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動落紗機斷紗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細紗機用斷紗裝置,尤其是用于自動落紗機上的一種自動落紗斷紗裝置。
背景技術:
通過幾年的努力,國內已能在舊式細紗機上實現落紗的自動化,研制出了多款自動落紗機以代替人工撥紗、集紗、放空紗管等功能。但當由自動落紗機代替人工撥紗后,出現割不斷紗而造成留頭率低的問題,不得不使設備停下來進行人工接紗,嚴重影響了細紗機的生產效率。斷紗裝置已成為自動落紗機的重要裝置。為了提升留頭率、減少人工接紗時間,提高細紗機工作效率,研制自動落紗機上的斷紗裝置已是一個急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安裝在自動落紗機上的斷紗裝置并與自動落紗機成為一個整體,該斷紗裝置不僅能夠實現割斷紗線的目的,而且不需額外動力驅動且安裝定位方便。本發明是這樣來實現的,它包括頂板、定刀片、動刀片、U型件、偏心輪、軸承、齒條、 軸承座、齒輪、齒條支架、落紗小車車架,其特征是落紗小車車架的側壁連接齒條支架,齒條支架固定連接齒條,與齒條嚙合的齒輪由軸承和軸承座支撐,軸承座和定刀片固定在頂板上,偏心輪通過軸承連接齒輪,并嵌入與動刀片固定連接的U型件中,動刀片與定刀片用卡件保證接觸面貼緊。當頂板向豎直方向運動時,同時帶動齒輪在齒條上滾動,從而驅動偏心輪旋轉,實現驅動安裝在U型件上的動刀片在水平方向做往復運動,與定刀片形成剪刀實現割紗。本發明的技術效果是該斷紗裝置不但解決了自動落紗機落紗后割斷紡紗的問題,而且結構簡單,可靠性高,能有效提高落紗后的留頭率,提高生產效率。
圖1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2為本發明斷紗剪刀結構示意圖3至圖6為本發明自動落紗機斷紗裝置的工作過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和圖2所示,本發明是這樣來實現的,落紗小車車架11的側壁連接齒條支架10,齒條支架10固定連接齒條7,與齒條7嚙合的齒輪9由軸承6和軸承座8支撐,軸承座8和定刀片2固定在頂板1上,偏心輪5通過軸承連接齒輪9,并嵌入與動刀片3固定連接的U型件4中,動刀片3與定刀片2用卡件12保證接觸面貼緊。動刀片3處在定刀片2 正下面,頂板1處在定刀片3的正上面,其中U型件4與動刀片2固定聯接,以帶動動刀片2
3水平往復運動,U型件4開槽以安放偏心輪5,偏心輪5安裝在齒輪9軸上,齒輪9軸兩端軸承6安裝在軸承座8上,軸承座8與頂板1固定聯接,齒輪9與齒條7相互嚙合,齒條7安裝在齒條支架10上,齒條支架10固定在自動落紗機車架11上,其中頂板1由電機驅動,當電機驅動頂板1向上運動時,因軸承座8與頂板1固定聯接,所以齒輪9在齒條7上并一起向上運動,同時齒輪9帶動偏心輪5開始旋轉,由于偏心輪5的旋轉作用,驅動U型件4往復運動,因U型件4與動刀片2固定聯接,所以動刀片3也作往復運動,與定刀片2配合實現割斷紡紗的目的,這樣不但解決了自動落紗機落紗后割斷紡紗的問題,而且其定位方便, 結構簡單,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本發明自動落紗機割紗裝置的工作過程參照圖3至圖6
1、如圖3所示,為自動落紗機拔管的初始工作狀態,滿紗管14緊套在錠子13上,抓管機構16帶動抓管器15對滿紗管14進行豎直方向上定位,此時抓管器15已經抓住滿紗管 14。2、如圖4所示,在已有上頂絲杠作用下,頂板1向上運動,帶動抓管機構16、抓管器 15和滿紗管14上移,克服滿紗管14與錠子13間的粘合力。3、如圖5所示,抓管器15將抓住的滿紗管14隨抓管機構16繼續豎直向上運動, 此時牽出一段紗線17。4、如圖6所示,當滿紗管14上移超過錠子13時,抓管機構16帶動抓管器15和滿紗管14向左運動,使得紗線17進入定刀片2與動刀片3之間的鉗口中,此時頂板1帶動軸承座8和齒輪9向下運動,與齒條7嚙合齒輪9產生旋轉,通過偏心輪5和U型件4帶動動刀片3往復運動,從而將紗線17割斷。
權利要求
1. 一種自動落紗機的割紗裝置,它包括頂板、定刀片、動刀片、U型件、偏心輪、軸承、齒條、軸承座、齒輪、齒條支架、落紗小車車架,其特征是落紗小車車架的側壁連接齒條支架, 齒條支架固定連接齒條,與齒條嚙合的齒輪由軸承和軸承座支撐,軸承座和定刀片固定在頂板上,偏心輪通過軸承連接齒輪,并嵌入與動刀片固定連接的U型件中,動刀片與定刀片用卡件保證接觸面貼緊。
全文摘要
一種自動落紗機的割紗裝置,落紗小車車架的側壁連接齒條支架,齒條支架固定連接齒條,與齒條嚙合的齒輪由軸承和軸承座支撐,軸承座和定刀片固定在頂板上,偏心輪通過軸承連接齒輪,并嵌入與動刀片固定連接的U型件中,動刀片與定刀片用卡件保證接觸面貼緊。本發明的技術效果是該斷紗裝置不但解決了自動落紗機落紗后割斷紡紗的問題,而且結構簡單,可靠性高,能有效提高落紗后的留頭率,提高生產效率。
文檔編號D01H9/16GK102560766SQ20121000248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6日
發明者吳恢鵬, 吳逸飛, 朱保利, 鄒俊偉 申請人:南昌航空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