及其制造方法,本發明的合成革既保持非織造布為基布超細纖維合成革柔軟性、透氣性、透濕性、超爽性的優點,同時解決了非織造布為基布的超細纖維合成革薄型產品強度低、顏色圖案單一以及圖案色牢度差的問題,特別是實現了以非織造布基布的超細纖維合成革難己達到的超薄型的特點。
為了達到以上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本發明超細纖維織造布合成革由基布浸漬彈性聚合物、去除海成分后制成,其
基布為海島型超細纖維機織布,厚度為0.02 — 2.0mm,表面為平紋或斜紋或提花或條格或絨面或膜面等不同形狀圖案,顏色為單色或多色,為一層或兩層或兩層以上,層與層通過機織工藝結合。
所述基布為海島型短纖維紡成的紗或超細纖維長絲織成。
所述基布為海島型短纖維紡成的紗或超細纖維長絲與非海島型超細纖維交織織成。
所述基布為海島型短纖維紡成的紗或超細纖維長絲與導電纖維織成,具有抗靜電性。
所述基布為兩層或兩層以上,其中至少一層為海島型短纖維紡成的紗或超細纖維長絲,其余層為非海島型超細纖維,層與層通過機織工藝結合織成。
所述基布為兩層或兩層以上,其中至少一層為海島型短纖維紡成的紗或超細纖維長絲,其余層為非海島型超細纖維與導電纖維,層與層通過機織工藝結合織成,具有抗靜電性。
所述基布為兩層或兩層以上,其中至少一層為海島型短纖維紡成的紗或超細纖
維長絲與非海島型超細纖維交織,其余層為海島型超細纖維或非海島型超細纖維,
層與層通過機織工藝結合織成。
所述基布還為色織布,形成高色牢度超細纖維織造布合成革。一種超細纖維織造布合成革的制備方法,步驟包括制海島型超細纖維、織基
布、浸漬聚氨酯、去"海"成分,再進行后整理等工序制得成品,包括以下具體步
驟(1)制海島型超細纖維工序將"海"成分與"島"成分的兩種高分子聚合
物,以重量比為20 60%: 80 40%混融,制成O. 1-5旦的海島型超細纖維長絲或短纖維;
(2) 織基布工序將海島型短纖維紡成的紗或超細纖維長絲,經整經、漿紗、機織,織成基布;
(3) 浸漬聚氨酯工序將基布用濃度為10-30%的原色或有色聚氨酯浸漬液浸漬處理后,再經凝固劑凝固、軋干和表面刮干,制得合成革半成品;
(4) 去"海"成分工序將合成革半成品進行堿減量處理或用80-9(TC的熱甲
苯,溶去海島型超細纖維中的"海"成分,再經水洗、軋干后,制得單絲纖度為
0. 01 0. 0005旦,且纖維間有空隙的超細纖維織造布合成革;
(5) 后整理工序將步驟(4)獲得的超細纖維織造布合成革,根據不同要求,
進行磨毛整飾,然后進行擴幅定性、預縮處理、化學揉軟和/或機械揉軟和/或風動揉軟,制得超細纖維織造布合成革產品。
步驟(1)中,所述超細纖維長絲或短纖維,在紡絲過程中與入色母料,紡成有色的超細纖維長絲或短纖維。
所述織基布工序,具體操作步驟將短纖維利用紡紗技術紡成6-80S紗或超細纖維長絲,整經、漿紗后,然后經織機,織成單色或多色一層基布;或織成層與層通過機織工藝結合,單色或多色兩層或兩層以上的基布。
所述織基布工序,將海島型短纖維紡成的紗或超細纖維長絲先染色,染色后再整經、漿紗,然后再織布。
所述織基布工序,將海島型短纖維紡成的紗或超細纖維長絲,經織機,織成表面為平紋或斜紋或提花圖案的單色或多色一層基布。
所述織基布工序,將海島型短纖維紡成的紗或超細纖維長絲與導電纖維,經織機,織成表面為平紋或斜紋或提花圖案的單色或多色一層基布。
所述織基布工序,將至少一層為海島型短纖維紡成的紗或超細纖維長絲,其余層為非海島型超細纖維,經織機,織成層與層通過機織工藝結合,表面為平紋或斜紋或提花或條格圖案的兩層或兩層以上基布。
所述織基布工序,將至少一層為海島型短纖維紡成的紗或超細纖維長絲與非海島型超細纖維交織,其余層為海島型短纖維紡成的紗或超細纖維長絲或非海島型超細纖維,經織機,織成層與層通過機織工藝結合,表面為平紋或斜紋或提花或條格圖案的兩層或兩層以上基布。
所述織基布工序,將至少一層為海島型短纖維紡成的紗或超細纖維長絲,其余層為非海島型超細纖維與導電纖維,經織機,織成層與層通過機織工藝結合,表面為平紋或斜紋或提花或條格圖案的兩層或兩層以上基布。
織基布工序中,還包含將海島型短纖維紡成的紗或超細纖維長絲與非海島型超細纖維或導電纖維交織織成基布。
后整理工序中,根據不同要求,進行磨毛整飾后,經染色和/或印花,再進行擴幅定性、預縮處理、化學揉軟和/或機械揉軟和/或風動揉軟,制得表面為平紋或斜紋或提花或條格或絨面等不同形狀圖案超細纖維織造布合成革產品。后整理工序中,根據不同要求,可進行貼膜處理,形成膜面革。本發明的超細纖維織造布合成革與現有技術相比
(1)本發明的超細纖維織造布合成革強度比超細纖維非織造布合成革強度高。因為機纟 布有經緯長絲或紗線構成;而非織造布是通過纖維間的摩擦力或自身的黏合力或外與黏合劑的黏著力使纖維結合在一起,且用于合成革基布主要是通過纖維間的摩擦力的針刺或水刺工藝,其他方法生產的非織造布產品因存在的透氣性等問題不易作為合成革基布。(2) 本發明的超細纖維織造布合成革比超細纖維非織造布合成革更薄,具有非織造布合成革難以達到的薄度。因為機織布是通過織機織造制得成品;而非織造布是經針剌或水剌通過纖維間的摩擦力制得成品,厚度越薄則摩擦力越小,且薄型成品往往需通過刨層(俗稱片皮)工藝實現,其強力將大大降低。
(3) 本發明的超細纖維織造布合成革比超細纖維非織造布合成革花色、圖案更豐富。因為機織布可以做成花色、圖案不同的色織布;而非織造布多用短絲經混棉、梳理、鋪網等工序,無法直接制成不同的花色、圖案。
(4) 本發明的超細纖維織造布合成革比超細纖維非織造布合成革色牢度更高。因為機織布可以直接紡織成花色、圖案不同的色織布;而非織造布合成革的花色、圖案需通過表面印制顏料實現,因為超細纖維本身著色性差,所以印制的花色、圖案易脫落。
(5) 本發明的超細纖維織造布合成革比超細纖維非織造布合成革表面形狀更多樣性。因為機織布可以調整經線與緯線細度及間隔排布及提花織造,實現表面的凹凸不平;而非織造布經梳理、鋪網等只能形成平面。
(6) 本發明的超細纖維織造布合成革通過與入導電纖維比超細纖維非織造布合成革抗靜電效果更佳。因為機織布可以根據不同要求,控制導電纖維的間隔排布,以達到有效調整抗靜電性能;而非織造布的抗靜電問題主要采用與抗靜電劑或混合與入導電纖維方法解決,但抗靜電劑易脫落,抗靜電耐久性差,而混合與入導電纖維又不易混均而影響刺布效果,抗靜電性能也受影響。
(7) 本發明的超細纖維織造布合成革比超細纖維非織造布合成革尺寸穩定性好。因為機織布由經緯線構成;而非織造布經梳理、鋪網而成,且纖維間有滑移,影響尺寸穩定性。
(8) 由于采用不同纖纟佳制成,具有穿著舒適,成本低的優點,更適宜用于制作薄型服裝或裝飾布等行業。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l
(1) 將"海"成分的聚乙烯與"島"成分的聚酯,以重量比為20% : 80%混融,
紡成0. 1-5旦的海島型短纖維;
(2) 將海島型短纖維利用紡紗技術,紡成10S紗,染色后,再整經、漿紗,然 后織成表面為平紋單色一層厚度為0. 04rnm基布;
(3) 將基布用濃度為30%的有色聚氨酯浸漬液浸漬處理后,再經凝固劑凝固、 軋干和表面刮干,制得合成革半成品;
(4) 將合成革半成品用86。C的熱甲苯,溶去海島型超細纖維中的"海"成分, 再經水洗、軋干后,制得單絲纖度為0.01 0.0005旦,且纖維間有空隙的超細纖 維織造布合成革;
(5) 將步驟(4)獲得的超細纖維織造布合成革,經磨毛整飾,然后進行擴幅 定性、預縮處理、化學揉軟、機械揉軟,制得超細纖維織造布合成革產品。 實施例2
(1)將"海"成分聚乙烯與"島"成分的聚酰胺,以重量比為40% : 60%混融,
在紡絲過程中與入色母料,紡成有色的0. 1-5旦的海島型短纖維;
(2)將有色海島型短纖維利用紡紗技術,紡成16S紗后,再整經、漿紗,然后 與導電纖維,織成表面為斜紋單色一層厚度為0. 07mm基布;
(3) 將基布用濃度為20%的有色聚氨酯浸漬液浸漬處理后,再經凝固劑凝固、 軋干和表面刮干,制得合成革半成品;
(4) 將合成革半成品用8(TC的熱甲苯,溶去海島型超細纖維中的"海"成分, 再經水洗、軋干后,制得單絲纖度為0.01 0.0005旦,且纖維間有空隙的超細纖維織造布合成革;
(5)將步驟(4)獲得的超細纖維織造布合成革,經磨毛整飾,然后進行擴幅 定性、預縮處理、機械揉軟,制得超細纖維織造布合成革產品。 實施例3
(1) 將"海"成分聚乙烯與"島"成分的聚酯,以重量比為30% : 70%混融,
紡成0. 1-5旦的海島型短纖維;
(2) 將海島型短纖維利用紡紗技術,紡成6S紗,染色后,再整經、漿紗,然 后織成一層為海島型短纖維紡成的紗,另一層為非海島型超細纖維,表面為提花圖 案多色兩層厚度為0. 02ran基布,層與層通過機織工藝結合在一起;
(3) 將基布用濃度為15%的有色聚氨酯浸漬液浸漬處理后,再經凝固劑凝固、 軋干和表面刮干,制得合成革半成品;
(4) 將合成革半成品用83i:的熱甲苯,溶去海島型超細纖維中的"海"成分, 再經水洗、軋干后,制得單絲纖度為0.01 0.0005旦,且纖維間有空隙的超細纖 維織造布合成革;
(5) 將步驟(4)獲得的超細纖維織造布合成革,經磨毛整飾、染色、印花, 然后進行擴幅定性、預縮處理、化學揉軟、機械揉軟、風動揉軟,制得超細纖維織 造布合成革產品。
實施例4
(1) 將"海"成分聚乙烯醇與"島"成分的聚酰胺,以重量比為50% : 50°/。混
融,紡成0.1-5旦的海島型短纖維;
(2) 將海島型短纖維利用紡紗技術,紡成12S紗,整經、漿紗后,織成一層為 海島型短纖維紡成的紗,中間層為非海島型超細纖維與導電纖維,另一層為非海島 型超細纖維,表面為條格的單色三層厚度為0.05mm基布,層與層通過機織工藝結合在一起;
(3) 將基布用濃度為25%的原色聚氨酯浸漬液浸漬處理后,再經凝固劑凝固、 軋干和表面刮干,制得合成革半成品;
(4) 將合成革半成品用堿減量處理,溶去海島型超細纖維中的"海"成分,再 經水洗、軋干后,制得單絲纖度為0.01 0.0005旦的超細纖維,且纖維間有空隙 超細纖維織造布合成革;
(5) 將步驟(4)獲得的超細纖維織造布合成革,經磨毛整飾、印花,然后進 行擴幅定性、預縮處理、化學揉軟,制得超細纖維織造布合成革產品。 實施例5
(1) 將"海"成分聚乙烯醇與"島"成分的聚酯,以重量比為60% : 40%混融,
紡成0. 1-5旦的超細纖維長絲;
(2) 將超細纖維長絲染色后,再整經、漿紗,然后織成一層為超細纖維長絲, 另一層為非海島型超細纖維與導電纖維,表面為條格的多色兩層,厚度為0.9mm基 布,層與層通過機織工藝結合在一起;
(3) 將基布用濃度為18%的有色聚氨酯浸漬液浸漬處理后,再經凝固劑凝固、 軋干和表面刮干,制得合成革半成品;
(4) 將合成革半成品進行堿減量處理,溶去海島型超細纖維中的"海"成分, 再經水洗、軋干后,制得單絲纖度為0.01 0.0005旦,且纖維間有空隙的超細纖 維織造布合成革;
(5) 將步驟(4)獲得的超細纖維織造布合成革,根據不同要求,進行磨毛整 飾、印花,然后進行擴幅定性、預縮處理、風動揉軟,制得超細纖維織造布合成革 產品。
實施例6(1) 將"海"成分聚乙烯與"島"成分的聚酰胺,以重量比為55%: 45%混融, 紡成0. l-5旦的短纖維;
(2) 將短纖維利用紡紗技術,紡成55S紗后,再整經、漿紗,織成一層為海島 型短纖維紡成的紗,中間層為非海島型超細纖維與導電纖維,另一層為海島型短纖 維紡成的紗,表面為條格的單色三層厚度為1.3mm基布,層與層通過機織工藝結合 在一起;
(3) 將基布用濃度為26%原色聚氨酯浸漬液浸漬處理后,再經凝固劑凝固、軋 干和表面刮干,制得合成革半成品;
(4) 將合成革半成品用88'C的熱甲苯,溶去海島型超細纖維中的"海"成分, 再經水洗、軋干后,制得單絲纖度為0.01 0.0005旦,且纖維間有空隙的超細纖 維織造布合成革;
(5) 將步驟(4)獲得的超細纖維織造布合成革,經磨毛整飾、染色,然后進 行擴幅定性、預縮處理、化學揉軟,制得超細纖維織造布合成革產品。
(1) 將"海"成分聚乙烯與"島"成分的聚酰胺,以重量比為42% : 58%混融, 紡成0. l-5旦的短纖維;
(2) 將短纖維利用紡紗技術,紡成75S紗后,再整經、漿紗,然后織成一層為 海島型短纖維紡成的紗,另一層為海島型短纖維紡成的紗與導電纖維交織,表面為 提花的多色兩層厚度為1.6mm基布,層與層通過機織工藝結合在一起;
(3) 將基布用濃度為27%原色聚氨酯浸漬液浸漬處理后,再經凝固劑凝固、軋 干和表面刮干,制得合成革半成品;
(4) 將合成革半成品用9(TC的熱甲苯,溶去海島型超細纖維中的"海"成分, 再經水洗、軋干后,制得單絲纖度為0.01 0.0005旦,且纖維間有空隙的超細纖維織造布合成革;
(5)將步驟(4)獲得的超細纖維織造布合成革,經磨毛整飾、染色,然后進 行擴幅定性、預縮處理、化學揉軟,制得超細^^維織造布合成革產品。
實施例8
(1) 將"海"成分聚乙烯與"島"成分的聚酰胺,以重量比為42% : 58%混融,
紡成0. l-5旦的短纖維;
(2) 將短纖維利用紡紗技術,紡成29S紗后,再整經、漿紗,然后織成一層為 海島型短纖維紡成的紗與非海島型超細纖維交織,另一層為非海島型超細纖維,表 面為條格單色兩層厚度為1. lmm基布,層與層通過機織工藝結合在一起;
(3) 將基布用濃度為27%原色聚氨酯浸漬液浸漬處理后,再經凝固劑凝固、軋 干和表面刮干,制得合成革半成品;
(4) 將合成革半成品用89t:的熱甲苯,溶去海島型超細纖維中的"海"成分, 再經水洗、軋干后,制得單絲纖度為0.01 0.0005旦,且纖維間有空隙的超細纖 維織造布合成革;
(5) 將步驟(4)獲得的超細纖維織造布合成革,經磨毛整飾、染色、印花, 然后進行擴幅定性、預縮處理、化學揉軟,制得超細纖維織造布合成革產品。 實施例9
(1) 將"海"成分聚乙烯與"島"成分的聚酰胺,以重量比為42% : 58%混融,
紡成O. l-5旦的短纖維;
(2) 將短纖維利用紡紗技術,紡成39S紗后,再整經、漿紗,然后織成一層為 海島型短纖維紡成的紗與非海島型超細纖維交織,另一層為非海島型超細纖維與導 電纖維,表面為斜紋單色兩層厚度為1. 4mm基布,層與層通過機織工藝結合在一起;
本實施例其他步驟與實施例8相同。
權利要求
1、一種超細纖維織造布合成革,由基布制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為海島型超細纖維機織布。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細纖維織造布合成革,其特征在于所述 超細纖維織造布合成革厚度為0. 02 — 2. 0mm。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細纖維織造布合成革,其特征在于所述 超細纖維織造布合成革表面為平紋或斜紋或提花或條格或絨面或膜面圖案。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細纖維織造布合成革,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細纖維織造布合成革顏色為單色或多色。
5、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細纖維織造布合成革,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細纖維織造布合成革為 一層。 '
6、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細纖維織造布合成革,其特征在于所述 超細纖維織造布合成革為兩層或兩層以上,層與層通過機織工藝結合。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細纖維織造布合成革,其特征在于所述 基布為海島型短纖維紡成的紗或超細纖維長絲與非海島型超細纖維織成。
8、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細纖維織造布合成革,其特征在于所述 基布為海島型短纖維紡成的紗或超細纖維長絲與導電纖維織成。
9、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細纖維織造布合成革,其特征在于所述 基布為兩層或兩層以上,其中至少一層為海島型短纖維紡成的紗或超細纖維長 絲,其余層為非海島型超細纖維,層與層通過機織工藝結合織成。
10、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細纖維織造布合成革,其特征在于所 述基布為兩層或兩層以上,其中至少一層為海島型短纖維紡成的紗或超細纖維 長絲,其余層為非海島型超細纖維與導電纖維,層與層通過機織工藝結合織成。
11、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超細纖維織造布合成革,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為兩層或兩層以上,其中至少一層為海島型短纖維紡成的紗或超細纖維 長絲與非海島型超細纖維,其余層為海島型超細纖維或非海島型超細纖維,層 與層通過機織工藝結合織成。
12、 一種超細纖維織造布合成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具體 步驟(1)制海島型超細纖維工序將"海"成分與"島"成分的兩種高分子聚合物,以重量比為20 60%: 80 40%混融,制成O. 1-5旦的海島型超細纖維長 絲或短纖維;(2) 織基布工序將海島型短纖維紡成的紗或超細纖維長絲,經整經、漿 紗、機織,織成基布;(3) 浸漬聚氨酯工序將基布用濃度為10-30%的原色或有色聚氨酯浸漬液 浸漬處理后,再經凝固劑凝固、軋干和表面刮干,制得合成革半成品;(4) 去"海"成分工序將合成革半成品進行堿減量處理或用80-9(TC的熱甲苯,溶去海島型超細纖維中的"海"成分,再經水洗、軋干后,制得單絲纖度為0. 01 0. 0005旦,且纖維間有空隙的超細纖維織造布合成革;(5) 后整理工序將步驟(4)獲得的超細纖維織造布合成革,進行磨毛整 飾,然后進行擴幅定性、預縮處理、化學揉軟和/或機械揉軟和/或風動揉軟, 制得超細纖維織造布合成革產品。
13、 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一種超細纖維織造布合成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超細纖維長絲或短纖維,在紡絲過程中加入色母料,紡成有色的 超細纖維長絲或短纖維。
14、 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一種超細纖維織造布合成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述織基布工序,將海島型短纖維紡成的紗或超細纖維長絲先染色,染色后再整經、漿紗,然后再織布。
15、 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一種超細纖維織造布合成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織基布工序,將海島型短纖維紡成的紗或超細纖維長絲,經織機, 織成表面為平紋或斜紋或提花圖案的單色或多色一層基布。
16、 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一種超細纖維織造布合成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織基布工序,將海島型短纖維紡成的紗或超細纖維長絲與導電纖維, 經織機,織成表面為平紋或斜紋或提花圖案的單色或多色一層基布。
17、 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一種超細纖維織造布合成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 在于所述織基布工序,將至少一層為海島型短纖維紡成的紗或超細纖維長絲, 其余層為非海島型超細纖維,經織機,織成層與層通過機織工藝結合,表面為 平紋或斜紋或提花或條格圖案的兩層或兩層以上基布。
18、 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一種超細纖維織造布合成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織基布工序,將至少一層為海島型短纖維紡成的紗或超細纖維長絲 與非海島型超細纖維,其余層為海島型短纖維紡成的紗或超細纖維長絲或非海 島型超細纖維,經織機,織成層與層通過機織工藝結合,表面為平紋或斜紋或 提花或條格圖案的兩層或兩層以上基布。
19、 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一種超細纖維織造布合成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織基布工序,將至少一層為海島型短纖維紡成的紗或超細纖維長絲, 其余層為非海島型超細纖維與導電纖維,經織機,織成層與層通過機織工藝結 合,表面為平紋或斜紋或提花或條格圖案的兩層或兩層以上基布。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超細纖維合成革及合成革基布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超細纖維織造布為基布的超細纖維合成革及其制造方法,本發明以海島型超細纖維機織布為基布,制備的超細纖維織造布合成革厚度為0.05-2.0mm,表面為平紋或斜紋或提花或條格或絨面或膜面等不同形狀圖案,顏色為單色或多色,為一層或兩層或兩層以上,層與層通過機織工藝結合,具有穿著舒適,成本低的優點,更適宜用于制作薄型服裝或裝飾布等行業。
文檔編號D06N3/12GK101457482SQ200910013610
公開日2009年6月17日 申請日期2009年1月4日 優先權日2009年1月4日
發明者姚忠山, 范德強 申請人:山東同大紡織印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