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保壓增壓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保壓增壓器,特別適宜單臺噴氣式紡織機使用。
背景技術:
在管網較長、多臺噴氣式紡織機同時工作的場合,由于壓力的沿途損失往往會導致管網末端工作的紡織機設備工作效率下降,產品質量不能穩定,嚴重的情況是末端設備無法正常工作,經過現場檢測,如果提高末端的壓力O. IMpa,就可以提高噴氣式紡織機的工作可靠性。通過增加空壓站的排量和壓力,可以解決此類問題,為此采用排量和壓力高的空壓站系統,但這將會帶來能源的浪費,提高產品成本。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對單臺需要穩定壓力的設備進行壓力差值實時補償的保壓增壓器。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如下技術方案。本發明包括頂板、上缸體、活塞、中隔板、下缸體、底板、外接氣源管和增壓泵;所述上缸體設置在頂板和中隔板之間,所述下缸體設置在中隔板和底板之間,由3至4副連接螺桿把頂板、上缸體、中隔板、下缸體和底板連接成密封缸體,所述活塞處于上缸體內,活塞把上缸體的腔分成上腔和中腔,下缸體的腔為下腔,頂板上設置有螺桿傳動機構,其螺桿通過頂板上的螺桿孔插入上腔中與活塞連接,活塞與頂板之間設有調壓彈簧,所述外接氣源管通過底板上的進氣孔與下腔連通,下腔和中腔之間通過中隔板上的第一單向氣孔連通,一連接管連接在頂板上的上氣孔和底板上的下氣孔之間將上腔和下腔相連通,中隔板上設有連通中腔和外界的輸氣通道,增壓泵的進氣口與外接氣源管連接,與增壓泵的排氣口連接的補壓管與中隔板上的第二單向氣孔連接。所述頂板上設有檢測孔,檢測孔中設有插入上腔中的壓力傳感器。所述螺桿傳動機構包括固定在頂板上的螺母座、固定在通過螺母座上的鎖緊螺母以及與鎖緊螺母螺紋連接的所述螺桿。本發明結構簡單、體積小巧,成本低廉。活塞的設置可以保證本保壓增壓器輸出氣壓有較小的壓力波動,有利保證產品質量穩定。本發明的增壓泵主要是補償工作設備的額定壓力和外接氣源的壓力之差值,所需耗能較小。對于企業訂單量不斷變化,需要增開或減少幾臺設備,在現有空壓站系統的支持下,也能最大化提高生產效率。本發明也可用于管網較長、壓力損失較大、有沖擊氣流且工作頻率較高的沖擊氣缸前端。
圖I是本發明的結構示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I
附圖所示的保壓增壓器包括頂板I、上缸體2、活塞3、中隔板4、下缸體5、底板6、外接氣源管15和增壓泵18。在中隔板4的上下兩側分別設有上墊圈7-1、下墊圈7-2。頂板I 的下表面、上墊圈7-1的上表面、下墊圈7-2的下表面和底板6的上表面各設有環狀凹槽, 凹槽內嵌有密封圈8。所述上缸體2設置在頂板I和中隔板4之間,上缸體2的上端嵌入頂板I的凹槽中,上缸體2的下端嵌入上墊圈7-1的凹槽中,所述下缸體5設置在中隔板4和底板6之間,下缸體5的上端嵌入下墊圈7-2的凹槽中,下缸體5的下端嵌入底板6的凹槽中。由4副連接螺桿9把頂板I、上缸體2、中隔板4、下缸體5和底板6連接成密封缸體。頂板I上設有螺桿孔1-1、上氣孔1-2和檢測孔1-3,中隔板4上設有一號單向氣孔4-1和二號單向氣孔4-2,底板6上設有進氣孔6-1、下氣孔6-2和補壓管孔6_3。中隔板
4上設有連通中腔B和外界的輸氣通道4-3,輸氣通道4-3由中隔板4上的徑向盲孔4_3_1 和中隔板4上連通中腔B和徑向盲孔4-3-1的軸向孔4-3-2組成。上述一號單向氣孔4_1 和二號單向氣孔4-2是在通孔中設有單向閥,氣流只能從下腔通過單向氣孔流動到中腔, 而不能從中腔流動到下腔。所述活塞3處于上缸體2內,活塞3把上缸體2的腔分成上腔A和中腔B,下缸體 5的腔為下腔C。頂板I上設有螺桿傳動機構11,螺桿傳動機構11包括固定在頂板上的螺母座11-3、固定在通過螺母座11-3上的鎖緊螺母11-2以及與鎖緊螺母11-2螺紋連接的螺桿11-1。所述鎖緊螺母11-2具有貫通螺母中心孔的徑向開口,在鎖緊螺母11-2上對應開口的一側設有軸向螺紋孔,一鎖緊螺釘11-4連接在軸向螺紋孔中,擰緊鎖緊螺釘11-4,則螺桿11-1被鎖緊螺母11-2鎖住。螺桿11-1通過螺母座11-3上的中心孔和頂板I上的螺桿孔1-1插入上腔A中與活塞3固定連接,活塞3與頂板I之間設有調壓彈簧12。通過調節螺桿11-1插入上腔中的長度來調節彈簧12的預壓縮量,能調整缸體內的壓力波動范圍。 由于螺桿11-1與螺母座11-3和頂板I為動連接,為防止氣體通過螺桿11-1周圍的縫隙外泄,在螺母座11-3和頂板I的相應位置上設有密封圈。所述外接氣源管15連接一個三通接頭,三通接頭的另外兩端分別與增壓泵18的進氣口和所述底板6上的進氣孔6-1連接,使外接氣源管15的壓力氣體通過底板6上的進氣孔6-1進入下腔C。下腔C和中腔B之間通過中隔板4上的第一單向氣孔4-1相連,一連接管10連接在頂板I上的上氣孔1-2和底板6上的下氣孔6-2之間將上腔A和下腔C相連通。與增壓泵18的排氣口連接的補壓管17穿過底板6上的補壓管孔6-3插入下氣腔C 與中隔板4上的第二單向氣孔4-2連接,輸氣通道4-3連接有輸氣管16。頂板I上的檢測孔1-3中設有插入上腔中的壓力傳感器13。當本保壓增壓器使用在噴氣式紡織機上,安裝在單臺噴氣式紡織機的側邊,其增壓泵18處于缸體的下方。保壓增壓器的外接氣源管15與外接氣源連接,輸氣管16與紡織機的進氣管連接。當外接氣源的壓力達到工作設備的額定壓力時,增壓泵18不需工作,壓力氣體可以通過第一單向氣孔4-1至中腔,再通過輸氣通道4-3、輸氣管16給工作設備供氣;彈簧12 的壓能通過推動活塞,在中腔B釋放,就可以保證保壓增壓器輸出氣壓有較小的壓力波動。 當外接氣源的壓力低于工作設備的額定壓力時,壓力傳感器13給增壓泵18發出信號,增壓泵18開始工作,增壓泵輸出的壓力氣體通過補壓管17和第二單向氣孔4-2至中腔,增壓泵18主要是補償工作設備的額定壓力和外接氣源的壓力之差值,所需耗能較小。增壓時,由于
單向孔的作用,中腔B的壓力不會倒流到氣源管道15 的額定壓力時,通過壓力傳感器13的反饋,增壓泵18
中。當外接氣源的壓力達到工作設備停止工作。
權利要求
1.一種保壓增壓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頂板(I)、上缸體(2)、活塞(3)、中隔板(4)、下缸體(5)、底板(6)、外接氣源管(15)和增壓泵(18);所述上缸體(2)設置在頂板(I)和中隔板(4 )之間,所述下缸體(5 )設置在中隔板(4 )和底板(6 )之間,由3至4副連接螺桿(9 ) 把頂板(I)、上缸體(2)、中隔板(4)、下缸體(5)和底板(6)連接成密封缸體,所述活塞(3) 處于上缸體(2)內,活塞(3)把上缸體(2)的腔分成上腔(A)和中腔(B),下缸體(5)的腔為下腔(C),頂板(I)上設置有螺桿傳動機構(11 ),其螺桿(11-1)通過頂板(I)上的螺桿孔 (1-1)插入上腔(A)中與活塞(3)連接,活塞(3)與頂板(I)之間設有調壓彈簧(12),所述外接氣源管(15)通過底板(6)上的進氣孔(6-1)與下腔(C)連通,下腔(C)和中腔(B)之間通過中隔板(4)上的第一單向氣孔(4-1)連通,一連接管(10)連接在頂板(I)上的上氣孔 (1-2)和底板(6)上的下氣孔(6-2)之間將上腔(A)和下腔(C)相連通,中隔板(4)上設有連通中腔(B)和外界的輸氣通道(4-3),增壓泵(18)的進氣口與外接氣源管(15)連接,與增壓泵(18)的排氣口連接的補壓管(17)與中隔板(4)上的第二單向氣孔(4-2)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保壓增壓器,其特征在于頂板(I)上設有檢測孔(1-3),檢測孔(1-3)中設有插入上腔中的壓力傳感器(13)。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保壓增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桿傳動機構(11)包括固定在頂板上的螺母座(11-3)、固定在通過螺母座(11-3)上的鎖緊螺母(11-2)以及與鎖緊螺母(11-2 )螺紋連接的所述螺桿(11-1)。
全文摘要
一種保壓增壓器,包括頂板、上缸體、活塞、中隔板、下缸體、底板、外接氣源管和增壓泵;活塞處于上缸體內,活塞把上缸體的腔分成上腔和中腔,下缸體的腔為下腔,頂板上設置有螺桿傳動機構,其螺桿通過頂板上的螺桿孔插入上腔中與活塞連接,活塞與頂板之間設有調壓彈簧,外接氣源管通過底板上的進氣孔與下腔連通,下腔和中腔之間通過中隔板上的第一單向氣孔連通,一連接管連接在頂板上的上氣孔和底板上的下氣孔之間將上腔和下腔相連通,中隔板上設有連通中腔和外界的輸氣通道,增壓泵的進氣口與外接氣源管連接,與增壓泵的排氣口連接的補壓管與中隔板上的第二單向氣孔連接。本發明結構簡單、體積小巧,成本低,能最大化提高生產效率。
文檔編號D03D47/30GK102587007SQ20121004037
公開日2012年7月18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22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22日
發明者陳修祥 申請人:江蘇技術師范學院